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國產操作系統,能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安卓嗎?

贏了芯片,輸了操作系統又如何?

国产操作系统,能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安卓吗?

對於嵌入在硬件終端的操作系統OS,日常中的人們是無感知的。但隨著近期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國產操作系統受到了更大的關注

“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2012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一場對話中這樣談到。7年後,一個不變的事實是,在蘋果之外的智能手機上,安卓幾乎佔據了100%的市場份額。

即便近日微軟官宣退出了手機OS賽道,這裡依然有谷歌、蘋果,華為、阿里、騰訊、小米軟件巨頭前赴後繼。據瞭解,目前中國自主研發主要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包括RT-Thread、華為LiteOS、阿里Alios Things等。其中,和華為、阿里重金下注的操作系統相比,RT-Thread誕生於2006年,出品人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賽德)是一家創業公司,近日完成了近億元B輪融資。

據RTOS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發現,目前在整個中國國內,採用RTOS的中高端的設備上有50%的設備使用的操作系統是RT-Thread。對此,RT-Thread創始人CEO熊譜翔自己也很驚訝:“50%這個數字其實是令我們非常非常驚訝的,因為這意味著RT thread的使用量已經過半了。”

隨著5G商用逐步落地,物聯網設備的連接越發廣泛,RT-Thread會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安卓嗎?

一個長期被低估的默默無聞的賽道

“我和熊大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真的是我覺得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在這個領域其實是一個長期被低估的默默無聞的領域。”GGV紀源資本投資副總裁羅超表示。

羅超所指的這個領域的正是操作系統,而熊大是指RT-Thread創始人熊譜翔。

“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就是操作系統是做什麼用的,以及為什麼原來的操作系統不能在物聯網時代接著被用?其實這個我們拿上一代的沿革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麼當時的windows和intel幾乎佔據了所有電腦的操作系統的巨頭,卻沒有在手機時代成為手機時代標配的操作系統呢?原因是什麼?!”羅超用反問的語氣停頓了一下。

其實,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今天的物聯網時代,小到一個電燈、淨化器上都可能會有一個小的芯片操作相應的功能和開關、上傳數據,大到一個工廠的機械臂裡會有非常多的芯片操作機械臂如何運動,這些其實都是由計算的算力驅動一個物聯網設備實現運動。

羅超說:“在物聯網紛繁的場景下,有可能裝一個巨大無比的CPU或者GPU嗎?不可能。所以,其實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是需要適應算力要求更低、能耗要求更高的場景的操作系統。”

熊譜翔接著說:“其實要理解也很容易,手機上的安卓,電腦上的windows,就是一個基礎的軟件平臺,應該是任何稍微功能有一點複雜的電子設備的設備,嵌入式物聯網設備,都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我們RT-Thread做的本身是一個泛物聯網嵌入式領域的,適應的行業非常廣,這是一個基礎的軟件平臺。”

“做操作系統。是一個很小眾的市場,它的玩家不多。”RT-Thread COO鄒誠曾在ARM、飛利浦、三星等大公司多年從事操作系統相關的推廣工作。

的確,操作系統這是一個小眾的市場,也是軟件產業金字塔塔尖。

國產OS的機會在哪裡?

羅超心裡特別清楚,相對於燒錢速成的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投資操作系統的創業公司耗時、耗資、耗人。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為什麼值得投?

“輕量級”似乎是阿里、華為都用到的一個關鍵詞。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從最早的非常巨型的PC時代就有了操作系統,到手機時代都有操作系統。但為什麼到了物聯網時代,一個國產OS創業企業會有機會跑贏這樣一個連軟件巨頭微軟都放棄了的賽道?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windows太重了,它是一個很大的操作系統,它適合在電腦這樣一個巨大無比的芯片、對於能耗沒有直接要求的場景下可以被很好地使用。但是到了物聯網時代,針對五花八門的物聯網的適用場景,一個更重的操作系統並不適合物聯網的時代,這是首要原因。RT-Thread的優勢就是在從一開始架構設定的時候,它要做到足夠易裁減,所以它是一個更小的、更輕便的操作系統。小而美,所以這個是我覺得RT-Thread在整個物聯網OS時代能夠有非常卓越優勢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羅超表示。

巨頭林立,如何做到2億裝機量?

成立RT-Thread對於熊譜翔來說,以操作系統為座標的創業

歷程從2006年就已經開始了,13年的研發有了階段性的成就。但熊譜翔心裡很清楚,操作系統一役,這是代表未來的商業必爭高地。除谷歌、蘋果之外,國內阿里、華為、騰訊等巨頭都早已重金佈局。”

“從IOT OS(物聯網操作系統)這個角度來說,也有很多大佬都紛紛進來,但是RT-Thread作為一個獨立的OS,它整個在行業中的地位,其實是一箇中立的第三方。”熊譜翔說。

国产操作系统,能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安卓吗?

RT-Thread創始人熊譜翔

顯然,作為一家創業公司,RT thread與大公司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玩法。大公司做的操作系統首先是一個封閉的生態體系,第一步一定是優先滿足自身所有的場景、設備、物聯網設施的,當然大公司也會開源,但是還是無法跳出自身的局,尤其是對於操作系統OS這麼敏感的一層來說。所以,可想而知,這個時候誕生出一個公開的、獨立的第三方的操作系統,是有獨特的價值的。

“從五到十年的週期來看我們比較有信心的是,RT-Thread會成為主流的甚至主導型的IOT OS,裝機量可以達到20億臺以上。”熊譜翔說。

開源的軟件怎麼活下來?

曾經在 Android 開源的時代,微軟的 Windows Phone 和蘋果的 iOS 均選擇了閉源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到了今天,iOS 的市場規模都不可能和 Android 平分移動操作市場天下的原因。對於軟件產業來說,開源的生存路徑可以贏得市場份額,但是對於創業

企業來說,如何在開源的路上生存下去?

熊譜翔說:“以前,這種商業性的一些操作系統廠商,他賣給你的是一個‘黑盒’。但是我們開源的方式不一樣,我們提供的是一個白盒,我們通過技術服務的方式來做相應的商業化變現。”

“其實我們是期望把RT-Thread做成一個平臺,針對芯片廠商,終端廠商,開發者,雲的廠商,我們都是一箇中立的模式。”

2006年RT-Thread就做了第一版的發佈,在做第一個發佈版本的時候就已經想著以一個開源社區化方式的運營往前發展。熊譜翔表示:“我們堅持社區化和中立的發展戰略和定位,堅信’無生態不OS’的理念,各個行業的重量級合作伙伴不斷增加,軟硬件生態持續優化,社區擴張呈加速態勢。

在Linux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面向物聯網應用的系統項目非常之多,Linux碎片化的情形也比較嚴重。所以這個時候一個公開的獨立的第三方的操作系統平臺,它的價值會越來越凸顯出來。2018年,RT-Thread開始和國內的一系列芯片廠商全面合作,與八大主流的芯片廠商合作。現在在國內已經變成了具有開發者人數最多、設備裝機量數目最多的一個國產的操作系統。2019年,設備裝機量已經突破了2個億。2023年期望它可以到20億臺的裝機量。國內IOT終端的市場份額可以到

30%左右,並且在全球,RT-Thread也成為非常知名的IOT OS,或者未來主流IOT OS之一。

羅超說:“回看整個中國的TMT科技業在過去5到10年的高速成長,其實大家關注的多是to C、OTO等商業模式光芒萬丈的明星企業。但其實在這之下,還有非常多的踏踏實實的做研發的團隊,在做一些底層芯片的突破,包括操作系統的團隊以及在很多場景裡做紮紮實實閉環應用的團隊。我本身自己也是從嵌入式系統出身的,所以我很瞭解在嵌入式系統開發的研發者能夠堅持十幾年,真的需要不受外界的很多誘惑。”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走過明星企業頻出的互聯網時代,物聯網時代沒有快錢可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