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隱性冠心病的類型與表現、發作時的治療與保健

在人到中年或過60歲的社會人群中,患冠心病的人並不稀見。因為有些人無自覺症狀,心電圖檢查正常。這屬於隱性冠心病,直到有間斷髮生心臟病各種症狀時,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已經確診為患冠心病的病人,應該學會正確掌握幾種藥物,例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安定、中藥保心丸等的正確使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隱性冠心病的類型與表現、發作時的治療與保健

一、冠心病的類型與表現:

㈠心絞痛:表現為胸骨後的壓榨感,悶脹感,伴隨明顯的焦慮,持續3到5分鐘,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時可累及這些部位而不影響胸骨後區.用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況下發作的稱為勞力性心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緩解。有時候心絞痛不典型,可表現為氣緊,暈厥,虛弱,噯氣,尤其在老年人。根據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

1)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發作一月以上的勞力性心絞痛,其發作部位,頻率,嚴重程度,持續時間,誘使發作的勞力大小,能緩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穩定。

2)不穩定型心絞痛指的使原來的穩定型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增加,或者新發作的勞力性心絞痛(發生1個月以內),或靜息時發作的心絞痛。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發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㈡心肌梗塞:梗塞發生前一週左右常有前驅症狀,如靜息和輕微體力活動時發作的心絞痛,伴有明顯的不適和疲憊。梗塞時表現為持續性劇烈壓迫感,悶塞感,甚至刀割樣疼痛,位於胸骨後,常波及整個前胸,以左側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側向下放射,引起左側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頸部,下頜,以左側為主。疼痛部位與以前心絞痛部位一致,但持續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熱,煩躁不安,多汗和冷汗,噁心,嘔吐,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瀕死感,持續30分鐘以上,常達數小時。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就診。

㈢無症狀型心肌缺血:很多病人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感到過心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時也沒感到心絞痛。部分病人在發生了心臟性猝死,常規體檢時發現心肌梗塞後才被發現。

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原有心絞痛發作,以後由於病變廣泛,心肌廣泛纖維化,心絞痛逐漸減少到消失,卻出現心力衰竭的表現,如氣緊,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還有部分患者從來沒有心絞痛,而直接表現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隱性冠心病的類型與表現、發作時的治療與保健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儘早發現冠心病。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若屬於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請醫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電圖檢查。若需要進一步的檢查,醫生會安排做一項運動試驗以測出在踩固定腳車或踩運動平板機時的心電圖。

1.心絞痛:應立即停止體力活動,就地休息,設法消除寒冷,情緒激動等誘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1片,如未緩解,隔5到10分鐘再含化一次,連續3次含化無效,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者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應立即送醫院等急救場所;可口服安定3毫克,有條件者應吸氧10到30分鐘。冠心病病人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藥物,一旦出現胸痛立即含服,並注意不要使用失效的藥物。

2.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其中半數以上病人是在住院前死亡的,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發病後1小時內,一般由心室纖顫引起。所以就地急救措施和迅速轉送醫院至關重要。

在高危病人(高血壓,糖尿病,既往有心絞痛發作者)中一旦發生以下情況:胸部不適,極度疲勞,呼吸困難,尤其伴有大汗,頭昏,心悸,瀕死感時,要高度懷疑發生了心肌梗塞,應立即送距離最近的,有條件作心電圖,心電監護,直流電除顫,靜脈溶栓的醫療機構。同時保持鎮靜,不要引起病人的驚慌和恐懼,並含化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冠心舒合丸等。

四、冠心病的介入、手術搭橋治

介入跟搭橋手術是一個東西,介入是把裡面的堵塞撐開疏通,搭橋是開胸從上游弄一根管子到下游去,重新開闢一條通道。從理論上來說,藥物、介入跟手術對低危的穩定病人效果一樣,做介入也好,做搭橋也好,吃藥也好,不會死人的,這是公認的研究結果。

隱性冠心病的類型與表現、發作時的治療與保健

五、冠心病的預防保健

1.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多喝茶,據統計資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發病率為3.1%,偶爾喝茶的降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劇,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關。而茶多酚中的兒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過程中不斷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經動物體外實驗均提示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菸、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6.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係密切。

7.遇事心平氣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氣急躁,故易生氣和得罪別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氣和,增加耐性。

8.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平靜和安寧,有益於冠心病的康復,而且能贏得友誼,保持人際間的融洽。所以人們把寬恕稱作“精神補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9.遇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過於精細、求全責備常常導致自身孤立,而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臟。冠心病患者對子女、對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對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10.掌握一套身體鍛鍊和心理調節的方法。如自我放鬆訓練:通過呼吸放鬆、意念放鬆、身體放鬆或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增強自身康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