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麼看待現在極端崇拜明星的人們?

陳琦


現代偶像明星行業區別於傳統的名人偶像崇拜,有了一個根本的目的,就是賺錢。

當一個東西與資本相關,成為了資本尋求增殖的工具以後,他必然會變得異化。對於偶像崇拜這個行業來說,偶像崇拜越深,就越容易被控制,成為免費的勞動力和持續不斷的“韭菜”(消費者)。而實際上能被輕鬆牢牢控制和煽動的群體,往往是人格正在發育和建設中的青少年。我們如今看到的很多極端崇拜明星的“粉絲”,基本都是人格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和還沒有進入社會的學生。

偶像崇拜本就是人們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一環,無論是崇拜明星、偉人、大企業家,實際上都是一樣的。現代的偶像明星行業已經區別於傳統自發而形成的偶像崇拜,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商業化體系。

以流量明星為例,流量明星能帶來的利潤包括但不限於:粉絲周邊利潤,影視作品利潤,商業代言利潤和演唱會利潤、唱片利潤等,而這一切的利潤都是建立在“粉絲經濟”上。

對於資本來說,創建一個集體的、宗教化的粉絲團體,能夠極大的增強粉絲粘性。這就是所謂的“應援會”“粉絲群”等組織存在的根本性原因,這些組織中往往有一兩個來自官方的“核心成員”,資本通過應援、打榜等儀式化的集體活動建立粉絲團隊的集體歸屬性,並通過“核心成員”控制粉絲團體操縱輿論。

但是宗教化的粉絲團體其弊端在於,在大量粉絲中必然會製造出一些“狂信徒”,由於青少年人格正在形成中,這些狂信徒往往多數為青少年和學生,這些狂信徒是一把雙刃劍,在正向方面,他們能成為偶像的“自來水”,在遭遇危機時能挺身而出,也是最支持偶像事業的人,在反向方面,如果運營團隊不能正確引導情緒和方式,這些“狂信徒”將成為不可控的“定時炸彈”,給“偶像”帶來不可預知的問題。

之前所謂的“紫光閣”,最近的“227”事件,都是這些“炸彈”引爆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