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廣西十佳景區之一,國家4A級景區,是中華白海豚的故鄉。地處中國南方北部灣沿海,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犀牛腳鎮南面。三娘灣村東與北海隔海相望,西與欽州港毗鄰防欽犀二級公路可直達三娘灣,水陸交通便捷,水產資源豐富,有青蟹、大蠔、對蝦、石斑魚等四大名產。

三娘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它擁有著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三娘灣不僅以白海豚而聞名於世,而且還以神奇、壯麗的大潮而聞名。

2005年,三娘灣獲得"廣西首屆十佳景區"稱號,2006年10月,獲得國家AAAA級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12月,獲得"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旅遊景區"榮譽稱號。三娘灣景區以碧海、沙灘、奇石、綠林、漁船、漁村、海潮、中華白海豚而著稱,擁有"中華白海豚之鄉"美稱,由三娘石、母豬石、烏雷嶺、威德寺等景觀景點組成,是著名電影《海霞》的外景拍攝地和中央電視臺MTV《灣灣歌》和20集電視劇《海藤花》的拍攝基地。

三娘灣歷悠久,歷代以來以名優海產、白海豚、海潮聞名。

2003年6月,欽州市委、市政府將三娘灣旅遊區作為欽州市旅遊業發展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沙灘的龍頭景區進行重點開發建設的重大決策。

2004年,根據《廣西海岸線利用規劃》、《欽州港總體規劃》、《廣西欽州三娘灣旅遊區旅遊資源開發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臨海工業園區規劃等相關規劃,建立三娘灣旅遊管理區,其範圍東起曾子村、流水溝,西以麻蘭島、大環半島為界,濱海公路以南所圍合的陸地區域及相應的海域(包括大廟墩、烏雷炮臺兩個島嶼),旅遊區陸地面積1219.7公頃。轄三娘灣、烏雷嶺、大環三個村委。管理國家4A級景區三娘灣景區,轄區總面積21平方公里,海岸線9.2公里。

摺疊位置境域

三娘灣地處廣西南部欽州灣,一直譽有"中華白海豚故鄉"的美稱。東與北海隔海相望,南臨北部灣海域,西與防城港毗鄰,地理座標為東經108°41′-108°46′,北緯21°35′-21°40′。是廣西沿海"金三角"的 中心,具有沿海和沿邊的雙重區位優勢。

三娘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犀牛腳鎮南海北部灣沿岸,距離欽州市區40公里,欽州港22公里,南寧市120公里,北海市91公里,防城港市61公里,越南芒街100公里,整個三娘灣旅遊區總面積21平方公里。[1]

摺疊氣候

三娘灣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2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3.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3℃,年均日照時數1800小時,全年無霜期354天。旅遊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中國海岸帶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一年四季皆可旅遊。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傳說之美

三娘灣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之一是相傳三娘灣原來只有三個英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俊的小夥子居住,他們共在一條船上,共用一番網,共住一個艙,相依為命。一天,三個仙女下凡,發現這獨特的海灣和勤勞英俊的小夥子,決定下嫁人間。玉帝得知,允許暫住三年。丈夫出海打魚,妻子在家織網,相親相愛,生兒育女,過著美滿的生活。三年後,玉帝不見仙女回來,大怒之下,掀起狂風惡浪,吞沒漁船。三位娘子在海邊並排站著,頂著狂風惡浪,等候丈夫歸來,天長日久化成三柱並排站立的花崗岩石,大海見證了他們堅貞的愛情、勤勞勇敢的象徵,人們都捧來鮮花香燭敬獻三娘石,常年香火不斷,以表示對偉大母親、美麗女性和堅貞愛情的嚮往!

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2]

氣質之美

三娘灣的美不僅僅在於她動人的傳說,而且在於她超凡脫俗的氣質。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黃金的沙灘柔軟而親切,婆娑的樹林清麗恬靜,清澈的柔波堅韌而執著,千姿百態的礁石巍然屹立,古樸的漁村溫馨而恬談,靈動的海豚親切的呼喚,還有那悠閒從容的漁民…

最富特色的是這裡的海豚和奇石。海域內,常年活躍著數百頭五彩斑斕的中華白海豚,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近距離觀看,每當漁民出海捕魚或遊人出海觀光時,海豚常常追逐漁船、親漁夫、逗遊客,或在海中嬉戲,構成了一幅人、豚親密無間、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這裡的另一個特色是遍佈各處的奇石,沙灘旁、淺海中奇石林立。

景區之美

三娘灣因中華海豚的大量湧現一躍成為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

廣西最熱門的景區,在這裡,金色的沙灘、明媚的陽光、神奇的傳說、淳樸的民風、可人海豚,演繹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專家、學者、攝影家、遊人,每每踏入這片土地,無不沉醉其間,捕捉著平凡而深刻的鏡頭,三娘灣驕人的魅力就像一股春風,吹得人們心間了鮮花。

三娘灣海域頻頻出現中華白海豚,最多時一次出現達一百多條,這一消息在2013年經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央電視臺、旅遊衛視臺等權威報道後,成為三娘灣最大的買點,三娘灣看海豚、觀海景,已成為諸多遊客的首選,三娘灣一躍成為廣西又一黃金旅遊景區。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三娘灣植物資源有維管束植物77科133屬171種,主要有用材植物、觀賞植物、纖維植物、油脂類植物、優良綠化植物等,其中,以溼地松、木麻黃、黃槿為主;三娘灣海洋資源豐富,有30多種經濟魚類和20多種蝦類,其中四大海產是大蠔、對蝦、青蟹、石斑魚,還有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同時還有眾多海鳥、沙蟲、沙蟹、貝殼、水蟹等海洋生物。

摺疊自然景觀

三娘石

也稱"三婆石",得名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三娘灣原來只有三個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觀潮節英俊的小夥子居住,他們共在一條船上,共用一張網,共睡一張床,互助互愛,相依為命。一天,三個仙女下凡,發現這獨特的海灣和勤勞英俊的帥小夥,決定下凡嫁給漁家三小夥子。玉帝得知,允許暫住三年。每日丈夫出海打魚,妻子在家織網,相親相愛,生兒育女,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三年後,玉帝不見三位仙女回來,大怒之下,掀起狂風巨浪,吞沒漁船。三位娘子在海邊並排站立,頂著狂風巨浪,等候丈夫歸來,天長日久化成了三柱並排站立的花崗岩石,大海見證了他們堅貞的愛情,這就是"三娘灣"的由來。它原來高十多米,寬二十多米,並排聳立如三根豎起的手指,在20世紀60年代破"四舊"時被毀,我們所看到的三娘石,是從廣東龍巖洞覓得的三塊與原來相貌相似的花崗岩石,當地漁民在逢年過節、出海前常常會來燒香祭拜,祈求身體健康、平安吉祥。

母豬石(海母石)

從側面觀看此石似如母豬匍匐在在海里,旁邊的幾塊圓溜溜的小石頭如蟄伏在母豬身邊的小豬仔們,其形狀極似母豬帶仔,且栩栩如生,傳說在三娘灣人煙稀少的年代裡,這裡生長著大量如木盆的海蜇,海蜇吞食著在海邊遊玩的小豬仔,母豬為了保護小豬仔們而壯烈犧牲,小豬仔為救母豬而一同跳入海里,人們說母豬石就是母豬變的,是偉大母愛的化身,因此而得名。

海狗石

傳說中是因為當年蘇東坡在海南為官時,只要他坐到官座上就感到渾身不適,後派人查明是由於三娘灣這邊海狗的左耳朵把陽光折射到他的官椅上了,於是他命人把狗耳朵除掉。因此,我們今天所見的海狗就成了獨耳的海狗了。

風流石(八仙灘)

"風流石"又名"八仙灘",成堆花崗岩石形態各異,有的像糕餅,有的像蘋果,有的像葫蘆……傳說八仙遊樂南海,在此歇腳小憩,無意從好奇圍觀的漁民中,發現了三位仙女--三娘。八仙不敢洩露天機,遺下這攤"小食",慌亂離去,故此而得名,而村裡的姑娘小夥談戀愛,都愛到八仙灘上小座,談情說愛,故叫做"風流石"。

天涯石(海霞石)

"天涯石",又名"海霞石",遠望它猶如雄踞海岸的獅子,由數塊巨大堅硬的花崗岩石組成。過去這裡曾是鎮海炮臺,清朝,鎮海清兵在這裡佈置了一門鎮海大炮。如今,這塊承受了戰爭硝煙的石塊依然巋然不動地屹立在海中,它清晰可辨的斑斑彈痕,是三娘灣歷史的見證。六十年代著名電影《海霞》就在這裡拍攝,影片開始播放後,兩個小姑娘就站在天涯石上吹螺號。

烏雷嶺

烏雷嶺位於欽州三娘灣景區,海拔100.8米,為廣西沿海制高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登上山峰,眺望四野,海天一色,煙波浩渺,如詩如畫,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如遇天氣晴朗,還可近看北海、欽州、防城港,是為"一山觀三市",昔日破廢的海防哨所。已改成為臨風觀海,招雲攬月的靈犀閣了。而隨著三娘灣景區規劃的不斷推進,靈犀閣也將被觀海寶塔所取代。

沙灘

三娘灣的沙灘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沙灘,清澈透明的海水隨海風均勻的節拍,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將黃燦燦的的沙粒沖刷成平整細膩的肌膚,一片一片讓人不忍心去踩,而又忍不住要去踩,踩了之後又讓人不禁後悔,後悔之後便是茫然,便是不知所措。

三娘灣沿岸月亮沙灘長約1.5公里,掩映在欏麻防風林中的海灘呈金黃色,鬆軟細膩;緊傍三娘灣的漁村裡雞鳴犬吠,炊煙裊裊,讓人領略到與都市旅遊迥然不同的野趣。

清心園

由欽州市紀委監察局、三娘灣旅遊管理區工委管委共同創建,於2012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園區佔地120多畝,分別於書法石刻、子材亭、永福亭、清風亭、觀潮亭等載體,展示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和欽州本土古今著名廉政人物的廉政論述、故事、詩歌、書面、名言警句的等內容,通過本土文化與廉政文化有機融合,政治性、藝術性、趣味性、觀賞性有機統一,使園區廉政文化成為一道亮麗風景,與景區名勝交相輝映,讓遊客在遊覽美景中接受高雅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的洗禮,達到在賞景中陶冶情操的。

摺疊人文景點

烏雷伏波廟

烏雷嶺伏波廟為紀念東漢名將馬援而建"船樓橫海伏波回,海上旌旗拂霧開。古自神人當血食,諒為烈士豈心哀。山連銅柱雲行馬,地盡扶桑浪吼雷。漫語武侯擒縱略,漢家先有定蠻才。在這南國海疆經受了2000年的歷史風雨沖刷。

海灘防護林

三娘灣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遠遠望去,村中連片的木麻黃和欏麻樹像把把翠綠的太陽傘佇立在碧波萬頃的海洋中,在為景區增添亮麗風景線的同時,更為人們遮風蔽雨、納涼閒談提供了方便。而長約2公里的海灘防護林,則像一條綠色的玉帶鑲嵌在潔白的沙灘上。

海水浴場

游泳季節為4月至11月,可到旅遊區樹林內的生態游泳池游泳,也可以到海水浴場游泳,海水浴場能同時容納近5萬人游泳,不受季節及海水潮起潮落的影響,一年四季,全天候均可以游泳。由市政府投資2500萬元,使用面積13.05萬㎡, 融防潮、護岸、生態、文化、休閒於一體的三娘灣海水浴場,歷時兩年建設終於建成啟用, 海水浴場的建成使用,既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海岸線。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海霞女民兵

風情漁村

三娘灣海域是廣闊富饒的漁場,旅遊區內,臨海而居的是有千年歷史的三娘灣漁村和烏雷漁村。在漫長的海上漁業生活中,衣、食、住、行及節慶、婚俗、勞作等,形成了獨特而淳樸的漁村風情和豐富多彩的漁家生活,您可以撩網捕魚、摸蝦拾貝、捉蟹踩蛤、趕海觀光、踏浪逐沙、嬉水玩石,您可以參加海灘篝火晚會、喊漁家號子、跳漁家秧歌等妙趣橫生、其樂無窮的活動。您還可以在沙灘小憩、沙浴、睡林中搖網床,或進行沙灘足球、沙灘排球……

摺疊觀潮節

三娘灣景區不僅以擁有珍稀的中華白海豚而聞名於世,而且還以神奇、壯麗的大潮而聞名。

每年的6、7月份期間是三娘灣海域海潮潮位最高的月份,每年的這個時候三娘灣旅遊區均在潮位最高的時期舉辦觀潮節,在觀潮節期間旅遊區邀請各方賓客觀潮並舉辦系列活動以豐富觀潮節的內容。

與錢塘江潮相比,三娘灣大潮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每次大潮形成持續時間為4-5天,每天大潮持續時間在3-5個小時,便於遊客觀賞。二是觀賞性強。

三娘灣潮被譽為"錢塘江姐妹潮"的大潮景觀,每年的7月份,欽州市政府都在景區都舉行"三娘灣觀潮節"不但可以欣賞大潮勝景,還可出海近距離觀賞珍稀的中華白海豚,同時欣賞到沙灘比基尼模特秀,另外,別具特色的沙灘背新娘等民俗節目亦將盛情上演。

三娘灣景區不僅以珍稀的中華白海豚而聞名於世,而且還以神奇、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觀潮節壯麗的大潮而著名,其"後潮疊前潮、大潮疊舊潮 "之"潮中潮"美景,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此外,沙灘比基尼秀,展示沙灘、美女、現代藝術效果,為攝影愛好者提供極具吸引力的焦點;歡樂嘉年華,米老鼠、唐老鴨、叮噹貓等眾多卡通人物現身觀潮節讓遊客與其互動,給小孩大人暑期一份驚喜;欽州地方特色文藝表演,以欽州地方特色的"跳領頭"、"海歌"、"八音"、"海霞"女子民兵班表演;與此同時,景區每天還安排不同的沙灘拓展活動如:沙灘背新娘、沙灘袋鼠賽跑、竹竿舞、板鞋賽、拔河比賽、沙灘排球賽等,讓遊客親身參與其中。[3]

摺疊海豚之旅

三娘灣海域有難得一見的世界奇觀--三娘灣"七彩海豚"。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屬哺乳類鯨目海豚科,主要分佈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近岸淺水區域,西面由南非起,沿印度洋海岸線,伸延至中國東南部沿海以及澳洲中部及北部

經過確認的內地沿海的中華白海豚種群只剩下五種,它們分別位於珠江口/香港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三娘灣、福建省廈門市、臺灣省西部以及廣東省雷州灣。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顯示,中華白海豚這一瀕危物種為"數據缺乏"狀態。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三娘灣是中國中華白海豚生存率比較高的一個地方。三娘灣位於欽江、大風江與海水的鹹淡水交匯處,水域面積350平方公里。早在70年代,當地曾經發現白海豚,但是其後的十多年失去蹤影,90年代,當地加強了海灣的生態環境建設,白海豚重現三娘灣。根據北京大學欽州灣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監測數據顯示,從2004年至2010年間,廣西欽州三娘灣共新增了10至12只新出生的中華白海豚。[4]

相傳三娘灣原來只有三個英俊的小夥子居住,他們共在一條船上,共用一番網,共住一個艙,相依為命。一天,三個仙女下凡,發現這獨特的海灣和勤勞英俊的

三娘灣有著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三娘灣小夥子,決定下嫁人間。玉帝得知,允許暫住三年。丈夫出海打魚,妻子在家織網,相親相愛,生兒育女,過著美滿的生活。三年後,玉帝不見仙女回來,大怒之下,掀起狂風惡浪,吞沒漁船。三位娘子在海邊並排站著,頂著狂風惡浪,等候丈夫歸來,天長日久化成三柱並排站立的花崗岩石,大海見證了他們堅貞的愛情、勤勞勇敢的象徵,人們都捧來鮮花香燭敬獻三娘石,常年香火不斷,以表示對偉大母親、美麗女性和堅貞愛情的嚮往。

不戀天堂戀三娘灣,一個美麗的傳說就這樣流傳至今。

二:

三娘船,三娘灣漁村的人都深情地叫她 "夫妻船"。儘管三娘船欖核一般大小,只是一隻普普通通的漁船,但這船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有著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

震盪著大海,震盪著海空,令天地動容,令日月黯輝。娘子們淚如傾盆,灑向大海。

這時龍王絲毫沒有被娘子們的堅貞所打動,反而變本加厲的掀起滔天巨浪,鋪天蓋地撲向三娘,撲向屋子。眼看巨浪就要衝毀房子,捲走他們的孩子。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三位娘子急忙拔下各自頭上閃閃發亮的銀簪,奮力擲向小船。只見小船打了幾個旋轉,隨即沉入海底,大海頃刻間風平浪靜。房子保住了!她們的兒女也保住了!可是,她們的丈夫仍然不見蹤影。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有位仙人飄然而至,告知她們的丈夫已經被巨浪吞沒,並勸三位娘子迅速回宮。可是三位娘子仍堅貞不移,並堅信自己的丈夫會平安歸來。於是她們朝朝夕夕,風雨不改,一起在海邊站立,灑淚盼夫,最後滴淚成石,變成如今人們看到的三娘石。在三娘石的旁邊,還有艄公石,傳說便是他們的丈夫魂化而成。三娘灣、三娘船也因此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