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您對網絡"逼捐”怎麼看?

小玉子985


對於網絡"逼捐“的問題我兩點粗淺的看法:1,網絡"逼捐"看似暴力,實際上並非逼迫某些人非捐款不可,而是對有能力捐、應該捐、實而不捐的某些人良心上的質問和譴責,這是網絡時代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當然,在義捐的問題上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自覺自願,絕不能道德綁架!可是,某些人功成名就之後,卻忘了人民群眾才是捧月之星,忘了國家才是名利雙收的基石!在國難之時,民眾生死安危之刻,袖手旁觀,事不關己,不懂感恩,不懂回報,應該永遠受到良心的譴責!2,網絡“逼捐”,反應了普通百姓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的提高,因為力不從心,只能為正義、為道德、為良心、為中華民族的團結一心,同甘苦,共患難,吶喊助威,貢獻精神力量!人民群眾才是識別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照妖鏡,人民群眾才是弘揚正能量最好最大的社會舞臺!所以,與其說網絡“逼捐",不如說人民群眾在覺醒!我永遠支持這樣的網絡“逼捐”!!!


用戶綠柳迎春


我個人覺得這和搶劫沒什麼區別,我就見過一個真實的事件,老家隔壁鄰居,家庭條件一般,一家三口日子過得也還行,男人沒別的愛好,就喜歡買彩票,每次也不多,就十塊二十塊的,兒子上高中。男人中了五百萬,稅後也就三百來萬,本來挺高興的事,後來省裡新聞採訪,明裡暗裡說這是意外之財,做點善事,要去二十萬,開了口子後,就源源不斷的要捐款的上門了,不捐就說他們沒人情味,富了就不知道感恩,親戚也上門借錢,也都是不帶還的,還不能問,一問就說越有錢越摳門,男人和女人在單位也是,任何有競爭的福利和他們都沒有關係了,說他們幾百萬了還好意思和他們爭這幾十塊?沒要到捐款的報紙還上頭版罵人家,最後的結果是,這家人最後連兒子上大學的錢都沒有,還借不到,被逼無奈賣了房子和兒子一起去了兒子上大學的城市租房住。所以我個人認為任何逼捐都形同搶劫殺人!


秦卿情感驛站


不用逼捐,做為公民必須貢獻自已的一份力量。我是一名教師,掙錢不多,捐了五百,我老公二百。我兒子一百。我公公二百,婆婆一百。沒有誰逼捐,毫不猶豫的捐。我們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全依仗偉大祖國。只要錢能真正到需要幫助的人手裡。我們還捐。一直不相信紅十字會。


巴桂銀


捐款是一種自願行為,面對國家或某些團體,個體出現的災難或者深度的困難,捐款者處於愛心,捐出自己一部分財富。

捐款的人,一部分出於自願,出於愛心,或者出於對這種災難可能對自己的利益或者安全產生威脅,或者出於別人的眼光,輿論的壓力,當然了,一般普通的老百姓,由於經濟能力所限,捐的少一點、甚至沒有捐款,這真的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當中有些人生活還是比較困難,從一定意義上說,他們也是應該得到社會關愛甚至社會捐助的對象。 但是對於那些靠吃政策紅利,賺的盆滿缽滿的一些開放商、影視明星等在國家受難時出手吝嗇,甚至一毛不拔。他們當中一部分已入外國國籍或者準備加入外國國籍,在其他國家受難時也許會一擲千金,慷慨解囊,對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表現出麻木冷血,這些人的良知就應該被網民綁架、被網民聲討。也許即使被這樣“逼捐”對他們也沒與效果,但是能讓廣大網民清醒的認識到他們的真面目,在他們以後再要從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身上掠刮更多財富時能引起足夠的警覺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興平南郊竇文海


網絡逼捐。每次國家遇到大災大難,都會看到很多愛心人士,企業家踴躍捐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個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

但是我們現在的企業其實很多盈利困難,有的可能負債累累,但是每臨大難。他們很多都認為家國情懷,一定會先捐款,已解大難,而將自己的困難置身之外,這是我們大眾喜歡看到而且讚賞的。他本來弘揚的也是正能量和社會責任感。

但是現在看到逼捐最多的其實主要是演藝界。演藝界名人,主要是片酬高企。一部劇,一個代言就高達上千萬或者上億。就像現在網絡直播,當紅主播一年的收入高過太多的上市公司。大眾覺得平時都是大家捧,才能有他們的高酬勞;以及覺得他們始終賺錢比上市公司容易多,所以希望他們能多捐,帶給社會的更多的正能量。我認為大家美好的願望,無可厚非。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一些制度改善的助力。

其實普羅大眾有自己的劣根性,認為我是你的粉絲,我這麼喜歡你。你應該多捐,讓我也驕傲。但是很多就是網絡水軍,想想為什麼自己不捐呢。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粉絲們逼捐,我們很少看到某某粉絲團聯合捐很大的數目。名人粉絲動輒幾千萬上億,如果組織的好,一個粉絲十元,想想粉絲團的威力多大。也會讓我們看到更多正能量。



跨境海哥


我從涉及問題的兩類人來說說吧!

第一類,“逼捐”者。捐款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自願行為,捐與不捐,捐多捐少,都是捐款人的自願,無論如何,不能拿著任何理由來“逼捐”。

第二類,被“逼捐”者。被“逼捐者”大多是知名企業家或者明星,他們是社會公眾人物,他們的言行都會被公眾看到,也會被公眾監督。從社會發展的正向導向——助人的角度來看,他們處於社會經濟體系的上層,他們的根基也紮根於社會民眾,他們有義務幫助別人。從社會道德的角度和民眾的思維以及實現人的價值的角度來看,救助弱小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公眾人物應該走在社會的前面。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只站在某一方來看待!



終點之後333


1.捐款是一種自願行為,不好強求,也不宜直接上升到道德層面。

維護大家積極響應獻愛心的環境比每個人捐款金額是多少更有意義。如果公開指責,扼殺的是未來不確定的艱苦環境中,大家都面面相覷,害怕被道德綁架,被逼的“愛心捐款“會澆滅更多人的心意。



2.網絡上對某些企業某些人的指責,有些還比較理性,更多的是否存在打口水仗的情況呢

網絡暴力從來都沒有遠去,現在的信息社會,公眾人物知名企業的一舉一動都有據可查,冰山之下的情況我們不知道,冒出冰山之上的這些信息無法讓我們做出理性的評價。


3.奉獻愛心、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是咱們的初心。

以前有地震,這次是疫情,未來的未來,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各種特殊時期,某一次或者幾次、某些企業、某些明星都只能算是特殊時期的一個點,而未來再面對未知的困難的時候,受難區需要更多的企業家、明星愛心精神的薪火相傳,別丟掉了初心。



七顆森林的七月


也是兩面性吧,有好有壞,不好的一面,就是不夠尊重個人意願,容易不考慮他人實際情況,對他人造成困擾。好的一面是,確實會有那麼一些不太自覺的人,條件允許,經濟能力允許,他就是不願捐,我認為,捐多捐少是一回事,但是態度一定要有,這樣有助於國家人民間的凝聚力和團結。


有趣廣告


網絡逼捐是一種很不道德的行為。

捐獻是一種自願的行為。捐獻是人家的愛心,不捐獻也是人家的權利。

逼捐的人,心理上其實是一種仇富心態的變異。認為有錢人就應該捐,捐少了都不行,否則你就是一個不愛國、沒有善心的人,於是在各種社交場合議論、攻擊甚至謾罵,其實這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家靠聰明才智和拚搏努力辛苦賺來的。小錢有小用,大錢有大用。怎麼支配是人家個人的事情。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涉和指責,這是每個公民所應該享受的自由。

那些逼捐的人,如果某一天發跡,腰纏萬貫,是否就會主動捐獻呢?我看未必。他們群情激憤,他們激昂陳詞,只不過慷的是別人之慨,動的是別人的奶酪,自己不心疼。

你浪費一點唾沫,別人就必須損失大筆金錢,憑什麼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