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很少旅遊,都說看景不如聽景,真的嗎?你們怎麼理解?

笪駿


不能字面理解看景與聽景吧,其實看景融會很多的動作,所以我特別強調去一場真正的旅行,真正的一場旅行是可以說脫胎換骨的!怎麼去?如何去?如何去做行程?如何融入到當地文化中?在一個陌生地方你是否感受到內心的洗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的碰撞!

基於這裡我鼓勵大家更多走出去看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北海


有一次我和韓國朋友聊天

他問我:“你覺得中國哪裡最美?”

“當然是西雙版納了!只可惜我沒去過。”我脫口而出。

他滿臉疑惑地說:“你沒去過就說那裡好看,不是和沒吃飯卻說飯好吃一樣嗎”

然後巴拉巴拉說了一堆話,全部都是關於耳聽不如親眼看見的話,當時我不以為然。

但是,當我踏入旅行的那一步開始,就改變了以前的那種固有想法。

以前我認為只要聽別人說景色怎麼怎麼美就好了,不用去親眼看。去年開始我獨自去了很多地方,親眼看了大家眼中的美景,有失望,也有驚喜。很多網紅景點並不美,只是攝影師拍的好而已。

有的景色要比照片,視頻,別人眼裡的美還要美,並且身上所有的觸覺都能感受到眼前的景色,這是聽別人說而不能做得到的。

旅行使我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

1.因為旅行我變的更加勇敢智慧

我一個人去韓國,自己找攻略,查路線,解決了旅行中的各種難題,回來後再也不怕去任何地方了。

2.因為旅行,我賺了很多錢

旅行回來後,我寫文章,做圖片,剪輯視頻,將內容發在旅遊平臺上,接到了一些廣告,拿到一些錢。

3.因為旅行,我變得成熟

以前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而現在我彷彿有了整個世界。對生活一些小事不再斤斤計較,很多事情都看開了。

旅行絕不是去聽,而是去見


富婆在農村


“對於看景不如停景”這句話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人的想象要比實際的景色美多了,我有二種看法

一:相信大家從小課本上都有“西安大雁塔”“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甲天下”“南京中山陵”這麼幾個景,那時候應該都很嚮往這些景區,但是去了之後感覺,就是挺失望的,14年第一次去桂林的時候那裡的水竟然因為工業原因有點臭(現在治理沒了),而且除了乘坐竹筏看看20元人民幣,就沒啥好玩的,那個黃果樹瀑布我不是雨季去的好失望,還有更糟糕的是南嶽衡山,我是17年去的,我的天哪,山頂上在建寺廟,燒香燒紙放炮竟然都是露天的!滿山頭的灰,更無奈的是衡山的纜車和公交車一樣的😂

二:當然凡是也不是絕對的,也有百聞不如一見的景區,也可能是自己的期待沒有那麼高,但是景區卻挺有意思的,也有的景區確實不錯,比如安徽的黃山,福建泉州的崇武古城(估計沒幾個聽過的),雲南的西雙版納,等等景區

最後序言: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不同的美,我只是遊覽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發表一下個人意見,當然到底是看景不如停景還是百聞不如一見只有你親自體會到才知道,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旅途中的業務人員


對於看景不如聽景這個問題,我不以為然。

正所謂:“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走走。”

為什麼想出去?聽別人講不就好了?

聽到的永遠沒有看到的驚豔!!

去年年底我去了西安、重慶、上海旅遊。我漸漸發現,西安跟重慶跟別人嘴裡講的不一樣。別人跟我講四川是盆地,都是洞!!我去了才發現是天堂!各種各樣的美食,雖然對我這樣非常南方的姑娘來說不是特別合胃口,但是味道也是超級棒的。

在西安我彷彿回到了盛唐,我國最繁華的時期。黑夜可以跟白天一樣亮,到處是光。裡面的建築同時顛覆了我的想象!一瓦一木盡是智慧。

在上海主要是去學習,學習過程中發現人與人的想法竟然有天壤之別!!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盡是頭腦風暴。

很多時候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感覺到那種震撼!!出去同時也能開闊我們的眼界,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小,認識到我們個體的渺小,認識到我們需要努力。

我是一名普通的本科學生,但是我依然堅持每年出去旅遊,就是為了讓自己感受到更多不一樣東西,讓自己更加明白自己個體的渺小,從而繼續努力向前跑。

希望我的講解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私聊我喔,喜歡的點個贊,轉發更多人看到,蟹蟹



阿清學姐ing


對,這句話非常有道理,看景不如聽景聽景不如安生。很有道理的一句話,為什麼感覺真實看到的景色不如別人形容或者電視上的好看呢?其實有這幾種原因。具體是哪幾種我們具體說說!

第一種,就是先入為主。沒去旅遊景點之前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景點介紹,特別是那些文采非常好的人,景點在他們嘴裡說出來簡直是人間仙境,各種各樣的形容詞,讓人心裡有了初步的印象,非常的美好。而且別人介紹的時候介紹的都是好的地方,沒人會介紹我在景點看到的不好的地方。但是當我們身臨其境的時候就會發現不一樣,到達優秀的景點肯定會經過一些不好的地方,看到不好的景色。給了不好的印象。

第二,心理問題,由於人員擁堵,人又非常疲憊。人在疲憊的情況下會不自然的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這是一種潛在的影響,人不會感覺出來,但是一旦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就會馬上反應出來。由於累人的注意力會下降,這時候所關心的就是讓自己怎樣得到休息,對景色的注意力和欣賞能力就會下降。這一點特別容易出現在旅遊次數較少的人身上,經常旅遊,體質較好的人很少出現。

第三,路線規劃問題,經常出門的人會對自己的旅遊路線規劃好,會特意選擇一些好的景色,避開一般的景色,而旅遊次數較少的人在路線規劃會存在貪多,圖快。貪多就是想著自己這一條路線要多看幾個景點,疏忽了路線的精選。圖快,在疲憊的情況下想著怎樣快速結束旅途,這兩點讓人們錯過了好的景點!

第四,位置問題,我們在聽別人介紹和看電視的時候並不知道對方所處的位置,沒有好的位置自然不會有好的體驗,要知道,電視臺拍攝的畫面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他們會從各種角度,運用各種設備進行拍攝,單單這一點遊客就無法做到!

第五,時間問題,每個景點有它最適合遊玩的時間,春季,夏季各不相同,比如故宮,在,雨雪天觀賞到的景色和平時絕對不一樣,有另外一種美!楓葉和銀杏就適合秋季!去的時間不對看到的景色自然和別人說的不同!






快樂988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其實你說的景只是旅遊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從家裡出發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回到家裡,所經歷的一切都算是旅遊,旅途中的經歷見聞,旅途中的旅伴,以及到了景區的親身體會,都不是僅僅靠聽景所能夠感受到的,而且每個人的認知也不會完全相同。旅遊目的不僅僅是到了景點觀景,整個旅遊

的過程是坐在家裡體會不到的,有條件有機會的時候,還是要走出家門放鬆心情,來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吧


丹尼老郭


每個人對於旅遊的定義都是不同的

首先,我認為習慣旅遊的人,喜歡的更是一種心情。就比如:我去雲南在一個小島的船上,看到兩個老人手拉手,兒子在前面給照相。像這樣的美景肯定是聽不來的。

然而,雲南旅遊這個十幾年的夢想,突然就那樣實現了,我心中當時想的就是,我好像沒有夢想了,感覺生活也沒什麼意思。

如果當初的我只是聽著別人對於雲南美景的描述,或許我會懷揣著一個美夢,對於美景的嚮往。

因此,無論是看景還是聽景,在你的眼中,心中只要能發現,所有的都是美景。


窗邊的一朵喇叭花


梨子甜不甜,親口嘗一下便知。華山是否險峻,拾級登上便曉。在聽景中受美啟迪,在觀景時享受體驗。

遊客們常說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是從安全角度考慮的。而在特定的自然風光環境中,聽景的美妙,與觀景的震撼,各有千秋,各得其所。

多年前去安徽黃山旅遊,在北海下面的翡翠谷。飽飲甘美香甜的溪水,躺在細碎鵝卵石上,耳聽竄上跳下的小松鼠,嘰嘰叭叭,覓食嚼碎食物。與遠處野公雞高亢打鳴,嘩啦啦的溪水聲,組成哆來咪發嗦啦席,低沉渾厚,高低音調,優雅音樂交響曲。


尤其是蜻蜓,蝴蝶,蜜蜂,有節奏的翅膀舞動聲,硬核將狂躁轟鳴的嗡嗡響聲,舒緩演繹悠揚的田園風光,電子輕音樂。

許久,抬頭遠望天空,藍天白雲翻騰變幻蕩然,飄逸,時而鑽入巨大的岩石中,時而從雲松中蹦出,岩石,雲松,團霧交織一起。彷彿被帶進人間仙境南天門。

收拾揹包準備趕路,翡翠谷西側一座民房旁,飄香陣陣五香雞蛋醇香。這裡有泡茶的,賣五香雞蛋,賣饅頭的商鋪,午餐問題得到了就地解決。



陽春三月,正是梅花,油菜花,櫻花,玉蘭花,奼紫飄香時節。外出他經理油,如果把看景,聽景,聞景有效的結合起來,將是最佳的遊覽出行組合。


雲中賞雲


大家好!我是向日葵Aa,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常聽出去旅遊的朋友回來說:"看景不如聽景",看一些古詩詞、散文、遊記描寫的風景如何美妙,真正到實地一看發現不過如此,一點兒意思也沒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文學修養不夠,有美景也看不出來。

二、歷史知識欠缺,旅遊的時候如果對當地的歷史略知一二,遊起來可浮想聯翩,趣味大增。

三、平時看科普知識少,沒有一顆探秘大自然的好奇心。

四、心境不同。我們平時去旅遊大多是參團,一日多景遊,每個景點停留半小時,拍拍照就走人,哪有時間體會到美景的美感呢?

五、生活的地方不同,造成看風景有不同的新鮮感。比如南方人去長白山看瀑布,就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了,這哪是什麼瀑布啊?在南方像長白山這樣的瀑布多的是,看不出壯觀在哪裡?而北方人到南方隨便一個湖、一眼泉、一片油菜花都會因為新鮮發出許多感慨。

總之,"看"太近,實用,使人熟睹,"聽"則遠,想象,使人妙趣橫生。








向日葵Aa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你說的不對的。也許是你很少去旅遊才有這樣的想法。 旅遊什麼意思呢?百度上解釋說,“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 那麼聽景看景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是過去因為條件有限,地理上的差距阻隔了人們之間的往來溝通,很多事物景象也真是通過話語文章或者奏表才知道的,好多已經發生的事情都是過去完成時了。比如唐代唐僧歷經17年之久,約5萬里的行程,經過了138個國家才將經書取回,他的所見所聞都是他說給東土大唐的人們聽的,人們在津津樂道地聽的時候腦海裡還在好好幻想著,這不是很美好的聽景嗎?所以說這句話對過去來講是絕對正確的。現在不同了,條件都是這樣好,都很方便,你不去親眼目睹一下,不去親眼看看美景,看看風光是不是挺遺憾呢?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滿意。我是加勒比海盜小丸子,歡迎為我點贊加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