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职场里的4 种人,哪种人缘最好?一张图,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主管和前辈都被眼前的工作逼得喘不过气,以致你很难向他们表达你的心情,愈来愈无法了解彼此,只是埋首于自己的工作,这种状况长久持续下去,的确很痛苦。

一味等待主管改变,或断定主管不可能改变而死心放弃的结果,只是把自己逼到无处可逃罢了。既然这样,希望你从自己做起,即使没有立即的成效,试着采取行动、去改变、去思考看看。

泡沫经济崩坏以后的企业环境变化,对于不同世代的思考及行动带来极大影响。如果能了解各个世代的特征,就能看清楚他们行为背后抱持的心态,以及他们的长处及短处。

希望你能够从这样的角度,主动去建立与主管或前辈之间的良好关系。试着按照以下4 个步骤,逐渐改善彼此的关系。

  1. 思考自己的成长类型,以及如何寻求主管协助。

  2. 抱着希望能更了解主管及前辈的态度与他们交谈。

  3. 找出主管或前辈的不足,创造自己被需要之处。

  4. 努力让整个职场变得更正面积极,成为情感互动良好的起点。

乍看之下这4 项或许都不容易做到,但我认为这是改变你和主管及前辈之间的关系,让你在工作上积极有活力的必要条件。

从「行动前后」解析你的职场性格

你的职场个性是哪种类型?首先回想一下,从准备升学考试、多年的校园生活、进入社会之后,当你打算投入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你都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首先是当你打算做某件事而采取行动时:

1.确实拟定计划,准备周全以后再采取行动。2.先做再说,重视尝试的过程。

想想看,你比较接近哪个类型?选1属于计划型,选2属于实验型。

比方说,当你打算取得某项检定资格时,计划型的人会先彻底研究需要分为哪些学习阶段,拟订学习计划后再采取行动;实验型的人则是听从前辈或友人的推荐,或是先阅读书籍,觉得有兴趣时,就立刻付诸行动。两种类型没有好坏优劣的问题,就付诸行动的意义而言,两者没有差别。只是分为先仔细思考才行动,以及先行动再思考的两个类型。

接着是开始付诸行动后,你会选择如何进行?

1.倾向单独行动,独自一个人集中精神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2.询问大家的建议,和别人一起进行较能得到好的结果。

选择1是属于「自我鞭策型」,选择2则是「互助合作型」。自我鞭策型的人认为,准备考试时,重要的是集中精神,所以习惯独自努力;互助合作型的人则会先询问有过该考试经验的友人,或是找也要考试的同伴,彼此相互砥砺,能得到更大的成效。

透过哪一种方式,能够学习到更多,产生更好的成果,每个人不同;也可以说一个人「热衷投入」的类型,决定了当事人的成长。

将上述两种分类交叉组合后,可以归纳出4 种类型,你不妨参考每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工作上采用什么方式更能有所成长,也可以知道主管、前辈、亲朋好友给你什么样的协助,更能加速你的成长。

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工作性格之后,才知道欠缺什么协助。

1.计划者:自我管理佳,但欠缺挑选挑战精神。

2.执行者:行动力强,但须要反思与检讨的引导。

3.观察者:态度积极,但要培养举一反三的思考力。

4.领导者:带动大家执行计划,但有时候顾虑太多。

1. 计划者:自我管理佳,别只做擅长的工作

第一种类型是著手订定计划后,能够自我鞭策、付诸行动的人。

只要明确订立目标,拟定计划,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实践,可以说是擅长自我管理,能够踏实工作的人,就主管的角度来看,会认为这样的部属能够好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是让人放心的类型。但是,就是否能有所成长的角度来看,必须注意两件事情。

首先是在计划阶段,是否受限于自己所认识的领域。虽然审慎考虑目的及意义是必要的,但若不清楚目的及意义就无法付诸行动的话,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只做擅长的事情,不擅长的事一再拖延,甚至到最后完全没处理。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则是任何事都独自完成,于是难以听进旁人的意见,长久下来,不容易拓展自己的工作领域。

如果你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不妨和主管商量,提供你以下的协助。首先,在计划阶段,当你决定好进行顺序之后,务必找主管商量,请他给你意见。拜托主管帮你确认:是否偏离公司或主管的期待,你采用的是最好的执行方法吗?说不定有更好的方法......等等;到了实施阶段时,虽然你习惯独自处理,但事先知会主管,万一你有感到困惑或觉得不安时,希望能找主管商量。

实际进行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当然可以放手去做,不过,当发生什么状况时,光靠自己的判断,发现怎么做都行不通才找主管商量的话,这时就太晚了。

正因为你有独自完成的实力,有时请主管修正你的做法,不但可以让主管了解你的优点,主管也更容易提出你需要修正的地方,这么一来也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主管愿意关照你。

2. 执行者:行动力强,注意确实检讨过程

第二种类型是先做再说,能够自我鞭策的类型。如果你是这种类型,应该会认为与其一一思考细节,巨细靡遗地拟定计划,不如先直接开始做,然后从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最好的方法比较重要。

这样的人很少抗拒主管交办的工作,总是先做再说。即使因此而发生种种问题,也会自行寻求解决办法。这种类型的年轻部属中,很多人认为即使是艰难的工作,也能够让自己成长,采取积极态度挑战各种不同的事物。

虽然旁人可能认为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就踏出错误的一步,只是一股脑地往前迈进,但他们也是能够坦率努力以赴的类型。若你属于这个类型,而期望自己能有成长,你需要的是确实反省自己的经验,思考这些经验对于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关联、意义、价值。

这个类型的人比其他类型更能毫无怨言地执行各种任务,但是,多样的经验若是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就无法扎稳实力,因此需要更进一步思考:这些经验带给你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部分可以寻求主管的协助。回想进行不顺利、烦恼、希望以自己的做法尝试的时候,告诉主管,你当时为什么采取那个方式,当时你的想法、进行的方式是否真的恰当,都可以向主管再次确认。

这么一来,就能发现你没有考虑到的想法或做法,同时也能透过主管的角度观察,看你在尝试错误的经验中,花了什么样的心力。

你可以试着向主管或前辈提出协助的需求:「我希望尽可能独自试看看,不过,希望一个月能有一次,针对进行不顺利的地方、感到困扰的部分,以及我努力的部分向您报告,请您给我一些意见,该怎么进行比较恰当、有没有比较好的做法。」

就算主管有困难,也可以找前辈或同事协助。先回顾审视自己的经验,然后思考该次经验带给你的意义,接着找出下次的课题。只要不断反覆这个过程,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极大的成长。

3. 观察者:态度积极,但别对指示照单全收

第三种类型的人,通常会先付诸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一面和身边的人商讨,集思广义,一面进行工作。

这个类型的人,抱着什么都愿意一试、负责什么任务都勇往直前的态度,同时也很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不设限自己扮演的角色,有调整空间,能够透过与他人的合作,受到他人影响而成长。就正面而言,可以说是服从度高、处事有弹性的人,因此能够坦率吸收任何新知识与技能。

只不过,这种人常对于他人要求的事完全照单全收,变成好好先生、小姐,很有可能变成听任他人使唤的员工。如果你属于这种类型,最重要的是表现出你积极的学习态度,不应该一味听从指示,让其他人知道:不论什么事情都想学习,因此,只要有不懂的事,都希望得到确实的指导。

就算是主管交办事项,藉由旁人的智慧及协助,进行工作之际,能够学习许多不同的方式,都能随之扩展思考及行事的弹性。

抱着旺盛的好奇心,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建立与主管及周遭的关系。一开始或许有人会嫌你烦,但只要因为他们的教导,增加自己的实力,了解如何去思考并建立自信后,向对方表达感谢的心意及他们带给你的改变,相信他们也一定更乐于指导你。

希望周遭的人栽培你,要是你认为正是时候,就大胆表达想要学习的态度。当你认为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大显身手,不妨表现出任何工作都愿意尝试,想和周遭的人建立更深刻关系的态度,你一定能集合众人智慧,并获得众多支

援。

4. 领导者:带动大家执行计划,注意别太瞻前顾后

第四种类型,属于先审慎思考该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然后才付诸行动,而且实施计划时,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进行的类型,也可以说是领导型的人。

有自己想做的事,想要实现的目标,而且为了确实执行而拟订计划,带动主管和其他同事,共同执行计划。希望藉由这个方式,得到更多力量,共同完成更大的计划,有助于自我成长。

即使不是大计划,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也是属于先审慎思考要做什么?该怎么进行,然后才着手执行,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边和主管及周遭的人确认边进行,随时检视是否符合原订计划。

确实经过审慎思考,并且有弹性地采取行动,这类型的人容易博得他人信赖。反过来说,也有可能因为瞻前顾后以致始终不敢跨出第一步,或是明明已经决定了,却又因为周遭的意见、建议过多,反而犹豫不决,不知该做什么,始终在原地踏步。

这个类型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己的核心理念。重要的不是百分之百依照计划执行,而是未来想要实现的梦想、希望创造的人生价值,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失去自己的目标,让周遭的人知道你的想法不断往前迈进,接纳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意见或建言。不久之后,你的想法就能感染给其他人,大家互助合作,共同实现目标。因此,你必须告诉主管或前辈,你想做什么,你想做的这些事对于公司、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光是让对方看自己想进行的计划,告诉对方「希望能让我依计划进行」,但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计划对于这件工作的重要性,就难以得到主管或周遭的认同及协助。必须向主管说明,你想做的事,就公司及社会的角度,将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你要向其他人要求帮助,借以实践自己想做的事,因此「说服其他人」也是很重要的。

你的工作性格是哪一种类型?主管、前辈和同事提供什么样的协助,能够让你获得最大的成长?能够让你最有干劲?回想过去最努力的时期、克服难关的时候、觉得最有意义的瞬间,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职场里的4 种人,哪种人缘最好?一张图,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