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生態改善 農民增收 宣威“還”出來的脫貧路

退耕還林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山區、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有效途徑,直接關係著農民群眾的長遠利益。2014年以來,宣威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累計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32萬畝。大規模的退耕還林,既改善了的生態環境,還培育出蘋果、板栗、核桃和花椒等產業,助力群眾增收。在實施退耕還林中“還”出了產業,“還”出了基地,“還”出了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生态改善 农民增收 宣威“还”出来的脱贫路

在樂豐鄉新月村的蘋果種植示範基地裡,戴著口罩的農戶保持著一定間距,正在地裡鋤草。農戶羅保健在林業站工作人員指導下,正在給蘋果樹疏枝。羅保健告訴我們,原本他的幾畝地全是用於種植馬鈴薯、玉米等傳統作物,一年收成除去日常生活開支,幾乎所剩無幾,如今遇上了退耕還林的好政策,既拿到了補助金,又種上了經濟林果,收入較之前有了很大改觀。

羅保健說:“我有5畝地,以前種包穀、洋芋,一年下來一畝就是一兩千塊。現在種蘋果,估計每畝產值有三千多,收入增加了,也能改善生態環境,真是一舉兩得 。”

 

生态改善 农民增收 宣威“还”出来的脱贫路

 

新月村蘋果種植示範基地共有76畝退耕地,涉及農戶24戶,其中有8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蘋果種植,只是樂豐鄉退耕還林發展生態種植的其中一個產業。據瞭解,樂豐鄉自2014年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以來,共退耕還林3.2萬畝,其中發展以蘋果、花椒、核桃為主的經濟林果1.6萬畝,涉及退耕農戶420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60戶,戶均享受退耕還林補助4500元。

樂豐鄉林業站站長鄧傳東說:“我們始終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鼓勵農戶種植矮科作物,以耕促扶、以耕促管、提高退耕還林效果,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退耕地管護力度,強化技術人員培訓,紮實抓好提質增效改造工作,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生态改善 农民增收 宣威“还”出来的脱贫路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宣威市充分發揮退耕還林工程生態脫貧和產業脫貧中的支撐作用,不斷加大貧困地區的退耕還林力度。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32萬畝,投入資金5.44億元,涉及農戶97424戶35137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退耕還林5.0965萬畝,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3730戶61257人,兌現補助資金7995.65萬元,戶均5823.5元。通過全面實施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加強貧困地區生態修復治理,減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增加了貧困人口經濟收入,壯大了林業特色產業。

 

記者:張黎立 劉寧 魏成龍(實習)

監製:康雋軒

總監製:周開平

生态改善 农民增收 宣威“还”出来的脱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