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戴勝是一種什麼樣的鳥?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勝”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而戴勝鳥頭頂的冠羽,平時收起來,在興奮時、受到驚嚇時就會展開,讓人想起“勝”這種頭飾。這就是這個鳥名字的由來。在鳥類世界中,它是戴勝目戴勝科。一些人常都把它誤認為是啄木鳥。啄木鳥是鴷形目啄木鳥科100多種鳥的統稱。啄木鳥的嘴粗短,戴勝的嘴細長,略微向下彎。

戴勝分佈廣,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在中國,長江以南常年可見,是留鳥。在長江以北為夏候鳥和旅鳥。

它的黃脖子,翅膀是為黑白花狀,頭頂一撮象摺扇的羽毛,顏值還算不錯。但人送外號“臭姑姑”。它不講衛生。特別是在繁殖季節,雌鳥在孵蛋期間,完全不出窩,吃喝拉撒都在窩裡解決,窩裡很髒很臭。雌鳥還會分泌一種帶有惡臭的油脂,讓鳥巢更加臭氣熏天。雄鳥也很懶,也不清理鳥窩,只會每天捉來的小蟲給雌鳥吃。這其實是一種防衛天敵的手段,類似於化學武器。

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見到聚集成群的。喜歡在開闊潮溼地面覓食,用長嘴在地面翻找食物,吃昆蟲、蚯蚓等。在地面找到蟲子後,會猛地甩頭將蟲子拋起,並張開嘴吞入。這技術很高,不信你自己也試試。一旦受驚,立即飛向附近的高處。不太怕人。飛行的,姿態優雅,一起一伏呈波浪式前進,還邊飛邊鳴。

戴勝能適應多種生境,在山地、平原、林區、草地、農田、村邊、果園等。是以色列的國鳥。


自然使者


戴勝是一種非常值得說說的鳥,早在元朝就出現在了趙孟頫的《幽篁戴勝圖》中,而且還分佈廣泛、適應力強,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和部分非洲地區,筆者在沙漠、隔壁、4000米海拔的青藏高原都見過戴勝,更不用說平原、鄉村和城市了。這種鳥非常漂亮,整體為不刺眼的黃色,翅膀上有黑色條帶,頭上豎著頂冠,起飛、降落或緊張的時候會張開,非常漂亮。飛行的時候,動作輕柔又迅速,如飄飛的蝴蝶。

《幽篁戴勝圖》,圖自網絡

戴勝是犀鳥目、戴勝科、戴勝屬的鳥類,體長約30釐米。在民間有很多俗稱,如“種豆豆”,由於戴勝嘴長而彎,常常在地面挖掘,民眾便以為它們在種豆子,將來收穫了吃,當然這是假的,戴勝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尤其是地下活動的各種昆蟲、蠕蟲。它們的長嘴非常靈敏,能挖掘出地下打洞的肥碩螻蛄。還有的地方叫它們“臭姑姑”,雖然戴勝長得好看,但不講衛生,繁殖期尤甚。大多數鳥類,繁殖的時候,雛鳥會把屁股抬到巢外拉屎,或者成鳥會把屎吃掉或帶走。否則大量的糞便堆積和氣味會引來天敵。而戴勝相反,它們在樹洞或建築縫隙繁殖,食物殘渣、糞便從不清理,不但如此,還會分泌惡臭的油脂,加劇巢穴的惡臭。這樣劍走偏鋒,反而能讓捕食者遠離。

戴勝在天然樹洞築巢,圖自網絡

在城市裡,戴勝也能適應的很好。那些城市綠地就就能為它們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和食物。如果仔細觀察,在小區和公園就能見到它們優雅地走過或飛過哦。


山知道我


戴勝的容貌漂亮又有品

頭頂花冠,

身披條格衫,

然而生活習慣卻很“邋遢”

味道奇臭。

愛它之人對其盛讚有加,

厭惡者卻視其為不祥的“棺材鳥”。

朋克頭獨樹一幟,時尚時尚最時尚

此欄戴勝出場BGM:只有我最搖擺,沒有人比我帥!♫

戴勝的外貌雖算不上多麼豔麗,但絕對獨特出眾。它總喜歡躡手躡腳地在草地上踱步,黑、棕、白三色相間的外衣能很好地融入周圍環境。只有在它不時低下頭,用嘴猛戳地面找尋食物時,才能通過那抖動的頭部,確定它的行蹤。

飽餐之後,戴勝會先瞻顧下四周,然後一躍而起,呼扇著那對黑白相間、異常寬大的翅膀緩緩飛去,動作不快卻很有節奏,像一隻巨大的花蝴蝶。

受驚或興奮的時候,戴勝頭頂的一叢羽毛立刻打開,形成美麗的羽冠

不過戴勝標誌的特徵,還要數它頭頂那叢冠羽,平時都是疊在一起背在腦後,在緊張、興奮或是求偶的時候,會突然打開。瞬間,小背頭變成了朋克頭,並且羽冠有時還會一抖一抖地晃動。這個形象,註定猛戳人們的視覺神經,相信絕大多數人見過一次,就永遠不會忘記。為此,戴勝還榮獲了

“花蒲扇”的美稱。

“今天也是精緻的豬豬小鳥~”

戴勝這名字由來已久,在字面上往往讓人感到不知所云。其實。“戴”是戴上之意“勝”在此處和勝利沾不上邊,而是古代女性的一種華麗頭飾——“華勝”。當古人看到這種頭上長有羽冠的鳥時,感覺跟女子頭戴華勝的樣子很像,便稱呼此鳥為“戴勝”。

在動物名稱中,很少有這種動賓結構的組合方式,而且名字中根本看不出它屬於哪一類鳥。其實這也情有可原,因為戴勝實在太獨特了,幾乎自成一家,沒什麼親戚可以與之類比。在動物分類上,它過去曾被歸入和翠鳥一類的佛法僧目,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觀點支持把它單獨作為一個目,就叫戴勝目。

鑽土掏洞,戴勝、啄木鳥傻傻分不清?

此欄戴勝出場BGM:喔~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東西,直覺會給我指引......♫

戴勝生有長嘴,又經常到處啄,因此許多人看到它,總會誤認為是啄木鳥。的確,戴勝的覓食方式也是要通過連續啄擊挖出蟲子,不過,啄的對象通常不是樹幹,而是土壤地面。

戴勝並不像啄木鳥那樣,有錘子般的嘴和一顆永不眩暈的腦袋。它的嘴細長而且彎曲,啄擊地面的頻率也不快,不過倒也有一股堅忍不拔的勁頭。藏在地面以下的各種甲蟲、螻蛄、蠼(qú)螋(sōu)等蟲子以及蟲卵,是它最喜愛的食物。

戴勝是如何知道地面下哪裡有蟲子的,還不得而知,不過它並不是每次都能得手,挖啄半天白忙一通的時候也不少。

在地面沙土上一陣認真地翻找挖掘之後,這隻戴勝心滿意足地找到一個蟲蛹

當然,如果蟲子就在地面上,那再省事不過了,直接啄起吞下。要是有哪棵樹滿是蛀蟲,戴勝也可能會欣然前往 。

不過,它無法像啄木鳥那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這也大大降低了它在樹上覓食的熱情。戴勝的嘴不夠堅硬,在鬆軟的沙土上 “鋤大地” 還可以,面對堅硬的樹幹往往無能為力,只能對付一些蟲蛀嚴重 、木質鬆散的腐木。更多時候,它只是簡單地將長嘴伸進蟲洞或樹縫裡,直接把蟲子掏出來而已。

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是臭氣熏天的家

此欄戴勝出場BGM: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

很難想象如此端莊大方的鳥,竟會有一個堆滿糞便、奇臭無比的家,而且它的孩子們小時候也個個都是糞球化身。再加上平時偶爾會發出“咕咕”的叫聲,因此戴勝還有一個外號叫

“臭咕咕”

早春,戴勝夫婦就會認真地在領地內檢查每個大樹縫隙,準備做巢

一般認為,戴勝的臭味有兩個來源:糞便和孵化期雌鳥尾脂腺的分泌物。每到繁殖期,戴勝夫婦會 選擇樹洞、樹縫或者牆洞做巢。許多鳥都容不得半點兒糞便玷汙自己的愛巢,而戴勝卻恰恰極端相反,它從不清理巢中的糞便。雛鳥孵出後,在巢中成長期間,糞便會越積越多。這些汙穢物再配上雌鳥繁殖期尾脂腺的一些分泌物,那氣味真叫絕,估計輕易不會有肉食動物願意靠近。

一些被蟲子蛀空的大樹洞成了戴勝理想的繁殖巢

戴勝的家到底有多臭?還是聽聽一位戴勝愛好者講述的親身經歷吧。他曾經遇到過一隻掉出巢外的戴勝雛鳥,蜷縮在地面草叢中。當他伸手將雛鳥捧起時,忽然感覺手心一股熱流,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幾乎能燻得人摔跟頭的臭氣,於是他趕緊把它放回那並不算高的窩裡。越接近戴勝巢的口,臭味越發濃烈,他不得不屏住呼吸。正在這時,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巢裡的戴勝雛鳥,窩裡的小傢伙們竟然一齊向外噴射糞便——頓時,那氣味讓他恨不得將前天吃的食物都要吐出來了。

雖然巢中糞便堆積如山,但雛鳥們依然健壯成長

不過,雖然窩中衛生欠佳,甚至有的滿是蠅蛆,但雛鳥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雛鳥們除了由於產蛋先後不同而大小不一外,一般都能茁壯成長。

❤❤

天使與魔鬼合體

此欄戴勝出場BGM:你是魔鬼中的天使,讓恨變成太俗氣的事~♫

戴勝的美,毫不豔俗,更無誇張造作,自古就贏得了人們賞識,成為詩畫中的常客,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不過在被歌頌褒揚的同時,一樣也有著備受爭議的身份。

勞動模範:戴勝常在農田裡四處奔走,用那長而彎的細嘴,竭盡全力地挖土找蟲,頗顯勤勞,因此在很多地方,它非常受農民喜愛。

五好家庭:在繁殖期,戴勝夫妻常結伴覓食,還會互餵食,以示恩愛。雌鳥孵卵時,雄鳥還不辭勞苦,每天數次叼回食物餵給愛妻。因此戴勝也被視為愛情忠貞、和睦美滿的象徵。

紫姑廁神:戴勝外貌聖潔,卻也會常出現在茅廁糞堆邊,因此它曾被聯想為是掌管茅廁的“紫姑仙人”所化,而被視為“廁神”。唐代詩人賈島就曾寫下“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這樣的詩句讚美戴勝。

以色列國鳥:在國外,戴勝的地位也不低。2008年,以色列“國鳥”競選中,戴勝因其美貌、勤勞和關愛家人等諸多優點,一舉擊敗其他競爭者而當選。

食屍棺材鳥:在一些地區,戴勝卻被視為不祥之兆。因它常出沒於人煙稀少的破舊墳頭、枯朽棺木之間,所以也被稱作“棺材鳥”。其實這很可能只是因為,這些地方食物比較豐富而已。而戴勝用來防身的散臭妙招,也被渲染成“是因為常以死屍為食,身上會散發惡臭”。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戴勝鳥又叫雞冠鳥,花蒲扇等頭頂有醒目的羽冠,平時摺疊倒伏不顯,直豎時像一把摺扇,隨同鳴叫時起伏。嘴細長往下彎曲。棲息在開闊的園林,郊野的樹幹上,它主要以金針蟲,螻蛄,行軍蟲,步行蟲,天牛幼蟲等害蟲為食。在全球分佈很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