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榮耀MagicWatch 2和華為GT2有什麼區別?

蒲公英教育


相同點:

(1)華為Watch GT2和榮耀Magic Watch2均採用低功耗的麒麟A1芯片,在運動、音樂、睡眠和智能心率監測等多傳感器工作下,可實現低功耗,長續航。它倆的充電時間均小於兩小時,可實現續航2周時間。

(2)GT2和Magic Watch2可通過連接手機藍牙進行通話,兩者也具備15種之多的專業運動模式供選擇。

(3)GT2和Magic Watch2也都均採用的是AMOLED觸屏滑動和手勢觸摸

榮耀Magic Watch2在視覺上給人有更加通透的質感,而華為Watch GT2在顯示細節處顯得更好

總結:

都是大同小異,兩者只在錶帶和錶盤有較明顯的差別。榮耀功能更多,價格更便宜,這也跟華為和榮耀路線不同有關係,有一定重疊,這是任何手機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會存在的情況。

所以對價格敏感的就買榮耀。




做數碼的小夥計


Magic 2 比 GT 2少了“訓練效果、恢復時間、訓練負荷、最大攝氧量”4個功能,多了“訓練狀態”。姑且認為“訓練狀態”是上面4功能裡面的一個吧,那就算Magic 2少了3個功能。這三個功能都是firstbest算法供應商提供的。

firstbest算法收費模式是“前期開發費用+每臺設備費用”。按單個機型100w出貨量計算,平攤到每臺設備大概成本增加了 ¥12


硬件方面:

Magic 2 比 GT 2少了“電容傳感器”,電容傳感器主要用於離腕檢測的判斷。對應的功能就是“睡眠監測”,電容傳感器可以更好的識別用戶是否在戴錶,降低是否戴錶的誤識別。當然,離腕檢測也可以通過心率傳感器或 Touch Senser 判斷,甚至通過姿態識別算法判斷,但都不如加個電容傳感器實在。電容傳感器成本約 ¥7


材質工藝先說下,我對材質工藝完全不瞭解,只做簡單推測。

GT 2

GT 2 目測表體用的不鏽鋼,bezal用的玻璃。


Magic 2

Magic 2 目測...測不出來。官網只寫了“金屬+塑膠”。(後續打聽下再更新吧...)

GT 2用的不鏽鋼強度比較高,需要CNC加工,還做了拋光處理,加工成本相對Magic 2高些,大致多少不清楚。

錶帶有皮質和氟橡膠,詳細說下氟橡膠。這材質就是被Apple Watch帶起來的,氟橡膠的成本大概¥400/斤,每斤大概能做4個錶帶,所以氟橡膠錶帶成本大概 ¥100。

總結&購買建議¥1488(GT 2)-¥1199(Magic 2)=¥289

軟硬件20塊成本加材質工藝升級,價格漲了小300。感慨一句:“張傑大佬的團隊真是刀法精湛。”

普通用戶:喜歡哪個外觀就買哪個吧,體積、重量、電池容量都是一樣的。多的功能對普通用戶來說也差別不大。

高階用戶:買 GT 2 吧,多了3個運動強相關的參數指標,對體能恢復還是蠻有指導價值的。而且,不鏽鋼強度更高些,也更有光澤感。

專業用戶:老老實實選佳明吧。戴佳明參加戶外運動:“這哥們竟然戴佳明,肯定是個專業的。”,華為品牌短期無法樹立專業運動的形象。雖然和佳明都大量採購firstbest的算法,但品牌定位在那擺著。


自學小賤


首先,從品牌上講,一個是主打年輕人市場的榮耀,一個是走高端專業路線的華為。雖然榮耀屬於華為,但兩個品牌都是獨立運營,銷售渠道、售後服務都不同。

其次,榮耀Magicwatch2錶盤更小,待機時間更短,外觀更年輕時尚一些,主打黑色。華為watch gt2有46mm和42mm兩款,常見的46mm款主打橙色運動款,更硬朗運動,待機時間更長,約三週。

其他功能,如心率檢測,外放音樂,壓力檢測等,功能一模一樣,也同樣不支持安裝三方程序,但是支持更換錶盤。兩塊表使用的同一種方案,也都是麒麟A1芯片。

如果你平時喜歡跑步或戶外運動,建議選擇華為watch gt2,如果還在上學,想買塊好看的運動手錶,就選榮耀magicwatch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