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傳軟銀“撒幣”中國房地產市場 向自如和貝殼分別投資10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集團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投下了兩筆大賭注。這兩筆投資分別是對長租公寓品牌自如和在線房地產門戶網站貝殼找房的投資,金額各是10億美元,總金額高達20億美元。

投中網就此分別向自如和貝殼找房公關部求證,截至發稿前,自如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傳軟銀“撒幣”中國房地產市場 向自如和貝殼分別投資10億美元

貝殼找房官方表示,其於2019年11月完成24億美元的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騰訊、高瓴、紅杉。至於軟銀是否為本輪融資的領投方,以及軟銀的投資金額是否高達10億美元,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貝殼找房D+輪24億美元單筆融資,成為僅次於螞蟻金服、今日頭條、京東物流的單筆最大金額融資。

貝殼找房官方表示,本輪融資將重點用於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持續性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創新以及優秀人才招募培養等,推動居住產業數字化和生態優化。

華爾街日報披露了部分交易細節,軟銀願景基金直接向自如投資5億美元,並從創始人手中額外購買了5億美元的股份,投資後自如估值為66億美元。該筆交易是軟銀願景基金最後的幾筆交易之一:在兩年內投資了約800億美元之後,軟銀願景基金保留了部分資金用於其投資組合公司的後續投資。

與此同時,軟銀還領投貝殼找房15億美元融資,其中,軟銀投資了10億美元,另外5億美元來自高瓴資本、騰訊控股和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本輪投資後貝殼找房估值將超過140億美元。

此外,知情人士跟華爾街日報透露,貝殼找房將於今年年初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IPO的目標是使公司市值達到200億至300億美元,但冠狀病毒的爆發延緩了上市進程。

軟銀重金押注中國房地產市場也不無道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額為13.94萬億元人民幣(約1.99萬億美元),同比上漲10.3%。

軟銀這兩筆大賭注均為“鏈家系”企業,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鏈家創始人左暉。

公開資料顯示,自如成立於2011年,最初只是鏈家的一個部門,2016年開始獨立運營。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如發展出若干種房型產品,包括自如·整租、自如·友家、自如·寓、自如·驛、自如·民宿等產品線。截至目前,自如已累計服務近45萬業主和300萬租客。

其中,整租產品,是自如的最大資金流來源,它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分散式租房佔大多數,主要是自如管家從從房東處收集房源,談妥租金和服務期限(一般3年以上)後進行裝修改造,再將其以較高的租金價格出租給自如客,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租金差、管理服務費(每月租金的8%左右,一次性收取一年)和違約金等,然後由生活管家接手對接平常的保潔、家裝、搬家、傢俱等服務。集中式房源開拓難度較大,因為面向的客戶屬於機構而非個人。

2018年,自如曾經宣佈完成了40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華平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騰訊3家機構領投;2019年6月進行了B輪融資,估值約50億美元,由泛大西洋資本領投,騰訊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天圖資本等跟投,合計募資約5億美元。

在去年自如完成B輪融資之後,有消息稱,自如正考慮2020年赴美上市,預計籌集5億至10億美元。

但是,自如的競爭對手蛋殼搶在自如之前在美上市,成為了2020年在美國股票市場第一家IPO的中國企業。蛋殼在上市之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9個月共計虧損高達25億元,此時IPO可謂“流血上市”。IPO當天蛋殼股價即“破發”,上市月餘股價跌幅超過20%。

而在蛋殼之前,2019年第四季度IPO的青客公寓,在上市之後的首份季報也顯示,單季淨虧1.25億 ,市值縮水30%。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自如和蛋殼都被曝出了大量的負面消息。自如被指責趁著疫情漲價,最高漲幅達到了38%,蛋殼則被曝光“吃了房東吃房客”。

這些情況與長租公寓盈利問題難解不無關係。

中國的長租公寓起始於2017年,當年國內如雨後春筍一般崛起了幾十家長租公寓管理公司。自如和蛋殼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長租公寓的崛起卻伴隨著野蠻發展的“原罪”。

2018年,各大長租公寓紛紛高價搶房源,哄抬租金。當年8月17日,時任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炮轟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稱其以高於市場價格的20%至40%爭搶房源,加劇北京等城市的租房價格上漲。胡景暉還預言道:長租公寓一味滿足資本市場的胃口,過度擴張,2年後肯定爆倉。


彼時,長租公寓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每一家都在瘋狂的擴張,甚至使用了“租金貸”這種擦邊球手段。長租公寓應有的盈利模式,始終懸而未決。2019年,積累的矛盾終於爆發了,據統計,去年有多達45家長租公寓因為資金斷裂跑路。

現在隨著軟銀的投資,自如能否緩解現金流的問題,進而給尋找可行的長期盈利模式贏得時間?

而貝殼找房成立於2018年4月,是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像Zillow和Redfin這樣的美國網站一樣,貝殼找房也提供房地產融資、家居裝飾和物業管理服務。

2019年,貝殼找房啟動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高瓴資本、碧桂園創投、基匯投資等知名機構,融資後估值超10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貝殼找房已成功進駐全國98個城市和地區,連接2.1萬家門店和近20萬經紀人,入駐平臺的新經紀品牌超過160個。

有業內人士指出,軟銀集團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投資貝殼、自如,主要是由於目前房地產市場低迷,非常有利於投資方“抄底”優質的公司,所以即使軟銀願景基金在2019年出現了較大的虧損,但軟銀集團依舊在加大投資的原因,同時,在這個時候出手,軟銀集團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的股份。

傳軟銀“撒幣”中國房地產市場 向自如和貝殼分別投資10億美元

此外,貝殼還被曝出將於2020年年底在香港IPO,再加上此次疫情結束之後,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而上市的貝殼,也將會給軟銀集團帶來更大的收益。不得不說,孫正義每一次投資中國企業幾乎都賺了,但這一次,不知道“押寶”貝殼、自如,還能否讓孫正義繼續賺得盆滿缽滿呢?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