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丹鳳晒晒:漂草溝的閒話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霧起來的時候,整個溝漸漸被遮嚴實了。霧散去,一間間房屋露了出來,一個婦女提著一籃衣服,用棒槌敲打著小河邊的石板。對面的坡上,牛搖著鈴鐺緩慢地走著,羊兒對著青草,也進行了第一次的清唱:咩咩——。

漂草溝有三大姓,姓鄔,吳,楊。這三個姓,約200多戶人家,散落在草坡上。

這個草坡,從側邊的半山腰望去,形狀像兩條魚緊緊地抱在一起。中間有一條水溝,剛好切割了這個太極圖案。魚的尾部,叫魚尾子。腰身正好是風水寶地,被大大小小的房屋瓜分了。有的三間房子,有的四間房子,一個院子。門前栽種了花草,種了山姜,冬季的時候可以炒肉吃。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有的,門前有幾棵柿子樹,勤快的人便削了柿子,掛在屋簷下。待到冬季的時候,再用手捏成圓形,成了柿餅。上了霜的柿餅特好吃。白白的,紅紅的,似乎能看到山裡人的內心。

這條溝的人家分為上下院,靠無數的小路連接了起來。這些小路,有的通向了人家,有的,到了山頂的樹林裡。一個冬日的早晨,一夥夥年輕人,就腰裡別了鐮刀,進了樹林裡,不多時,咚咚地砍柴聲音就響了起來。這些樹棍,可以燒炭,可以堆放在房前屋後,一年的柴火就夠了。春天就可以歇息,或者去潼關背礦,出苦力了。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在六七十年代,這裡出了一個風雲人物,叫楊治榮。他在鄉上當幹部,活學活用農業學大寨的精神,想把自己的故鄉也變成一個樣板田。山坡地變成梯田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流水的問題。山頂下來的流水,遇到夏天漲水的時候,容易沖壞地表,把肥土拉走。他就發動當地村民,就近取材——利用當地石板蓬起涵洞,上面覆蓋泥土。水如蛇一樣,鑽地走。到了獅子頭這裡,又攔起了一道水壩。一時梯田縱橫,良田百畝,成了人人說道的大糧倉。


也別看這個地方小,不曾出過大人物,但是教師,高官之類的總會不時地冒出幾個。高官楊治存,石槽溝的團總張祥明,教師楊勇峰等,像一面面旗幟,指引著人們走向更高境界追求。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同時,這裡出現了無數的民間藝人。
最有名的花鼓戲說唱藝人有倪鳳有,餘世江,劉興有,劉志清,陸朝有幾個,今天在這個山溝說唱,明天又在另一個山崗見到了身影。每一個人的肚子裡,儲藏了好多的唱本。有時候,唱對臺戲,你說我唱,你出題我回答。人們聽得如醉如痴,三更時分,山溝還能聽到蒼涼,悲壯的聲音,還能看到散亂的人影散亂。

鄔保民,楊治貴兩個喇叭匠,吹拉彈唱,把一曲《鳳求凰》,《高山流水》演繹得很是到位。

石匠楊治軍蓋房有一套,能利用當地的石頭,用木板夾隔,蓋起水泥石頭混合結構的平房。其外表光滑,和磚砌的沒有兩樣,令人稱道。另外,他還是有名的木匠,家家蓋房,戶戶木料的尺寸,他都爛熟於心。今天這家做板櫃了,明天哪家又要撒飄梁蛋子,他都坐在了上席。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相傳,篾匠周本彥到白堖河去給一家有錢人編織涼蓆。主人看到他穿著黃鞋,短褂子,從內心裡有點瞧不起他,吃喝上就很隨意的安排了飯食。周師心裡知道,就悄悄地把主人的名字編織在席子的裡面。這條席子,因為是給兒子結婚用的。自然,兒子是用不成了。主人看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被編在裡面,感到很是驚訝,趕緊請的坐在了上席,又給了很高的工錢,逢人就宣揚他的手藝。其餘的,像煨籠的楊治榮,打鐵的劉興有,石匠曹世強,木匠楊治朝等,在這裡“逞一時之瑜亮”,憑自己的本事搶奪著飯碗。

這裡一共出了三個風水師,農村稱之為“陰陽香”。鄔開順,楊治順,劉全富幾個經常相互切磋,互拼高低。有時候,有的主人心裡犯嘀咕,害怕他們沒有把最好的風水看到自己的名下,就同時請了兩個陰陽香去看墳地,紮下了桃木橛子,埋了土裡。另外一個過了一段時間到了後,也選好了穴地,在同一個地方,不約而同地釘下了桃木橛子。

推磨子,本地就有水磨。钁頭壞了,本地就有加工,收拾的。
這個小小的地方,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真的如世外桃源一般,安詳,和諧。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當地最有名的寺院是大寺坪。
在宋朝的時候,大寺坪一帶住著二十多個和尚。老和尚死了後,新的主持,召集了一幫附近的好逸惡勞之輩,見了美貌的進香婦女,就用地下翻板的方式,留了下來。村子的人今天丟失,明天丟失,卻不明所以。一直到楊八姐打到這裡,才抄毀了這座廟,救出了囚在地道的女人。楊八姐命人將寺院門前的大石頭輾子,順著山坡推了下去。成了兩半,一半丟在了核桃坪,一半在漂草溝的草叢中靜靜地躺著。直徑四尺多,厚度約一尺五寸厚,依然能讓人想起過去的繁華。
大寺坪空曠的場子前有一棵松樹,枝幹遒勁,遮天蔽日,四個人都抱不嚴。據說是魚眼睛的部位,也在文革時被當做“四舊”砍伐了。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當地最出名的風景不下十多處。在進溝處,有一獅子頭的名稱,形狀就像仰天而網的獅子。雖然不能聽到它的長嘯聲,但是它的嘴張的很大。和對面的象山成了進溝的守護神。楊公廟處有一股浸水,分為三個泉眼冒了出來。到了夏季,雨水猛增,四邊溝溝岔岔的泥水猛漲,到了汪家店時,兩山夾擠,憑空落下,形成了很大的瀑布,聲如雷吼,蔚為壯觀。

因為這裡被山環抱,好多的山,形狀像蛇,像奔馬,像官帽,因而衍生出無限的故事來。有個叫楊治榮的老人,把前後組的風景了熟於心後,總結了八大景,十六句話。對當地的宣傳,有很形象的敘述。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四十年前,老一輩的人住在茅草搭建的屋子裡。這是茅屋的所在地。從茅草房,變為石板房,再變換為瓦房平房,也從側面說明了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這個老屋場,依然存在,向人們訴說著滄海桑田的變化。

丹鳳曬曬:漂草溝的閒話

丹鳳曬曬:陝西商洛人,70後,網絡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