01.12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好萊塢經典大片《決勝21點》,其故事劇情是來自真實的故事改編,今天我們要說的人物不是悍匪,而是位亞裔賭聖——文。正如中所飾演的那樣,文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憑藉著天才般的頭腦,在遊戲“21點”上叱吒風雲,他的算牌能力被譽為“英特爾芯片”。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要想在賭桌上贏到錢,除了出老千與靠運氣,還有門方法便是實力,實力是經驗與局勢把控所帶來了。文第次接觸到21點是在“麻省理工21點小組”,當時他大三,成員都是靠精密的數學計算來提高21點的贏牌幾率。21點的獨到玩法讓高材生們認識到這其實是個概率學遊戲,在雙方起手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文能通過算數與推理將贏的幾率提高3%,雖然只有這麼小點,但是隻要對方出現失誤,這3%便是100%。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文立刻發覺到了賺錢的商機,他與同學轉戰美國的多個,每逢21點遊戲便會贏得盆滿缽盈。每個週末文都會帶著十萬美元出入拉斯維加斯與大西洋城,他們回校時經常滿載而歸,有時晚上就能贏走90多萬美元,塞滿露營用的圓筒行李袋。當然方面也注意到了這夥人,畢竟這樣的行為是的公平環境,是斷了的生意,所以方面禁止文與他的同學進入。他們不僅上了各個的黑名單,而且馬愷文等人成為美國境內近百家“21點”牌桌的“拒絕往來戶”。只要他們進入,員工便會以防賊似的眼神緊盯著他們。算牌並不是出老千的行為,但也有權力如此對他們,就像像餐館對待著裝不整的顧客樣,拒絕提供服務。許多甚至坦白告訴這些算牌者,他們不受歡迎,若執意進場,將會背上侵入私人產業的罪名。對於的這主張,就連也表示支持。思前想後小編覺著,是不是美國的法官們也在他們手上輸了錢呢?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文等人的身份暴露和位女私家偵探有關,當年各大在21點上紛紛出血,於是聘請了私家偵探解決這問題。女偵探貝佛莉·葛里芬介紹:“他們有時打扮成網球隊員,有時化裝成西裝革履的商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出現。我們只是像玩真正的大拼圖板樣,把各種線索點點拼湊起來,逐漸發現些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玩牌。”文與同伴身份暴露後只好轉戰各大小型和地下。有定實力的會安裝監控與人臉識別,只要文等人出現就轟走,經管他們偽裝技術高超,但也逃不過機器的識別。而實力較弱的也被迫安裝持續洗牌機,臺1.8萬美元,這樣來文等人的算牌能力就失效了。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賺得了1000多萬美元,方面增加措施後,文宣佈退出21點的遊戲,但隨後便轉戰網絡,自己親自擔任主持人。此外他與曾經的同伴以“21點研究所”的名義在紐約、拉斯維加斯開辦研討會,專門講授算牌技術。不過,張門票貴達899美元,參加者除了可以聽課整天,還可帶功課回家繼續練習。據悉,這些課程的內容包括:如何算得正確、調整賭注、完全掌握21點的基本策略、瞭解修正策略的時機等。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後來他的故事便被搬上了好萊塢的熒幕,他本人出任影片導演,並客串了戲中的莊家,可謂是過足了戲癮。文曾不止次表示:“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那段日子。憑著點點算牌能力就能賺到那麼多錢,怎麼可能不想念呢?”

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小編覺著賺錢有很多方法,並不是其中點,既然文佔用了社會教育資源,那麼就應該為社會做出些貢獻,文是高材生應該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真正的實處。當然中美文化與三觀是不樣的,但總歸來說都是不好的行為,只有輸沒有贏,真正的贏家只有不賭錢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