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雕刻藝術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可以說,在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比雕刻更古老,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比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雕刻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且實實在在的人類歷史。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在山東淄博境內,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等遺址400多處,有著極為悠久而深厚的雕刻藝術發展歷史。歷朝歷代以來,淄博地區出現過無數手藝精湛的能工巧匠,有著燦爛的雕刻文化成就,其傳承綿延至今,在這個偉大的傳統文化復興時代裡,再次煥發出了她動人的光彩。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房平寬,1963年生,博山人,生在一個巧手匠人之家。他的父親房統恭是個孤兒,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大姐長大。在房平寬的記憶裡,他的伯父房偉恭和父親兄弟二人都是那種天生的藝術人才,雖說從沒正經拜師學過,但他的伯父會畫畫,只要是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東西,不管是房屋器具、山川河流還是雞鴨鵝狗貓,他都能信手拈來畫得惟妙惟肖,尤其是一手自畫像,更是畫得靈氣十足,簡直就像是用模子壓出來的一樣。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與伯父相比,房平寬的父親似乎更有藝術天賦,他不但無師自通地學會了一門精湛的古建技藝並以此來養家餬口,讓妻兒老小衣食無憂,而且他還會用銅絲編織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當年他曾經用銅絲編織了一個碗櫃,做工精美而且極具巧思——不但造型別致,就連櫃門上的鎖,都是用銅絲編織而成,而且開關非常方便。據房平寬的妻子張波說,當年兩人結婚的時候,她什麼也沒要,就相中那個碗櫃了,只可惜房平寬太憨厚,不好意思要,結果被大哥給“搶”走了。直到現在,只要一提起那個碗櫃,張波還是滿臉的渴望,只不過大伯哥也是喜愛有加,所以一直不肯給。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房平寬從小就擁有一雙巧手而且極具藝術創造力。博山地區多山,觸目皆是嵯岈奇石、漫山遍野的林花怪樹更給予了他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別人覺得很平常的一塊石頭,在他的眼睛裡能幻化出變幻莫測的形象;山上隨處可見的斷木、樹根,他都能從中感受到生命氣息的湧動。就連雨後山間鬆軟的泥土,他也喜歡用手搓圓就扁,在感受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同時,讓它變成自己所想的模樣。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1981年,房平寬到了湖田石礦當學徒,學習打鐵。18歲的年紀,正是充滿了夢想的年紀,自小就痴迷於各種造型的房平寬並沒有把打鐵當成什麼苦差事,他反而非常沉迷於那種將堅硬的鋼鐵任意塑形的感覺,那是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和征服感,似乎也是除去石頭、木頭、泥土之外,另外一種可以讓他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短短一年時間,房平寬即學成出徒,正式進入湖田石礦工作。他又用了一年的時間熟悉工作環境、系統學習並熟練掌握工作流程、技巧等等,由於他頭腦靈活且為人豁達,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主管和同事們的認可,而隨著工作逐漸走上正軌,他的閒暇時間就慢慢多了起來。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有人說,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有共通之處,所有發自內心的喜歡都能主宰你一生的悲歡,而房平寬就是如此。隨著生活和工作的逐漸穩定,他靈魂裡的那種對於物像的執著又開始躁動不安。198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街頭遇到了一位刻瓷藝人,那種看似簡單的刻畫勾描、上色暈染之後,原本平淡無奇的白瓷盤上所呈現的無窮意蘊和美輪美奐瞬間便吸引了他所有的注意力。連續幾天的從旁觀摩之後,他立刻購買了刻刀、瓷盤、顏料等,回到家自己做了起來。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受家庭影響,房平寬對於繪畫等造型藝術似乎有著天然的穎悟力,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就完成了從一個刻瓷門外漢到一位刻瓷高手的華麗蛻變,其畫功、刀功、圖案設計達到了完美融合的地步,不但得到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認可,而且礦上還專門給他配備了一個工作室,條件就是用他的刻瓷作品作為禮品贈送客戶。只不過當時的房平寬還很年輕,他只是在憑藉著本能的喜好去做這些事,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其實就是玩,根本就沒想過什麼名利的事情,所以當年所有的刻瓷作品都是隨刻隨送人,到現在居然很難再找到一件當年的刻瓷作品了。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這樣過了大約有三四年,技藝趨於成熟老辣的房平寬,漸漸感覺刻瓷已經失去了挑戰性的同時,他的興趣又開始迴歸,迷戀上了另外一種從小就植根在骨子裡的藝術形式~~~根藝。在這一時期,他每天下班後除了完成一些必要的刻瓷任務之外,就是埋頭處理那些到處淘來的樹根,雖說總是一身土和泥,但他卻總是樂在其中。每當有一件根藝作品成型,那種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多年以後,房平寬回首往事的時候總是會感嘆,如果沒有當年的那次邂逅,他可能會一直渾渾噩噩地徘徊在真正的藝術殿堂之外,終其一生也無法窺得藝術之美的奧義。1996年,房平寬遇到了他藝術生涯中的第一個老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張廣昌,或許是與生俱來的緣分吧,兩個人可說是傾蓋相交,一見如故。張廣昌,1954年生於淄博博山,筆名逸禪,號展夢齋主。之所以能夠與房平寬相交莫逆,是因為他倆的生活經歷頗有相似之處。張廣昌的爺爺那一代,是博山地區有名的大廚,想當年位列博山四大名館的張家館,就是他的產業。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據傳,張廣昌的爺爺不但做的一手地道的博山大菜,其拼盤雕刻手藝更是堪稱一絕——只要是現實生活中你能看到的東西,他都能在餐桌上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其雕工之精美,甚至有時候會讓食客不忍下箸。到了張廣昌父親那一代,雖說家學淵源之下,他也有著一手不下於乃父的廚藝和刻功,但是隨著社會形勢的急劇變化,他也不得不放下心愛的菜刀,到廠裡當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不過,因為他不願意這門手藝就此失傳,於是就從張廣昌小時候開始,有意無意地傳授一些雕刻技藝給他。加上 他自小生活的老宅便是清代文化名人趙執信故居,那種濃濃的古風古韻和人文氣息影響了他的整個童年,隨著年紀漸長,使得他逐漸養成了一種有別於他人的人文情懷。他天賦異稟,少年時代無師自通,能夠畫得一手好白描。據說那時候他每次去理髮,理髮師傅都不要錢,而是讓他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幅畫來抵賬。一位理髮師傅能有如此人文情懷,市井之中多有隱逸,信有之也。後來,雖說在考取中央美院後名額被別人頂替,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張廣昌不但已經在書畫藝術領域之中功成名就,而且還在泥塑、雕刻方面擁有了極高的造詣,甚至還曾經擔任過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一至三屆的總設計師。盛名之下,眾多慕名求學者紛至沓來,但他一直恪守“先養德後學藝”的原則,擇徒極嚴。然而在遇到房平寬之後,他卻很快認定:這,就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徒弟,也是他唯一的徒弟。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內行人都知道,從造型方法來講,雕刻是減法,泥塑是加法,所以要想學習雕刻,那就要先掌握熟練的泥塑技巧,只有通過泥塑訓練掌握了強大的空間想象力和立體思維能力之後,才能開始學習雕刻,要不然你隨便一鑿子下去,有可能就會毀了整塊石料。不過,由於房平寬超強的天賦並已經通過自學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巧,所以張廣昌也沒有讓他按部就班地從泥塑開始學起,而是直接從根雕、木雕、石雕到篆刻,開始了系統化的學習。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張廣昌當過兵,在北鎮建設兵團期間還曾經跟上海籍的著名軍旅畫家唐春華學過一段時間的油畫,身上有著軍人那種雷厲風行的作風。當時,從張廣昌老師的家到房平寬的住處大約有20多里路,因為知道在企業上班的房平寬時間不充裕,於是張廣昌便經常主動騎自行車到房平寬的住處檢查“作業”,而且他的教學方式非常奇怪,每次檢查完了之後,大多隻說哪裡不對,卻極少直接提出改正方法,讓放平寬自己去“悟”。用張廣昌的話來說:“如果我幫你找出錯誤,再提出改進方法,那麼你學到最好也頂多就是另一個我。但是你自己悟出來的東西卻不一樣,因為那是你自己的,長久積累之下,就能夠走出前輩陰影的籠罩,形成自己的風格。”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2000年,房平寬被調至張店鋼鐵廠工會工作,依舊是一個工作室給他免費使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房平寬是幸運的,在他藝術之路的成長期,一直有一個相對安靜的創作環境和穩定的收入,應該說,這既是社會對他的認可,也是對他藝術發展的一種促進。有了張廣昌老師的指點,房平寬的雕刻技藝開始突飛猛進。他從根雕開始學起,很快先後掌握了木雕、石雕的製作技藝,而且,為了加深自己的造像功底,他又在張廣昌老師的指點下,返回頭來開始系統學習泥塑技法。據房平寬的妻子張波和他的朋友們說,那些年房平寬已經將全部精力都沉入了雕刻裡,有時候為了完成一個作品,甚至會連續幾天不眠不休,真正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正是因為這種忘我的痴迷和張廣昌老師正確的引導,房平寬的雕刻藝術造詣很快獲得了突破,在圈子裡的名氣和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而這,正應了那句俗話:不求名來名自揚——只有那些在藝術追求之路上堅守本心、寵辱偕忘、不為外物所累的純粹之人,才能最終到達終點,領略險峰之上的無限風光。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多年的積累之後,隨著文化藝術市場的興盛,原本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木石痴”的房平寬也慢慢動起了心思。2013年,他以自己的齋號“慧寧齋”為店名,正式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從此,房平寬和他的藝術作品一起,開始在市場大潮中櫛風沐雨,一步步鞏固著自己的根基。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現在,房平寬的雕刻和泥塑技藝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立風格併兼工篆刻,其塑形手法圓融老辣、雕刻刀法犀利流暢、作品造型獨具巧思,尤其是他的石雕作品,或氣勢磅礴,或精緻入微,因勢而造型,似拙而實巧,法自天然,源於本心,創意大膽而潑辣,韻味深長而久遠。現在,房平寬的藝術之路已經進入了平穩期,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拜師學藝。不過,房平寬秉承恩師張廣昌“學藝先養德”的觀點,認為“藝不可輕傳”,每一個徒弟都是在經過長時間的考察之後,才會確立師承關係。他說:“雕刻這門手藝,第一是苦,要是功利心太強,沒有大毅力和真熱愛,是學不好的;第二必須心正,因為心正則意正,意正則手正,手正則作品正,一個內心邪惡的人,是做不出正心正意能夠流傳的作品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多年來,房平寬總共收了四個徒弟:大弟子劉福通、二弟子高奉龍、三弟子劉持政、四弟子徐紀祥。這四人職業各有不同,年紀不同,性情各異,社會背景更是天差地別,他們有的擅長泥塑,有的擅長木雕,有的喜歡篆刻,有的痴迷於石雕,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造型藝術的痴迷——他們都有自己的正式職業,那種與師父當年一樣廢寢忘食的鑽研,其實都只是源於一份純粹的熱愛。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前人用雕刻為我們再現了歷史,而現在,如房平寬他們一樣的雕刻技藝傳承者們,也正在用他們手中的刻刀留住歷史和這份傳承久遠的藝術。

桓臺老店鋪――慧寧齋·房平寬雕刻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