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87版紅樓夢中演員,除鄧婕,沒演再火的角色?他們真是為《紅樓夢》而生的特型演員?

京城散客



87版最大的收穫就是演技最為出彩的鄧婕,鄧婕的光彩照人讓鳳姐這個角色成為87版中真正的“女一號”。

87版鳳姐也是“寶黛姻緣”的最堅定的捍衛者呀!


尤二姐的扮演者是87版中最大的驚喜,張鳴鳴的美麗嫵媚真正堪稱“尤物”。

相對來說87版這位尤三姐扮演者周月就美得比較大眾化,正氣凜然有餘、嫵媚風情不足了。

87版秦可卿扮演者張蕾外貌和造型的俗豔,可以說是最偏離曹雪芹原著中警幻仙姑之妹的設定,毫無仙氣。

87版這位“有東府小蓉大奶奶品格”的香菱,倒真的是清純秀麗頗有魅力呀!

87版的這位三小姐探春,直接就是小常寶的克隆版呀!

想想看,如果把雙手緊握的書本換成一杆打土匪進深山“飛上山崗,殺盡豺狼!”的獵槍是不是更加適合呢?

87版李紈選角太馬虎了吧?年齡感快趕上87版王夫人了。


87版王夫人其實相當清秀,直接就是中年版的陳曉旭呀!一直在想87版改編劇本中是不是原來加進了林黛玉母親賈敏的戲份,後來又刪掉了。是原黛玉母親賈敏扮演者改演了王夫人吧?

王夫人可能主張“金玉良緣”第一人呀!

看看這眉眼鼻嘴、這臉型神態、這風度氣質,87版林黛玉與王夫人活脫脫就是一對母女呀!


這是87版林黛玉的親弟弟嗎?只要不睜眼,就這樣陶醉其中也是個清秀俊逸的翩翩少年呀!

其實87版王夫人、林黛玉、賈環這三人聯動的選角真得讓人糾結三十年了呀!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


87版最超凡脫俗的寶哥哥面若滿月秀眉大眼,爭取愛情自由的陽光大帥哥歐陽奮強。

87版這位美貌猶在的趙姨娘,難道真的不是寶哥哥的親姨媽嗎?

唉!凌亂了………


87版最中規中矩的真正是最美麗的寶姐姐張莉,當得起“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丹。”呀!

87版最陽光、最風彩、最硬朗結實的是最善良、最勇敢、無畏的勞動人民優秀代表劉姥姥。

87版最猥瑣衰弱的,是賈府封建貴族族長賈珍無疑了。


還有87版這位鼎力支持“寶黛愛情自由”最聰明、最善良、最可愛的老奶奶賈母呀!


這位87版中最沒有存在感的賈寶玉的父親賈政,只有他才是“金玉良緣”的真正決策權力人呀!

87版元春,賈寶玉的親姐姐促成“金玉良緣”臨門一腳的最關鍵人物。

87版襲人“元妃賜婚”的獻計人,幕後黑手呀!

87版晴雯,最勇猛善戰的丫環、最不幸又壯烈的犧牲者。

整個87版音樂除了插曲,背景音樂幾乎都是活潑明快的“晴雯曲”。

八十年代最經典的電視劇,四大名著開山之作不可複製的87版。

演員們總是生於時代,成於時代呀!


阿丹151014015


87版電視劇《紅樓夢》拍攝歷時三年之久終於上映,上映後引起了巨大反響。劇中各個人物栩栩如生,真實地如同從原著中走出來那樣。

林黛玉——陳曉旭飾演,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澆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原著中這麼描寫,陳曉旭的表演可謂情真意切,就好似她本人就是林黛玉轉世一般。陳曉旭除了林黛玉,還曾飾演了《家春秋》中梅表姐,神態表情幾乎和以前的林黛玉一樣。從此她退出娛樂圈開始下海經商,於2007年因“乳腺癌”病逝。

薛寶釵——張莉飾演。

“臉若銀盆,目如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描而翠”

張莉的容貌很符合原著中的描寫,更可貴的是她的眉宇間不自覺地就透露出薛寶釵的精明和算計。這也是她最後被選為《紅樓夢》女主角之一的重要原因。張莉之後又拍攝了幾部不知名的電影和電視劇。她於1990年遠去加拿大,之後便定居於此至今未歸。據說張莉至今單身。

賈瑞——馬廣儒飾演。

馬廣儒一生都以“賈寶玉”自居,似乎也曾追求過陳曉旭。他命運悲苦,婚姻不幸,經常以酒為伴,終日沉醉,最終撒手人寰。

花襲人——袁玫飾演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這是襲人的判詞。襲人溫柔細緻善解人意,是怡紅院中寶玉身邊的四大丫鬟之首。袁玫在此之後又演了幾部電視劇,算是《紅樓夢》演員中後續發展較好的一個。

王熙鳳——鄧婕飾演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鄧婕把王熙鳳的喜笑怒罵演繹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鄧婕之後又主演了多部有名的電視劇,算是《紅樓夢》中發展最好的了。


凌瀾若微


87版紅樓夢,79年提出,81年籌備,然後海選,海選出演員後開始培訓拍攝,84年正式拍攝,87年開始播出,大獲成功。

87版紅樓夢從籌備到播出,前前後後經歷了6年,各階段準備和海選有3年,培訓拍攝用了3年。

這些年輕的演員們都是十幾歲,最大的就是鄧婕,鄧婕參加海選的年齡是24歲,她是年輕演員裡,年紀最大的。

首先這些演員,拍攝紅樓夢年紀太小了,還有導演是根據書本的人物氣質來找尋演員,經過3/4年的朝夕相處,演員把自己活生生的帶入到角色當中。

1、陳曉旭的林黛玉,經歷時間的洗禮,陳曉旭獨特的氣質非常貼近林黛玉,她也把自己活成林黛玉,她那多愁善感的氣質。除了林黛玉她再也演不了別的。因為她就是林黛玉。

原著: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詩云“顰兒才貌世應稀”

後來她演了家春秋的梅表姐,簡直就是另一個林黛玉。她和林黛玉已經合二為一。走不出來了。


2、薛寶釵張莉,她是最完美的寶姐姐,是最符合原著的寶姐姐。

原著薛寶釵描寫: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張莉有著薛寶釵的優點,也有著薛寶釵相似的命運,到現在都是單身一人,成為一個單身女貴族。

3、歐陽奮強的賈寶玉非常符合原著賈寶玉外貌描寫,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不過歐陽奮強拍完戲後,很快走出賈寶玉這個角色。

中年發福的歐陽奮強和年輕時候的容貌判若兩人,現在他是一名導演一個父親。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經歷過喪子之痛的他,對人生的感悟肯定如寶玉悟禪機一般。

4、王熙鳳鄧婕,鄧婕是四個人當中最沒有受到角色影響的。她離開紅樓夢劇組就很快從王熙鳳迴歸到自己。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王熙鳳雍容華貴不威自怒,同事又風情萬種貌若神妃!

鄧婕的扮相非常符合。

但是她離開紅樓夢劇組之後,就很快恢復過來了,因為北漂的艱苦闖蕩和榮國府的奢侈靡費完全是兩回事。一個月要搬三次家。她一路走來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才有著今天的成績。


史湘雲郭霄珍,紅樓夢並沒有給她打開影視大門,她三番幾次考取影視學院都失敗了。
最終回到黃梅戲,重新開始自己的戲曲生涯。


可惜了的87紅樓夢的俊男美女們。當時中國大陸的影視產業還是不夠發達,如果把這批俊男美女放到現在的環境中,肯定會大紅大紫!可惜時代造就了87版紅樓夢,卻沒有造就他們

東方聞櫻賈探春

賈璉高洪亮

侯長容柳湘蓮

晴雯張靜林

尤二姐張明明

平兒沈琳

迎春金莉莉

迎春牟一

賈惜春胡澤紅

妙玉姬玉

襲人袁枚

尤三姐周月


等等很多很多美女帥哥。


他們是被時代耽誤的好演員,要是真的到了現代。肯定會是另一番的景象。


我會死磕到底


寶哥哥”歐陽奮強:導演一夢三十年

“導演的工作讓歐陽奮強擺脫了‘特型演員’的侷限,也讓他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歐陽奮強:演員、導演。因在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一角成名,1987年起轉行從事編導工作。2017年3月10日,其執導的驚悚懸疑片《詭眼》上映。

近日,一部名為《詭眼》的驚悚片宣佈定檔3月10日。影片雖無強大演員陣容,但導演一欄頗惹人關注——“87版”《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的名字,讓人把思緒拉回30年前那部經典之作。

歐陽奮強14歲進入峨影廠,1983年被王扶林導演通過全國海選相中,主演《紅樓夢》。他將原著中那個脂粉環繞又多情的賈寶玉演繹得生動且令人信服,成為當時全國觀眾熟知並喜愛的經典角色。即便到了30年後的今天,無論是他在生活中或者在微博上,仍有大批熱情的粉絲親切稱他為“寶哥哥”。

跨界的“紅小生”

歐陽奮強的走紅路徑如果放在今天的娛樂圈,想來會被當做星途無限的實力派“小鮮肉”的故事範本。但歐陽奮強卻在演完《紅樓夢》後做出令大多數人都不解的選擇——進入深圳大學學習導演專業,隨後離開電影廠進入電視臺,從場記、副導演幹起,變身“普通的電視工作者”。在歐陽奮強自己看來,雖然“賈寶玉”在全國火了,但自己在做演員方面並不擁有過人資本,“當時並不是小鮮肉盛行的年代,那時候女性所崇拜的更多是高倉健那種外表高冷但內心火熱的形象。我更像是特型演員,首先在外表上受到很多侷限。”歐陽奮強對《綜藝報》說。

彼時,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專業教育方面吸收了很多國外辦學理念,在時任深圳大學校長羅徵啟的努力下,第一次在中國綜合大學裡出現了以導演教育為基礎的影視製作專業。正在尋求轉型機遇的歐陽奮強有機會進入高校,得以接受系統專業教育,邁進導演工作的門檻。

歐陽奮強並不在乎自己是否出身“學院派”,由於少年時期就泡在劇組裡耳濡目染,他對導演工作的認知和創作的感覺更多是來自長期生活的片場。他表示,“我個人認為做藝術跟學院與否沒有太多內在聯繫。真正的經驗是在實踐中學習的。做藝術需要才華,這種才華是與生俱來的、被我們稱作‘悟性’的東西。”他在選擇團隊工作人員時,也不用教育背景作為衡量標準,“從事影視行業必須學習,但不是坐在大學裡面才叫學習。我帶的團隊中走出過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他們現在大都能在自己的領域獨當一面,裡面有很多人沒有上過一天大學,更沒進過藝術學府,唯有靠實踐不斷積累。只要認真踏實努力地去幹,我作為行業中的老同志,就願意給他們提供這樣的舞臺。”

平凡導演苦樂談

“賈寶玉”的光環並沒有讓當時還年輕的歐陽奮強“樂在其中”,反而有一絲彆扭,是導演的工作讓他擺脫了“特型演員”的侷限,也讓他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但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從這一點來看,我的一生很值得慶幸,我工作的初衷也是為了生存,只是這份工作恰好也是我喜歡的。”

“後寶哥哥時代”的歐陽奮強一直堅持創作,30年來拍攝過電視劇《我的媽媽在西藏》《人間風雨情》《我的蠢萌老公》,電影《花香》《詭眼》等作品,曾經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熊貓獎”等榮譽。但他也在採訪中坦然表達了對自己始終沒有作品能像《紅樓夢》那樣廣為人知的遺憾。這種遺憾並非個人成就上的得失,而是作為“不夠知名”的從業者,體驗到了被資本裹挾的艱辛。拍攝時,他除了要完成策劃劇本、討論劇本、製作拍攝、後期製作、修改等本職工作,還經常因為投資金額的有限不得不兼任製片、統籌等工作。在壓力最大的時候,由於投資方制定了嚴格的封鏡週期,甚至連上廁所都要一路小跑,以免耽誤密集的拍攝進度。歐陽奮強坦言,“轉向幕後最大的不同就是導演比演員累,演員只是個體,只需要完成人物的塑造就好,導演需要對創作整體負責,而且週期也要長得多。”

多年表演經歷帶給歐陽奮強的最大收穫是,讓他能夠站在導演的位置上理解演員的心理和他的表演。他認為,導演最基本的素養是要懂表演,懂得怎樣去跟演員溝通。“我在選擇演員方面一直認為‘像’比‘演’更重要,首先得像這個人物,像了就成功了七分。如果角色明明是深沉或者很有智慧的中年男子,非要找‘小鮮肉’來演,很難把觀眾帶入劇情。如果觀眾不信服,這個故事也會講得很彆扭。”

雖然歐陽奮強是演員出身,但他在片場卻很少在表演方面給演員做示範,也不會提供現成方法要求演員照搬,“同一個角色,不同人演會有不同效果,如果當年導演換一個人演賈寶玉的話,這個形象在觀眾心中一定會是另外的結果。身為導演,我只需要讓演員發揮得更加舒服就好。”

談到創作,歐陽奮強表示更偏愛強情節類型的作品,但他並未刻意根據自己的偏好或為迎合大眾而挑選作品,農村戲、諜戰劇、戲曲片、青春偶像劇、商業類型片等各種類型都願意嘗試,即便拍攝《詭眼》這種偏小眾的題材,他也希望自己抱著專業的心態。“任何類型的電影都不能覆蓋全部觀眾群體,《詭眼》也一樣,你把它當作驚悚片也好,懸疑片也好,都只能取悅部分觀眾。對於導演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建構故事來烘托緊張懸疑的氣氛,讓觀眾進入情景,在你的引領下揭開謎底,這才是這種類型片所要達到的訴求。”

“互聯網深度用戶”

長期與年輕人一起工作,歐陽奮強在他們影響下也成為互聯網深度用戶,不僅經常在微博與粉絲們分享生活與工作心得,還在“87版”《紅樓夢》粉絲們的呼籲下開通微信公眾號,定期分享“紅樓”劇組的趣聞與演員們的近況。有熱心網友統計,該公號自2016年7月1日起,已發表92篇文章,涉及46位“紅樓人”,延續著“紅樓夢情緣”。最近,歐陽奮強學會了上B站,還在微博曬出網友們發給賈寶玉的彈幕截圖,直呼自己要“笑尿了”。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顛覆了一直以來對他的刻板印象,很多年輕網友都戲稱“自己大概看到了一個假的寶哥哥”。

學習使用互聯網是歐陽奮強了解當下年輕人的方式,因為他發現,雖然女兒也繼承父業進入影視行業,但他們在創作理念上卻經常產生很大分歧,“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這批年輕創作人,對作品的審讀角度常常與我們截然不同,現在的觀影主力軍逐漸向90後傾斜,創作者必須要考慮他們的感受。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跟年輕人多溝通,多在他們推薦的網絡平臺上吸取營養,才能與時俱進。”

他表示,無論是自己當年扮演賈寶玉獲得的成功,還是現在年輕演員面對的新環境,都是各自時代背景造就的結果,自己在工作中不會以二三十年前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年輕人,“只有積極融入時代才能被時代喜愛並接受。”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不能這麼說,沒有誰是為某個角色而生的。這裡面因素比較複雜,分析這三十年的歷史,可以看到有很多因素促成了提問中的這種狀況。

1.人才培養機制。從紅樓夢立項建組,選拔演員,開展演員訓練。整個培訓機制都是為這部戲定製化培養演員,絕大多數演員都很年輕,在他們三觀發育階段,強化紅樓夢的觀念,對人成長必將產生根本性影響。所以看到很多演員後來走不出紅樓夢的人物窠臼,原因在此。另一方面,演員完成一部戲之後,走不出角色,這也不是表演藝術的問題,而是他們把這段經歷當成了人生的一個環節。

2.時代因素。八十年代電視劇剛起步,很多作品沒有市場檢驗也不代表市場需求,四大名著翻拍就是政府行為。而且,全國也沒有多少科班出身的演員,很多影視是戲曲、話劇界出身,每個劇目,都會面向各行各業選拔,西遊記、紅樓夢都是這麼幹的,像賈元春的扮演者成梅是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文體部的售貨員、妙玉的扮演者姬玉當年在皮鞋廠上班,在工作關係上屬於短期借調行為。而且當時觀念認為,進體制吃商品糧拿工資才是王道,上大學更是黃金通道,所以很多演員結束拍攝不再從事這個行業也在情理之中,徐少華不就半途放棄唐僧去上大學嗎!不過,大部分人沒從事演員,卻繼續做著演藝行業相關,做製片人、導演等等,他們的努力也是在為行業發展做著基礎工作。

3.市場發育不充分。如果按照今天文化產業發展的眼光來看,當時籌建的大觀園、榮寧二府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小鎮,尤其大觀園,在南二環的核心位置,條件得天獨厚。可惜當時沒有如此的市場環境,只能成為一個事業單位,偏安菜戶營,交通不便,遊人有限。哪些演員們,在如此的市場環境下,個人能力再厲害又能如何,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環境的改觀做點什麼。中國影視市場的市場化,要遲至97之後,港資大舉北上,再到加入世貿之後,好萊塢衝擊。所以今天的娛樂圈,對比八十年代才稱得上是黃金時代。

但是,仍要為這一版紅樓夢演職人員致敬,他們為藝術貢獻了珍品!


何殊我


紅樓夢演員大都是在全國範圍內按原著形象挑選的,是各行各業的素人,也只是在拍紅樓夢的時候接受過專業的集訓。

那個年代,影視劇產量太少,所以給新人演員甚至素人演員的機會不多,可以說素人選擇當演員並不是特別容易,收入也不穩定,還不如干旱澇保收的工作。

再有,紅樓夢每個角色太過深入人心,想要達到新高度談何容易。扮演黛玉、王熙鳳、迎春的少數幾個演員後來也曾嘗試飾演其他影視劇,但反響平平,後來也就銷聲匿跡了。其他演員大多都沒有再從事演員行業。

其實一輩子能參與一部像86版紅樓夢這樣的電視劇,值了,一個角色讓觀眾記三十多年,現在有哪個演員和角色可以做到這樣?


舞文弄史的蓋茨比


好像真沒有出名的角色。飾演賈芸的演員後來扮演孫權,算比較出名,其餘像歐陽奮強當導演算是不錯的了,基本都去幕後了,比如東方聞英,他當製片人,代表作:省委書記等,剩餘的人出國的出國,經商的經商,最讓人難過的是陳曉旭的離去……那時候出演的演員基本都是戲曲或者話劇演員沒有專業演員,還有些甚至是從大街上找來的,但是他們卻完美的詮釋了這部經典,看來專不專業在其次,主要還是整個劇組團隊,他們對待創作的態度,包括導演,編劇,攝像,化妝,道具,劇務等等,我覺得紅樓夢劇組可以作為一個拍攝電視作品的標杆了。


零零漆Qi


紅樓夢醒,如同高鍔所續後四十集,即使再好也不是曹雪芹原著。演完精品,觀眾已對演員角色留下印記,今後無法超脫,無法再演。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讓演員一次出名,記憶悠長,讓演員無法再演戲。


冷眼1952


人們總會有一種刻板印象和先入為主的心裡暗示,每一部劇演員的選擇應該都是導演反覆推敲的結果,演員也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和表演,87版紅樓中演員的選定確實很貼近並且很生動地詮釋了小說中的人物性格,且是第一部,所以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難以磨滅和超越的印象,即使以後人們再看翻拍的劇集時,也是建立在原有的第一次的基礎上的,這種刻板很難被打破


木小語


要說從87版紅樓夢走出來的知名演員,可能也就鄧婕一個,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可能跟87版的經典有關,有些演員一輩子演了無數角色,但觀眾一個也記不住,有些演員一輩子只演了一個角色,就火了,被觀眾記了一輩子,87版紅樓夢就這樣。


這些演員在87版紅樓夢之後,大多都轉行做別的了,不是說他們是專為紅樓夢而生,而是紅樓夢太經典了,讓他們的演藝之路有了一個非常高的起點,後來無論他們做什麼,都很難超越這個角色,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因為他們無法再在演藝這條路上走下去,只能做別的,比如陳曉旭,後來就做了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