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根據《經典詠流傳》李煒阿蘭演唱的《桃花緣》整理

作曲王黎光

好多人以為,人面桃花是形容姑娘長得好看,其實它指的是兩個人相愛之後不在一起相思的那種感覺。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題都城南莊

唐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去年的今天,就在這長安南莊的一戶人家門口,我看見那美麗的面龐和盛開的桃花互相映襯,顯得分外緋紅。

時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遊,那含羞的面龐不知道去了哪裡,只有滿樹桃花依然是舊樣,笑對著盛開在這和煦春風中!

思想:這首詩表達出詩人的無限悵惘之情。

崔護詩留下來的共6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傳說

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後,正是清明節,崔護在長安城南轉悠,口渴了,去一戶人家喝水,姑娘遞給他一碗水喝,第二年清明想念姑娘,又去找姑娘,姑娘不在,就題寫了這首詩。後來偶然路過,進去看見一個老頭,老頭說你害死了我女兒,那年你走後女兒害了相思病,前兩天回來看見門上你的詩,苦苦等待一年,看見你的詩看不見你的人,一病不起,前兩天剛剛去世,崔護問姑娘在哪裡,他要去祭奠,老頭說在裡屋,崔護進去呼喚姑娘“吾在斯地”“吾在此地”姑娘竟然醒了。

故事是不是真的發生了,無法考證,但是古代典籍裡有記錄。

賞析: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這首詩設置了兩個場景,尋春遇豔重尋不遇,雖然場景相同,卻是物是人非。開頭兩句追憶去年今日的情景,先點出時間和地點,接著描寫佳人,以桃花的紅豔烘托人面之美;結尾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與

去年今日有同有異,有續有斷,桃花依舊,人面不見。兩個場景的映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的無限悵惘之情。此詩膾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二句流傳甚廣。

一首常被誤解的詩詞

中央音樂學院王黎光院長說:

“我們都被文化包圍著,被文化教化著”。但是像這樣的古詩詞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接受,如果用音樂的方式讓大家認識中國的古詩詞,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這是每個音樂人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