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歲半男孩一發脾氣就喜歡扔東西、罵人,怎麼辦?

來自心裡的光


三歲多出現扔東西和罵人這種宣洩方式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正確引導。

扔東西的敏感期在兩歲左右,三歲多這種行為可以直接排除身體成長髮展需要的原因。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估計有兩方面:

1、模仿大人。看家庭環境中是不是有家人當著孩子面發生過爭執並且有扔東西罵人的行為,尤其是第一撫養人(帶孩子時間最多的人)有過這種行為。孩子會非常快速的進行模仿。

2、當最開始幾次孩子發生了這種行為,家長進行妥協。一旦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要不就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不就以暴易暴。從而變相的暗示了孩子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目的。

正確的解決方式是:

1、父母或者家人儘量不要在孩子產生爭執、吵架,但是人無完人,父母也是有情緒的,所以萬一沒有當孩子面控制住這種情緒,就要在之後立即向孩子道歉,並且和孩子說剛才那個樣子是不對的。

2、孩子已經用這種方式表達生氣時,耐心的陪在旁邊等孩子發完脾氣,對於孩子的要求只傾聽不妥協,然後儘量站在孩子角度想想他因何生氣。幫他用語言表達出他的感受。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引導孩子,下次生氣你可以有什麼樣的行為,例如找媽媽抱抱或者講給媽媽聽,媽媽會一同來解決。


瑞瑞媽咪


說起孩子的叛逆行為,媽媽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特別是家有男孩,簡直不知從何說起。

而說起最多的情形,就是本來乖乖的孩子,到了兩歲半或者三歲以後,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前幾天收到一封粉絲媽媽來的郵件。

“家有男孩,三歲半,單親,跟我就沒分開過。這是背景。

兩歲前,他是人見人誇的好孩子,因為從小我按書養,給他講道理,所以他自然特別聽道理,好好說,從不調皮。

兩歲半以後,開始反著來了,但也還好,熬過來了。

最近三歲半,真把我逼瘋了!譬如,去餐廳吃飯,他吃好了就在旁邊空餘的椅子上跳來跳去,以前說過不允許在公共場合影響到別人。

而現在我說了後,孩子回:我就不聽我就不聽!我就要跳!

在路上走路,也是橫衝直撞,撞到了別人就跟沒事人一樣繼續走他自己的,更別提道歉了。

以前可是會在我叫他以後立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現在我叫他,他直接躲起來!我找他,他就跑來跑去躲我!

今晚帶他走在人行道,更是可怕至極!突然他就差點走到車道了,後面呼嘯過去一輛車。我飛奔把他抓回來,他也認識到自己錯了,腦袋一下子耷拉下來。我厲聲批評了後,就蹲下來跟他好好說話,結果沒兩分鐘就又開始皮了!

有時憤怒到失去理智,我會直接抽他屁股,打紫了!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更怕我打他以後會停不下手!

我知道教育裡最沒用的就是拳頭!

真的好崩潰!我不知道原因在哪,更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我想要和這個叛逆期的小子好好處,哪怕不能成為朋友,也要是一段和諧的親子關係。

看到這封郵件,是不是感覺自己也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呢?

講真,我自己都經歷過,所以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

幸運的是,這位媽媽是屬於能反省的媽媽,明白打罵是最無效的教養方式。但是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這幾年我自己親自帶寶寶,就根據他的實際情況,說說我的處理辦法,在說之前,先看看孩子們的心理發展特徵,因為只有更懂孩子,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都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所以很多父母幾乎接近崩潰,不知道在這樣的階段,怎麼教養孩子。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

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青春期叛逆期這個概念,而對寶寶叛逆期的認識是不足的。

在2-4歲,孩子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

比如我以前跟朋友們聊天,談到兩歲多的寶寶有點叛逆。

就有朋友打趣說,這麼小就叛逆啊!他們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一般人認為只有青少年才叛逆,這是一個誤區。

孩子從兩歲的時候開始就會形成自我意識,這個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去展示自己的力量。於是總是說“不”,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去!”“去吃飯!”“不吃!”“叫叔叔”“不叫!”等等,有時甚至懶得回答,直接甩頭就走。

孩子人生的另外2次叛逆期,分別在什麼時候?公眾號發送:叛逆,小果君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3個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孩子該如何管教?

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經常說“我的”!

他們開始強調“我”這個詞,發現了自己,發現自己原來跟媽媽不是一體的,而是可以分開的。

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叛逆期的出現是個壞事。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就是通過“叛逆”來找到自我、表達自我。

擺脫父母的控制,成長為一個獨立個體。

只是每個孩子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而且跟家庭教養方式息息相關。

所以,我們要先接納孩子的這些行為特徵。

但是提醒一點,接納並不等於忽視不管,全盤肯定。

我們接納,代表我理解你,能接受你。

但是我們有責任保持積極的思考,進行引導。

那些好的東西要保留下來,比如孩子展示出來的獨立性,民主意識的萌芽,內在的秩序感等。

但是那些不好的行為,比如打罵人、損害物品等,就需要父母引導。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展時提到,“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裡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地基礎。”

很多案例指出:大部分問題孩子,小時候都常常表現出壓抑性地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往往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壞的癖好等。

怎麼引導?這就是說的怎麼辦的問題。

我一直提倡用“規則”管孩子。

有了那個接納和理解的基礎。

很多問題其實就會消退。

因為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的行為都是被不良的家庭環境激發的,或者被父母影響的。

假如家人不和睦,整個家的風氣很差,這樣的家庭裡,孩子只想趕緊跑掉,孩子還會聽你的嗎?

不會,當大人的行為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那所謂的教養幾乎會陷入癱瘓。

孩子不會聽一個自己“瞧”不起的人的話。

人願意聽從自己尊重的人給予的建議。

繼續回到我們談論的規則培養。

可以說,沒有規則感的孩子,天天都是叛逆期。

因為沒有規矩,孩子的行為會隨心所欲。

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在餐廳吃飯,吃好了就在旁邊空餘的椅子上跳來跳去。

你說了他後,他會跟你說:我就不聽我就不聽!我就要跳!

在路上走路,也是橫衝直撞,撞到了別人就跟沒事人一樣繼續走他自己的,更別提道歉了。

那怎麼辦?

記得剛開始帶孩子去餐廳吃飯。

他也是這個表現,脫了鞋子在椅子上爬,甚至把頭伸到了隔壁的桌子,看別人吃什麼菜。

我當時只是把他叫回來,然後跟他說:吃好了飯,也不要四處吵鬧,這是餐廳,是大家吃飯的地方,你不能打擾別人。

他會點點頭。

可沒多久又會這樣。

那我的懲罰是直接把他帶到外邊去,站在門口吹風。

他知道我說到做到,所以就願意遵循這個規則。

很多父母會說我們這樣會有損孩子的天性。

但我覺得,這並沒有影響到天性。

他在家裡,可以在沙發上蹦跳,沒問題。

在床上打滾,也沒事。

在廣場上開始撒野也可以。

但是不能打擾到別人。

這是必須樹立的一個規矩。

如今他在電影院、餐廳,有時也會興奮。

但是隻要我提醒,就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也不會再去打擾別人。

他自己也覺得這是對的事,那就更會去主動遵守了。

如果我們不去引導,他們的行為不僅僅會打擾別人,也可能傷害到自己。

比如在馬路上橫衝直撞,這是危及生命的行為。

3歲多的時候,他拉著表妹的手,一下樓就興奮地衝,一下子就不見人影。

有一次在即將上馬路前被我截住。

但是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

那次就直接上手打了他的屁股。

屁股疼一下,記住這事不能做非常重要。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思想進一步獨立起來,特別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們,此時已經有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於是行動也開始獨立。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於是這個“小大人兒”就會極力地去掙脫父母的掌控,希望凡是自己說了算。

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既然孩子成長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

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

很多孩子一到了這個階段就變的“不聽話”,而且學習也提不起勁兒。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缺少真正的陪伴。

很多人的觀念認為只要給予小寶貝親密的愛與陪伴,等孩子上學了就可以放鬆一下了。

於是父母開始把重心又轉移到事業上去了。

所以留守兒童以這個階段的為主。

父母的缺位,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把精力都用來對抗父母了。

不要孩子出了問題就怪孩子,要先從自己身上,從家庭找原因。

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非常有道理。

在孩子最初的成長階段,父母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要抓緊這做父母的有效期。

越用心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叛逆的問題會越少,而孩子的叛逆期,就是父母最好的成長期。






小LL


你好,我是小乖乖奶爸,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三歲半男孩一發脾氣就喜歡扔東西、罵人,怎麼辦?

發脾氣時扔東西罵人在生活中太常見,別說是三歲半男孩,就算是成人也經常見到這麼做!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一發脾氣就扔東西、罵人?

1、模仿他人

孩子的家裡或身邊一定有一個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的人,孩子很會模仿,很快就學會了這麼處理情緒!

但是三歲半的孩子並不知道這麼做好還是不好,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覺行事!

2、不懂情緒控制

三歲半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更談不上如何去情緒控制!當孩子感覺糟糕的時候,他們就會被情緒控制,展現他們的破壞力,渾然不知會帶來什麼後果!

3、父母的溺愛

孩子想要什麼東西而不得時,父母開始不肯給,但是孩子通過發脾氣扔東西、罵人來和父母對抗,並且父母最後因為溺愛孩子而妥協,讓孩子通過這個方式獲得他想要的!

這就是再告訴孩子,他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控制父母,來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孩子一發脾氣就喜歡扔東西、罵人,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發洩情緒的時候儘量不要去說教或乾澀,因為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等孩子平靜過後,父母就可以介入,問清緣由!

第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告訴孩子,他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肯定有孩子自己的理由,能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所以父母能夠理解,並也能接納和認可他的情緒!

第二、情緒表達的方式錯了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雖然認可孩子的這些情緒,但是通過扔東西罵人來表達情緒,肯定不對!

第三、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道歉

既然孩子表達情緒的行為方式錯了,那麼孩子應該給父母道歉!道歉以後呢,這件事就算過去了,道歉不是目的,主要是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所在!

第四、父母以身作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有時可能也會亂髮脾氣,但在事後,父母應向孩子真誠道歉!

第五、學會傾訴和溝通

告訴孩子遇到啥事都可以跟爸媽講,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或想要什麼東西,可以直接講,父母耐心傾聽即可!

父母也可以適當的開導孩子,一般小孩子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孩子很快又可以恢復活力!

第六、運動使人快樂

父母可以陪伴著孩子一起做運動,運動可以產生使人快樂的因子,不快情緒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第七、賦予孩子監督權

父母和孩子商量好,由孩子來監督家裡人,如果誰亂髮脾氣扔東西罵人,那麼就要向家裡其他人道歉!

一旦孩子有了監督權,孩子不僅可以監督父母家人,也可以更好的約束自己!

結語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那麼一定源於原件—父母!

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求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都沒法做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三歲半的孩子!

學會情緒控制是一件漫長的事情,父母孩子彼此監督,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乖乖奶爸


三歲半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階段,由於生活體驗有限,生活技能更是在逐步學習過程中,發脾氣是孩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認可孩子孩子的情緒,比如寶貝是生氣了嗎,還是難過?然後再辦法孩子識別情緒,比如是憤怒還是難過亦或失落。再告訴孩子下一次我們可以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解決問題。


時尚育兒師


要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絕對不要斥責或打罵孩子。

二是緊緊拖住孩子,不要讓孩子撒野毀物和自毀。

第一個原則是很重要的,因為斥責等火上加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於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柔。

第二個原則的著眼點,在於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願望,幫助孩子控制難以自制的情緒,讓他一動不動地呆上五分鐘,爆發的情緒就會平息下來。待孩子發過脾氣後,應同孩子談心,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控制感情。平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地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怎麼撒野也不行,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

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除及時接受感覺統合訓練外,父母教育口徑必須一致,切忌南轅北轍;教育務必堅持,堅持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


全子醬


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自制力差,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長不允許,為什麼不允許,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過發脾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歲以上的孩子,對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還頻頻哭鬧、經常發脾氣,其原因大多在家長身上。說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問題,使孩子養成了好發脾氣的習慣。 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也使家長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您要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





清心可66


這個不分男孩女孩,這個時候孩子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絕大多數都會有的。主要還是跟父母的教育有關係,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是玩耍爾並非是發脾氣。我們也需要正確區分。父母要樹立良好榜樣,在平常的教育中更是不能打罵,建議多帶孩子看看繪本讀物,讓孩子正確的認知情緒。同時推薦家長看看正面管教,每位父母都沒有父母從業資格證,我們也有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家長!



柳子烏


1/6 分步閱讀

首先,對於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情,家長要能夠比較客觀的去看待。不管多大的小朋友,對於自己情緒的控制,都是很有限的,很多時候他們通過摔東西表達的只是自己生氣憤怒的一種情感,家長要能夠針對不同的事情去更好的理解幫助孩子,才能夠讓他們慢慢變得理性。

2/6

當小孩子生氣摔東西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急於去責罵孩子,而是最好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排解自己心理的不舒服。如果他摔的是他自己的玩具,那麼家長更不要去理會,而是讓他自己去冷靜一下,這對3歲的小孩子來說,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

3/6

當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一個擁抱,這在情感上也是一種慰藉,然後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心平氣和的跟孩子進行一下溝通,找到孩子發脾氣的那個點,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幫他分析,這樣的話就能夠在他比較好的發現自己不對的地方。

4/6

在孩子能夠進行很好溝通的情況下,要引導孩子站在所摔東西的立場上去看事情,比如告訴他哪些東西也會痛,也會難過等等,這樣也能夠加深孩子對於外界事物的一種理解,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學著更好的換位思考。

5/6

當孩子能夠接受引導後,作為家長也要想辦法多去了解孩子,同時能夠給予他們更高質量的陪伴。對於3歲的小孩子而言,雖然沒有足夠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們卻有很強的學習力,所以在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6/6

每個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作為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一味的責罵不但解決不了問題,更是會無意中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這樣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去理解包容孩子,這樣也會更利於小孩子的健康成長。


icantloseyou


男孩子天生調皮好動。如果不是大的毛病,也不要太束縛他了。


但是像您說的動不動就摔東西罵人,這樣的壞習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說不定將來會影響他的一生。
我對孩子的方法就是遇事冷處理。不急不躁。可以照我的方法試一下。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祝你好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ff93070393c41cdbdfb8893f92d9e1b\

幸福中國人


孩子發脾氣及扔東西罵人,都是一種情緒的發洩,也是寶寶引起大人注意爭取關愛的一種方式。3歲多寶寶也具有模仿大人的能力,大人應該有耐心的多關注寶寶,給予更多關愛,耐心說服教育,平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防孩子模仿。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在寶寶再次犯錯誤的情況下用適當的方法教育,比如罰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