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麥迪為什麼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

偷回憶的豬


馬刺是麥迪職業生涯最後一站,麥迪來到馬刺是想圓自己的一個冠軍夢,但是來到馬刺並沒有獲得波波維奇的認可,總共才出場6次,不到5分鐘的上場時間,一分未得。雖然麥迪巔峰已過但作為曾經的球星,他的能力還是勝過一些角色球員,結果在馬刺受到冷落,總決賽也都只是看客。放棄了球星的尊嚴想委屈求全獲得一次衝擊冠軍的機會,到頭來沒有獲得上場的機會,也沒有獲得夢寐以求的總冠軍戒指,心灰意冷的他就此退役。

所以麥迪說:我沒在馬刺打過球,只是穿著馬刺的球衣場下看球而已。可以看出他在馬刺那個賽季真的過的不愉快,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理想。



番茄不加雞蛋


麥迪可能是因為個人的狀態並不是很好,而且在場上並未對馬刺做到應有的貢獻。

在2013年的4月16號,馬刺簽約麥迪至賽季結束,當時看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感覺是麥迪這個賽季得總冠軍了,因為當時看來,馬刺是奪冠熱門,本身硬實力也是有的,而後看到其他新聞後,才知道馬刺是裁掉傑克遜後簽約的麥迪,那咱們先來一起分析下,麥迪加盟馬刺的原因以及加盟後體現出的價值。

1、簽約後的麥迪

13年那會的麥迪受困於傷病,基本上已經適應不了NBA季後賽的比賽強度了,在當年的季後賽中,麥迪一共代表馬刺出戰6場比賽,總共上場了32分鐘,一分未得,其他數據為8籃板,7助攻,著實令人惋惜。

2、為何而簽約

在麥迪簽約馬刺的前4天,球隊裁掉了傑克遜,本身傑克遜還是位不錯的角色球員,但是他和主帥波波維奇的矛盾比較大。因為傑克遜認為自己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而馬刺隊又是整個聯盟最不愛搞個人英雄主義的球隊,所以不得不把他送走。

馬刺隊少了一個小前鋒,麥迪的到來正好彌補了這個空位,而且麥迪屬於那種進攻型小前鋒,在比賽中更容易得分,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更容易提升隊友。至少從這一點上看,簽下麥迪也屬正常情況。而且麥迪當年還上演過35秒13分的奇蹟時刻,這本身是給馬刺留下了很深的陰影,麥迪的大心臟給了比賽翻盤的可能,也許當年波波維奇是想在比賽最後時刻比分還焦灼的情況下排上麥迪,讓麥迪的投籃終結比賽。

馬刺簽約麥迪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定下來的,本身來說是應該簽下的,而麥迪的球迷包括很多中國球迷也希望麥迪能在職業生涯末期拿到一枚總冠軍戒指。但可惜事與願違,雷·阿倫的那記三分球毀掉了馬刺奪冠的希望。麥迪也於2013年8月26日正式退役。

綜上,簽約到馬刺,而未盡到應有的貢獻,故而麥迪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


司馬侃球


麥迪,因為曾經和姚明合作,這哥們在國內知名度很高,但是這哥們在退役後的一些言論的確讓人很不舒服。比如,麥迪曾經在採訪中表示自己生涯中的隊友,從來沒有科比、加索爾、杜蘭特、威少這樣級別的隊友,甚至連伊巴卡這樣的都沒有,麥迪的言下之意被認為是美職籃最好內線之一的姚明還不如伊巴卡,講真的,麥迪的生涯似乎總是在為自己的失敗甩鍋,或許這也是麥迪總是能夠和自己待過的每一支球隊鬧翻,最終導致至今無人為他退役球衣的尷尬處境吧。SO,問題來了,為什麼麥迪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為什麼麥迪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

眾所皆知,麥迪在生涯的末期嘗試抱大腿加盟馬刺試圖混個總冠軍戒指,可惜的是雷阿倫的三分球讓麥迪的冠軍夢破碎,最終麥迪還是無緣總冠軍。而在麥迪退役後的一次電視採訪中,當記者詢問麥迪說:你在馬刺曾經差點拿到冠軍時,麥迪很生氣的回應,並沒有,你記錯了,我從來沒有加盟過馬刺,那個人不是我。麥迪的言論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球迷的質疑。

麥迪為什麼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

麥迪在加盟馬刺前,已經在CBA打了一年球,講真的,即便在CBA,麥迪也沒有能夠帶領青島隊打入季後賽,此時的麥迪已經是賽場上遲暮的老人。加入馬刺,麥迪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混個冠軍戒指,填補生涯的遺憾,否則他也不會放下所謂的身段。

在這支馬刺隊裡面,曾經四大分衛之一的麥迪混的還不如一個普通替補,他簡直是替補中的替補,在為馬刺出戰的6場季後賽中,麥迪場均出場5.3分鐘,6場比賽麥迪一共出手7次,全部打鐵,最終他場均拿到0分、1.3籃板、1.2助攻、0.3搶斷、0.5蓋帽的數據結束了自己的美職籃生涯。

卑躬屈膝想抱大腿,個人的表現還不如波蘭大魔王,如此不堪的過往,麥迪如何肯承認呢?不過,從這事咱也可以看出麥迪狡詐的性格,麥迪的生涯為何不能更偉大一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擔當,畢竟連姚明都能貶低、馬刺過往都不敢承認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嗎?


東球弟


麥迪在馬刺隊打過球,這是無法否認的。只不過,麥迪不願意提起這件事而已。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馬刺隊打球的經歷,實在不是什麼光榮的事。人都希望大家記得自己牛逼的時候,不希望落魄的時候被記住。所以,如果你要談麥迪和馬刺,那最好是談談35秒13分的大逆轉。而不是2013年的NBA季後賽。

說到麥迪加盟馬刺隊這件事,其實是他在CBA打球之後發生的。2012-2013賽季,麥迪代表CBA的青島雙星隊參加了CBA比賽。場均25分7.2個籃板5.1次助攻,並當選CBA全明星票王。不過從那個時候的裝填來看,就是在CBA聯賽,麥迪也無法呼風喚雨了。他沒能帶隊打進季後賽,表現也受到了一些質疑。

所以,這種狀態的麥迪,他還能回到NBA,代表馬刺隊打季後賽嗎?我們都能猜得出,麥迪加盟馬刺隊,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的貢獻。實際上,那年季後賽麥迪僅僅打了6場比賽,加起來32分鐘。都是在垃圾時間象徵性的出場而已。32分鐘時間裡,麥迪7投0中,沒有得分,只得到8籃板和7助攻。總決賽上,麥迪出場兩次,場均得到2籃板2.5助攻。然後在2013年夏天,麥迪就宣佈退役了。

出生於1979年的麥迪,當時34歲,從年齡上來説,並不是特別老。不過,那時候他的狀態,實在是不足以適應NBA強度的比賽的。而且,麥迪最終也沒能在馬刺隊拿到這個NBA總冠軍。當時馬刺隊和熱火隊在總決賽大戰7場,其中第6場馬刺隊幾乎就已經贏了。結果因為雷-阿倫那個改變歷史的三分球,幫熱火隊續命成功。接下來熱火隊戰勝馬刺隊,奪得NBA總冠軍。而麥迪是這一切的親歷者。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吧?職業生涯晚期想“抱大腿”去混個NBA總冠軍,結果不幸失敗了。如果我是麥迪,我也不希望別人提起啊。


豬油鹼


當季的馬刺是總冠軍的有力競爭者,麥迪的到來相信很多的球迷都已經沸騰了,這個瀟灑飄逸的球員、這個愛了他十多年的巨星終於有機會染指總冠軍了。

馬刺看著麥迪在CBA的表現還可以,想要個冠軍拼圖。波波籤麥迪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結果發現麥迪已經不適合NBA季候賽了,麥迪連輪換陣容都進不了,只能垃圾時間上場。職業生涯暮年,甘願來到馬刺當飲水機管理員,也足以可以其對總冠軍的追求與熱愛。

麥迪總共就為馬刺隊出戰了6場季後賽,場均0分1.3籃板1.2助攻,共計得到了8籃板7助攻2搶斷3蓋帽的數據。總決賽G6馬刺離總冠軍只有一步之遙,但雷阿倫的一記逆天三分改變了比賽的走勢,最終熱火如願4-3擊敗馬刺,奪得了總冠軍。這是麥迪距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也是麥迪放棄了球星尊嚴想要委曲求全獲得總冠軍的一次嘗試。這一次麥蒂奪得總冠軍最好機會丟失了,只能感嘆命運弄人。

奧尼爾就在節目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到:“其實大家都明白!麥迪在馬刺連替補都算不上,換做是誰都不願意承認!”


調皮的小五


如果你想去抱人家的大腿,結果大腿沒抱到,而且還碰了一鼻子的灰,請問,你會承認那段過往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你能理解麥蒂的心態了吧。

麥蒂是什麼人?是NBA曾經的得分王,是跟科比齊名的人物,而且剛剛出道的時候,被認為天賦比科比還高,就連科比自己也承認,麥蒂的身高更高,協調性更好。

大衛-斯特恩也說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希望美國隊的後場是科比與麥蒂,然後與姚明和易建聯組成的內線對決,那樣的畫面將會多麼美妙。因此,在斯特恩的心中,科比與麥蒂是比肩而立的存在。

因而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麥蒂這個人養成了孤傲的性格,哪怕跟姚明合作,雖然兩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和諧,但這主要歸功於姚明的謙讓,而麥蒂,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怪隊友,火箭別說總冠軍,連季後賽第二輪的邊都摸不到。

在因為傷病等原因被火箭交易後,麥蒂的職業生涯持續下滑,不得不來青島混跡,大家也都看到了,在青島的時候麥蒂的狀態早就難比從前,甚至連一些CBA外援都比不了。

而為了圓自己的總冠軍夢,麥蒂低頭哈腰跑去抱馬刺的大腿,這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肯定不希望人們提及,當然,如果這大腿抱好了還好,可波波維奇是個不講情面的人,就是不給麥蒂多少機會,而馬刺也在那一年總決賽被熱火逆襲,無緣總冠軍。

所以放下了尊嚴的麥蒂,幾頭沒撈到,沒有總冠軍,沒有掙錢,更沒有得到馬刺方面的尊重,現在說起麥蒂,有幾個人會提及那段在馬刺的經歷?而馬刺又有多少人會記得這段往事?

於是就不難理解,心高氣傲的麥蒂為什麼不願意承認在馬刺的那段往事了。


大嘴爵爺侃球


麥迪,因為曾經和姚明合作,這哥們在國內知名度很高,但是這哥們在退役後的一些言論的確讓人很不舒服。比如,麥迪曾經在採訪中表示自己生涯中的隊友,從來沒有科比、加索爾、杜蘭特、威少這樣級別的隊友,甚至連伊巴卡這樣的都沒有,麥迪的言下之意被認為是美職籃最好內線之一的姚明還不如伊巴卡,講真的,麥迪的生涯似乎總是在為自己的失敗甩鍋,或許這也是麥迪總是能夠和自己待過的每一支球隊鬧翻,最終導致至今無人為他退役球衣的尷尬處境吧。SO,問題來了,為什麼麥迪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為什麼麥迪不願意承認曾經在馬刺打球的過往?

眾所皆知,麥迪在生涯的末期嘗試抱大腿加盟馬刺試圖混個總冠軍戒指,可惜的是雷阿倫的三分球讓麥迪的冠軍夢破碎,最終麥迪還是無緣總冠軍。而在麥迪退役後的一次電視採訪中,當記者詢問麥迪說:你在馬刺曾經差點拿到冠軍時,麥迪很生氣的回應,並沒有,你記錯了,我從來沒有加盟過馬刺,那個人不是我。麥迪的言論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球迷的質疑。



麥迪在加盟馬刺前,已經在CBA打了一年球,講真的,即便在CBA,麥迪也沒有能夠帶領青島隊打入季後賽,此時的麥迪已經是賽場上遲暮的老人。加入馬刺,麥迪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混個冠軍戒指,填補生涯的遺憾,否則他也不會放下所謂的身段。

在這支馬刺隊裡面,曾經四大分衛之一的麥迪混得還不如一個普通替補,他簡直是替補中的替補,在為馬刺出戰的6場季後賽中,麥迪場均出場5.3分鐘,6場比賽麥迪一共出手7次,全部打鐵,最終他場均拿到0分、1.3籃板、1.2助攻、0.3搶斷、0.5蓋帽的數據結束了自己的美職籃生涯。

卑躬屈膝想抱大腿,個人的表現還不如波蘭大魔王,如此不堪的過往,麥迪如何肯承認呢?不過,從這事咱也可以看出麥迪狡詐的性格,麥迪的生涯為何不能更偉大一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擔當,畢竟連姚明都能貶低、馬刺過往都不敢承認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嗎?


拔了角的Deer


你好,非常榮幸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給捋一捋麥迪的經歷,特雷西·麥克格雷迪(Tracy McGrady)是1997年首輪第九順位被多倫多猛龍選中的,2000年加入了魔術隊,魔術本以為他和格蘭特希爾組合能夠有所成就,難料的是格蘭特希爾是玻璃人,球隊成績一直一般,雖然球隊一般,但是麥迪當時可是風頭正茂,於2001年拿下當時NBA進步最快球員,之後兩年又連續獲得NBA的得分王,其得分能力可見多強。其實真正讓中國球迷了解,並喜歡上他的時間是2004年以後。沒錯,就是他和姚明聯手時,在火箭時期的麥迪在中國俘獲了非常龐大的球迷基礎,而他當時的能力也配的上人們喜歡他,打法飄逸,動作優美,一手幹拔跳投成為多少人模仿的對象。曾經35秒13分也是驚天地泣鬼神。可惜傷病毀了他,在帶隊成績這塊,一直被人詬病。火箭之後,他又輾轉許多隊,包括馬刺隊和咱們CBA青島隊。但是始終沒能突破自己,直至退役,隨後,他也入選了名人堂,也算是功成名就吧。

接下來,我回答一下他為何不願承認在馬刺隊打球的經歷吧。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幾點:

第一,作為一名巨星,強大的自尊心導致他不願對職業生涯後期加盟馬刺一事做多的解釋,馬刺隊當時是奪冠大熱門,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殺到了總決賽,並在領先的情況下,可以說是被雷阿倫的那一記三分打敗了。冠軍就在眼前。麥迪也錯過了,最後時刻染指總冠軍的機會。事實證明,他當時加盟馬刺,的確是想躺贏,想獲得一枚總冠軍戒指,其實這個也無可厚非,人之常情。

第二,他在馬刺隊的技術統計就可以看出他在當時那支隊伍裡的位置。加入馬刺一共才出場6次,場均5.2分鐘,一分未得。數據可見多麼慘淡。這對他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事實。回想一下當年正是面對馬刺,在最後35秒里豪取13分,是多麼威武。對於他來說,只是穿過馬刺隊球衣,並未真正為馬刺隊貢獻過多少。

我想以上兩點就是他不願承認在馬刺隊待過的原因吧。

其實我也是一名麥迪的忠實球迷,從他加入火箭的那刻起,我就開始關注他,直至退役。他自己也說過,職業生涯後期,籃球已經不能給他帶來快樂了,他來中國打球,只是想讓他那龐大的中國球迷能夠近距離看看他打球,想回饋一下中國球迷,最後加入馬刺也是想得一次總冠軍。其實對他來說,職業生涯也足夠精彩了。雖然退役了,但是對他來說,生活才剛剛開始。讓我們祝福他,希望他能夠快樂!畢竟,生活大於籃球對不對。

純手打不易,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見諒。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希望大家提出來,咱們共同討論!!!


阿呆的球世界


1.每一個NBA超巨都不希望做別人的嫁衣,而且麥迪還是退役之後在加盟,基本成了飲水機管理員,垃圾時間上場幾分鐘,這不是他希望的!



2.巨星的自尊心也不一樣,他們受不了這種落差,曾經35秒13分絕殺馬刺,如今在馬刺卻打不上球,這種尷尬肯定是難以避免的。


3.科比在退役的時候說過,不是不能打球了,是不想以後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所以說巨星都是自尊心太強的人物,接受不了這種落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