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棣更喜歡朱高煦,為何卻傳位給身有殘疾的朱高熾?

諺檎ZgKt6463


很多人都提到了“好聖孫”,似乎朱棣看中朱瞻基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熟悉中國古代歷史就會知道,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朱棣想要維護嫡長子繼承製度,確保皇位傳承有序,江山長治久安,就不能捨棄沒有過錯的長子朱高熾而改立次子朱高煦。

(朱高熾)

當然首先還是要更正一個問題,朱高熾並非身有殘疾,只是因為身體肥胖導致行動不便,與殘疾還是有區別的。

(朱瞻基)

朱棣很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點大家都知道,在太子朱高熾在世的情況下就破天荒封朱瞻基為皇太孫,還帶著他一起北伐,足見喜愛。但是,因為喜歡孫子而傳位給某個兒子實在太兒戲了,因為朱棣一來不能保證朱瞻基一定比朱高熾活的長,二來不能保證朱高熾繼位後會不會更喜歡別的兒子而讓朱瞻基失去繼位資格,所以,喜歡朱瞻基這點最多隻能成為加分項,卻不可能是決定性因素。

(朱高煦劇照)

關鍵因素還是在於一個封建王朝亙古不變的話題——嫡長子繼承製。雖然朱棣自己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自己皇位來源不正,但是做了皇帝以後,卻不能讓子孫的皇位再不穩固。或許在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對於像自己又戰功卓著的朱高煦,可能真的說過要立他為太子。但是一旦自己真的做了皇帝,屁股決定腦袋,身份的轉變讓朱棣產生了不同的想法。他首要考慮的是江山長治久安,是皇位穩固傳承,廢長立幼,取亂之道也。故而,除非朱高熾有嚴重過錯,否則,儲位只能是他的。

那朱高熾有嚴重過錯嗎?沒有,非但無過,反而有功。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去奪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高熾以萬人鎮守大本營北平,結果抵擋住了敵軍五十萬大軍,保證北平不失,以此戰功絲毫不遜色於朱高煦。更兼朱高熾成為太子後,每逢朱棣離京,朱高熾負責監國,也都井井有條,毫無過犯。這樣優秀的兒子,朱棣怎麼會廢了他而立朱高煦呢?

與朱棣情況類似的還有李世民。李世民也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掉哥哥太子李建成,自己坐上皇位。但是,李世民也明白,自己的模式不能延續,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度(雖然後來也不是實行的很好,但至少李世民在努力)。所以雖然他更喜歡第四子(長孫皇后次子)魏王李泰,但還是一直讓嫡長子李承乾坐在太子之位上,無論李承乾做了多少荒唐事也沒廢掉他,即使最後李承乾居然起兵造反讓李世民不得不廢了他,還是沒有立李泰為太子,因為李世民不能讓儲位“經營可得”,所以,一心奪嫡的李泰也隨著李承乾一起被廢,而是改立了第九子(長孫皇后第三子)晉王李治為太子。此後雖有後悔,想過改立更有本事更像自己的第四子吳王李恪為太子,最後還是因為李恪並非嫡子作罷。都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度,嫡子地位高於庶子。


伊耆角木


明仁宗朱高熾體態很肥胖,性格懦弱,仁慈,並非殘疾,明朝皇帝只有萬曆皇帝有腳疾。明永樂帝晚年時朱高熾已經肥胖到需太監扶持才可以行走,因此父親永樂帝朱棣很不看好朱高熾這個太子,還經常打壓他不信任太子,好歹朱高熾宅心仁厚,忍辱負重熬到朱棣駕崩繼位是為明仁宗,可是朱高熾一生驚恐憂鬱戰戰兢兢,繼位不到一年就隨父而去。既如此朱棣為什麼還是要選擇朱高熾為繼承人呢?當然有明王朝有立長之組訓,其最根本原因還是太子世子宣德皇帝朱瞻基太過於優秀,朱棣很是喜歡這個皇孫,靖難之役以及後期征伐蒙古勢力時朱瞻基就跟隨爺爺朱棣南征北戰,身先士卒履歷戰功深的朱棣喜愛,朱瞻基文治武功都是相當一流的,具備皇帝應有的素質。所以說朱高熾能當上皇帝很大一部分是沾了兒子朱瞻基的光了。另外一點朱棣還是考慮中央政權的穩定性考慮,怕禍起蕭牆引來奪嫡之爭,也是統籌考慮了靖難之役的經驗教訓。還有一點就是朱高熾立為太子時間很久身邊積累一定了人脈和一些堅定的支持者。最後一點就是太子沒有犯錯,一直以來都是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勤於政事。


梁皇一世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朱高煦作死,二是朱高熾級別太高,朱高煦根本和他不是一個等級的。



01

朱高熾身份尊貴

朱高熾是朱棣正妻徐皇后所生,且是長子。



在古代社會講求嫡長子繼承製,所以說朱元璋沒把位子傳給朱棣,而是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

而朱高煦呢?雖然也是徐皇后所生,是嫡子,但不是嫡長子,若是朱高熾命短,他才有可能變成“嫡長子”。

可是你說氣人不,朱高熾是命短,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但好歹是在他老爸去世以後,他才去世的。所以,朱高煦成不了嫡長子,若是他當太子不符合禮制(雖然朱棣是篡位來的)。

02

朱元璋的賞識

朱元璋很看好朱棣這個兒子,但是囿於“嫡長子”繼承製的束縛,他還是立了朱允炆當皇太孫。

但是呢,朱元璋還時很關心朱棣的,這就體現在他對朱棣兒子的關心上。只要是朱棣的兒子出生了,他必是要過去探視祝賀一番。

而作為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自然是被朱元璋重視了。

當然,若是僅僅作為一個平庸的皇孫,朱高熾是不可能被朱元璋一直喜愛的。



朱高熾從小就表現出了不符合年齡的沉穩,做事極為冷靜。

一次,朱元璋派他去檢閱軍隊。可是不一會兒他就回來了,朱元璋詢問原因,他答道:

天氣嚴寒,若是讓士兵早起受凍,恐怕會影響戰鬥力。所以,我就先讓士兵們去吃早飯了。

朱高熾做事這麼細心,又體貼將士,朱元璋自然是喜愛這個皇孫。於是,朱元璋親自指定他為燕王世子。

03

朱高熾的軍事才能

朱高熾不好動,身體肥胖,甚至走路都需要兩個人攙扶,朱棣不是很喜歡這個兒子。反而,朱高煦這個兒子很像自己。

朱棣能徵善武,他的江山就是自己一步一步打出來的。而朱高熾連走路都困難,何況騎馬了。

但是朱高熙不一樣了,他長年跟著朱棣一起作戰。在靖難之役中,正是有著朱高熙的援助,朱棣才倖免於難。



不過,朱高熾不能做一個在馬背上馳騁的將領,不代表他不能當一個優秀的指揮官。

在朱棣南下時,朱高熾被命留守北京。而正是有著朱高熾的合理布控,李景隆怎麼打北京城都打不下來。而雙方兵力分別是:朱高熾1萬,李景隆50萬。

由此可以看出,朱高熾不僅有治兵才能,而且還很厲害。

04

朱高熾為人處事之才

朱高熾為人豁達,寬容仁厚,且做事小心謹慎。

朱高熙這個人心眼賊壞,以前在打仗的時候就經常欺負百姓,面對自己的哥哥,他也多次下狠手。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故意寫信勸遠在北京的朱高熾投降,並給予厚祿。

而朱高熙就趁機大做文章,他得知消息後,就誣陷朱高熾要“大義滅父”。朱棣得知後勃然大怒。若是朱高熾在這裡,他可能早就被朱棣碎屍萬段了。

不過,朱高熾可謹慎,面對朱允炆的誘降,他當然是選擇了拒絕。而且,他還連忙派使者趕到前線,遞上這份尚未開封的書信。

朱棣這才醒悟,“狡猾”的朱允炆是使了一招離間計。

按理說,朱高熙這麼陷害他,朱高熾應該反擊才對。但是朱高熾偏不,面對朱高熙的多次“攻擊”,他都一笑而過,絲毫不放在心上。

05

朱高煦作死

朱高煦一心想奪太子之位,所以多次設計陷害朱高熾。

但是朱高熾做事實在是滴水不漏,他也抓不到什麼把柄。在永樂二年,朱棣被一群大臣催著立儲。在一番糾結之下, 朱棣還是選擇了朱高熾當太子,而朱高熙被封為漢王。

朱高熙聽完聖旨之後,自然是不高興。因為朱棣還命他速去就藩,而藩地卻在千里之外的雲南。



朱高熙一陣撒潑打滾,“據理力爭”。因為朱高熙在靖難之役中有功,朱棣也不好落井下石,就答應朱高熙讓他留在京城。

十年後,朱棣又給朱高熙改了封地,這次在青州(今山東河北一帶),離明朝的未來的京城可近。但是這次,朱高熙仍是不願意就藩,朱棣開始懷疑朱高熙的用心。

話說朱高熙被朱棣催著去就藩,自己也有點慌,他怕這一去自己這輩子就和皇位無緣了。

於是,他開始了一系列無腦操作,也就是開始“謀反”。他招募了大量的死士,在朱棣眼皮子底下招兵買馬。

終於,紙包不住火,朱高煦的“大事”被朱棣知道了。朱棣很生氣,一怒之下竟要把朱高熙貶為庶人。幸好,在朱高熾的力保之下,他才倖免一難。

從此,他便退出了儲君之位的爭奪。

總而言之,朱高熙當不上太子是必然的。若朱棣還是個正常人,他就一定會傳位給朱高熾

我是小豪說歷史,歡迎點贊,歡迎關注






小豪說歷史


1.朱高熾太胖,據說朱高熾需要兩個人扶著才能走路,可想而知胖到什麼程度。

2.而且朱高熾有點跛足,也就是走路時有點殘疾。

3.第三是朱高熾性格忠厚,在朱棣看來是有些懦弱,缺少朱棣那種神武,威嚴的模樣。

4.偏偏相反的是朱高煦,很有朱棣之風範,當年隨朱棣興兵南下和建文帝爭奪皇位時就深得朱棣賞識,朱棣也確實多次表達過想把皇位傳給朱高煦的想法。

但是最終讓朱棣下決心傳位給朱高熾,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原因:

1.嫡長制的約束。封建社會講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朱高熾身為嫡長子,又沒有有失德政的地方,只是因為有些跛足、肥胖而廢掉太子之位的話理由太過牽強,無法服人。

2.朱高熾娶了一個好老婆。《明通鑑》記載朱高熾的的妻子張氏自嫁給他後,深得朱棣和孝仁皇后的喜愛,她能把婆媳關係處理的非常好,而且是在帝王之家,這點確實難能可貴。比如朱高熾在做太子時多次被朱高煦等兄弟挑撥離間搞得朱棣和太子的關係緊張,幾次險些被換掉。又加上身體肥胖,不能騎馬射箭,氣的朱棣下令減少太子的膳食。這些都因為張氏在其中周旋,才保得太子之位。《明史》記載張氏有徐皇后之風,是一位見識遠大且聰明伶俐的女子。

3,張氏為朱高熾生了一個好兒子-朱瞻基。這個朱瞻基深得朱棣喜愛,永樂皇帝朱棣數次出征,都帶著皇太孫朱瞻基。《明實錄》記載:永樂十二年,“庚寅,車架發北京,皇太孫從”,“上語諸侍臣曰:皇長孫聰明英睿,智勇過人,宜歷行陣,俾知兵法,且可悉將士勞苦,知征伐不易。然文事武備,不可偏廢,每日營中閒暇,卿等仍與之講論經史,以資典學。”可見朱棣對孫子的培養遠比對兒子用心。這是有意讓孫子將來繼承大統。

4.深受朱棣喜愛的朱高煦最後讓朱棣很失望,《明實錄》記載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多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並準備將他廢為庶人。最後還是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求情。才保住了朱高煦的王位。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朱棣最終將皇位傳給朱高熾而不是朱高煦的原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展護衛


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多次衝鋒陷陣,救過父親朱棣的命,而且朱高煦長相酷似父親朱棣,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而太子朱高熾不僅身體肥胖,而且還有一腿跛足,所以十分令朱棣厭惡,多次有廢太子朱高熾而改立次子朱高煦的意願,但每次都被群臣反對而做罷,特別是大才子謝縉假裝醉酒摸著龍椅說:好聖孫。朱棣聽後想到了太子的兒子朱瞻基,遂沉默不語,因為朱棣很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皇孫,後朱棣察覺了二兒子漢王朱高煦的奪嫡企圖,而且朱高煦性格殘暴,恃寵而驕,多次犯下大罪,還經常欺侮太子,不僅數次讓父親給自己改封地,還拒不就藩,還對父親不立自己為太子十分不滿,朱棣十分震怒,不僅勒令朱高煦立即就藩,還殺了朱高煦幾名親信、削奪了一些王府侍衛,從此不在提改立太子了。


笑傲煙雲裡1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後人稱其為永樂大帝,因其諡號成祖,又稱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幼時出生於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早期曾經被封為燕王。朱棣聰明過人,英勇善戰,可以說是並非池中之物。在他之前的皇帝是其侄子建文帝,當時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知道朱棣的才華總擔心他會謀反,便總藉機調配他的軍隊,削弱其勢力。直到後面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建文帝勝利,明成祖朱棣於1402年正式稱帝。

明成祖在位時間二十二年,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比較長的帝王之一。他英勇善戰,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曾五次親征漠北,打擊殘元勢力,鞏固明朝北方疆域。他派鄭和六下西洋,大明威名遠揚。他命解縉等主修永樂大典,弘揚中華文化。他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先河。他設置內閣制度,奠定文官統治制度巔峰,他劃分不同行政區,為鞏固邊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現了國家統一完整。

朱棣在位期間,由於得位不正,他力圖開創帝王偉業,他大力發展國家經濟,極力推行中外往來,加強內外交流。他修建運河,加強了國家對外的商業交流。他統治期間,國家富強,四海昇平,萬國來朝,呈現盛世景象。

朱棣不僅自己為國盡心盡力,同時他在位二十二年也為其兒子樹立了榜樣,也為孫子朱瞻基樹立了榜樣。朱棣在位期間朱高熾身為太子,也和其父一樣一心為國家百姓著想。當時朱棣和兒子朱高熾,一個善於行軍打仗,一個善於行政事務,兩人共同管理朝政可以說是珠聯璧合。這也為後面朱高熾當皇帝之後管理朝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偉大的帝王必有偉大的創舉,皇位繼承關係大明國運,關係大明江山千秋。創立偉大功勳的朱棣在皇位繼承方面自然不會僅憑個人喜好或一句承諾去選擇後來人,他會平衡各種有利於王朝統一、延續的因素去作答。

因此我認為,朱棣之所以傳位朱高熾,而非靖難之役曾許願並深受其喜愛的朱高煦原因有四:一是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聚攏各方人心。早在燕王時代,朱高熾已被封為世子,且朱高熾的仁孝獲得爺爺朱元璋的賞識。二是朱高熾適合做守成之君,當時的大明恰好需要這種仁厚君主,不是要朱高煦這樣的開拓激進君主;三是朱高熾身邊文臣滿朝,支持力度廣,朱高煦身邊多是靖難武將,適合開疆擴土,不適合守成。四是總撰《永樂大典》解縉,誇讚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一句“好聖孫”,朱高熾的選擇是朱棣高瞻遠矚的審慎選擇,是維持明朝綿延不斷的必然選擇。


知天道應民心


首先說明一下朱高熾並沒有殘疾,人家只是肥胖了點致使行動不方便,其他方面是非常健全的。

其次關於朱棣為什麼傳位給朱高熾,而不傳位給他喜愛的朱高煦?原因有以下:

一、宗法制度的基本:嫡長子繼承製

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古代傳統認為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朱高熾和朱高煦兩人都由徐皇后(仁孝文皇后)所生,而朱高熾又是長子,不出任何意外朱高熾是穩坐皇位的。而朱棣又是明事理的人,即使在寵愛朱高煦,也不可能違背法統,輕易把朱高熾的太子地位剝奪。

二、太子之位易主阻力太大

如果朱棣執意剝奪朱高熾的太子地位,那麼他將面對兩方面阻力。一方面來自朝廷的壓力,朱高熾從小接受正規的儒學教育,仁愛、儒雅的他深受朝廷文臣們的擁護,輕易廢掉朱高熾會使朝廷上下所驚慌,也會有大臣極力反對;另一方面徐皇后在朱棣立太子之時也是站在朱高熾這邊,況且朱高熾是朱元璋為朱棣親自選擇的燕世子,太子也理應由朱高熾擔任。

三、“好聖孫”,聰慧過人的朱瞻基

朱棣好武,不喜歡仁弱的朱高熾,確非常喜愛孫子朱瞻基。朱瞻基也曾多次跟隨朱棣出征蒙古,這在習武的朱棣看來甚是喜愛。著名大臣解縉曾以“好聖孫”來說服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熾最終得以坐上皇位也有一部分是朱瞻基深受歡迎。


老糖講史


作為具有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雖更喜歡次子朱高煦,而不喜殘疾太子,長子朱高熾,但最後還是傳位於他,有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中國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所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果明成祖不立殘太子,則會面臨各方的壓力,也會導致將來江山的不穩,皇帝不是平常人,不能感情用事,而要把他的幹秋帝業放在首位,所以要剋制感情,尊崇理性。 其次作為長子的殘太子非常善於隱忍,使其父很難找到廢太子的理由,殘太子身也有一大批文臣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殘太子為明成祖生了個好皇孫,即後來的明宣宗,這位皇孫深得皇爺爺的寵愛,可以說是愛孫及子,殘太子完全借了兒子的光。 再次是次子朱高熾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長期隨父征戰,雖立有戰功,但畢竟朝廷中的人脈不足,所以最後也只能做地方諸侯王了。


用戶史香雲


朱棣傳位給朱高熾,而沒有選擇他更喜歡的朱高煦,很大原因是他對政權長治久安的考慮。

首先,朱棣的政權是通過“靖難之役”得來的,所以他上臺以後,必定會抑制武將的權力,而更加倚重文官集團。朱高熾恰恰是整個文官集團極力推崇的接班人選。

其次,根據封建禮法,長幼有序,如果不傳長子而傳次子,必定會為將來的政權埋下禍根,這也是他極不願看到的!

再者,朱高熾並不是身有殘疾,只是身體肥胖,行動不便而己。而且他飽讀詩書、宅心仁厚、深得文官集團的信任。所以,就算朱高煦為朱棣登上皇位立下許多戰功,也沒辦法取代朱高熾成為太子。更重要的是,朱高熾還有一個深得朱棣喜愛的兒子,也為他成為接班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傾城之戀138747927


朱棣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能力、有作為、有魄力的偉大帝王之一,他不僅有雷霆霹靂之手段、也有雨露恩澤之手腕,不僅有暴戾獨斷專行之脾性、更有英明神武開拓進取之雄心。在對待皇位繼承權這件事上,沒有什麼能矇蔽他的“聖眼獨慧”,當然,有點誇張。作為一代雄主,在皇位繼承上,豈能僅憑個人喜好?若是如此,那朱棣就不是那個“千古一帝、一代明君”了。

朱棣正牌老婆徐皇后(明朝第一名將徐達之女)為老朱家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太子朱高熾、老二漢王朱高煦、老三趙王朱高燧。老大被立為太子、老二老三都有覬覦東宮之位的野心。朱高熾體型肥胖、行動不便、體弱多病,說實話,放在哪裡都讓人瞧不上眼,更不要提朱棣這個英明神武的老爹了;而老二朱高煦.高大威猛,能征善戰,這點上朱棣認為他更像自己,所以更喜歡老二。那麼,既然喜歡老二,為什麼卻立老大為儲君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最主要的——長幼之序不可亂

這是封建禮法裡很重要的一點,自古都是“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嫡庶之分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內容,上至皇權貴族、下至地主平民莫不遵循,明朝更是如此。明神宗(萬曆)沒有嫡子,但因他不喜皇長子朱常洛(宮女所生),卻喜歡福王朱常洵,所以想立朱常洵為太子,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對,從而引發了“國本之爭”,最後還是皇長子朱常洛繼承了皇位。朱棣本身不是嫡長子,我想,他遵循禮法,立朱高熾為太子也有給天下人看的意思:我雖然造反得到的皇位,但我本質上是遵循禮法的皇帝!呵呵,給自己加個分、正個名吧。

二、能力素質也很重要——老大寬厚明理、老二狂躁暴虐

朱棣的“殘暴”,是因為不管怎麼說,他的皇位是搶來的,不是正道,雖然他當了皇帝,天下人諱莫如深、不敢妄言,但你阻止不了大家在心裡想吧、阻止不了一些忠於禮法的聖賢之人的指責、阻擋不了悠悠眾口吧?這個時候,朱棣的“殘暴”就是他手裡的利刃,是維護他皇權的武器,這些人都是他的敵人,對待敵人就要毫不留情!所以,發生了方孝孺被株連十族,這對於朱棣的名聲是致命傷。因此,選擇沉靜穩重、宅心仁厚的朱高熾為繼承人還是有想給後世留個好名聲的想法。況且,朱高熾也不只是體弱多病,他在靖難之役替老爹守衛北京時,他能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阻擋了大將李景隆(朱棣的發小)的50萬大軍,保住了朱棣的老窩,這一戰對整個靖難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朱棣五次北征漠北,都是朱高熾監國,保證了國家的正常運轉,功勞也是很大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而號稱史上“不會作就不會死”的人,朱高煦生性兇殘,雖然上靖難之役中他數次救父,朱棣也曾說“吾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對他也比較認可的。但是,注意了,朱棣對老二的喜歡,更多的是出於剛烈勇猛,能征善戰罷了,論起權謀智計,跟老大有天壤之別,更別提治理國家、掌控好朱家的江山了。實際上,漢王朱高煦不喜讀書、殘暴無義、橫行霸道、恃功驕縱,多行不法之事。這點,相信在朱高煦數次陷害大哥朱高熾,朱棣要嚴懲朱高煦而朱高熾哭求才放過他後,朱棣對哥倆更有了清醒的認識。確實,朱高熾包括他兒子朱瞻基對朱高煦做的已經是仁至義盡、所作所為已經是以德報怨了。那麼,朱高煦的能力真有那麼強嗎?他大哥死後,朱高煦也學他老爹,造自己侄子的反,結果大侄子朱瞻基只用了一招——“御駕親征”就輕鬆瓦解了所謂的“精兵強將”。所以說,朱高煦也就是個銀槍蠟杆頭、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朱高煦也就稱得上是野心家,連陰謀家都算不上,能力素質一般。在軍事上,有用無謀、目光短淺,他在最不利的情況下發動叛亂,既在政治上負叛亂之名,又在軍事上準備不足,困守封地樂安,自取滅亡。

三、“隊友”也挺關鍵——好媳婦和好聖孫

朱高熾有好“隊友”,就是他的老婆張皇后、兒子朱瞻基。張皇后能力強,據說頗有婆婆徐皇后之風。她在公公朱棣、老公朱高熾間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朱棣對這個兒媳婦也非常滿意;兒子朱瞻基深得朱棣喜愛,是“好聖孫”,朱棣北征時帶在身邊歷練,這些都是朱高煦不能比擬的。

也正是這些原因,朱棣選擇了朱高熾。事實也證明了,朱棣的選擇沒有錯,朱高熾、朱瞻基開啟了繼“永樂盛世”之後的“仁宣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