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失智症不是單純的一種疾病,而是一組認知功能區全面或者持續減退的症候群,美國養老機構中大約60%的老人都患有認知障礙疾病,其中阿爾茲海默病是導致失智症最多的一個病因。


根據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0年的統計數據,在美國有510萬的65歲以上美國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到2030年將達到770萬人,增長率達到50%。而在中國,失智老人的數量超過了1000萬人,但是能入住專門護理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佔總數不到10%。


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專門針對失智老人的“特別護理單元(SCUs)”,也被稱為痴呆症護理單元。隨著失智老人數量的增多以及市場對失智護理需求的多樣化,這些“特別護理單元”不單單針對機構內的老人提供服務,也為輕度失智老人提供家庭諮詢,照護支持及社區治療等服務。


美國失智老人護理的三種方式


獨立式失智養老機構


由於老人患病的特性,他們不大可能參與到較大規模的集體活動。作為獨立式護理機構可以提供活動的靈活度,也增加了護理的安全性和獨立性。(表1)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表1:40床居住單元的獨立式失智養老人機構面積配比參考


失智護理和其他護理類型組合式的養老機構


將失智老人安排在“介助”和“介護”護理單元中,組成一個組團或者形成一個片區。這樣在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更高效的配置資源,最大程度的保證老人的安全。這樣形式也稱為“房中房”。(表2)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表2:55床介助老人和20床失智老人組合式養老機構面積配比參考


將失智護理直接融入到社區中


有些養老機構認為應該把失智老人混合在大型社區中,為失智老人提供一些特殊的活動或者服務,在大型社區中失智老人能更加規律的生活並和其他老人減少差異。


功能區設計要點


美國對失智老人以獨立式失智養老機構和組合式養老機構為主要類型。其護理機構在居住單元、公共服務區、花園和後勤辦公服務區這四個功能區有以下設計要點需要注意:


居住單元


通常在護理失智老人的組團中,一般設計8至12床的居住單元,其中居住單元總數的10%至15%為雙人間,主要提供給老年夫婦或者希望合住的老人使用。在房間的空間尺度上,“小空間”是失智養老機構的一個特點,美國研究和運營機構認為:在“小空間”裡,失智老人可以減少壓力和焦慮,他們可以更加舒心的生活。


在平面佈局上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內走廊把居住單元聯繫在一起,並和公共區域並置在組團內(圖一);另一種形式是以餐廳和活動室等公共空間為中心,居住單元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平面佈局。(圖二)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一:居住單元與公共區域連接在一起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二:居住單元以公共區域為中心展開


居住單元的臥室和餐廚房間有以下要點需要注意:


居住單元中的門可以做成分體門。關上門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是敞開的狀態,這樣方便照護員在照護的過程中保持視線的通暢和快速定位護理老人。(圖三)


安置裝飾架,架子上可以放置個性化的藝術品增加個性化,另外可以安置掛鉤方便掛置一些衣物。一般安裝在離地面1.8米的地方,位於牆上並可從走廊裡看見。(圖三)


設置靠窗口的座位,座位可以是內嵌式的,這樣還具有收納功能,也可以提供給拜訪者交談的地方,同樣也可以增加房間的個性化。(圖三)


廚房的使用程度會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大而減小。在餐廚房設計中,可以設置一個集中式廚房和餐廳,因為這樣可以鼓勵失智老人通過感官的刺激找尋食物。多個組團組合的機構中,食物可以在中央食堂供應,在每個組團內均設置餐廳,這樣員工更容易照顧那些選擇用餐時間和根據自己吃飯節奏選擇的老人。(圖四)


除了設置餐桌外,還可以設置一個大桌子,主要是開展一些烹飪課程或者在餐廳開展活動。(圖四)


通過窗子的設計,可以使老人和室外景觀有視線上的交流。(圖四)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三:居住單元的臥室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四:居住單元的餐廚廳


公共服務區


失智老人養老機構一般由3至5個組團組成,可容納30至50位老人。公共服務區是把各組團聯繫在起來的功能空間: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五:三個失智護理組團組成的獨立式失智養老護理機構平面示意


入口門廳的設計,以失智護理為主的養老機構的門廳不同於其他類型機構的設計。因為由於患病的原因老人不適合經常來來往往的在門廳活動,設計時要把入口和老人活動的區域有所隔離。門廳入口主要是為訪問者,老人家人和工作人員設計的。門廳的設計應該讓人感到是受到歡迎的,安心和舒適的。同時也要提供到行政區域的直接的訪問通道。(圖五)


多功能房設計,主要功能是用於大型的集體活動,如音樂、舞蹈、運動或者和家人團聚用餐的時候,同時這個房間還有時用作員工培訓和志願者會議。(圖五)


要考慮家人與老人用餐或獨處的私人空間,為他們提供一個一起喝茶或者一起聊天的場所,這個房間同時也可以作為員工會議的房間。(圖五)


客廳是一個組團的核心。要把客廳營造成老人熟悉的環境,包括傢俱。這個空間應該類似於住宅的客廳,要把傢俱成組的佈置。(圖五)


花園


增加老人戶外的活動可以減少他們的焦慮或者沮喪,養老護理機構通過提供散步空間可以老人整體改善身體健康。幾乎所有的照護機構的中央都有容易老人進出的花園。花園必須是安全可靠的,即使老人在無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的陪伴下仍然可以感覺到舒適。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圖六:花園平面示意


圍欄的安全高度不得低於1.8米。為了防止老人有被監禁感和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圍欄必須做一定得裝飾。同時在設計中不應該包含任何水平的元素,以防攀爬。


散步行走的路徑要連續並可以容納兩個人並排走,而且可以洄游到入口點。材料的選擇要慎重,防止行人絆倒。


周邊要有安全照明,防止夜間的老人散步發生危險。


在花園舒適的區域佈置可以讓老人坐下來的座椅,創造老人偶遇的機會,方便老人之間的交流。


後勤辦公服務區


護理員的工作區域是與老人活動區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但是需要提供給醫療護理人員用於記錄、問詢和發藥等用途的房間和行政人員用於方便討論和協調工作的房間。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護理人員需要的房間通常都屬於小空間,他們需要精心策劃把基礎設施這塊的成本降到最小。


員工職業發展區域和員工的私人空間,特別是私人空間的設置,員工要遠離與工作的要求和壓力,不同於職業發展空間。


行政區域可能需要與居住區域分開,以最小化遊客來減少對老人的困擾。


員工的入口應該在視覺上是獨立的。


實際案例


斯瑞林克護理中心


位於明尼蘇達州諾斯菲爾德的斯瑞林克護理中心,是一家主要以失智和臨終關懷為主營業務的養老機構。這家投資325萬美元,建築面積為2200平米的養老機構擁有12床的失智老人照護和8床的臨終關愛。失智老人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的機構也補充了整個斯瑞林克護理中心的全鏈條化的服務。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項目坐落於整個場地的主入口處,是人們進入整個場地的第一印象。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整體給人一種親近和開放的環境。從材料和顏色的選擇到建築的風格,形式和比例的把握上都與整個區域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鄰里空間的感覺。


希望給患有不同階段失智症的老人設計像家一樣的建築,讓老人遠離傳統養老機構符號、對象、空間的模式,同時創造一個安全環境,為那些愛“遊走”的輕度失智老人和需要依靠護理的重度老人提供可靠的照護。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在失智組團中,電視的畫面裡顯示當天的活動安排,電影或者一些圖像,這些都可以改善失智老人的病情。在臨終關懷組團中設置了兒童的遊戲室,因為孩子的笑容可以帶給生活在這裡的老人一種歡笑的氣氛。


父母在照看孩子的同時。也可以在家庭休息室裡放鬆一下。臨終關懷組團的居住單元的牆上設計了窗戶,這樣可以讓病情嚴重的老人在床上也可以看到公共活動區域裡的活動。


失智組團和臨終關懷組團是沒有走廊的,這樣的設計可以保持公共活動區域內的視線通透,也減少了失智老人在小房間裡面的不舒適。遊走對於失智老人來說是一種病態表現,這樣在公共空間的遊走代替了有死角的走廊,老人在進入門口或者進入到公共區域都可以被工作人員觀察,而不會出有90度轉彎死角的狹長走道。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機構的另一亮點是兩個護理組團通過一個精美的兩層高玻璃屋聯繫起來,它提供給老人、家人以及員工使用,這個玻璃屋可以給希望獲得舒適體驗的老人提供一種平靜的安慰。


因為明尼蘇達地區冬天的時間比較長,設計團隊希望一年四季都可以讓老人們感受到自然,在這個玻璃屋裡面,通過設計一道水幕可以給來訪者或者家人帶來一絲平靜的安慰。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萊加西持續照料退休社區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位於德克薩斯州普萊諾城的北側的柳樹灣,有一家為達拉斯猶太人社區服務的萊加西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CRC)。他們的服務客戶是那些希望提高自身的晚年生活質量和改善自己養老環境的老人,設計的主旨是為老人們提供一個“鄰里感”的社區。其建築面積是38000平方米,建築高度在一層至四層,社區中為活躍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和失智老人都提供了相應的護理服務。


持續照料退休社區的項目基地三邊都有主要道路,在基地的北側有一條小溪並且生長著天然橡樹和其他植被。場地東側為主入口,通過入口後,沿著小溪和橡樹到達建築的主入口,建築師利用景觀元素完成了從城市空間到養老空間的過渡。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東西向延展開來的老年公寓即可以享受北側溪水的景觀,也可以享受南側場地景觀庭院。獨棟的適老化別墅規劃在場地的西側。而“介助”、“介護”和“失智”組團安排在整個場地的南側和西側。


為什麼美國失智老人護理做的那麼好?(附案例解析)


活躍老人可以選擇獨棟的適老型別墅,也可以選擇四層的老人公寓,老人公寓的居住單元可以在單人間至三人間中選擇,老人公寓與中央的公共活動區相連,這個公共活動區給老人提供,從社交活動到康復護理各種各樣的服務活動空間。


公共活動區的另一側與三層的可以護理40床的“介助”組團和供服務人員使用的行政辦公區域。臨近“介助”組團的是一個18床的失智組團。“介護”組團是一層樓的獨立機構,可以護理60床的“介護”老人。


儘管這四種組團自身的居住環境在設計上有所區別需求,但是也要追求室內和室外的設計的一致性,包括在燈光和傢俱上的一致性。因為這樣可以形成不同功能的無縫對接。比如患病的老人走錯到別的組團,也不會感到緊張或者焦慮;或者組團內發生突發狀況,其他組團可以提供支持,這樣可以提高護理的效率。在護理老人時,護理人員應該在私下裡觀察老人。


庭院的實際也是一個重要的元素,通過三個室外的景觀庭院來調節整個養老社區的功能和景觀。從庭院的功能性來說,通過室外庭院的設計,來鼓勵生活在社區中的老人在公共活動區域建立更多的非正式的會面,公共活動區域被安排在自然交通的步道,與周邊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空間鏈接,三個室外庭院的有機組合可以增加了老人們多次偶遇的機會,這樣的偶遇,更容易讓老人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


這三個庭院景觀同時控制自然光進入室內,並且全天提供景觀內的自然景觀、水景和小品。庭院景觀的視線提供一種方向的引導和提供情感舒適的氛圍。這三個庭院可以控制自然光進入室內,並且全天提供室外的綠植景觀,水景和小品。


通透的庭院景觀的提供一種視線的引導,也給人一種情感舒適的氛圍。由於年紀的原因眼鏡是看不清楚的,老人只有在保證室外和室內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採光的環境中才會感覺到舒適,但是要避免炫光。


如果一天之中在建築設施之中供給充足的自然光,那麼居住在其中的老人會感覺到舒適和對他們生活上和心理上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仔細的分析來確定窗子的位置和大小是提高老人周圍環境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