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高三,剛剛在家裡考完試,同檔次的同學都大幅度上升,甚至後面也有同學到我前面,我該難受嗎?

太極星空


在疫情期間不開學,學生成績會默默拉大!

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中小學延期開學,對學生裡影響比較大的群體: 就是初三、高三的學生。

這些學生面臨著中考、高考,由於不能開學,會遇到很多的影響因素。

這部分學生,在學校裡的時候,由於受到學校的制度管理和老師的監督,在自律、學習環境方面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在家裡複習就會遇到這些問題:

【1】家裡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些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學生,在家裡無法安心學習,總是開小差兒,甚至被家裡的事幹擾。

【2】不等按時學習,沒有自律意識。

在家學習的時候,總是不能按時起床,作息的生物鐘亂了。

天天懵懵懂懂的,進入不了學習的情景。

類型以上很多因素,會影響這個高中生大學習情況,這些在學校的時候,是體現不出來的。

但是,在疫情期間,學生們之間比的不光是(1)學習能力,(2)還有自律的能力,(3)對抗學習環境的能力。

所以,還有可能出現題目中所說的現象。原本不如自己的同學,結果在考試的時候超過了自己。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惕信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是不是過度依賴學校和老師的管理。

相信在疫情這段時間裡,誰能把握住機會,自律起來,誰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牽牛花牽牛郎


我家高三閨女也剛剛考完出成績,大榜提了150名左右。她考完就和我說,這次排榜應該沒什麼參考價值。因為考完她登陸QQ,發現群裡很多同學在考試過程中作弊,互抄答案,網上搜原題等。榜單下來後,班裡一部分成績很不好的孩子抄冒了,竄到了中上。一些慢性子,但平時成績特別穩定的孩子卷子答的不理想,成績下滑,應該和電腦操作慢有關係。還有一部分學習不錯的男孩子,因為懶,應付的答。但是班級前幾的孩子依舊很穩定的站在最前面。

我和閨女總結了一下自己的試卷,成績上升是因為這個長假她特別不好的數化生都做了一對一補課,把高一和高二沒學習時落下的內容補充上了。這次成績提了一大塊,所以排名上升。

你這次成績下降也應該多方面分析原因,一是部分同學作弊,二是自己假期學習質量,三是網考的電腦操作水平。總結後改善自己的不足,正確下次考試有一個進步。


把段子匯成日子


高三一次模擬考試之後,同檔次的同學都大幅度上升,甚至後面的同學都超上來了,

——我應該難受嗎?

——不,你不應該難受,你應該高興!

高考結束了,同檔次的同學都考上了心儀的大學,甚至後面的同學都考上了好大學,但我落榜了,

——我應該難受嗎?

——不,你不應該難受,你應該高興!

進入大學了,同檔次的同學都過了四六級,拿了獎學金,甚至後面的同學都通過了,但我掛科了,

——我應該難受嗎?

——不,你不應該難受,你應該高興!

大學畢業了,同檔次的同學都找到了好工作,甚至後面的同學都簽約了,但我屢屢被拒,

——我應該難受嗎?

——不,你不應該難受,你應該高興!

可是,你高興得起來嗎?

同學,你心咋這麼大呢?


高校人才真經


我女兒今年也是高三,前一段時間她們也網上區二模,班上學生成績有的進步很大,有的退步很大,我對女兒要求是,你認真的考試,不要在意這一些,在家考試,會有很多的問題,我不一一說道。但是教育局為什麼一定要考,就是要讓廣大學子知道今年的高考題型走向,有點高考抓題的意思,你認真對待就可以了,把不懂的搞懂,就可以了,不用過於緊張,在意


Sally58940940


這個問題我怎麼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呢?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剛剛在家裡考完試,同檔次的同學都大幅度上升,甚至後面也有同學超到你前面了,你問大家你該不該難受。

我很明確地告訴你,你可以裝作不難受,裝作很堅強!但事實上,假如你真的不會難受,那麼你可能本來就是學困生,繼續被比自己差的同學超越,很正常;按照我以前同一個班上學差生的說法,倒數前10名和倒數前5名,沒有什麼差別。


我曾經帶過一個初一學生,他有一次段考的排名,排在班上的倒數第二名。有一天,我和他談話,說,你都倒數第二了,還不努力一下,以後沒有高中讀。

你猜他怎麼說?不著急,反正還有一個比我低,等倒數第一再說。他爸爸接著說,聽你班上同學說,那個倒數第一的總分就比你少一分,你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有差別嗎?他一本正經地說道:“少一分也是少,他為什麼不考到比我多一分?”

看看,都倒數第二了,還能如此理直氣壯地辯駁,何不拿這樣的勇氣多努力一下?

我發現,這樣的學生雖然不是很多見,但確實有!而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於自己的不足都喜歡視而不見,但對於比自己差的同學的考分和排名卻記得比誰都清楚。

或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喜歡看自己好的一面,不願意正視自己弱的一面。

再看看本問題。同樣的高三、同樣的寒假、同樣的考試,雖然說成績、排名的波動實在太正常了;但如果對於自己出現的問題採取選擇性的無視,我認為是不合適的。難受雖然讓自己不舒服,但想要舒服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因為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

選擇性地無視自己存在的問題,給自己過多的臺階下,其實就是沒有認識到“積小輸可能成大輸、積小贏才能成大贏”的道理。

難受不是頹廢,難受是知道痛之所在;知道痛之所在,才能迸發出奮鬥的動力,才有迎頭趕上的機會!

同學,你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感動時代


距離高考還有90天了,教育部也沒有通知高考要推遲,所以說時間還是很緊張的。疫情期間,高三學子很難做到100%投入到學習中,學校安排第一次模擬考試有助於考生緊張起來。你考的不好應該難受,因為你沒有進步,反而別的同學趕超了,說明你在家沒有努力。難受有積極意義,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就看你怎樣合理利用情緒逼迫自己努力。

難受後照樣我行我素,就像沒有思想的軀體,已經失去了前進的意義。難受如果能夠解決問題,我建議你一直難受下去。可是,光難受有用嗎?當下之餘要好好進行反思。對於你來說,高考已經到了衝刺的時間了,儘管處在疫情期間,但是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圍繞高考有序展開,每一次的備考都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切不可流於形式。

我建議你難受,也許這是刺激你追趕的唯一動力。

知道難受,說明你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你對考試後所處的排名不滿意,從你的問題中,我瞭解到你能很清晰的分析你的位置,說明你的心態目前是冷靜的,你也願意解決當前的危機。

這次考試地點很特殊,你可能沒放在心上,單純的認為大家都不會太重視,對成績一開始沒有多少期待。可是,當成績出來後,你有了新的認識,你的同學很多已經完成了超越。

這次考試結果讓你感到了高考的恐懼,也是一劑強心針,突然把你打醒,讓你明白了馬上要高考了,再不努力就真的落後了。所以,我希望你難受,都落後成這樣了再不難受正常嗎?難受能給你帶來積極的意義,你又何必強忍呢?

不破不立,化難受為動力,堅定信心,奮起直追。

同時,我建議你不要過度難受,衍生出一些其他心理問題就不好辦了。

人的情緒是會發展的,方向也會改變的,一正一反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過度難受可能讓你產生焦慮、恐懼,從而失去理性思維,難以控制,不斷放大自己的問題,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

尤其在疫情期間,延遲開學,少了老師的監督,又沒有同學間的互相促進,本身就很難全神貫注的學習,再加上過度難受,擔驚受怕,更會雪上加霜。高考又到了關鍵期,更需一門心思努力到底,這個時候因為難受而洩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那麼,你又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心理變化呢?

  1. 理性看待這次考試,疫情期間,特殊的第一次考試,意義在於讓學生找回高三的節奏,而並非看重成績。
  2. 合理運用你的心理變化,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分析試卷,查漏補缺,制定明確的追趕目標。
  3. 儘快摒棄雜念,升級自律行為,專注高三複習。最短時間內消除難受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樂觀的心態、鑽研的精神備戰高考。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高三已經進入了複習備考階段,開學可能還需時日。等待開學後再備考已經晚了,所以高三學子應該提前緊張起來,進入到正常的節奏當中。學校這一段時間肯定還會繼續進行模擬考試,要重視起來,這些考試都是很有針對性的,對你的高考知識點的複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德飛說教育


剛剛在家裡考完試,同檔次的同學都大幅度上升,甚至後面也有同學趕到你前面,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你還是要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讓我說,你就不該難受。俗話說,出水才看兩腿泥,不到最後的高考,誰強誰弱還說不定呢。


最近一些地區在防疫期間的高三學生居家考試,並不具備實際參考意義,基本上都是適應性考試。一般高三學生在第一輪複習結束後,都會有三次統一的模擬性考試,大多數高三學生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地區模擬性考試,第二次和第三次模擬性考試一般在三月份和四月份。現在受疫情影響,學生們都在家裡進行網上學習,那麼學校按計劃安排的模擬性考試只能在家裡進行。當然答題的過程無人監考,全憑學生自主進行。




比如,3月3日,北京市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統一開始考試,有5萬多名高三學生居家統一考試。這次考試主要還是為了讓學生適應新高考,熟悉試題的結構和考試的整個流程,所以考試的結果並不具備實際的參考意義。當然這種學生間、師生間不見面的考試方式,是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進行的,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

當然了,對於學習自覺的高三學生,超過一個月沒有見面,誰不知道那些學生在家裡有多努力。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疫情,雖然把學生們都堵在家裡,但是那些自控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肯定會有長足的進步,而自控能力差、貪玩的學生肯定會落後。



所以只要自己在家裡有規劃、能夠按照學校的安排或者自己的計劃、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進行學習,那你的功夫是不會白費的。一次開放性的模擬考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還是好好複習吧。

格超梅上


孩子:“老爸,你得做好思想準備。”

老爸故作輕鬆道:“怎麼了?”

孩子絕望地回答:“我這次數學沒考好……”

老爸:“考了多分?”

孩子:“你真想知道?”

老爸:“是的!”

……

老爸“笑”著問:“假如你這次正常發揮的話,你能考多少分呢?”

孩子居然很自信地說:“我正常發揮的話,能考130分左右。”

老爸:“太好了,祝賀你,這次竟然考得這麼好!”

孩子:“老爸,你是不是有病?我正常情況能考130分,結果只考了108分,你看把你高興成這個樣,還‘太好了’!”

老爸:“我問你,假如你這次考140分的話,你是不是挺高興的?140分近乎完美,把你的問題掩蓋了,你以為你數學學得很好了,現在寒假到了,你整個寒假不會再想著學數學了,開學之後,第一次數學考試,你肯定要敗下陣來。既然這一次的成功註定下一次的失敗,你說這次成功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次只考了108分,你肯定想著數學都考成這樣了,再不學數學,還有什麼出路?你看積極性來了。另外,正常考130分,結果考了108分,你這22分是怎麼丟的,它明明白白地寫在你的試卷上。你把你的試卷好好分析分析,看看這22分到底是因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還是因為基本技能出了問題,然後你整個寒假就針對這22分的失分暴露的問題,徹底地投入學習,開學之後第一次考試,你肯定能考好。這一次的失敗註定下一次的成功,難道這次失敗不好嗎?”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難受還是不難受是情緒問題,沒有應不應該。

模考結束之後,同檔次的同學成績都大幅度的上升,甚至後面的同學成績也排到自己的前面,此時你最關心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不是自己該不該難受。

其實在高三這一年,成績出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你感到難受也無可厚非,感到難受,那就證明你對自己的成績還抱有希望,你是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不論是難受還是不難受,最關鍵是要分析問題,然後去解決問題。

模考的目的是什麼?

高三這一年模擬考試非常頻繁,有些學校可能每一星期都會來一次小考,一月有一次大考,還有些學校,每星期都會組織一次比較大型的模擬考試。

學校組織模擬考試的目的,一方面是想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根據學生成績,調整接下來的教學計劃,另外一方面也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及時的發現自身的不足。要知道在高考中你主要的競爭對手不是在你班級裡面,也不是在你學校裡,而是其他學校的學生。

其實這一點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在很多省份每年能夠被211、985院校錄取的學生,都普遍集中在當地的超級中學裡面。

如果在全省範圍內組織模擬考試,或者是組織多校聯考,就是讓考生了解到你在你周圍考生的實力,以及目前你在全省內所處的排名。

因此,你考試結束之後,瞭解了自己的排名後,接下來就需要去分析問題。

如果成績進步了,當然值得高興,成績退步了感到難受也無可厚非,但是高興之後難過之後,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模考之後重點要關注兩個問題

第一,我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之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我成績出現了進步或者退步?

如果是學習態度有問題,比如最近一段時間變得比較懶散,那麼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要知道高考前的衝刺,就相當於馬拉松的最後一公里,此時你停下來,那很有可能會被其他同學遠遠的甩在後面。

如果在過去一段時間,你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不進則退,那麼你就要思考一下,你的時間都花在了哪裡,你平時都是怎麼學習每個科目的。

就拿高考數學來說,你要思考一下你平時花了多長時間做習題?花了多長時間來聽課?花了多長時間來整理錯題?

如果你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聽課上面,導致缺少針對性的練習,那麼考試的過程中,你成績肯定會出現退步。

再或者是你只做題不總結,也不聽老師講解,那麼此時,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準確的把握考試的重難點,學習的側重點偏離了考試的方向,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即便是你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效果仍然非常不明顯。

別的同學學習效率都提升了上來了,而你的學習效率卻降下來了,這就導致在同樣的時間內,在同樣的努力程度下,你的成績和其他同學相比出現了退步。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有一部分學生是在家複習,並且有些省份通過給考生郵寄試卷的形式,讓考生在家進行模考。

題主在家複習以後,成績出現退步,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在家複習這一段時間,你的學習態度出現了問題,如果你的自制力非常差,那麼在家複習效率肯定會非常低。

如果你在家複習期間,每天都是一邊聽著網課,一邊耍著手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刷著習題,而且他同學是高度自律,全神貫注地在複習,那麼1~2個月之後,成績自然會有差距。

在分析完問題之後,接下來需要關注的焦點是,我該怎麼努力才能夠把差距彌補上來,同時根據模擬考試的成績狀況,制定一個詳盡的複習計劃。

舉個例子,你的成績出現了退步,不是所有的科目成績都出現了退步,而是有些科目成績退步了,有些科目還能夠保持在原來的成績。

針對出現退步的科目,思考一下,這個科目哪個地方,或者是哪個知識模塊出現了問題,如果想要把這個科目的成績提上來,哪一個地方最容易突破,也就是花最少的時間,能夠快速把這一塊知識掌握起來,並且掌握之後,能夠讓成績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找到學習的目標以後,此時就朝這個方向努力。

最好是能根據知識點制定一個計劃,比如每天覆習幾個知識點,複習完這些知識點之後,做哪些對應的練習題或者真題。

當然可能有些同學不知道自身的問題出現在哪裡,此時最佳的辦法就是和其他同學結伴學習,每天把自己的學習計劃發給其他小夥伴,讓其他同學監督你學習,並且每天每星期都要進行總結反思。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



升學與考試


同學:剛剛考完試,後面的同學都跑到我前面了,我該不該難受?

魯豫:哈哈哈哈哈

同學:你笑什麼?

魯豫:我是不是不應該笑

同學:我說了我成績沒考好,很難受!

魯豫:那為什麼不好好學習呢?

同學:學不會

魯豫:真的嗎,我不信。

你說你是個同學也是奇怪,自己成績被別人超過了,反而問別人自己該不該難受?成績被別人超過了,而且還是之前不如你的學生,難道你就不反思一下為什麼嗎?退一步來講你難受又有什麼用呢,大哭一場成績就會升上去嗎?

對於你的情況,先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沒有考好,第二點你提到同檔次的同學都有了大幅提升,那麼為什麼你沒有提升?更嚴重的是在你後面的同學都超過了你,所以情況很明顯,未必是別人進步,你有沒有想過是自己退步了?



你都已經高三了,還有100天不到就要高考,不要糾結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好好想一下怎麼提高成績才是重點,別一點小事,你該不該難受都要拿網上來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