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現在教育培訓機構成為暴利行業?

炎炎酷夏的涼風


作為一個在多個教育大機構當過老師、顧問的教育領域創作者,我一定要來談談這個問題!

教育培訓是暴利行業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能來作為“教育培訓”整個行業的標杆!

比如說,中小學教育補習一對一,有些機構可以收一小時800元,也有些機構可以收200元,請問他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老師嗎?辦學設備嗎?

那麼這些差距又應該如何量化呢?如果按教育投入和成本走,那麼一些小城市一個小時的成本可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除了老師,一個小時教育機構的水電費、桌椅使用費低到可以視而不見了!

那我們來說說老師,基本上中小學教育機構一對一,一節課的學費老師能拿30%-40%,好一點的老師能和機構對半分,也就是機構負責提供桌椅板凳和學生,老師提供教學!

一個赤裸裸的“騙局”即將出現!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會導致一個什麼情況呢?

也就是作為機構,他只負責幹一件事,那就是“營銷”,所以機構都不管自己的教學質量是否合格,是否真正能幫助到孩子(無論是提分還是其他),甚至一些機構聘一些在校大學生,就為了降低成本,很多教育機構基本上除了老闆和會計,其他的無論是老師還是營銷人員,都是“臨時工”,只要能降低成本,隨時可以換一個新老師來,根本沒有教學體系和教學理論,老闆只負責搭一個“戲臺”,營銷人員把票一賣,孩子們在臺下一坐,東一個老師上來唱兩句走了,西一個老師繼續!這就是當前教育行業最大的問題!

我們目前的教育行業幾乎沒有門檻,一個普通的在校大學生,租個房子,幾張桌椅,就可以跑出去招生了,只要你敢吹自己,就不怕沒有“傻子”(對不起,這個話有些粗鄙)。

整個國內,除了新東方、學而思等全國連鎖的大企業,有自己的辦學理論和教育體系外,基本上本地租個門面就辦學的機構,多如牛毛!

其實這些機構也沒打算能有多少“老生源”,就如同割韭菜一樣的,只要敢宣傳,敢吹,就會有學生來,當感覺教學不好離開後,又會有新的學生來,所以他們不需要負責,只要當下這個模式和市場不變,他們就可以繼續寄生著!

目前,國家開始整治這些機構,教育行業也在規範,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政策來規範這個行業!

因為教育不同於其他行業,它是關乎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如果一切向“錢”看,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想知道更多教育領域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


青梅煮酒論高校


曾經在教育培訓機構待了7年的時間,見證了校區從建校到月收入百萬校區(三線城市),從剛開始的裝修,招聘,市場,招生,教務,代課,每個環節都見證過我們校區的成長史。當時我在三線城市的校區做扶持,投資人給的目標是從裝修結束到實現校區的收支平衡要在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我和我的教務主管開始了瘋狂的招聘,各個科目的老師我們都在積極招聘,包括全職,兼職。

在第一個月,我們邊招聘邊市場宣傳的時候,陸陸續續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我們的學校,體驗我們的課程,我們當時推出一對一及小班課,一對一的收費在二三百一小時,班課我們會有課時包來供家長選擇,在第二個月我們開業時,我們的學員已經達到26人,其中一對一的有8人,剩餘都是班課學員。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超額完成我們的目標。

為什麼說教育行業盈利較快呢?首先家長對孩子學業的重視程度較高,願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大量的金錢(只要能拿的出來),其次,現在學校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為了趕進度普遍講課較快,就需要孩子們在課外多多進行輔導學習,最後,相比較於讓公立學校老師補課,大學畢業生收費相對便宜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還是可以承擔的起。

給各個家長的建議就是在給孩子選擇輔導班的時候一定不要盲目跟從,現在的培訓班魚龍混雜,還是要選擇適合孩子的培訓學校。要知道孩子是要培優還是要補差,培優的話還是建議要找名師,補差的話輔導班的老師即可(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微薇職場日記


作為曾經在這個行業裡的大牛,我告訴你這個行業有多麼暴利,我當年是某個西南城市的數學培訓的第一,我帶的學生,三個月之內從全班中游水平帶到全班第一,我不否認這當中有運氣成分,但是確實碰上好幾個例子。

當然這是初中數學,本身也比較簡單,高中數學我就沒有那麼突出了,然後機構把我吹成所謂的數學名師,當時我的課程是少數幾個必須排隊才能輪上的,要上我的課是一小時150,基本上按課時為單位,是兩小時為一課時,所以上我的課一天就是300。然而你們想不到我的課時報酬是多少?30!我只能拿到10分之一,剩下的全都被機構拿走了。

當年我所在的機構,一年的課時費就有2500萬,我們才是30人不到的小機構啊。這個行業有多暴利你就知道了。而且這個東西幾乎不需要什麼成本,就是房租而已,他的教師和員工工資都是這個月發上個月的,但是學生卻是一次交幾個月的課時費。

沒辦法,父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寧可少吃也要花在孩子身上,能考上好學校,花再多的錢也值得。所以有些家長基本是疾病亂投醫,我見過一個家長一次就買了8萬的課時,你說這個行業能不暴利?


太陽愛上月亮卻拋棄星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深有體會:


現在的培訓機構之所以成為暴力行業,一是由現行教育體制引起,二是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焦慮心理在作祟。


家有二寶,從小學開始到初中都在一家最牛的培訓機構補習。


聽家長說,這家機構最初就是幾個家長自發攢班,請來重點學校比較牛的老師,專為自己的孩子補習,後來效果不錯,老師就一傳十十傳百地有了名氣,引來更多的家長效仿。


於是,有聰明人開始辦培訓機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教育市場空前巨大,如今,已從當初的一兩家發展到全國遍地開花。

最早,這些培訓機構和競賽選拔優等生聯繫起來,以各種名目的競賽考試設置佔坑班,所謂坑班,就是和優質初高中內部協商,以奧數獲獎評定給他們輸送好生源。


哪個學校都想要優質生,所以這個市場需求異常火爆。。實際上,只有百分之二、三的孩子適合學奧數,大多數孩子都是分母而已,


實踐證明,我家大寶就是分子,二寶完全成為超常生的陪讀。


那時候家長為了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管孩子是何資質,爭先恐後給孩子砸錢報名,教育機構空前火爆,暴斂錢財。


後來教委禁奧,這種機構輸送優質生不得不改頭換面,將奧賽換個名目,學校和機構繼續暗箱操作,家長們在一切情況不明瞭的時候仍不敢怠慢,繼續往機構砸錢。


如今,儘管教委始終強調給學生減負,但因為現在各個學校都有以數學成績選拔的實驗班和高校的自主招生,家長們都不敢懈怠,仍為孩子在機構報班,期望孩子有個好成績。

因此,教育機構的市場仍然巨大,生意紅紅火火。


再說說機構收費,一個學期,一門功課4000多,三四門功課上萬元,上了高中四五功課的費用就是兩萬多,再加上寒暑假,一年的補習費少說五六萬,多的十多萬,尤其是一對一培訓和名師培訓,收費更令人髮指。


據前臺諮詢老師透露,我家孩子所在教育機構的一位名師,一個暑假就掙了一百多萬,分別付了新房首付並買了車。


我想說的是,參加機構培訓要適可而止,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學數理化,超前學習也無異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去機構補習有時就是拔苗助長,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夠成才不惜餘力傾其所有,但往往得不償失。


那種寄希望於教育機構盲目報班是不可取的,選擇針對孩子問題的教育機構、因材施教才最可取!


有書課堂


一建報考要求越來越高你知道嗎?

7月3日,陝西人事考試網發佈《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陝西省考務工作公告》,除了常規考試注意事項外,報名條件有一條頗為引人注意:

報名門檻提高將會有一大批准備報考一建的考試被篩下!

山西應該是第一個以社保繳納年限核定工作年限的省份,以往廣東、北京、上海、河南等地也僅是審核社保,而並非以此為工作年限考核基準。各地考生在報名時,請重點關注考務通知相關要求。

目前提到對社保進行核查的有7個省市,情況如下:

對於過關斬將的同學們成功考取一建資格證十分重要,一建考試要求兩年內過四科,難嗎?

1. 堅持

堅持學習,除了工作時間,其餘時間全部投身於學習之中。

2. 效率

做到全身心拖入學習,讓學過的東西記到腦子裡,使其變為自己的東西。

3. 時間不夠,如何省時省力的通過考試

第一輪複習:聽有質量的課。

第二輪複習:做歷年真題。

第三輪複習:回顧重點,掌握知識點。

很多人抱怨學習時間不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合理利用碎片時間。例如在乘地鐵、坐公交、坐出租車上下班的空閒時間裡就可以學習知識並做題鞏固。學習永遠是逆人性的,只有對自己狠一點才能夠實現你的目標,加油吧!青年

能源微學習裡集結一建法規、公路、管理、機電、建築、經濟、市政、水利歷年真題,利用碎片時間可以在線練習、在線考試、錯題查詢、考試統計等“智慧化”為一體的學習服務平臺,掃描下方二維碼快來學習吧!


用戶9357485662795


為什麼教育培訓機構能成為暴利行業?

1.“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考試指揮棒下,學生需要分數,家長百般焦慮,補課成為如此剛需,教育培訓機構怎麼不越發吃香?只要家長補課意願強烈,培訓機構怎麼開價,家長都會心甘情願掏腰包。市面上關於天價補課費的報道還少嗎?我也曾親見過有農民工家長把辛苦打工掙得的萬元血汗錢交到培訓機構老闆的手中,為了兩個孩子的寒假補課,可能連過年費都“獻出來”了!

2.“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家長省吃儉用,別的方面可能是錙銖必較,唯獨在孩子的教育投資上舍得一擲千金,大把鈔票花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渾不理這錢是否打了水漂。

3.“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界最有名的大忽悠之一,無疑令無數家長倍增焦慮。怎麼辦?勒緊褲腰帶也要上!因為,有第一個補課的,就會有第二個,以至一窩蜂都上了。原先按兵不動、不以為然的也架不住大多數人的裹挾,再也按捺不住,前赴後繼地投入了補課大軍之中。劇場裡,前排有一個觀眾先站起來,後面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大家全都站起來!戲還是那出戏,觀眾卻都累得要死了!

4.從兩相競爭到一家獨大,壟斷了行業必然控制了定價權。

越來越嚴的“禁補令”把補課的在職教師打成了過街老鼠,原本旗鼓相當甚至處於下風的培訓機構搖身一變,成了家教市場的寡頭。家長都要反過來求他們了,求大於供,供方還不尾巴翹上天?資本的逐利性,當然會令以盈利為根本目的的某些機構張開大口!


劍客談教育


這世界上,什麼人的錢最好賺?很多人說,女人的錢,老人的錢,孩子的錢,因為不少男人很理性,不太容易花錢,而女人感性,同時不少開支都是女人在把控,同樣的道理也在孩子和老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是不是這樣呢?也對,也不對,確切的說,兩種人的錢是最好賺的,一類是有錢人的錢,一類是想賺錢的人的錢,你會疑惑,為什麼想賺錢人的錢還好賺呢?這個還真就是,因為他想賺錢,所以他需要提升自己,學習技能,那麼想學習技能,就會拼命的找學習機會,渠道,方法,於是培訓教育機構就來了。

有一個小夥,在2015年的時候,拿著2萬的啟動資金,開啟了教育培訓之路,他就是教別人怎麼更好的泡妞的,在淘寶上買了關於泡妞的教程,自己分析總結,然後做試聽課,在騰訊課堂,百度傳課,網易雲課堂,YY上面進行講授,積累了一些資金之後,感覺這些渠道太慢。

正好那個時候不少人在微信公眾號上開始投放廣告,他也開始嘗試,一試,還不錯,轉化率還挺好,那就別想了,直接投放吧,於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微信公眾號上,大量的投放廣告,然後把粉絲引導到微信上進行成交,課程主要分為一對一和社群課程,就靠著這樣的方式,現在做到了1000多萬的年營業額,想想都不可思議,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

我想這個內容發佈之後會有很多人吐槽,有人會說,現在微信公眾號的轉化已經不好了,是不好了,但是你不能用新的渠道?還有人會說,泡妞的都爛大街了,你不能做你自己擅長的?

目前教育培訓類最重要的就是招生,生源有,流量有了,那麼接下來的一切都好辦了,掌握了流量來源,就擁有了無限可能!


秦緒文自媒體


老師和學生之間隔著箇中介,就這麼簡單。別說什麼培訓機構,這有點高端了,其實就是中介。只不過教育機構還提供上課場地,所以機構除了收中介費還收場地費。但是教育機構的抽成確實有點高了。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這麼高。

首先是信息的不對稱。老師找不到學生,學生找不到老師。在職教師不讓補課後,家長很難找到靠譜的老師,而一些非在職教師自己也不懂招生。於是就促成了教育機構從中漁利的局面。

其次是附加服務。有的人覺得附加服務不值錢,主要值錢的還是老師的課。我們試想一個局面:如果你找老師上門做家教,你對老師的課大部分都很滿意,只是有一點不滿意。你想讓老師做出改變,卻又不好意思說。這時候機構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通過機構傳話,師生進行了溝通還避免了尷尬。再者說,如果輔導一段時間孩子成績沒提高,你好意思對家教老師發火嗎?但是你可以去罵教育機構呀,捱罵的錢得給吧!機構是家長老師之間的橋樑和緩衝帶,這就是他的附加服務價值。不過老李還是覺得不值那麼多。

第三點:課外輔導季節性很強。我們看到寒暑假這種旺季,機構掙很多錢。我們沒看到,淡季機構賠房租賠人工費。所以機構需要提高收費,將旺季掙得錢拿出一部分來給淡季。我們算賬很好算,一個學生一次課掙300,十個學生就掙3000。可是沒有學生的時候呢?也得開門,也得交房租養員工。

上面幾點原因導致了機構抽成嚴重,賬面利潤高。雖然老李也給出瞭解釋,但是還是覺得這一行有點暴利!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物理老師老李


為什麼暴利?本質就是教育機構成本低,收入高嘛。

為什麼成本低?因為老師水平低,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請來老師。

暴利是肯定的,大家該說的也都說了,所以我們來談談,如何才能改善這樣的現狀。

說到教育培訓亂象,我想到了前段時間,和一武漢大學保研的朋友吃飯時聊到的話題。她就是從小到大學習成績肥腸頂尖的那種,因為從學習成績上來講,她是完全碾壓我的,所以我就很好奇的問她,成績好的學生到底是怎麼學習的?跟我們這些平庸的學生區別在哪裡?

她說想想其實也沒啥,就是“開竅”了,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她認真而簡潔的回答,其實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因為“開竅”是老生常談的了,問題在於怎麼才能“開竅”?對於普通學生而言,最快的方式,當然就是得到那些已經開竅了的高手指點啊。

我們再去看看培訓班裡的老師都是哪些人?顯然不太可能是“曾經開過竅”的那些高手,因為這樣的學生不會來培訓班教課。當然也不太可能是以前成績特別差的那些人,那些人才沒有興趣沒有耐心在這裡給人上課呢。

所以,來培訓班裡教書的,一般就是那些讀書成績一般,不好也不壞,資質比較平庸的那些人,但問題是,一個學生的成績要想取得更大的飛躍,需要的是某種程度上的“開竅”,而這個東西,他們完全提供不了。 他們能提供的主要是什麼呢?替父母監督孩子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上。也就是以時間換成績,僅此而已。

有時候想想,父母花了那麼多錢,孩子付出了那麼多課餘時間,最後的提升效率卻那麼的低,也是挺可惜的。 所以關於教育培訓這一塊,還是希望監管能更嚴格一點吧,不是誰都可以教書的,即便是在培訓班。無論怎麼說,對於“教師”這個職業,還是要多一些敬畏。


監管嚴格了,市場就會迴歸理性。付出與收穫對等,也就不會顯得暴利了。


春夏秋冬的筆記


問題描述其實已經揭示出“教育培訓機構成為暴利行業”的原因之一:

即中間商賺差價。

教學機構收了高昂的學費,卻給上課的老師以相當微薄的費用。

一加一減,中間的利潤是如此豐厚,以至於培訓機構能夠從中賺取鉅額利潤。

以及,我們必須意識到,之所以部分教育培訓機構能通過這種手段賺取暴利,和這些人道德缺乏密切相關。

簡單思考一個問題,培訓機構只給老師這麼低的收入,怎麼保證優質靠譜的師資入駐機構?

優質靠譜的教師不會選擇這樣的機構,那麼這類培訓機構所招的老師的教學水平,是不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教育培訓機構裡的所謂“名師”,根本就是還沒畢業的大學畢業生,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

而被矇在鼓裡的家長卻要為這樣的師資付出和聘請“名師”相當的昂貴學費!

而這些教育培訓機構就通過這種矇騙消費者的方式賺取了大量利潤,他們的暴利是因為他們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毫無底線!

最後,希望從業者能夠自律。

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對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予以更嚴格的監管,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