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同樣是橫向線性馬達,為什麼有人說OPPO和魅族的振動反饋要比蘋果差呢?具體體現在哪裡?

包紙玩機


iPhone的馬達震感確實很好,這一點我們不能否定。目前國內廠商只論振動反饋和蘋果相比的確還有一些差距,這也是事實。國內手機前些年比拼性能,最近又比拼像素和5G,而對於我們日常使用中經常用到的振動卻不甚關注,因此國內市場在震感體驗方面進步緩慢,尤其是OPPO,vivo,榮耀這三家最近發佈的5G旗艦上依舊是轉子馬達。為什麼國產手機振動反饋要比蘋果差呢?具體體現在哪裡?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吧:

線性馬達有什麼用?這對於平常關閉振動的人來說無法想象:它和聲音結合在一起時,影音體驗更加身臨其境;它和交互結合在一起時,指尖與屏幕的每一次觸碰變得更加真實細膩;它和輸入結合在一起時,以另一種方式重拾全鍵盤的美好;它和遊戲結合在一起時,享受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一)硬件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1、手機馬達簡要介紹 目前手機所使用的馬達有轉子馬達和線性馬達,轉子馬達類似生活中常見的電動機,利用電磁原理進行轉動,但是啟動速度慢,關閉也慢,延遲較高,且振動沒有方向,震感一塌糊塗,僅僅是能讓手機動起來而已。當然也不排除某些廠商算法超級厲害,用優化來改進,但是也改變不了轉子馬達落後的現狀。

而線性馬達則是通過依靠線性形式運動的彈簧質量塊,將電能直接轉換為直線運動機械能的結構,根據運動方向不同又分為X軸(橫向)線性馬達和Z軸(縱向)線性馬達,其中橫向相性馬達成本最高,震感最好,除了震動功能以外,他還可以給用來帶來前後左右4個方向的位移感,浸入感超強。

2、尺寸(體積)是衡量一個馬達好壞的最直觀的因素

iPhone在震感方面體驗很好是由原因的,首先就是硬件無敵。下圖是多款iPhone和魅族、三星的線性馬達對比,可以很直觀的看到iPhone線性馬達的尺寸要超過魅族不少。而在國內魅族的線性馬達可以稱最,當然小米9Pro和華為Mate30Pro也在發力。

在各家的線性馬達中,尺寸最大的iPhone Xs,體積約950立方毫米,接著就是小米9Pro,350立方毫米,振動量2.7Gpp;再者就是一加7Pro和魅族16系列的342立方毫米!蘋果是900+,而國產最好的幾款只有不到400……


(二)軟件優化是更重要的一個因素

馬達說到底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橫向線性馬達也只是一個功能較多,質量更好的工具罷了!沒有專門定製的算法,搭配再好的馬達也是無用功。

馬達震感算法體系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日常使用手機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一個獨特的場景,這就需要給出相應的算法。比如最基本的就是來消息時怎麼振動,返回桌面時怎麼振動,打字時怎麼振動,解鎖時怎麼振動……工作量很大。

蘋果從iPhone6S用上X軸線性馬達(之前是用的Z軸),到目前(2015-2019)已經有4年半的時間裡,足以適配我們常見的任何場景。而再看國內廠商呢?魅族宣稱有著千餘種場景算法可自動匹配,而小米9Pro則宣稱有著150種場景的匹配算法……至於其他的手機廠商就很少將線性馬達作為宣傳的重點,甚至就根本不去使用,就比如OPPO,vivo在旗艦上依舊是轉子馬達……因此在算法的數量和質量上,對比蘋果差距還是較大的!

總結

國產手機的橫向線性馬達起步相對較晚,發展也並不順利。國內廠商只有魅族一直安安穩穩的優化著橫向線性馬達,小米,OPPO和華為在線性馬達上也有著長足的進步,而榮耀和vivo似乎是長期打醬油的角色。如果線性馬達能夠像UFS3.0,5G的雙模一般被用戶所追捧,那麼線性馬達的市場才會更加廣闊,畢竟有了需求收集廠商們才會不遺餘力的去優化,去改善!


極速說天下


蘋果沒用過不知道,但是OPPOace的馬達,真比不上魅族16的馬達


初見亦是懷念


就蘋果調鬧鐘那個震感反饋,安卓還沒一臺手機能做得出來,這還真不止是硬件的問題,系統優化佔了很大原因


最靚的仔丶


說不出來 1加7t pro也是 不如我的8p 振感不清脆 至少沒有蘋果的清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可能是調教的原因


工地知識分子


從最源頭上的大小就不一樣,蘋果的線性馬達是最大的,另外除了蘋果其他家的線性馬達都是z軸的蘋果是x軸的,另外蘋果對馬達的軟硬件結合也要好不少。


ignb不接受反駁


不是馬達的事,是系統的事,舉個簡單的例子,蘋果系統調用馬達就像手機不帶套直接使用,安卓是戴套還是防摔套


bjl1015


蘋果的震動馬達更大更貴,而且軟硬件結合更好,我好久之前用的6sp就已經用上線性馬達了,那手感現在很多手機都達不到,別多想,可能就是好的震動馬達太貴了


愛手機的房產中介


有幸接觸過apple的大佬(十幾個人專家團,一半是華人,三分之一是印度佬),為什麼蘋果的線性馬達感覺要好

1,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以及供應鏈管理特別嚴格,全程參與流程的設計製造,而且這幫高學歷的專家團確實肚子裡有東西

2,蘋果的利潤點高,這樣就會帶來大量的利潤,供應商賺的多自然而然的研發投資就會多(針對於有戰略眼光的大廠,不絕對),有研發就會有回報,當然不絕對

3,算法牛逼,線性馬達靠內部的驅動電容工作,同樣的硬件堆疊起來,算法牛逼自然而然會讓內部元器件的效率提高or降低功耗,而且這東西積累起來的技術會和其餘廠商形成代差

另外再吹一點,hw的研發也是很強,現在對供應商的設計以及製造也是在全程參與,增長速度是要比apple強的,因為加班比較瘋狂[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