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線學習的“熱”話題與“冷”思考

“停課不停學”,有沒有可能“學得更好、更有意義”?“在線”就“學習”了嗎?伴隨著中小學“停課不停學”的“熱”話題依然值得進行“冷”思考,因為不釐清一些原理性的問題,疫情當下倉促上馬的在線學習將會迷失學習的方向。

一、如何將“停課不停學”引向學習戰“疫”這本大書

當前,舉國上下響應黨中央號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投入到戰“疫”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尚處於延長版假期中的中小學生,應該停什麼課、學什麼內容,其實是很清楚的。

然而,最後的結果是不少背後推手讓“停課不停學”成為熱點,甚至出現許多誤讀。這其中,一類是以補習教育為營利手段的人,他們意圖把不被允許的線下面對面的補習移到線上,推遲開學就是增加利潤;另一類是“升學或考試成績壓力過高”的部分校長和教育主管部門,他們希望藉助延期開學的時間讓學生“不停學”考試內容,從而保證甚至提高分數;還有一類是希望把孩子託管的責任推給學校,自己做“甩手掌櫃”的家長。這些有利可圖者、應試主義者、推卸責任者將“停課不停學”引向了錯誤的軌道,而真正的當事人——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卻一點都興奮不起來,本來就是假期,既然是停課那就要停學(那些主要是應付考試用的書本知識)。

試想,身處舉國戰“疫”的特殊時期,作為一個公民,哪怕是中小學生,難道還要一心苦讀那幾本要考試的書、刷那幾道要應試的題,“兩耳不聞窗外事”?連生命都可能隨時消逝,多讀這幾本“有字之書”還那麼重要嗎?讀書、學習的初心究竟何在?

其實,戰“疫”是當前最大的、最好的一本“無字之書”,需要每個公民去閱讀、去學習。防控就是現今最好的課堂,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參與;也是最有意義的一道題,需要我們去破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覺醒責任與擔當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將自己微薄的力量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洪流之中;我們才能對得起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和解放軍戰士;我們才能說盡管我們真的做不了什麼,但我們堅決與他們站在一起,為他們鼓掌!

二、如何將戰“疫”課程化,進而實現育人目標

當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是我們永遠的集體記憶,是一本劃時代的“無字之書”,具有無可取代的教育意義。雖然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暴露了我國幾乎全民不懂戴口罩、不會勤洗手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說中小學沒有教過戴口罩和勤洗手。其實我們教了好多年,只是沒有課程化,教得不專業,所以低效甚至無效。“教過,但沒學;學了,但不會”,這就是沒有課程化的結果。

課程化首先考慮的是期望中小學生從這場偉大的戰“疫”中學到什麼,如健康生活、生命觀念、科學素養、職業道德、獻身精神、責任擔當、國際理解、家國情懷、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愛國主義等,以及如何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提煉並釐清其中的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正確價值觀。然後再從三條具體的路徑出發,建構合理的課程:一是國家課程的滲透,圍繞上述目標,每一門學科都應明晰本學科落實上述目標的內容與方法,最後跟進基於目標的評價;二是地方或校本課程建設,除了依託上述各學科滲透之外,還可以聚焦上述某個方面的目標,單獨開發地方或校本課程,供學校或學生選擇;三是在當前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框架內,實施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實踐類課程,在條件允許或有保障的前提下,中小學生可以適當的形式參與到防控疫情的洪流中去,實現“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底線目標。

三、如何編制混合學習的方案腳本,以抓住教學質量之“硬核”

眾所周知,一出好戲關鍵在腳本,一堂好課關鍵在方案。沒有好的方案,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混合學習。然而,近期關於在線教學的討論熱點主要集中在技術方面,比如資源怎麼找、視頻怎樣拍、PPT怎麼做……這讓我聯想起20世紀80年代開始非常重視教師的“三字一話”,其實“三字一話”如同上述講的技術,至多隻能算是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一方面,即使教師寫不好粉筆字甚至不寫粉筆字,照樣可以把課上得很好;另一方面,即使教師的“三字一話”都很優秀,也未必能上好課。說到底,一堂好課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腳本好才是“硬核”,才是必要條件。

據我觀察,現在的課堂教學腳本主要存在以下六大問題:一是教師立場,而不是學生立場。通常教案告訴別人的是教師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學生要怎麼學;二是教學設計以課時(時間)而不是以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為單位,時間到了課結束,而不是至少三分之二的學生達成了目標才可以教新課;三是設計的取向是知識的分解,而不是經驗的整合,學生學會或掌握的都是孤立、瑣碎的“原子”,而不是“分子”更不是“物質”;四是目標與評價強調的是有無落實知識點,而不是學科核心素養;五是重點關注如何教而不是如何評,誤以為“教過,就等於學會”,導致教而不評,評非所學;六是教學方案的潛在用戶好像是領導或同行,所以教師經常“彙報”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將方案發給學生,以支持、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可以想象,這樣的腳本導致最終的在線教學不過是把課堂上的教師搬到網絡上,結果是兩頭不討好,作為不太會“表演”的教師不願冒那麼大的風險,而作為“網絡原住民”的學生千萬個不滿意。因此,基於技術的教學變革需要從方案變革做起,首先要學會混合學習腳本的設計,然後再考慮與富媒體技術的深度融合。

這段時間,我對“學歷案”又認真作了研究,新教學的方案設計需要強調這些方面的變化:一是確立“學主教從、以學定教”的觀念,方案的主體(行為主語)無論是目標還是過程,都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是學習的發起者、維持者與促進者,教學方案就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文本,是學習的腳手架;二是方案的實質是經過專業化設計的學程計劃、認知地圖和學習檔案,呈現學生何以學會的歷程,體現基於問題鏈、任務串的學習進階,是學習經驗的合理選擇與有序組織,而不是簡單的需要什麼媒體、用什麼方法、教什麼內容的問題;三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與目標匹配的評價任務,並將評價任務嵌入學習過程,實現學教評的一致性,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技術;四是有必要的練習與作業,沒有習是學不會的,練習可以分為檢測性、鞏固性與提高性三大類,借用技術平臺優勢,體現作業分層;五是方案要引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開展反思,教師要設計好具體的反思路徑與支架,便於學生實現學思結合、學悟合一,因為沒有悟的學習是不可能實現素養目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