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宋代,是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當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一個封建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之一,宋代的城市稅收也得到了明顯的發展。城市稅收,其實也是城市經濟和文明發展的一種體現,因此,宋代的城市稅收,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宋代的各種社會經濟關係。從城市經營稅方面來看,可以發現宋代城市得到了一種非常空前的發展,宋代城市稅收也是其城市經濟發展的一種體現。

一、 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的主要種類

因宋代城市稅收涉及到各方各面,因此本文只以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為主要對象,來分析宋代的城市稅收體制。宋代城市經營稅收,可以分為房產契稅和城市商稅。

1、 城市房產契稅的發展

這第一個,就是由於宋代房產買賣頻繁

,所產生的房產契稅。雖然房產契稅並不是產生於宋朝,但卻是在宋人頻繁的房屋變動之下所發揚光大的。據史料記載:“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這就是最能體現宋代頻繁的房屋變動的記載了。

針對此種情況,宋代的官府也加強了對房產契稅的管理和徵收。房屋的交易,大多庶是在城市進行,因此,房屋的交易契稅也屬於宋代城市的經營契稅。宋理宗時代規定:“諸州納牙契錢,上州百萬,中州八十萬,下州四十萬。”從這些數字當中,便可以看出宋代的房產契稅幾乎徵收不斷,且徵收的越來越著。房產契稅的徵收頻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城市人口的數量之多。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2、城市商稅的發展

商稅佔據宋代城市稅收的主導地位,就是指的商品在城市內通過或者交易所交的商品稅,這基本上是宋代城市稅收的主要來源。宋代城市商稅起源於宋太祖時期,之後便成為了城市稅收的一種法定稅務。隨著宋代經濟的不斷髮展,宋代城市商稅也開始不斷擴大範圍,徵收物品和地區都漸漸擴大。

在《文獻通考》當中有記載,宋代城市商稅徵收的物品:“關市之稅,凡布帛、什器、香藥、寶貨、民間典賣莊田、店宅、馬牛、驢騾。”等等物品,都是宋代城市商稅徵收的範圍內。而且這些商品範圍還有著漸漸擴大的趨勢,基本上只要進行商品交易和買賣,都需要徵收城市商稅。在徵收的地區方面,宋代城市商稅,實際上是在宋代各大城市都有實行的。而宋代最發達的城市東京和開封,同時也是城市商稅最為發達的城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城市商稅的徵收程度,與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關係。

二、 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的產生原因

為何宋代城市經營稅收會徵收的如此頻繁,範圍也如此之廣呢?這當然和宋代城市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關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他因素的影響。

1、經濟原因: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

首先,最基本的原因,自然也是經濟的發展。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發達的封建王朝,宋朝的商品經濟,基本上是沒有哪個朝代可以比的上的,而發達的商品經濟必然需要在嚴格的城市經營稅收體制的管理之下,才能繁榮發展。宋代城市商稅發展的程度最高的一個城市——東京,實際上也是宋代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個城市。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熙寧十年在京商稅院,諸門鎮四十九萬八千五百十一貫有零。”

可見,在當時,東京一個城市的商業稅收就已經達到了如此之多。這也與當時東京發達的商品經濟有著一定的關係。從《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當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宋朝發達的城市經濟以及人口的繁榮。在《東京夢華錄》當中,孟元老提到的東京的手工業就有三十多種,當年的繁盛景況更是可見一斑。再者當時東京發達的夜市經濟,也自然是城市商業稅收的主要來源。

2、政治原因:國家財政壓力過大

第二個原因,宋代之所以城市商稅如此之多,徵收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還與當時國家的財政壓力有著一定的關係。眾所周知,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冗”國家,“冗官、冗兵、冗費”無疑為國家的財政加大了壓力。

首先是當時的冗官現象,由於宋朝一直重文輕武,再加上宋太祖為了加強中央權力,奉行“一職多人擔當”的政策,因此宋代的冗官現象十分嚴重。文官隊伍的龐大,需要巨大的俸祿財政,因此也給國家的財政壓力造成影響。

其次,宋代的戰爭繁多,又多以認輸賠錢為主要結果,因此宋代的冗兵和冗費現象都十分嚴重。如此一來,繁重的財政壓力讓政府喘不過氣,而發達的商品經濟正是宋朝能夠在財政壓力之下持續存在的主要支撐。發達的商品經濟為城市商業稅收提供了主要的來源,自然也為國家的財政提供了主要的來源。因此,在國家財政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宋代城市商業稅收的徵收範圍也自然是越來越多。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3、人口原因:宋代人多地少

第三個原因,宋代人口繁多,但是土地卻偏少,這使得當時的房屋變動十分頻繁,從而促進了房產契稅的徵收和發展。宋代是一個疆域不遼闊的朝代,北邊有金和西夏虎視眈眈。因此,在土地面積過少的情況下,房屋數量自然也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房屋的變動就經常發生,從而促進了宋代房產契稅的徵收。

其次,宋代的城市人口十分繁榮,當時的東京人口已經超過兩千萬,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也非常高。在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下,房屋的交易以及商品的交易自然而然也變的頻繁起來,從而促進了城市商稅的發展。

三、 宋代城市經營稅收制度所產生的歷史作用

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的快速發展,也對宋代的經濟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體現在穩定政治、緩解社會矛盾兩個方面。

1、政治方面:促進國家財政平衡

首先,宋代的城市經營稅收,普遍用於軍費開支和官吏俸祿,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當時國家的財政壓力。這也是宋代在“三冗”局面下,還能達到經濟發展如此繁榮的主要原因。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用於軍費開支,有利於緩解宋代的戰亂矛盾和軍費壓力。在士兵數量龐大,出現冗兵現象的時候,宋代城市經營稅收提供了大部分的軍費開支,從而使得難懂的軍事鬥爭有了一定的財政來源。

其次,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的又一主要用途就是當時官吏的俸祿費用。當時的“冗官”現象,使得宋朝的俸祿壓力十分之大。北宋開國文武官員加起來也不過兩百多人,到了後期官員數量激增到4萬餘人,數量的龐大為國家財政造成了壓力。而隨著城市經營稅收的發展,一部分稅收便成為了官員俸祿的主要來源。因此,從這兩方面來看,宋代城市經營稅收,促進了當時國家的財政平衡。

2、 社會方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

上文當中也提到過,因為宋代冗官現象十分嚴重,而官員俸祿又十分高昂,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官府和百姓之間的矛盾

。但城市經營稅收的賑災和減輕民負的用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社會矛盾。

首先,當時的城市經營稅收,是用於賑災的主要來源。城市稅收用於賑災,這自然而然也是歷史傳統之一,因為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特別是在災害特別頻發的宋朝,這城市稅收便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為社會的穩定,為災民的生活,為百姓的情緒,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其次,當時的助役錢和免行錢也是城市經營稅收支出的一大部分。這兩種支出,其實都是採用一種賦稅貨幣的手段,來取代一定的徭役負擔,從而很好的安撫了百姓情緒,減輕了農村百姓和城市居民的一些財政負擔,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穩定。而且這兩種支出,也是當時法律有著明確規定的,這是當時王安石變法時期的重要舉措,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宋代商品經濟下的產物——城市經營稅,談談宋代城市稅收的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宋代城市經營商稅的發展,主要以房產契稅和城市商稅為主。這兩種稅收的發展都是有著一定歷史原因的,與宋代經濟發展、人口繁榮、國土面積減少以及國家的財政壓力都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換一方面來說,宋代城市經營稅收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宋代社會經濟的穩定,緩解了一定的社會矛盾和財政壓力,對宋代的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於維護當時政府的正常運行,從而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宋代城市的發展和繁榮。

參考文獻:

1、《冊府元龜》

2、《續資治通鑑長編》

3、《宋·食貨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