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基金買一支好,還是幾支好,資金有限?

被冰封的忢


買基金最好是多買幾隻為好。

因為一般來說各種基金在每輪行情中的表現可能都不太一樣。在這輪行情中可能這隻基金表現出色,在那輪行情中有可能是另一行業的基金表現優秀。所以多選投幾隻基金,當然是更好的。

但是如果資金有限,那麼也可以買一隻基金。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只能買一隻基金,那麼投資於寬基指數基金是最好的。

什麼是寬基指數基金呢?

就是覆蓋各行各業的股票的表現的基金。屬於一種綜合性的指數基金。

像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這類的相關指數基金都屬於寬基指數基金。

由於寬基指數基金只受市場整體行情影響,所以其走勢更穩定。風險也會較小。當牛市來了後,寬基指數基金就會上漲,你就會獲利。也就是說只要大勢行情發了,無論哪個行業板塊的股票火熱,你的基金都能粘上邊。因為你是寬基指數基金嘛,覆蓋面廣大,各行業基本都被你的基金覆蓋。所以持有寬基指數基金絕不會錯失行情——絕不會出現只賺指數不賺錢的情況,哪怕你只持有一隻寬基指數基金。


孟可的思想空間


購買基金,其實不建議同時持有多隻在手,一般有個2~3只就是可以的了,過於分散對於投資理財來講,也不是很好的做法。


挑選基金的時候,首先要先區分種類,比如指數型,混合型,債券型。


債券型本身不太建議持有多隻,本身基金走的很穩定,不會出現所謂的暴漲或者暴跌,如果同時持有n多債基,等於是把收益分散了。


混合型多數股票持倉會在80%左右,如果不是很懂的,其實不見買這類的,因為風險太高了,混合型股票挑選的時候,主要還是看一下目前的大盤趨勢,基金持倉的股票,通過綜合判斷未來漲跌空間。


貨幣基金就是咱們平時說的餘額寶、理財通這樣的,這裡就不多做講解了。


而且對於基金本身,並不是快進快出的投資方式,還是建議長期持有的,如果是定投,其實效果還是很好的。


以上的均為個人觀點。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微笑說投資


基金買一支好,還是幾支好,資金有限?


我覺得如果資金有限,想買基金的話,可以參考我的建議。

首先、如果要買一支基金的話,我建議買滬深300ETF.這是比較大的指數基金,管理費用比較低,基本上也能跑贏80%的投資者,甚至是跑贏機構投資者。另外被動型指數基金,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基金的基本面,拷貝指數成分股就可以了。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是首選的基金。

其次、如果有一定的基金選擇能力,可以買幾支。試圖跑贏滬深300ETF.我也曾經做過一個基金的組合,其中加上了其他的主動性基金,也是我長期跟蹤的好基金,基金經理的水平非常高,都是10年10倍基金。很明顯7個月左右,這個組合長期跑贏滬深300ETF.

總之、買基金也是需要一定的選擇的能力。大多數主動型基金還要考慮基金經理的水平、人品,以及機構的水平。但買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考核的標準就是跟指數基準的偏離度。


謙秋說


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者來說也是可以購買三到四個基金。

基金購買多少其實和資金多少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基金的購買並沒限制資金,多少資金都可以購買基金的。

當然基金也不是購買的越多越好,其實購買三到四個基金是最為合理的。

三到四個基金可以合理的平攤風險,不用擔心一直參與不到基金的紅利當中來。可以將基金合理的分配到債券、混合、股票和指數基金當中來。

購買債券基金的話,為了即使是在熊市中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在熊市中一定要配備一隻債券基金,這樣可以在熊市中也能獲得陽光。

指數基金是必備的投資品種,尤其是在熊市中後期時,那時的我們並不知道何時再是底,加上我們並沒有機構的數據作為支撐,並不能輕言底部,只能不斷的定投指數基金(滬深300、中證500和上證50等)。只要堅持定投下去,不斷地平攤成品,相信在牛市來臨時,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還有一部分指數基金,是各種版塊基金,比如看好消費版塊或者醫藥版塊,也可以購買一到兩隻醫藥或者消費類型的指數基金,可能前期的低谷會有些難受,但是相信後期的回報肯定可以得到滿足。

股票和混合基金的話,也可以選擇醫藥、計算機、軍工、消費等各自看好的版塊進行投資,但這方面可以投一個,它們相對於指數和債券類基金來說,波動可能會更大,當然收益肯定不同日而語,但是這類基金最好不要長期定投,因為波動過於巨大,不太適合長期的投資,可以做做中短線投資。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和評論,你們的喜歡是最好的支持!風裡雨裡,俠夜陪你!

俠夜sir


基金品種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如果基金中自己只看好一支,那麼全部投入只賣一支又有什麼關係呢?

但是如果基金選擇中發現有周期規律輪動跡象,並且有此起彼伏的規律,都選幾支也是防範風險的一種有效措施。

1、一支基金的優缺點

一支基金的好處在於資金集中,一旦上漲自然收益頗豐,但是遇到下跌情況,自然也就不用說了。所以選擇基金時,首先看自己對該行業是否熟悉,不熟悉的不管行情如何都不要心動,賺能賺到的錢即可。選擇時,挑選沒有明顯板塊輪動跡象的基金品種或行業,這裡的輪動跡象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例如,像當下行業中,相對不太受到板塊輪動的板塊有金融、消費、白酒這幾類行情相對比較持有。

2、多支基金的優缺點

選擇幾支基金,說明對風險意識比較強,可以把控好板塊輪動規律,這點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需要長期學習之後才能擁有的技能。分散風險為首要目的,選擇時簡單一些可以只定位在大盤和中小盤上,這兩個本身就是不太可能同時領漲,除非普漲。再配置上證50和創業板,四支基金在手,基本把整個A股走勢吃到位。

另外,近期的軍工、科創板熱點頻出,尤其是3月26日軍工的突然領漲驚豔四座,就是不俗表現。4月開始馬上要開啟旅遊季,這塊的板塊也可以關注起來。

單打獨鬥和群戰各有優勢,就看我們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了。運用恰當,都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多支基金同時投入時,不要貪多一般5支左右即可。避免投入即獲得,後期不聞不問,這是投資大忌。


城惜水樹


一般建議買三隻基金左右。這樣能分散風險,正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做投資也是這樣的道理。

目前上證指數從2440漲到了3100,漲幅500多個點。還有相對應的證券指數,白酒指數等等這些股票型基金。如果上證指數向上突破3150的話,是可以考慮這些基金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問我。


君之誠達


當基金已成往事: 基金漲多了你贖回,跌多了名聲差沒人買,那就漲一點再跌回去上下拉鋸,你不掙錢不贖回,那我就用大家的錢穩賺手續費(管理費),年薪不高几十萬、上百萬沒問題。還能偷偷的玩個老鼠倉掙點私房錢,個個基金之間還可互相接盤此消彼漲,捧出個名星基金(基金公司內部人員或相關人員可提前買入該基金不違法,還能因其上漲而獲利)及其經理人,引誘更多的人買基金。這就是基金公司的套路,基民的死路。 基金公司掙錢的方式不改,百姓永無寧日。

公募與私募基金的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也有收的)。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於好的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現在實際上,基金已經沒一個好鳥了。掙錢是你命好,賠錢是你的歸宿。因為規則就這麼定的。誰不知道基金靠手續費掙錢。牛市基民命好,熊市就活該賠錢了。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那樣的私募經理百姓們是不會碰上的。而且有朋友做擔保,只賺不賠。而現實生活中這種私募只有富豪們才能組織並實行。


三教九流一枝花


你好,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建議購買一隻基金就可以了。

市場上的基金比較多,但是真正穩健的基金其實不多。這裡建議選擇大基金公司的拳頭產品,因為這些基金代表的是公司的顏面,一般都不會差。這些主打一般規模比較大,且都是公司最好的基金經理操刀。


知勢御人


加里·布林森也認為,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從長遠看,投資者約90%的收益都來自成功的資產配置。任何投資品種都有高峰和低谷,均衡配置才能在不同市場行情下“旱澇保收”。

資產配置的原則是均衡配置相關性較低的資產,比如債券與股票就是相關性低的兩類資產。格雷厄姆提出了著名的“股債平衡觀點”:股票和債券的配置都保持在25%~75%,如果是權益牛市,就增加股票型基金比例,反之增加債券型基金比


定投為王


不請自來。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基金最好控制在1-3支之間,根據資金情況具體配置。

通常來說,基金氛圍債券基金、偏股基金、指數基金、商品基金(黃金、石油)。


對於大部分來說,首先要選擇一隻指數基金。巴菲特曾經說過,指數基金是普通投資者能夠在金融領域去戰勝專業的經紀人的唯一工具。


巴菲特自己也是這麼做的,2007年的時候,股神巴菲特曾經和一個著名對沖基金 Protege的著名基金經理 Ted Seides,有過百萬美元的賭局,巴菲特只是用標普500的指數基金,而這個基金經理選擇5個對沖基金,10年之後比較投資收益。最終巴菲特選擇了美國先鋒500etf這個代表標普500的指數基金。最終結果這個標普500基金的10年漲幅85%,遠遠勝過了另外5只對衝基金。在國內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就不錯了。


如果選購完指數基金後,資金有富裕的,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選擇一隻債券基金或者是偏股基金。


債券基金偏保守,一般來說可以賺取年化4%-5%的收益。收益和理財產品差不多,風險偏小,適合那些穩健型的投資者。


偏股基金風險大,收益高,隨著股市波動漲跌。適合那些能夠承擔一定風險的投資者。2019年的股市行情其實還是可以的,響應的偏股基金很多都達到了30%的收益。


商品基金一般的消費者投資的還是比較少的。其中的黃金基金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在2019年中黃金的價格波動比較大,漲幅也比較大。


綜上所述,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要想購買基金,第一選擇是指數基金,推薦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在基金有富裕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一隻債券基金或者是偏股基金也是非常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