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文是什麼意思?

用戶64518070669


我覺得是人在漫長曆史發展過程中,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和大自然、和宇宙萬物、和地理、別的同類打交道時形成的各種文化習慣。妥否,請指教!


汩汩清泉


人文就是人的文化;人文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範。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範,包括習慣規範、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則是文化的主要內容。


《童子問易》說:在原始矇昧時期,人們始終認為“天道左行,地道右遷,人道尚中”,天、地、人是各行其道的。
《繫辭》講“物相雜,故曰文。”原因是:《易經》發現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可以會通,人們可以向天道、地道學習,以法天正己,遵時守位,知常明變,居安思危,趨利避害,開物成務,建功立業,改變命運的奧秘。倡導人們在尊重宇宙乾坤秩序的前提下,實踐人道與天道、地道相“雜”。

“人文”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賁(bì)”(六十四卦之一)卦,“文明以止,人文也。”指修飾。修飾出美,故曰“美在其中”。

人文的分類,是一個簡單而又繁瑣的事情。說它簡單,是因為人文的核心是“人”,只要這個事物的出現跟“人”的活動有關,就可以作為一類羅列出來。人文分為以下幾大類: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交通文化、其他文化:商業、管理、宗教信仰、書畫、音樂、節日慶典、軍事、政治、武術、手工業等。這些文化的產生,是跟人的職業分工有關,跟人的愛好有關。
人文分類:文化、藝術、美學、教育、哲學、國學、歷史、社會:人權、政治、經濟、軍事。

人文,首先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制度,一種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論基礎,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實現,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鬼谷子思想


人文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但其涵義之豐富,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那麼簡單,鋤揚軒感覺定義其為術語更加恰當些。

人文是個偏向褒義的中性詞

人文可以泛指一個地域或一個組織的特定價值觀取向。區別於“文化”的地方是,文化是一個更久遠的概念,可以是一萬年,也可能是三五年。人文,相對來說,特指現在的人及其形成文化狀況

比如,如果說某某國家、某某省市、或某某企業的文化,一般泛指很長很長時間以來,積累形成的整體價值取向。但如果說,某某某的人文狀況,一般特指這個地域或組織目前的文化狀況,也就是價值觀取向。

人文與水土是一個意思的不同表達

人文,與人們常說的水土、風水等緊密聯繫,可以泛指軟環境。一個地方的人文特徵,既有人所決定,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即人們;文,即文化。合起來就是人文。

水,即文化;土,即土壤。合起來就是水土。

還有風水,某種程度概念雷同,風,即自然;水,即地理。合起來就是風水。

人們常說不服水土,既可指不習慣地理環境,也可指不習慣人文環境。

人文可以特指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一般來說,人們說某個地域或組織的人文特徵,很大程度上特指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一般來說就是個價值觀問題了。

比如說,北京人看其他省市都是地方上的人,上海人看其他省市都是鄉下人,廣東人看其他省市都是北方佬。這就是一種人文特徵。

……

想到這麼多,有道理沒?歡迎補充討論!


鋤揚軒


“人文”是人類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不是文化花卉

現在世界上關於 “人文”的許多種解釋都說是人文是“文化"什麼的……“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等等。人們忘記了“人文”里根本就沒有"化"字,也說明了人類文明秩序一直混亂的根本原因:人文"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禮樂不興……刑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論語》),不知怎麼說,怎麼做才對。 什麼是人文的意思呢?“人文”就是人類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它是文,不是文化花卉,就像道路交通規則、語言文字規則一樣,是人類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則,不能不同意,改變它。例如:漢字"人"、三八二十四的字形、規則不能改變、變化。要修改漢字"人”,得按程序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票決通過;改乘法規則,得全世界人民票決通過,一般不能改變、變化。

只有弄清楚這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國學、龍學、應用數學的"形學”,才能說清人文一個問題。“文”,簡單地說,就是一二三至十應用數學這一條龍的大序內容,即形學,是"有"的範疇,不允許另選擇不同意見,不能把它變"化"了,變成"無"的範疇。但是,"有生於無”,文生於化。

為什麼這樣說? “人文”一詞最早出自《周易》“賁”卦的彖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只有破譯了"龍"才能解釋通《周易》的這句和每一句話,否則別看別信它。這是《周易》開頭的第一卦乾卦第一條說的解讀《周易》的鐵律:“潛龍勿用。”按龍學破譯“賁",最早的帛書《周易》叫"蘩",是繁蕪的蒿類花卉,屬於“化、無"的範疇,意思是指“裝飾"的美麗文釆、變色龍(古文字是把龍用彡打斷腿)。一句話,它不是真正的文、龍。

把這句話的每個字破解開的意思是: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以另選擇不同意見化止定、改變它, 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也"(否定前面的字)就不是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了,(化消了)。 這一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是不能化消的。看一看天文軌道秩序的規律規則,就像人文一樣,不能化消,只能以此觀察時間(如四季)變更; 看一下人類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是不能化消的,但是也可以提不同意見、變化,修改它,必須經過龍程序(戊、人民代表大會等)票決通過的"成"法辦,才能成就天下不準不同意文的這一文明。

天下權就是文明權利,以這一權力制約反對、不同意見的上位權力的權利(下字的意思);上位權就是民主化權力,以此權力制約反對、制約不同意見的天下權利(上字的意思)。上下互相制約,對立統一,為"中”華文化,就像綠燈行,紅燈停,黃(龍)燈警示一樣。詳見拙著《大眾龍學一一應用數學周易的破譯》。

現在世界上把人文當文化,是文與化分不清,把"文""化"解了,即變成無形,看不見,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就像特郎普這兩天在聯合國大會上揚言(按美國的"文明文化")"要摧毀朝鮮(一個國家)"一樣胡說胡來。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龍學(國學)、形學沒有化解,有一個龍形狀,以此能把中國和世界文化混亂的碎片整形復原。人文這一人類文明大道秩序的規律規則一旦明確,人類就可以走上文明秩序的大道了。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人文”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賁(bì)”(六十四卦之一)卦,“文明以止,人文也。”指修飾。修飾出美,故曰“美在其中”。

《北齊書·文苑傳序》:“聖達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


人文說到底就是人類文化的簡稱,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別人提出的方法對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觀事物或現象進行理性的思考而總結出來的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的又能被大眾接受的屬於個人主觀的知識點。



因此,具體到人類社會當中,文化不僅包含了人們外在的的衣、食、住、行,還包含了人們的內在的心理、意識或者說思維活動。如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


因人文涵蓋面廣,具體釋義有1.指禮樂教化 2.泛指各種文化現象 3.人事,多指人世間事 4.習俗,人情。


行者七王


人文可以理解為人類文明,人之所以與動物有所區別,是因為我們生而為人有思維,有想法,可以把我們的想法通過記錄或口述表達出來。全宇宙,全世界都很大我們先暫且不說,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如果沒有“人文”一系列的東西支撐我們的想法或證明我們中國文明的存才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所以人文是很重要的,雖然人文兩個字筆畫很少寫起來也很簡單,但是它的意義卻是沉甸甸的。看似縹緲的人文,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常說的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知書達理,不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種中國人的品質不是都因為傳承和發揚而深入我們骨髓的嗎?如果沒了人文這一系列的大框架,可能我們還會有其他好的品質,但是你出去又怎麼敢在外人前面挺直腰板說我是華夏子孫,我們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沒有人文,就相當於沒有來人類文明。所以說人文是什麼?它是人類文明不假,但它更是我們是人類的見證!存在這世間上的見證!





九和七


中國古人說,“觀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側重一個“化”字;近代西方有個說法,“文化是一種可以識別的生活方式”,側重它的差異性。這兩種觀點都很中肯。一方面,文化有普及、教育、改造、提升人類精神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一個難以量化、不易統一、最終跟個性、種群、性別、地域、經濟條件、意識形態、時代特徵密切相關的思維、意識實踐。我個人更傾向認可文化是種涵蓋了器物、制度、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的人類獨有的、動態的、本質的精神生活,是一種指引人類向上、向前發展的基礎構成。



施說新語


幾十年

幾百年

幾千年

……

我們是自然

自然,是我們



血液裡

骨子裡

基因裡

……

我們是人文

人文,是我們


思念

牽掛

鄉愁

……

我們是鄉土

鄉土,是我們


六季如歌


首先理解人文的意思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再做進一步理解:

1、指禮樂教化。

2、泛指各種文化現象。

3、人事。指人世間事。

4、習俗,人情。

中國《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我們知道,文化是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是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環境的體現。

因此,具體到人類社會當中,文化不僅包含了人們外在的的衣、食、住、行,還包含了人們的內在的心理、意識或者說思維活動。

延伸解釋:

1、人文精神

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2、人文景觀

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

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還包括服飾、建築、音樂等。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為城堡、宮殿,以及各類宗教建築景觀,具有歷史性。

3、人文情懷

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4、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一般認為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於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

在思想政治工作視野中,人文關懷是指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留香好茶


參考文獻:近現代中國人文的理解,李歐梵,汪暉

人文一詞的中文,最早出現在《易經》中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程頤《伊川易傳》卷二釋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謂日月星辰之錯列,寒暑陰陽之代變,觀其運行,以察四時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倫序,觀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禮俗,乃聖人用賁之道也。”人文原來是指人的各種傳統屬性。

  廣義的講人文就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化,自然就是原始的、天然的。我國《辭海》稱:“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到了近代,人文這個詞被用來翻譯Humanism,人文主義,這個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一些知識分子,在超越和反對中世紀歐洲宗教傳統的過程中,把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作為一種依歸,用這種辦法來回皈世俗的人文傳統。這些人就被稱為“人文學者”,後來人文學者所做的學問就變成了“人文主義”,到19世紀的歐洲又有所謂的人文學科,20世紀英美的大學裡面也開始出現所謂的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意思不是說人文的東西用一種科學的理論來解釋,而是說對於人的各面的一種求知、對於人的知識的一種探討。

  人文思考從根基處說是一種對存在的抽象玄思。實際上,Humanity(“人文”——在中國並沒有詞源學基礎),Humanity,它的根本性觀念是從人類的角度來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 the human race),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會有下述超越性問題: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人和神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因為它把人作為類來思考,所以我們說它的思考是超越具體人倫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人文”一詞的根源古希臘和羅馬(Humanity在西方也可以解釋為Th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the classics),它是以古希臘思想及其方式為根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