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人的潛能與毅力是驚人的。

印度有位叫阿瑪爾的苦行憎,為了修行,為了與凡塵劃清界限,他毅然高舉自己的右手,長達40年。如今,他的右手已經完全失去知覺,所有的肌肉組織全部萎縮,手臂再也放不下來,只能一直高高舉著。

阿瑪爾在當地人的眼裡,是被視為神明一樣的人物。

儘管我們不能懂得他們的世界,但是有一點值得說道的是:一個人能夠取得很高的成就,跟自律和堅持有著必然的關係。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康德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所謂“飽暖思淫慾”,人都有一個弱點,潛意識裡面都埋藏著懶惰、安逸的基因,所以,容易陷入安逸舒適的環境裡不能自拔。不是有一句話說了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為什麼?因為這是人性的弱點,“享受”在骨子裡的力量很強大,所以由儉入奢就如順水行舟,容易。而由奢入儉,人性潛意識的“享受基因”自然要反抗,所以猶如逆水行舟,難。而社會的物競天擇的規律是永遠存在的,安逸就註定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被摒棄。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原因。

在奮鬥的年紀,你隨心所欲,別人在奮鬥的時候你卻在享受;別人在進步,你在原地踏步,看似自由了,其實,你已經被這些奮鬥的人拋棄了很遠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更替,你就不得不面對被社會淘汰的命運。你之前的看似自由,變成了沒有選擇的資本。

所以,你的隨心所欲並不是自由,反而,是自由的墳墓。自律,和夢想沒有關係,就是簡簡單單的為自己以後能自由一點,身體和心靈能自由一點而已。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自律是成功者的必修課。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大家都對李嘉誠的精明決斷欽佩不已,可是他也並非是神,能夠天生就擁有超前洞悉事物本質的超能力。他的一次一次的預判成功,跟他日日觀察、學習密切相關。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學習睡前看與公司相關的書,飯後必聽英文電視,這是他的秘訣之一。

年過古稀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到現在,有兩個習慣一直保持:一是睡覺前務必看書,非專業書籍抓重點看,與公司相關,再難看也會看完!另一個習慣就是,晚飯後一定要看十到二十分鐘英語電視,不僅要看,還得跟著大聲念,因為老爺子說“怕落伍”。

正是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他才有常人不具備的獨特眼光和精準判斷力,才成就了他的億萬帝國之夢。我們可以想象,在這個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如果缺少這份自律,他怎麼可能一直保持成功?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所有優秀,背後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是苦行憎般的自律

大家都很熟悉烏龜和兔子賽跑的故事。兔子本來擁有無以倫比的先天優勢,而賽跑對於烏龜來說確實先天的缺陷。一個是跑,一個是爬,輸贏似乎已見分曉。可是,為什麼最後小兔子還是輸給了烏龜?這難道還不夠說明自律和堅持的重要性嗎?

我們很多人,往往擁有堪比兔子的賽跑優勢,最後卻輸給了那些用爬的“烏龜”,這已經不是智商的問題了,完全是堅持、自律的問題。

記得看過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蘇格拉底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10下,然後再往後擺動1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

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

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

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古希臘赫赫有名的大哲學家柏拉圖。

世間最難的是堅持。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怎樣活著,有人選擇了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於是人生越來越不自由。有人選擇了自律,變得越來越優秀,於是,讓生活越來越自由。

越自律,越有話語權,人生本就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