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城市生活的,你願意回老家養老嗎?

翠花的餘生


在城市養老有其好處,乾淨便利,但空氣質量可能會相對較差,可能也沒有農村那般的清閒。農村養老也有其優點,及民風淳樸,空氣可能會新鮮點,而且有許多的食材比較乾淨新鮮,但也有許多不便。若有條件我會選擇農村城市交替生活,若非得選一樣,我會選擇農村,因為對於養老而言,城市生活節奏可能過快


林mu溪


開始一定有牴觸,可以先回老家試試一段時間。

說說我的經歷,供大家思考。我退休後老公說回他老家生活,開始一聽我就特別反對。我一下想到的就是:沒有大超市購買生活用品,沒有公園健身,沒有讀書館等文化氛圍,沒有自己朋友等等。但老公特別想回老家生活,看到他如此渴望,正好當時是三月份春暖花開的季節,最後答應老公回老家住一段時間,我想回來就回來。

真的到了老家,老公在自家院子種起菜,看到小苗長出來,一天一個樣,很快就能吃上我們自己種的小油菜,小白菜,菠菜,小蔥,韭菜等等,尤其每頓飯都是老公從菜園中摘一大盆菜,撿好的吃掉,不好的倒掉做肥料的時候。我也慢慢的興奮起來,我們太奢侈了。

這樣我也喜歡上農村生活,但現實還是有些問題不適應,不想吃村裡小賣鋪的東西,不想讓沒有預約的村裡人隨便來家裡串門等。最後和老公商議達成一致:定期去縣城購買生活用品;他在外院整一個可以喝茶聊天的地方,不輕易打擾我的生活。

我們也是彈性的居住。比如在冬天最冷的兩三個月我們還是回到城裡居住,只是定期回去看看。

農村和城市生活各有利弊,首先要慶喜我們可以選擇在不同地方生活的優勢。



覺心悅境


我不願回去,我己退休十六年,在家生活的挺舒服。我離媽家也不算遠私家車不用半個鐘頭,看看哪的生活和我現在生活沒法比,夏天蒼蠅,蛟子多,冬天更冷,條件好的點個煤爐子,不然的話,只燒個炕,還有哇,在壠市,有衛生間,而農村,大冷天的還要向外跑,真的農村和城市沒法比,城裡,天還沒黑,外面就亮起路燈,不管去哪,心裡特殊服,而農村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街上根本沒有行人,醫療方面更沒法,和城市比,村如果大還好點,如果小的,商店,衛生室,學校,幼兒園都!沒有,所以呀我才不願回農村,在城裡,各方面都方便,更適合養老。😃😃




靚宇奶


我是農民工,在汕頭市買了小產權合建房,算是在城市安了家,子女也來城就學,可以說是半個城市人,但我意識到再奮鬥十來年,小該都畢業出來工作了,我還是想回農村老家養老。

首先,在城裡看是熱鬧,其實很枯單,雖然樓上樓下都是老鄉,本來可以老鄉拉拉家常,可城裡人個個工作緊張,你空閒時,他可能在上班,大家有空只能去市場走走或回家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太無聊了,還有,樓上樓下家家安裝兩重大門,你根本不知他們是否有空在家,你不敢去敲門聊天,而在農村,左鄰右居大門都廠開,門口一看就知這家是否有人在家,農村也有空閒互串家的習俗,農村老年人雖然生活不如城市,但晚年精神生活比城裡人充實,家裡坐累了還可以到宗祠、果園、菜地走走,其樂無窮。

還有,農民在城安家,大部分人沒買養老保險,不工作就沒有收入,而城裡物價貴,消費遠比農村大,而在農村自己種萊,菜不用買,養雞養鴨,蛋也自給自足,生活花不了多少錢,吃不完還可以賣,根本不需養老費,農村空氣好,環境好,心情也好,更何況現在農村交通也方便,網絡也安裝到家,老年人也可以炒股,做期貨,做自媒體,一樣可以在網絡上攢錢。

說真的,我老了,回農村管理果樹,一年能收入幾千元,樹下養上幾百只蛋雞,吃不完也可賣,還有田地可以種菜,可以通過陶寶,自媒體直播賣特色農產品,也可以做期貨,炒股,其樂融融








農民工順道


作為一個山裡的孩子,我對家鄉的山山水水都很依戀,覺得只有家鄉的一草一木才能讓我有歸屬感。

我是70後,我們這一代人現已人到中年,雖在異鄉生活多年,仍想回農村養老,因為那裡才是故鄉,那裡有父母的牽掛,有童年的回憶,有熟悉的鄉音,有永遠做不完的夢。想想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我就回老家養幾隻雞🐔鴨鵝,一條狗,種點青菜,陪著年邁的父母,聊著她們喜歡的家長禮短,聞著柴火味的炊煙,這是多呢美好的畫面啊!





山裡娃芳姐


我只能說:那是我夢寐以求的田園牧歌,原野清風,野花滿坡,遠離喧囂,聽蛙鳴蟬叫,滿園春色,自給自足,城市裡的天空沒有我的雲舍,霧霾裡的混濁吞噬了我的寂寞,華燈初上霓虹閃爍,鋼筋水泥包圍著我,不是我要的生活,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小城故事裡有我的田園牧歌...





眼濁是寂寞


城市生活的,我願意回農村養老,農村的空氣好,自己種點小菜,養點雞,打開窗戶可以聽到鳥叫聲,可以聞到大自然的自然花草香,打開大門可以和鄰居拉拉家常,吹吹牛,然後散步去地裡摘點小菜回來炒著吃,雞窩裡拿兩個雞蛋煎著吃。沒事到地裡種種菜當鍛鍊身體,是不是很美好




農村尚蘭


回農村養老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沒有房子。曾經在老家讓人幫忙買房,但是買不到,還有一次在回老家的路上看見一個村建設的特別滿意,環境也非常好,我就停下車去村裡的超市問超市老闆這村裡有沒有買房的,回答是沒有,現在農村的宅基地也是卡的很嚴,根本買不到。夢想中的養老地就是:在農村有幾間房,有個小院,可以在院裡栽花種菜,養狗逗貓。來了親朋好友不出院就可以隨手弄幾個有機蔬菜。


燦爛晚霞


回農村養老,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還很多。

首先,農村需要有自己的住宅,這對於很多在城市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來說,早已經沒有了農村的房屋,而回去建房,是需要宅基地的。宅基地只是針對本村村民的福利,戶口已經遷出的城市居民,是無法享受宅基地的。這就讓很多想回農村的人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的一個領導,曾在文化部門工作,退休前就佈置好養老的去處,就是到皖西大別山深處某個水庫的上游,購買了一個半島小山頭。小山頭三面環水,一面與當地的村子相通。我去過一次,兩層半的別墅包裹在一個農家小院內,真個是山清水秀,茂林修竹,鳥語花香。院裡種植著水汪汪綠油油的應季蔬菜。打了一口井,樓頂上是儲水罐,算是有了自來水。但汙水不得胡亂排放,建了一個化糞池,需要花錢定期請村民過來清理。

我與另一個朋友在這個別墅裡住了兩天一夜,山裡的晚上十分的寂靜,除了風吹松樹唰唰的聲響,就是山鳥斷斷續續的鳴叫,雖然是初夏,也顯得清冷孤寂。我不喜歡這種與世隔絕的清修生活,我更喜歡人間煙火。那裡吃的葷菜,是開車十多公里到山外的集鎮上購買的,開汽車在路上,一定要不時鳴喇叭,讓對方或自己找可以錯車的停車位停下等待對方過來,否則對面有車過來就不能錯車,那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我的那個領導在哪裡過得很好,出了一本攝影集,書法長進也很大。

對於原來農村出來的人,將來是不是願意回農村養老,大多還不能取決於自己。因為首先需要有居住的房子;其次就是要看身體狀況;第三還要看能否適應農村的生活。

我的這位領導,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現在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城裡居住了。





老牛愛遛彎


家鄉在窮、家是我們遊子身上溫暖的誕生地;都是被生活所逼無奈,離開父母捨去家園、到處飄泊流浪才得於安身之處。人到一定年齡節段都有嚮往的記憶和回憶;因為土地和根是心心相連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