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婆和老媽水火不同爐!誰來給個靈丹妙計?

裝機帝


老婆老媽水火不同爐,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忍耐程度有限,相處的方式,保持一碗飯的距離,互相不打擾,但雙方都要付出真心,最佳的方法,一方多付出,另一方一定有感動!


知心姐姐888


分開住吧。

我自己的例子也是,確實觀念不一樣,管的太多了,挑剔也多。

基本身邊的男性朋友都是這麼處理,我列舉出來供你參考。

我的情況是老公強烈要求搬出去,正好我自己有套房子在同小區,週一週五白天他們帶,晚上和週末我們自己帶。

有兩個男生朋友的老婆是直接辭職自己帶娃。其中一個在北京闖蕩的朋友,拿出20萬給爸媽,讓他們回老家去玩。其中一個是和老婆另外出來租房子住,自己買的房子給爸媽住。

這樣孝心也有了,夫妻的小家也顧上了。但兩者都要求男生有足夠的獨立能力,能夠有經濟實力養家。

一旦你們經濟不獨立,還靠著公婆支持的那種,你就只能忍忍了


紫依


婆媳矛盾,是很多家庭難以迴避的問題,畢竟兩者之間的關係比較特殊,讓一對原本沒有任何關係的女人硬要充當“母女”一般的情分,真的是很難。

而日常生活中,婆媳之間的相處,也真的是不容易。介於兩人關係比較敏感,看似彼此之間很近的距離,實則卻隔著萬丈深淵,一不留神就會很受傷。

因為兩人並不是相互瞭解,也不熟悉,更無血緣關係,硬要因為同一個男人而扯上關係,一開始並不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的,所以難免會有猜忌和不信任。

婆媳關係想要更好地維持,需要雙方不斷地投入以感情。

只有單方面的付出,最終只能是寒彼之心。因為你的所為得不到回應,你做的再多在對方眼裡都是應該的,但你若不做,便成了十惡不赦的事情。

人都是有心的,當婆婆的在愛自己兒女的同時,也要看到兒媳的付出,不要因自己偏激的行為,讓原本和睦的家庭無端蒙上陰影。

而聰明的婆婆都會懂得不在背後議論兒媳,更不會輕易說兒媳什麼都做不好,她只會誇兒媳的好,不但暖了兒媳的心,也會促進小夫妻感情進一步深厚。

當兒媳的也要清楚,婆婆對自己好,也都是因為老公待自己不錯,並不能因此恃寵而嬌,心裡也把婆婆當成媽一樣放肆,該尊重的要給予足夠的尊重,而不能說的儘量要避免。

在婆婆面前,不能和老公有太過親密的行為,只要老人懂得兒女婚姻順遂就夠了,想秀恩愛還是回到自己家裡去。畢竟婆婆把自己當女兒,自己並不是婆婆生養的,到底還是不同。

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良好的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其實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只要彼此都擺正了自己的心態和位置。婆婆在兒子成家後學會放手,兒媳不要把婆婆當成假想敵,而是真正的尊重。

相信你用心去付諸實際行動,誰都不瞎,都會看到你的真心的。



葉桃之


昨天剛寫了一篇關於婆媳關係的文章,我按我的理解分享一下我的個別觀點,希望對方有幫助。

婆媳關係看似是兩個女人的戰爭,實則要處理好婆媳關係的人,往往重點不是在於婆婆或媳婦,而是在於處於這個戰爭中間地帶的男人身上。糟糕的婆媳關係裡,都有隻會一個逃避問題的敷衍的男人;和諧的婆媳關係裡,都有一個會做事的高情商的男人。如果處理不當,那麼家庭矛盾不斷,如果處理得當,家庭和睦興旺。

兒子是連接婆婆和媳婦之間的紐帶,當婆媳之間發生矛盾時,兒子的處理方式,在婆媳關係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在處理調和矛盾時,公平雖然重要,但用情更重要!兒子在處理婆媳矛盾過程中,既要做到公平對待,更要做到有情有義,關鍵還要在於自身的情商和素養,利用自己身為人子,為人夫的特殊角色來進行協調好雙方的關係。

一個高情商的男人要學會做婆媳之間的潤滑劑,處理好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

可以學習以下三種方法:

  • 第一,不做雙方的傳話筒,必要時候兩頭瞞。

在中國,大多數婆婆的控制慾都是極強的,她們生活了幾十年,都有自己的說經驗和閱歷,婆婆和媳婦在一起生活,由於年齡、觀念、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的差異,不可避免地對對方有一些看法,也不可避免的在兒子面前絮絮叨叨,說這個媳婦哪裡哪裡不好或什麼什麼做得不對,甚至還讓你提醒一下媳婦要改正什麼的。

而媳婦作為你們家唯一的外人,如果你不能在你的家人面前維護她,還要當著家人面數落她,教訓她,那樣她也會慢慢積累不好的情緒。婆媳之間本來就沒有深厚的血緣關係,她們之間的感情積攢本身就不易,更何況一個眼神,一句話都有可能被過分解讀從而引起誤解,況且矛盾一旦產生更是難以化解,最終夾在中間受罪的還是你自己。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一定注意不要成為雙方的傳話筒,給對方說“我媽讓你注意一下什麼什麼”,或者是說“我媳婦說你如何如何”,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愚蠢的,無異於把婆媳關係推向萬丈深淵。

無關緊要的一些小事你就聽一下就完了。

確實需要指出的問題,也一定要在對方想不到是婆婆或者媳婦提出的時候,再向對方委婉提出,千萬不能暴露目標。

  • 第二,要懂得做順水人情,兩頭哄一鬨。

在網上看到有個丈夫分享了他的一個成功案例:他幫老媽買米,扛到了4樓半,然後交給了媳婦,媳婦艱難的拉到5樓,他媽開門一看,瞬間就感動了,迎進門又是遞毛巾,又是遞水的,還把兒子數落了一頓,兒子看著媳婦心裡樂開了花。

再比如母親節到了,你給婆婆選了一份禮物,雖然禮物是你選的,錢是你付的,但你要和母親說:“這是媳婦特意給您老人家買的禮物,您看喜歡嗎?”你這麼一說,母親就高興了,媳婦在她心裡也加了分,同時媳婦也很高興,你幫著她樹立了一個孝順媳婦的形象。至於事實究竟是如何,在和諧的婆媳關係面前還重要嗎?

  • 第三,要懂得說善意的謊言,化解矛盾。

婆婆疼愛媳婦,給媳婦買了衣服,但是媳婦不喜歡,覺得衣服的品位不適合自己,並囑咐你今後別再讓你媽給她買衣服了。你不能直接說:“媽,你別買了,你買的衣服媳婦都看不上眼。”那樣會傷了媽的心。

你可以嘗試這樣勸勸媽媽:“媽,媳婦上次就說了,媽媽買的衣服很漂亮,但是她現在衣服已經夠多了,買這麼多衣服太浪費了,穿也穿不完,而且很快會過時的。”沒準你這麼一說,媽媽就不打算買了,心裡還覺得媳婦是一個節儉和會過日子的人,這樣不是兩全其美嗎?

以上只是舉的幾個例子,生活中婆媳之間還有各種各樣的難題需要我們男人去高情商的解決的。


蝸牛情感故事


老太太們在一起有個典型的現象,那就是——說起女兒是(指用柺杖)畫圈的;說起兒媳是搗凹兒(用柺杖不停的戳地)的。總之是自己的女兒好,別人的女兒差。所以,作為兒子與丈夫這個雙重身份特別關鍵。當年和稀泥,背後勸母妻。多勸他們為人要想來回理,凡是要存公道心。要得公道,打個顛倒。即現在常說的“換位思考”。如果雙方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有一方能做到,矛盾即可化解或者大大弱化。


洛陽艾農


我來回答“老婆和老媽水火不同爐,誰來給個靈丹妙計”的問題。

一 老婆與老媽鬧矛盾,最“鬧心”的是你,一邊是同床共枕的老婆,一邊是生你養你的老媽,誰都有理,說誰都不聽。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婆媳關係本來就難處,如果鬧到“水火不同爐”的程度,肯定兩個人都有責任。

婆婆作為長輩,作為母親,有她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有她的處事哲學,也肯定會有意無意之間帶到家庭生活中來,比如她的“育兒經”,比如某些生活習慣,自律性不強的也會順口說出來,不論對錯,時間久了,兒媳都會反感,厭煩。

兒媳作為晚輩,作為這個家庭的“外人”,確實需要一個適應期,作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對於婆婆的一些說教肯定難以理解難以接受,從開始的“一笑了之”,到後來的“惡言相對”,婆媳之間的矛盾會積累的越來越多,最後“水火不相容”。

二 老婆與老媽鬧矛盾,你該怎麼辦?你作為媳婦和媽媽的親人,即是她們溝通的橋樑,也是增進她們感情的紐帶。同時也是家庭和諧穩定的“壓艙石”。她們產生矛盾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你發現沒有?是不是及時化解了矛盾?兒子要經常在老媽經常面前“美化”媳婦,丈夫要經常在媳婦面前樹立老媽的形象,你可以做雙方的“撒氣桶”,給她們“減壓”,但是如果充當“傳聲筒”,那就是“火上澆油”了。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一般來講,婆媳之間存在的矛盾沒有大的原則問題,如果兩個女人能夠理性對待出現的問題,寬容對方,婆媳關係就能夠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建立良好的婆媳關係。作為丈夫和兒子的你,作用尤其重要,如果能夠做到“兩頭瞞”,“兩頭勸”,對她們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完全可以化解婆媳之間的矛盾。

三 婆媳分開生活,理性緩解婆媳矛盾。如果婆媳雙方都不能理解對方,做為“受夾板氣兒”的你,也無法解決她們的矛盾,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婆媳分開生活,可以暫時緩解婆媳矛盾,給她們創造一個反思的機會和空間,為以後婆媳和諧共處創造條件。

因為丈夫因為兒子的親情關係,婆媳才走到一起,成為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可能割斷親情,婆媳分開住可能是權宜之計,也可能需要永遠分開,這都不是事兒,重要的是一家人不論貧窮富貴的生活都要過個開心順心,你說對嗎?

不知道我的意見對你是否有幫助?


海灘拾貝


這個問題是無解的,根源是我們與父母天然的感情。在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孝”成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也成了社會最厲害的道德標準,男人們往往會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混淆是非。尤其是在老婆和老媽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不問青紅皂白便認為是老婆的責任,並幫著父母責怪老婆。在這種情況下,男人並不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在維護家庭的和睦,卻只會盲目的要求老婆一人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來維持家庭表面的平靜。

這一點可能所有的老公都會喊冤:自己既然娶了老婆回家,怎麼會排斥她呢?但有些男人雖然主觀上沒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卻在做著這樣的事,讓老婆感覺自己在你家就是一個外人,處處受到排斥。

努力去往好的勸吧!因為我家也是這樣的,離婚成本太高!我感覺我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婆媳而不是女婿與岳父的矛盾!女性相處還是存在些問題的!



流淌的春季


婆媳矛盾一直是中國最難處的關係,也是婚姻最大的絆腳石

婆媳矛盾的特點:

1.婆媳矛盾具有普遍性。

2.婆媳矛盾具有持久性。

3.婆媳矛盾具有難調和性。

都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婆媳矛盾呢?

1.兩代人的價值觀差異,是矛盾的根本原因。

觀念的不同,年齡差異大,所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教育不同,各自的家庭環境氛圍不一樣,所以,隨之而來的價值觀,可能就存在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就是導致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

2.沒有血緣關係,註定不能彼此真正的包容。

雖然說,男女結婚之後,女人嫁到男方家庭生活之後,她所面對的還不是自己的小家庭,而是男人的原生家庭問題。在這個家庭裡,婆婆是家裡的主人,在觀念上和思想意識上會有一種優越感,會覺得媳婦要融入的是自己的家庭,要適應的也是自己家庭的生活習慣。所以,對於媳婦會有跟多的要求,而媳婦在這個家庭裡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而且內心是排斥的,不想接受的,所以,這種狀態下,一旦有矛盾,彼此就難以包容,都會覺得委屈的。

3.媳婦經常嫌棄

4.就是婆婆沒有界限感

大部分婆婆理直氣壯地認為,她和兒子是一家人,媳婦是外人,這就是婆媳矛盾的起點。很多婆婆喜歡干涉兒子一家,兒子和媳婦一吵架,她就會衝上去幫著兒子說話;兒子和媳婦的房間,想進就進,人家一鎖門,就大哭大鬧,說兒子沒良心,防著她;還有兒子媳婦什麼時候生孩子,生男生女,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想幹涉。很多婆婆都意識不到,一旦孩子結婚了,他就有他的的小家庭,相對於他的小家庭,婆婆和公公就算是外人了。兩個家庭都是各自有各自的一個邊界。

5.婆婆總想著佔有兒子,捨不得放手。

有句話說的好,父母對子女的偉大之處在於,幾乎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的,唯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

6.是婆婆把兒子看的比自己老公還重要。

剛生完孩子我能理解,會在很長時間內,特別愛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比自己的老公重要。但是我想說的是,一個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兩的關心,絕對不是親子關係。如果親子關係駕在夫妻關係之上,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婆媳關係就是這種意識導致的。婆婆把精力放在兒子身上,一旦兒子有了屬於他的另一半,就會非常失落,覺得兒子背叛了自己;

7.很多婆婆都嚴重雙標,特別心疼兒子,但是把媳婦當外人。

婆婆一看到兒子對媳婦好,比如給兒子做飯啊,買禮物啊,心理就會覺得不平衡。

8.兒子沒有處理好老婆和媽的關係。

很多男人總是無辜,我夾在中間,我也很痛苦啊。其實我覺得男人要有原則性,獨立。可能有的會說,我媽總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啊,我也沒辦法呀。我覺得你媽之所以這麼強勢是因為他沒把你當一個對等的個體來尊重。同時如果你也不夠尊重和心疼你老婆,這就讓你媽有恃無恐。覺得你都不在乎你老婆,她就更可以欺負你老婆了





怎麼樣才能化解這種矛盾。

1,改變思維,從思想上接受不同和差異,淡化這種婆媳關係。

也就是說,你要從一開始不要對婆媳親情有過多的期望,你要接受婆媳是兩個不同的人,無法和自己的親生父母以及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的親密關係。把這種婆媳關係就簡單看成是一種姻親關係。也就是說,不管是媳婦還是婆婆,在締結這種關係之前,不要對對方有過多過高的期望。只有降低這種期望值,你才不會在真正生活在一起之後會因為各種不同和差異而過度失望。因為有了這種心理預期,在處理分歧的時候,才能夠冷靜和理智。

雖然媳婦喊婆婆為媽,但事實上無法和親媽一樣,叫得再親也改變不了沒有血緣關係這樣一個事實。所以,彆強求婆媳達到那種母女關係的狀態。好好的把對方當成是親人,甚至是朋友,客客氣氣,淡然相處就好。

2,婆媳之間多找一些共同的話題,多溝通,多瞭解彼此,多包容。

婆媳之間,如果不刻意去找一些共同的話題,往往可能無話可說。畢竟兩個陌生人走到一起,而各自都有自己熟悉的人,如果兩個人不能積極找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的話題,往往是難以有效溝通的。可就生活中,飲食,人事交往,家庭理財,或者說照顧孩子等事情上互相交流感受,多互相學習,這樣,在交流和溝通之後,雙方的感情才會進一步增進,關係會越來越好。

3,多趨同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對於分歧多采取擱置,或者不爭議,互相尊重。

處理婆媳矛盾的關鍵的一點,就是,彼此要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溝通和交流的基礎。只有彼此尊重,各自才有一種態度去積極地面對問題。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尊重各自不同的價值觀。畢竟人跟人不同,更何況是兩代人,兩個不同環境成長起來的女人,這種差異是允許存在的。在尊重的基礎上,冷靜和客觀去面對這種差異。這樣,就能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就能理解對方的難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感同身受,然後自己勸自己,去接受不同,然後溝通各自的想法,去達成一致。這樣就減少因溝通不暢而導致的誤解。

4,醜話提前說,有話當面說,有效預防一些分歧。

很多時候,婆媳矛盾之所以產生,往往事情出來之後,雙方沒有及時有效地溝通,心理落差較大,誰也不想讓步,才導致了矛盾的產生的。如果,雙方在遇到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前,先把醜話說在前面,先說說自己可能會怎樣做,不是針對對方才這樣做的,所以,提前都做了預防,在事情出現的時候,雙方的心理接受起來才不至於太意外。所以,也會因為對方已經提前說了,而減少指責。雙方心裡有怨言和不滿,或者什麼想法,當面去說,減少背後生氣對對方造成的誤解。話在當面說,更顯得真誠,從而也能迴避或者弱化一些矛盾。


5.合理降低媽媽預期,讓她有自己的生活

6.不要對媳婦要求太高

7.壞事化小兩邊藏,好事誇大兩邊傳

8.不要住在一起

這就是我們的共識:天上地下,你和我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雖然重要,畢竟不是相伴一生的人,在權衡輕重主次時,也要退而求其次。

至此,這個千古難題終於有了答案:“如果你老婆和你老媽同時掉水裡,你救哪一個?”

“救老婆。”

“老媽呢?”

“我老爸去救啊!”



天上地下,你和我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雖然重要,畢竟不是相伴一生的人,在權衡輕重主次時,也要退而求其次

思來想去,還是家庭權力界限的問題。即公公婆婆不懂界限為何物,丈夫不懂主次為哪般。

公公婆婆認為,你是我的兒,我就有理由控制你。我對也好,不對也罷,你是孩子也好,成家立業也罷,都得聽我的。他們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品,當成實現自我意志的道具,而不是任其生長,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

因此,這種無界限的權力觀念使得他們生出幻覺,即,我永遠可以干涉,甚至操控你的生活。

而丈夫認為,孝是無底線的。無論在生命中的哪段時間,都必須對父母孝,並且順,唯父權是從,接受他們的控制,繼續做一個兒子,而不是一個丈夫。

一個順從權力的人,必然也是一個專制的人。因此,他會對妻子施以夫權。當他覺得妻子忤逆,特別是涉及父母,便會怒不可遏,自以為正義地揚起拳頭。

然而婚姻,不是父母娶媳婦,也不是君王娶臣民,而是丈夫與妻子結婚。

同樣,家庭關係的核心,不是父與女,母與子,而是夫與妻。

拎不清這一點,家庭必將亂套。

當生命中兩種最重要的關係——血緣與婚姻——發生對立,直至不可調和,輕哪方,重哪方,都會發生悲劇。

但如上文所說,這種矛盾說開了,不過是父母界限不明,血緣關係濫用。

界限不明,就會導致隨意性越界,干擾他人而不自知。

關係濫用,就會導致選擇性失明,枉顧真相而不自省。


六神有主


老婆和老媽水火不同容!怎麼才能讓她們和諧,這個問題嗎哈哈啊哈哈,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婆媳關係不好,那是幾千年留下來的嗎!沒有幾個和諧的。其實她們倆個人都是愛你的人,就看你怎麼辦了!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她們中間要有一個是真心愛你的人!就會讓著對方的!就不會水火不容的嗎!



任性大媽很快樂


目前關係已經水火不容了,首先可以肯定的說你沒有起到“雙面膠”的作用!!正如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一樣,婆媳關係好不好,就看男人怎麼做。的確,凡是那些好的婆媳關係裡,都會有一個像“雙面膠”樣的男人,是他把婆婆和兒媳婦緊緊地黏在了一起!!所以你現在再怎麼調解也是多說無益,他們要是聽你的,肯為你著想,不會讓你這麼為難,面子工程肯定要做的,關係也不會鬧這麼僵。既然關係已經惡化成這樣了,恐怕你也無能為力了~目前只有分開過,拒絕婆媳住在一起,所有事情由你出面解決,避免一切正面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