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當底部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少,同時縮量,後面的走勢會怎麼樣?

掌上職業大學學習教材


底部獲利籌碼越來越少,同時縮量,

說明在相對高位橫盤了一段時間,要不然很難把底部的籌碼換手,

至於是上漲,下跌,還是繼續橫盤,

我覺得都有可能,關鍵是看大盤和相對應的板塊,

第一,上漲的情況,

大盤或者板塊很好,股票也可能相對應的上漲,,若上漲縮量,

說明看多的資金已經鎖倉了!若相對應的還屬於熱點板塊,那後期漲幅巨大,

第二,繼續橫盤震盪,

大盤繼續縮量橫盤震盪,說明都是市場存量資金在交易,場外資金在觀望,

相對應的股票也是如此,

若後期沒有資金介入,很難有大的漲幅,

橫盤震盪就不要參與,因為向上向下都有可能,即使有一天出現大陽線,也不可追漲,

頂多也算是有資金點火,若後期沒有資金接盤,會出現大陰線,或者連續小陰線,可能會引發恐慌盤出逃,形成連續下跌,

第三,下跌,

若是放量下跌,,說明有資金出逃,也有資金進場,後期止跌企穩縮量上漲,可關注,說明進廠的資金鎖倉,重點關注前期的橫盤的力位,若縮量突破,大盤也不錯的情況下,可繼續持有,

若縮量下跌,說明有小部分資金開始出逃,也可能是洗盤,這時候觀望為主,等待止跌企穩,大盤也不錯的情況下,有明現的資金介入,可持有,

總之具體怎麼操作,看大盤和相應的板塊,,

保證大盤和相應的板塊不會出現大陰線或連續下跌的情況下,股票又沒有一波漲幅,又有明顯的資金參與,可在適當的位置買進,買入價格不能高於太多,防止高位套牢!


佬A


從問題看,提問者應該說的是籌碼理論。底部籌碼越來越少意味著底部獲利盤更多的賣出了,縮量意味著高位籌碼賣出的不多。後面會產生兩種走勢,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勢。

1、底部籌碼越來越少,高位籌碼不想賣而導致縮量。注意,我說的是“不想賣”。為什麼?因為股票有價值,即使目前市場價位較高,但企業業績非常好,未來預期還會有更高的價格,因此大量的資金(多是長線基金、QFII)並不害怕大盤的波動而穩定持股,導致市場浮籌很少,盤面表現就是縮量。看下圖恆瑞醫藥,從右側籌碼圖看,底部籌碼幾乎沒有了,正在高位持續縮量。

但是由於企業業績非常棒,資金普遍預期後期會有更好價格,故此沒有多少賣出的,導致高位縮量。之後股價繼續翻倍上漲。見下圖:


2、底部籌碼越來越少,高位籌碼無法賣而導致縮量。注意,我說的是“無法賣”,也就是想賣但賣不出去。這種一般是高度控盤的莊股身上。莊股大幅拉昇股價後,底部籌碼基本都賣光了,籌碼大量堆積在了高位。但公司本身盈利狀況並不好,公司價值無法支撐高高在上的股價,只是由於莊家拿著大量的籌碼賣不出去才導致的縮量。看下圖的重慶啤酒:

這種股千萬不能碰。由於股票價格沒有業績的支撐,一旦熊市來臨很少有資金會來接盤,莊家就只能自己出錢在高位縮量對倒橫盤維持股價。但有時候市場並不會遂莊家的願,一旦莊家資金鍊斷裂,沒有錢維持當前的高位股價了,只能不顧一切的往下砸盤出貨,能賣出多少就賣出多少。而高位接盤的人就要大大虧損了。看下圖該股砸盤出貨,成交量大幅放出,莊家不顧一切割肉出逃,高位接盤者欲哭無淚。


同樣的前提條件,卻產生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後期走勢,區別就在於公司的業績是否能支撐高高在上的股價。回答提問的答案也很明瞭了,後期走勢如何要看未來業績是否能支撐股價繼續上漲。


三木之名


個股回調後通過籌碼通過充分換血後底部籌碼逐步出局後獲利籌碼會越來越少,並且伴隨著量能的萎縮,一般我們在平時炒股我們中會發現幾種情況,很多低位股長期在底部橫盤震盪,交易情緒極其低落。再次個股在高位後回落通過逐步放量後量能開始萎縮等,所以對於這類情況我們要分類討論後再具體闡述後期的走勢如何。


高位股的回調

我們平時很多投資者對於強勢股往往持有恐高的心理,希望等待強勢股的回落後考慮介入博取短期的收益,其實這類個股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成功率,如果再伴隨量能萎縮後代表了洗盤的結束可以考慮介入,那上述問題所提及到的底部獲利籌碼越來越少,和量能的萎縮各代表什麼呢,下面分類解釋下。

第一,底部籌碼的出逃,往往代表底部建倉的莊家已經完成大量的出貨行為,底部獲利籌碼出完代表了該股已經充分換手了,如果換手資金都是散戶的話,後期再次啟動行情較難,如果換手介入資金是機構或者遊資的話該股存在下跌後的反彈,具體看下圖:

第二,成交量的萎縮,經過充分換手後該價位成交逐步降低代表該股看空的已經出完,看多的繼續持股不願意賣出繼續持股。


所以我們上面具體提到了獲利籌碼的出局關鍵在於獲利籌碼的出局被誰賣去,如果散戶賣去那後期股價將會繼續下行,如果遊資機構介入的話後期股價大概率會出現反彈,所以買入這類個股後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

具體策略為買點以該股創出近期地量後買入,價格保護或者說防守價格在該股近期震盪的最低點,如果該價位跌破代表籌碼買入基本為散戶,如果反彈後把自己的獲利空間控制在10-20%左右後考慮逐步出局,具體案例參考下圖對比:


低位震盪個股

低位震盪個股代表該股長期在底部震盪,由於長時間的震盪後底部的獲利籌碼無法容忍股價長時間的震盪紛紛選擇小幅度獲利出局,這類個股往往代表兩種情況。

第一,莊家在底部長時間的震盪建倉吸籌階段,由於在建倉吸籌階段根本不願意被市場發現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小幅度的建倉買入,自然成交量是長時間維持縮量,如果一旦放量不管是下跌挖坑還是上漲被一些熟悉操盤手法的投資者就能發現,對莊家後期建倉造成影響。


第二,該股完全沒人人氣,市場資金根本不願意參與買賣,可能該股之前被大幅度炒作過即使下跌能被高估、公司業績並無亮點業績逐步下滑,再次市場交易情緒低落等。

不管是哪種理由只有底部沒有大資金參與建倉的情況下,該股後期仍舊出現下跌的現象。

那很多散戶投資者很是疑惑既然莊家在底部建倉我們無法進行區別,那該怎麼辦,我個人覺得最好的辦法等該類個股開始啟動時買入,如果下破一個臺階後仍舊以觀望為主,具體參考下圖:

該股就是典型的繼續下破一個臺階後,前期長時間的縮量震盪後仍舊選擇下跌。


該股上時間底部震盪後開始啟動第一根陽線後考慮開始買入博取後面的機會。


總結;任何形態的出現都會出現下跌概率,但是我們在買入前都要做好自身策略和方法的把握。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道破天際


股市相對底部區域的獲利盤肯定是越來越少。造成什麼後果?熬不住的投資者會陸續賣出手中的籌碼,不管是盈利的還是虧損的,再會有新的接盤投資者買入低位的廉價籌碼。縮量說明什麼問題?縮量說明接盤的投資者並沒有賣出的投資者籌碼多,所以呈現的就是縮量下跌趨勢。那麼這種情況後市會怎麼走?

這樣的情況發生以後,一般為繼續震盪下跌,直至將浮游、無信心的籌碼完全接到不浮游、有信心的投資者手中去。為什麼?因為股票的數量是有限的,股票價格的下跌是因為價格與價值不相符。價格遠高於價值,那麼就會下跌;價格接近價值或低於價值,那麼價格就會上升。那麼股票價格的下跌是因為持有籌碼的投資者認為價格貴了,或者不想持有了,對於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所以就不斷的賣出手中的股票。越多的投資者賣出手中的股票,價格也就會越往下回落。但是股票的價值是一定的,當價格接近上市公司價值時或是低於其價值時,就會陸陸續續出現投資者,進而形成強有力的接盤。這時的賣出籌碼會陸陸續續的被新來的投資者所持有,因為價格低、下跌幅度有限,就算是浮游盤也會在手中多拿一段時間。

當籌碼被固定住以後,浮游盤越來越少,市場的股票數量急劇下降,那麼後來想要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就會出更高的價格才能夠買到,就這樣一步一步再次將股票價格推高。

也就是說,後面的走勢為下跌,下跌至不能再跌時也就說明接盤投資者逐漸將浮游盤的籌碼轉手,或者說價值被低估,在之後就會形成上漲。


厚金說


當底部獲利籌碼越來越小,同時縮量,簡單翻譯過來說就是:縮量回調。

比如這樣的K線:

縮量整理,往往是趨勢的延續,如果之前已是調整或者下跌趨勢,那麼會經歷一個放量殺跌破位的過程,隨後再去尋求新的支撐。

上述K線,破位之前,已經是調整狀態。

下面還是以上證指數為例,看看如果之前是上漲趨勢,縮量整理後,繼續上行的概率更高一些。

所以,之前的趨勢更為重要。

從大週期看,如果調整的時間,超過上升週期,已經進入下跌趨勢,一旦跌破前期的低點,則有加速殺跌的可能。

如果調整週期,小於此前的上升週期,那麼就算上升週期還在,還有反彈或者創新高的機會。


丁臻宇


股票經過下跌後,底部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少,同時伴隨著縮量,說明很多套牢盤不願意割肉,資金又不想買進,然後就會走震盪行情。

關於縮量

  • 股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會有很多套牢盤,獲利籌碼很少,除非是以非常低的價格買入的持有者,可能還有利潤,其他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虧損的。

  • 套牢盤看到行情下跌這麼多,不忍心割肉,不願意賣出,成交量就會減少。

  • 下跌趨勢一旦形成,短時期很難改變,資金也不願意買入一直下跌的股票,買盤減少,成交量隨之減少。

  • 股票經過下跌後,縮量的原因就是套牢盤不割肉,場外資金不願意進入。

關於後期走勢

  • 股票的走勢就三種類型:上漲,下跌和震盪。

  • 下跌後的股票,經過殺跌,該賣的早賣了,殺跌動能衰竭,接下來會走震盪行情。

  • 震盪之後有兩種走勢,要麼上漲,要麼繼續下跌。

  • 下跌可以沒有成交量,但是上漲必須要帶量。

  • 後期走勢關注震盪區間的突破方向,向下的話還會再跌,帶量突破震盪區間上沿,那麼股票價格就會向上走,要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總之,股票下跌後縮量,最容易走出區間震盪行情,我們無法預測股票走勢,只需要關注區間震盪後的突破方向,然後跟著趨勢走就行了。

進擊的大石


會出現很不好的事,在資本市場集體趴下,在實體經濟很出現倒閉潮。股市才是救中國的關健,去槓桿在這次經濟中的順序出了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房價太高就去流動性縮槓桿但又擔心經濟,很矛盾吧。那我們先把股市拉昇,房價自然會下跌因為政策面已經作了很多了。到時再去槓桿就會容易多了而且還不影響實體經濟。


白話經濟生活美食說


就技朮分析而言,變盤向上;就交易心理而言,兩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