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看農民如何用鐵杴、編織袋開啟創業,做到中國化肥產業“領頭羊”

我們今天說的這位魯商人物,是一位農民。他有著農民的樸實,卻創造了一個大企業,他有著農民的勤勞,用他的智慧帶領著企業和村民走向了輝煌。你如果看到他或者聽到他的名字,好多人肯定還是不認識。

但是你肯定認識陳佩斯,是他們企業的代言人“黃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陳佩斯代言的這則廣告幾乎是家喻戶曉。還有趙本山、範偉都曾是他們企業的代言人。那今天要講的就是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高文班。

看農民如何用鐵鍁、編織袋開啟創業,做到中國化肥產業“領頭羊”

高文班,以兩三把鐵鍁、三四個編織袋起家,創造了一個新興的產業神話,從農民到企業家,從小作坊到合資企業,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他帶領史丹利有限公司實現了超越常規跳躍式發展,企業由最初的五間草房發展成為年生產二百萬噸複合肥的化工行業巨頭。臨沭縣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複合肥生產基地。

看農民如何用鐵鍁、編織袋開啟創業,做到中國化肥產業“領頭羊”

據高文班講,1992年,他在臨沭縣以兩三把鐵鍁、三四個編織袋起家,建立了第一家複合肥生產企業—華豐化肥廠(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前身),臨沭縣的複合肥產業才開始剛剛起步。

到了1998年後,臨沭的肥料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整個產業也由此出現了很多問題。許多小規模企業一哄而上,許多企業為牟取暴利,降低肥料含量,造假嚴重,臨沭複合肥此時也是全國聞名,但被宣揚的是“臨沭做假肥”惡名。

這種狀況發展的後果,導致臨沭的聲望一落千丈。據高董事長介紹,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明確強調“誰砸臨沭復混肥的牌子,就堅決砸誰的飯碗”,當時對製假售假者該逮的逮,該判的判,到2004年初,自行轉產、關閉的肥料企業11家,全縣肥料生產銷售明顯好轉。

看農民如何用鐵鍁、編織袋開啟創業,做到中國化肥產業“領頭羊”

如今,史丹利已在全國建起了4個高塔,年產能力超200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高塔複合肥生產企業之一。臨沭縣成為全國最大的複合肥生產基地,有他濃墨重彩的一筆。用高文班董事長半開玩笑的話說:“企業發展到現在就是造謠也造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