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蘇三代戰機凌空突遇故障:駕駛員彈射逃生,墜機致百餘人喪生

戰鬥機飛行員兵種服役成本遠遠大於其他兵種,畢竟對於高要求的飛行員而言駕駛戰鬥機是一種使命感,如遇到飛行中戰機故障發生,更是考驗飛行員的整體素質,從排查故障到迫不得已棄機。發生在上世紀前蘇聯飛行員凌空棄三代戰機事件,一直以來成了多國的飛行員敲響警鐘。

蘇三代戰機凌空突遇故障:駕駛員彈射逃生,墜機致百餘人喪生

事件發生在1981年的前蘇聯,事發多年後俄羅斯《側面》雜誌寫了一篇關於此次事件的文章,其中一句話強調到“招收飛行員除了身體素質最基本的要求外, 還需將職業操守放入最基本的要求內”。科爾耶夫中尉駕駛米格-23第三代戰機進行日常的戰機訓練,路線是從莫斯科前往500公里外的軍事基地,但飛機飛行路過圖拉市時發生了故障。

米格-23突然在空中出現發動機窒停情況,按照正常的流程,飛行員會進行故障地逐一排查。如果一旦出現致命性的故障,無法在空中進行安全確定著陸時,會與塔臺進行溝通,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駕駛員會進行座椅彈射跳傘。科爾耶夫在自己的飛行生涯中未曾遇到過此類事件,故障發生的那一刻他表現出極度緊張,曾多次與塔臺進行聯繫,但始終聯繫不上,外加戰機高速下墜,科爾耶夫最終選擇了彈射跳傘。

蘇三代戰機凌空突遇故障:駕駛員彈射逃生,墜機致百餘人喪生

科爾耶夫在跳傘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犯了致命的錯誤,戰機飛過的地方是圖拉市,下面全是俄羅斯市民啊。駕駛員雖安全著陸了,但戰機砸向地面導致近百餘人喪生,事後前蘇聯軍事調查部將科爾耶夫逮捕了,並且革了他的職。

其實每個國家針對飛行員棄機的行為都有嚴格的標準,只有在不觸犯自己最本職上才能給予原諒,就拿我國的標準來說,其中一條是失控高度不低於2000米的情況下可選擇跳傘,然而前蘇聯的這個事件也是值得我們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