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皇權與相權的平衡,這似乎是一個千年話題,兩種角色相愛相殺,各類戲碼以各種形式在華夏大地上百花齊放。很多人對專制集權深惡痛絕,認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毒瘤之一,但是遇見皇權和相權這個問題時,他們往往一邊倒地站在皇帝一邊,下意識充當維護皇權的急先鋒,這種為奴才而不自知是一種有意思的現象,似乎是現代的年輕人喜歡不自覺的將自己帶入到皇帝的角色中,通過對於無限權力的臆想,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安慰的外在表現。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皇權至高無上,這很好理解,而什麼是相權呢?像電視劇裡一樣?皇帝端坐龍椅,丞相猥瑣在下?當然不是!按照《史記》的說法,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也就是說,宰相併不是皇帝的秘書,他們管著通天大事,在下面跪受筆錄的那個是清朝的軍機處,和一群太監扯皮的那些是明朝的內閣,都不是宰相的真正狀態。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雍正皇帝在軍機處

我們看一下丞相辦公室的配備就可以對相權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漢代丞相開府治事後,辦公室大概有十三個部門,也就是傳說中的“十三曹”——

一、西曹,主管府史署用。相當於丞相府的組織部門,負責錄用丞相府的屬官。

二、東曹,主管包括軍吏在內的二千石長吏的遷除。二千石是當時的高官,地方上的太守以及中央的卿都是這個級別。相當於中央組織部,擁有官員的任免權,而九卿中並沒有主管人事的單位,也就是說這個部門包攬了所有的人事任免權,權力極大。

三、戶曹,主管祭祀農桑。九卿中有主管祭祀的官員,這個部門應該是主管農業。在農業社會,這相當於管理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部門。

四、奏曹,管理政府一切章奏,大致相當於唐代的樞密院,明代的通政司,權力極大。

五、詞曹,主管詞訟,即負責法律民事部分。

六、法曹,掌郵驛科程,類似於現在的交通部。

七、尉曹,主管卒曹轉運,是管運輸的,相當於清代的漕運總督。

八、賊曹,管緝拿盜賊。

九、決曹,主管罪犯的最終審核。

十、兵曹,管兵役。

十一、金曹,管貨幣鹽鐵,鹽鐵和貨幣是漢代最賺錢的行業。

十二、倉曹,管倉谷。

十三、黃閣,主管簿錄眾事。

由此可知,真正開府治事的丞相主管國家政治、經濟、司法等所有事務,是政府的首腦。相對於丞相府的配置,九卿的職能就有點兒忽悠人的意思了,基本上都是管理為皇帝服務的部門。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季漢丞相諸葛亮

在我們的印象中,專制社會國家的命運通常被寄託在皇帝一人身上,皇帝的混蛋程度直接決定了國家的興衰榮辱。而在丞相職能正常運轉的狀態下,丞相的存在對皇帝的權力產生了極大的制約,使皇權不至於變成野獸;同時,一個賢明的君主對相權也是一種限制,使丞相不能染指皇冠。這是中國政治哲學的理想狀態。眼熟嗎?像不像君主立憲制?喜歡嗎?是否覺得這就是古代民主之光?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大漢丞相蕭何

但是你喜歡沒有用,皇帝不喜歡。到了漢武帝時代,為了對匈奴用兵,漢武帝需要一個如臂指使的行政機關,於是皇帝利用身邊的侍中、郎官等機構指揮外朝,逐步就形成了內朝決策、外朝幹活的局面。但是從法理上說,皇帝身邊的侍中、郎官們都隸屬於光祿勳,而光祿勳是九卿之一,要向丞相彙報工作。所以,折騰半天也沒有邁過丞相的職權範圍。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漢武帝劉徹

但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的權力部門,比如尚書令。在漢代,皇宮也就是皇帝養女人的地方,實際的辦事機構就六個部門,分別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書。而這六個部門中,也就是尚書確實是要參知政事的,其他都是伺候皇帝吃喝拉撒睡的。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天子近臣韓焉

而自漢武帝開始,皇帝的秘書處逐漸作為國家決策部門進入政府,至東漢成為了位高權重的政府首腦,到了隋唐時代更是成為了實際意義丞相官方稱呼,至此皇帝的秘書處徹底取代了國家政府應該有的職能部門。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東漢尚書令

整個國家開始為一個人服務,這是中國政治開始墮落的重要標誌,儒家理想的政府組織形式成為泡影,皇權成為了不受限制的唯一權力,開始決定全體中國人的生死,中國的封建制度由此開始變得反動,直到清朝滅亡。

當皇權戰勝相權意味著什麼?

君主專制制度的最後餘暉


所以說相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和劑,失去了相權的皇權很快就會墮落成獨夫民賊手裡的工具,相權的失敗代表著中國古典社會進化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