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難以複製“中國製造”經濟奇蹟,雄心勃勃的東南亞到底還缺什麼?

靜夜史


東南亞確實具有成為世界工廠的潛質,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且用工成本低,地理位置優越。但東南亞卻沒有發展成為世界工程。東南亞所有國家加起來,GDP總量還不足中國的1/4,工業產值還不足中國的1/5。




有世界工廠的潛質,卻沒有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東南亞缺了什麼?當然是缺了中國有而東南亞沒有的特質。是那些呢?

第一,缺乏完整的產業鏈。要成為世界工廠,當然不能只生產幾個商品,而是能夠生產絕大部分工業產品。我國是全球公認的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沒有之一。上至飛機、衛星,下至紐扣、螺絲釘中國都能生產。除了能夠生產成品,中國還能製造廠商品所需的工業設備。這一點非常重要。整個東南亞地區沒有一個國家的產工業產業鏈是完整的,工業生產設備更是要從中國、日本、韓國進口。就拿越南來說,它每年要從我國大陸地區進口大量的工業設備,為此要耗資數百億美元。


第二,缺乏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前段時間奧巴馬伕婦出臺了一部紀錄片叫做《美國工廠》。從這部紀錄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工人不僅生產效率高,而且技術熟練,聽從指揮,服從管理。一個國家光有先進的生產設備還不夠,如果沒有熟練的產業功能設備是不可能憑空運轉的。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非常富有,他們能夠買最先進的設備,到他們就是買不來工業化。為什麼?缺乏產業工人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這個世界上,中國或是對“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體會最深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我國投了鉅額資金進行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港口,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一點都不落後於發達國家。但是在東南亞地區,除了少數國家,其他地區基礎設施還相當不完善。菲律賓、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基礎設施非常落後。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原因之外,很多原因制約東南亞成為世界工廠。歡迎網友補充。


財經知識局


中國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進行了經濟改革開放,就是這次轉折點讓我們的經濟騰飛,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裡面,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東南亞有一個國家也進行了改革開放,他們的開放時間比我們晚了十年的時間,但是經濟上面的變化卻是比較小的,這個國家就是跟我們有邊境衝突的越南,越南可以說是東南亞里面比較強的國家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發展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但是越南的經濟發展跟我們的速度相比較,那隻能是越南跟我們不在一個檔次上面,越南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步伐沒辦法跟我們比,東南亞各國裡面越南其實算是老大的,但是還發展成為這個樣子,而且西方國家對越南的投資並不少,只是經濟增長和效益遠做不到像我們國內的樣子 ,可以說越南可以代表了整個東南亞的經濟。

越南跟其他東南亞國家比較,越南強上不少,但是遠沒有辦法跟我們做比較,越南作為東南亞經濟的代表,許多的方面都學習中國,但是卻做不到中國的效果,越南只能算是一個初級模仿者,跟正款相比,真的差得太多了,發展三十年其實已經不短了,但是卻看不到能做得像我們這種效果的,原因並不是方式和政策不對,而是問題出在了勞動力上面。

中國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任何苦我們都能吃,就是這種堅毅的精神決定了我們能夠創造奇蹟,勤勞是我們擁有的最大的優勢,這也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為什麼其他國家沒辦法複製我們的奇蹟,其實問題就出在這上面,他們在對待工作勞動,吃苦耐勞方面沒辦法跟我們相比,這不是什麼人口基數的問題,而是做事態度的問題。

並不是說你有雄心就能做到創造奇蹟,想要創造奇蹟不只是需要機遇,還需要正確的方向引導,最重要還是如何去付出這份努力,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蹟,原因不只是良好的機遇和正確的方向,還有就是怎麼去抓住這個機遇,如何去做到抓住機遇後用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標,這是需要付出別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的結果,東南亞各國就是沒有這份韌性,所以永遠做不到像我們這樣的奇蹟,當然東南亞也有我們羨慕的東西,這些東西對普通工作者來說才是最需要的,只是我們真的沒有。


無法超越的足跡


感謝毛主席那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打破美帝國主義的重重封鎖,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象75650


中國所取得的經濟快速發展,其根本原因在於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地國有化,同時統一規劃和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建立了義務教育,最主要是培養一代有知識,有文化,團結,愛國,具有奉獻精神的有為青年,建立了高度統一,執行力極強的政府機構,為後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所以說毛澤東思想無論是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是指引我們前進方向的理論基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吸取精華,取其糟粕”。“洋為中用”。“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民萬歲”!所以,無論任何國家有著像中國近代飽受列強的欺凌,有著一批又一批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前赴後繼,趕走侵略者,推翻腐朽的政府,在內外交困的時期建立了新政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建立了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形態,不受外界的干擾和破壞,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意願發展,這才是我國有現在成就的根本所在。


恆蜂


一個完整的工業製造基礎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體系。凡世界上需要的東西中國就能造得出來。這得感謝建國初期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那一代領導人與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專家、工程師以及廣大的工人階級!


茗仙客


你有中國前三十年的經濟,科技,國防,農業等基礎嗎?沒有這些是難以複製的


野狼1847209


中國是五六十年代幹出來工農聯合基礎做好了,做什麼卻能水到渠成的!


詩意178


正如財務狀況看負債,工業水平則要看配套。東南亞走的是西方刻意設定的“比較優勢”經濟模式,產業單一分散不配套,各資本利益集團與政府、民眾有各自利益的小算盤,相互掣肘。而中國有毛主席時代打下全配套產業鏈+社會主義大協作機制,所謂“經濟奇蹟”實則必然結果,這也是我們敢於說“時間在中國這一邊”的底氣所在!


用戶唐吉珂德666


中國經濟體制有重工業優勢,也就是生產力基礎,重工業這個佈局要求有技術,有學校,有基礎電力,交通,而這個中國工業佈局都有了,所以當西方民用產品進入後,中國工業技術吸收轉化很成功。得益於毛澤東思想政策,中國是世界最善於利用民族力量的政治經濟體系,所以有世界上最多微型,鄉鎮企業,也就是世界上最高產中產階級力量。


明天145801721


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



如你所見,這是一個越南的服裝加工廠,大家可能也知道,這段時間由於中美貿易戰,不少低端產業都跑到越南去了,服裝加工廠就是典型的。

服裝加工廠需要的是什麼?

首先,需要訓練有素的勞動力,這點越南有。

第二,需要基本的電力以及港口,這點越南也有。

第三,需要合格的布匹,這點越南有,但是需要進口。



這是很普通的布,是用來做衣服的原料。布上有顏色,是需要染料進行染色。


那麼就牽扯到生產染料的問題了,生產染料需要什麼?

首先,需要原料。

其次,需染料是汙染性很重的行業,需要廢水處理。


以廢水處理為例,由於染料工業的廢水,COD高,可生化性差,活性汙泥不容易適應多變的染料中間體廢水,且鹽度高,色度高,組分複雜,所以很難處理,越南如果要生產染料,就必須處理這些廢水。


其次,染料本質上其實屬於化學工業,中國每年生產大量的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中間體間苯二胺,間苯二酚,對苯二胺等等,而相當多的中間體之類的,是石油提煉的。

所以不但需要化學工業,還需要石油工業。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越南經濟不錯,並且加大了對外出口,但是根據5月份越南海關的數據表明,越南反而逆差了5.48億美元。因為相當多的東西越南並不能生產。

而就越南的情況,這都還算好的。東南亞不如越南的國家,比比皆是。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那就進口就可以拉,不一定要自己生產的。

首先進口是要浪費相當一部分外匯儲備的,這就是為什麼越南一邊出口加大,一邊進口加大,來回一算,居然是個逆差的原因。

其次,進口源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在內,前段時間日韓之間發生貿易摩擦,想必大家也都看過了。至於什麼颱風,地震,罷工等等之類的,更是不要說了。

第三,類似於中國的產業園,產業集中化,這會使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中國這套產業鏈,是從改革開放到今天,花了四十年打造的,不是輕而易舉可以取代的。

圍繞著生產出口,中國建立了成系統的生產體系,從港口公路,到貨運碼頭,從產業園,到產業配套等等等等。


這種強大的生產能力是其他國家很難取代的,以手機為例,任何人,只要帶著錢去深厚著呢,就可以為你量身定做手機,打上你們公司的標籤對外售賣,比如說印度之光的手機商Micromax,Intelx之類的,基本上就是中國的貼牌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