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揭祕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酒精手" 有支"硬核"抗疫隊叫深圳高校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不乏深圳高校師生們的身影。他們之中,有的奮戰在一線,承擔著發熱門診咽拭子採樣工作;有的晝夜追捕“病毒”,破解了多例核酸檢測“陰陽迷局”;有的在實驗室檢測分析,還原了新冠病毒的真實形貌;有的為一線醫護人員研發防護產品,保護他們免受“酒精手”困擾;有的為老百姓研製口罩再生設備,緩解口罩供應緊張問題;還有的為豐富市民抗疫生活,積極打造共享“雲課堂”……這些深圳高校師生,正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斷為戰疫注入更多“高校力量”。

深大學子在一線 為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採樣

隨著疫情蔓延,南山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及發熱門診緊缺人手並向全院科室抽調人員支援。大年初二下夜班後,深圳大學2016級臨床醫學研究生趙志敏看到科室主任發出成立抗擊疫情先鋒隊的通知後主動報名,成為發熱門診採集咽拭子檢查室的一員。

這一看似簡單的操作卻是在新冠肺炎患者診療過程中風險較高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張嘴、咳嗽、嘔吐的動作都有可能有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噴出,因此需要採取最嚴密的防護。趙志敏告訴記者,身著全副武裝防護服的感受是:呼吸費力悶熱,需要不斷地調整呼吸以達舒適狀態;口罩讓鼻樑和耳廓上緣持續壓痛;較長時間禁食禁水。

此後,趙志敏開始進入社區併為南山區的湖北籍返深居家隔離人員進行採樣。從聯繫社區工作人員、與居家隔離人員進行交接,到拖著沉重的採樣物資、穿著嚴密的防護服行走,再到進入居民家裡採樣。趙志敏表示,雖然社區採樣會遇上更多困難,但採樣工作能更早地發現社區中的患者,及時為社區防控“排雷”。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趙志敏同學(中)在抗擊疫情一線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趙志敏同學為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採樣


專業精湛 深大總醫院破解多個“陰陽迷局”

凌晨1點多,在深圳大學總醫院檢驗科分子室生物安全櫃中,從發熱門診送來篩查新冠病毒的樣本就擺放在 9 0 後 檢驗科技師陳曉靜的眼皮底下,那些令大眾惴惴不安的新冠病毒,可能就存在於這些樣本中。陳曉靜和她同事的工作,就是通過調配試劑、處理樣本、提取核酸、核酸擴增分析等一系列步驟,偵查出樣本的“秘密”,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檢測結果可能存在假陰性。科室主任鄭衛東帶領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採用離心柱提取核酸技術結合PCR熒光探針法,從患者鼻咽拭子標本中成功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使患者得到確診,轉至定點醫院治療,贏得及時治療的時機。

在深圳大學總醫院,鄭衛東和他的團隊“破解”了多例這樣的“陰陽迷局”。鄭衛東說,出現假陰性與患者自身病程發展、採樣、標本運輸和保存、檢驗技術方法等因素相關。為此,對一些特殊的病例,鄭衛東主任會要求臨床多部位同步採樣送檢,或在實驗室採用多種試劑盒進行檢測,以提高檢出率。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檢驗員查看檢驗結果


運用冷凍電子顯微鏡 南科大聯合團隊揭秘新冠病毒真實形貌

近日 , 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等部門成立的聯合研究團隊 , 從臨床新冠肺炎病例獲取生物樣本,首次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鑑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礎。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冷凍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

聯合研究團隊依託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生物安全III級實驗室條件,於1月27日從1名新冠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病毒株,並迅速完成基因組測序和鑑定,及時向全球流感信息共享平臺(GISAID註冊編號:EPI_ISL_406594)註冊共享信息,把其命名為“ BetaCoV /Shenzhen/SZTH-003/2020”的新冠毒株。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南科大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生物安全III級實驗室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南科大冷凍電鏡中心科研團隊

隨後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子顯微鏡中心的專家,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分析技術,不僅首次觀察到了真實的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形貌,並且捕捉到了該病毒侵染宿主細胞中的一個重要中間狀態。此時病毒正處於識別和附著宿主細胞後,準備與細胞發生融合的時期。經國內外文獻檢索,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科研工作者首次在冷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新冠病毒全病毒的真實形貌。

目前,在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聯合研究團隊正在打造高等級生物安全臨床冷凍電子顯微鏡研究平臺,全力推進新冠病毒以及其他致命性病毒的超微結構生物學研究,為傳染病病原鑑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防控和潛在的抗體、疫苗和新藥研發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冷凍電鏡


為醫護人員提供“保護膜” 哈工大研製產品修護“酒精手”

受新冠肺炎影響,醫護人員長期頻繁使用高濃度酒精消毒噴劑和酒精凝膠洗手液,雙手出現乾燥、起皮、乾裂甚至過敏等“酒精手”現象。“醫護人員是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人,疫情報道中一雙雙‘酒精手’令人敬佩,也令人揪心。”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嘉恆瞭解情況後,想到課題組所研發的苦參鹼椰子油酸離子液體新材料或許能修護“酒精手”,於是立即行動起來。

大年初四,張嘉恆一邊與課題組商討研製消殺產品的可能性,一邊瞭解廣東省、深圳市及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對消殺產品的需求,並聯系合作企業,將苦參鹼椰子油酸離子液體進行量產,趕製具有消毒抑菌和護膚保溼功效的消殺產品。張嘉恆告訴記者 , 這種新材料是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抗過敏等功效的苦參鹼和具有抗菌、保溼作用的椰子油酸 “ 強強聯合 ” ,以其為原料開發的消毒抑菌產品順利通過了微生物挑戰性測試。

2月5日,課題組研發的第一批消殺產品正式捐贈給廣東省珠海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 為醫護人員雙手 帶來溫 和的“保護膜”,使其免受“酒精手”的困擾。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張嘉恆教授介紹苦參鹼椰子油酸離子液體新材料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張嘉恆教授及其合作公司共同捐贈的物資


重複利用可實現 南科大自主研製口罩再生設備

自新 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人們出門必用的物件。隨著工廠、企業等復工復產,口罩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目前,市面上不乏消毒設備,但並沒有針對口罩這一特殊防護品所設計的消毒產品。為解決這一問題,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程鑫教授團隊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完成了滅菌消毒裝置原理和方案設計、圖紙設計以及裝置樣機組裝,並申請了數項專利。

據悉,該 口罩再生設備主要通過紅外燈快速加熱和高強度紫外燈照射等功能模塊,實現口罩無害化再生處理,能在3分鐘內快速有效地徹底消滅病毒和細菌,每臺設備一天(按10小時計)可處理400個口罩。程鑫表示,希望此次研發的口罩再生設備能夠為復工復產的企業和廣大市民解決“燃眉之急”,並在疫情過後作為個人用小件物品的快速滅菌消毒設備,減少致病病原傳播,為個人健康保駕護航。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研發團隊人員組裝口罩再生設備樣機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口罩再生設備樣機


宅家“雲學習”清華、港中大(深圳)向公眾開放線上課程

為保障2020春季學期教學正常開展,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決定將疫情期間的教學活動改為在線教學,最大程度保障同學們的正常學習。在保障本校學生教學的同時,學校還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免費向社會開放多門線上課程。

據悉,面向公眾開放的5門在線課程包括數據挖掘:理論與算法、數據科學導論、高級大數據系統、大數據機器學習以及知識產權法律與實務。為方便公眾學習,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將各門課程按照知識體系進行組織和梳理,為學習者設計出更專業化和體系化的學習路徑。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師錄製課程

除了 數據與法律等理論課程外,藝術課程 也與市民“雲見面” 。 3月8日起, 香港 中 文 大學(深圳)陸續推出系列“雲上藝術”線上直播。據悉 , “雲上藝術”每期節目約60-90分鐘,依託嗶哩嗶哩網站與Zoom等平臺,以藝術家分享互動的形式推廣藝術知識,帶領觀眾體悟文化藝術的滲透與滋養,增進與拓展文化藝術相關知識與眼界,讓觀眾宅家也能感受藝術的繽紛多彩。

據介紹,在即將率先推出的5期節目中,當代著名作家周國平、人藝青年編劇王甦將憑藉文學創作的豐富經歷,以獨特的視角思考人生的意義,並會在互動環節中與觀眾進行思想碰撞;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雕塑及人偶藝術家孫東旭、插畫藝術家Icy Tan,將帶領觀眾一起探索藝術的靈與美,解讀大眾文化視野下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美學聯繫。此外,著名琵琶演奏家及國際音樂人吳蠻、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終身歌劇演員及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藝術總監謝英彬、深圳鰲湖村發起人鄧春儒等多位音樂家、藝術推廣者也將於線上直播中與大家見面。

揭秘病毒真形貌 修護醫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