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內黃:89萬畝小麥已經澆水、施肥63萬畝、除草30萬畝

內黃:戰“疫”中別樣的“春耕圖”, 截至3月5日,該縣89萬畝小麥已經澆水63萬畝,施肥63萬畝,化學除草30萬畝,中耕5萬畝,病蟲害防治30萬畝,為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內黃:89萬畝小麥已經澆水、施肥63萬畝、除草30萬畝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劉超 劉瑞芳

“我這30個鋼架棚和5個溫室的冬棗樹都開始發芽,需要人員管理,但是疫情當前,我們必須先做好防護工作,然後才開始幹活。”河南省內黃縣高堤鄉西渡村種植大戶、萬豐嵩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軍偉說。

3月3日,內黃縣馬上鄉春萌瓜菜育苗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內,七八個工人在相互間隔2米開外的苗床間嫁接西瓜苗。合作社負責人袁旭海說:“我們第一茬甜瓜苗600萬棵,已基本銷售完畢,這次育了60萬棵西瓜苗,正在嫁接,過幾天還要再育500萬棵甜瓜苗和辣椒苗。”

與此同時,在內黃縣最南端的梁莊鎮南李莊村,瓜農李俊師、王素平夫婦,一大早就戴上口罩、全面消毒,然後騎上三輪車來到自己的溫室大棚採摘黃瓜。

“驚蟄”前後,萬物萌動。作為農業大縣、“中國蔬菜之鄉”的內黃縣,一手抓防疫戰場,一手抓田間生產,通過政府搭橋、空中課堂、代購送家等方式,切實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激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量,凝聚農業管理、銷售、農資服務保障等線上線下“雙線”專業力量,棚內做優農產品品質,棚外搶早生產,實現農業產能、農民收入“逆勢”上揚,勾勒出疫情防控下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圖景。

政府牽線搭橋 瓜菜滯銷變暢銷

3月1日,在內黃縣梁莊鎮牡丹街村董軍正的溫室大棚內,筆者看到綠油油的黃瓜秧長勢喜人,每根瓜秧上都掛著好幾個水嫩翠綠的黃瓜等著主人採摘,還有一大批頂花帶刺的小黃瓜正在次第長大,一派豐收的景象。

“疫情管控前期,我們的黃瓜根本賣不出去,五角錢一斤也沒人要,後來我們合作社負責人就給鎮政府領導反映這個情況,沒幾天黃瓜就好賣了,而且價格也很快恢復到了正常的2.5元到3.5元錢一斤。”董軍正一邊採摘黃瓜,一邊高興地說。

梁莊鎮是豫北遠近聞名的溫棚瓜菜重鎮,全鎮擁有各類溫棚一萬餘畝,其中,正處於黃金採摘期的溫棚黃瓜有1200餘畝,平均日產量在60000斤以上,這也是當地菜農主要的收入來源。

“為了解決群眾的賣瓜難,我們在嚴格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市場行情,及時與每日一淘電商交易平臺、內黃果蔬城、縣工商聯、陶瓷商會、大型商超、鄭州萬邦蔬菜交易公司等電話對接,協調為生鮮物資運輸車輛頒發道路通行證,通過持續不懈的努力,保持了黃瓜價格穩定和市場供應,確保了疫情防控和農民增收兩不誤。”內黃縣梁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樊高偉說。

“春節前至今,內黃縣的西紅柿、黃瓜、蒜苗、菜椒等農產品的棚內收穫期與疫情防控期‘雙期’疊加,但這些農產品在克服短暫困難後,一路暢銷且價格穩定,內黃果蔬城每天銷售量達600多噸,離不開各級政府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內黃縣相關負責人說。

代購物資送上門 春耕備耕不慌張

3月1日,內黃縣城關鎮王小汪村一輛載滿化肥的卡車前,村民張現平正在卸裝訂購的農資。五十多歲的老張,今年種了30多畝小麥,現在正是澆水施肥的季節,由於疫情防控要求不出門、不走動,澆地急需的化肥,成了他的一塊心病,沒想到村幹部一個微信,就解決了他的問題。

春播花生是內黃縣朱小汪村的主導產業,全村耕地5000畝,其中春播花生3900畝。這次該村集中代購農資42噸,其中尿素24噸、複合肥18噸,滿足了小麥返青水和春播花生使用。

“眼下咱群眾雖然不能出門,但有政府跟村兩委班子的幫忙,從外面購買回來的肥料不僅質量好,而且價格也不高。”朱小汪村村民朱貴堂說。

為了保障防疫工作不誤春耕生產,內黃縣各村都組建了村幹部代購隊,利用微信群、打電話等方式,幫村民代購化肥、種子等農資物品,並免費送貨上門。

“今年,我們已提前安排,針對群眾買種、買肥、買地膜等迫切需求,縣、鄉、村三級統一聯繫大棚膜、化肥等農資,確保供應及時、價格穩定,並認真消毒,將化肥農資等統一送貨到農戶家中,做好‘服務員’,確保防控不留死角,生產不誤農時。”內黃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空中”專家課堂 農業生產指導忙

3月2日,內黃縣石盤屯鄉大理村村民陳新順正在給小麥澆返青水。突然他發現一塊地的小麥莖杆及葉片有些發黃,與其它地塊明顯不一樣,於是他拿出手機迫不及待地給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農技站長武貴州打電話詢問:“武站長,我的麥苗好像生病了,您看有啥救治辦法沒有?”

陳新順是石盤屯鄉的種糧大戶,種了800多畝地。由於武貴州正在中召鄉指導群眾生產,而中召鄉離石盤屯鄉大理村有50多公里路程,一時半會趕不過去。武貴州就叫陳新順用手機把生病的小麥拍個照片發到自己的微信,然後根據分析的結果對他說:“你的小麥得的是紋枯病,及時噴施三唑酮、戊唑醇藥液就可以救治過來。”聽了專家的話老陳高興不已。

無獨有偶,2月下旬,井店鎮杜河道村大棚黃瓜種植戶杜軍峰培育的2萬株黃瓜苗出現病害,因該村是疫區,村內人員不能外出,外邊的人員也不能進村。緊急時刻,杜軍峰向縣蔬菜生產服務中心打電話求助,中心高級農藝師周建坤立即與大棚內的杜軍峰進行視頻對話,並根據視頻中看到的瓜苗情況,對症下藥,很快便解決了問題,使其免受經濟損失。

為了確保全縣春耕備耕有序進行,今年,該縣農業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技術指導,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現代手段開設“空中課堂”,對農民朋友進行在線技術指導。同時,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讓農民朋友用上放心農資;及時發佈重大天氣變化信息,提醒農民要重點預防“倒春寒”等極端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和損失。

截至3月5日,該縣89萬畝小麥已經澆水63萬畝,施肥63萬畝,化學除草30萬畝,中耕5萬畝,病蟲害防治30萬畝,為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該縣10萬畝早春甜瓜、西紅柿、黃瓜等大棚蔬菜已全部定植完成,4月下旬即開始上市,預計1.5萬畝小弓棚西瓜3月中旬定植,5月下旬也可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