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走飯飯


NO,並非如此。


要判斷銀壺的好壞,根本不是以重量來衡量的,反而“重”會成為一種累贅。

大多數好的銀壺,工匠所花的“工”遠遠大於“銀”本身的成本價。



有很多朋友在問銀壺價格的時候,就會順帶問你一句“這個壺多重?”或者索性就直接問,“銀壺多少錢一克?”


一般來說店家一看就知道買的人屬於外行,因為他們對銀壺還是停留在“重量屬性”上。


雖然市面上很多銀壺確實也都是按照克來買的,但是這些按克來銷售的銀壺大多數都是機械壺,他們的工費遠遠低於銀本身的成本。


給大家舉個例子。

如果按照銀一克4元來算,一把銀壺銀重的以800克,成本頂多3200出頭,但是後期工匠所花費的工遠遠大於這個屬性。


好比一把紫砂壺,雖然也有好的“料”之分,但是對於紫砂壺,小編想應該沒有人會去問這紫砂多少錢一克吧。


市面上好的銀壺按件來銷售,不按照克來銷售。

當然也存在一些些商家為了便利,也會用多少克來標價,但這種壺大多數都是機械壺或者銀壺其他附屬價值比較低的壺!


如果要論實用性高的壺,達到量輕,質薄,那麼工藝難,價格也會跟著高。

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日本的銀壺很輕,很薄,但價格昂貴,而且從不按照克來銷售,因為人工成本很高。


銀壺越輕,代表制壺師傅在壺型的製作上花了大功夫。師傅在利用銀原料的延展性,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錘打壺身,使壺身整體減輕重量,再燒水時,使用起來更輕便,不顯得笨重。


所以並不是越重的銀壺就越好,當然,如果你認為銀壺以純銀製作,純銀越重,壺就跟著值錢,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現在市面上的純銀可分為三類,即國標純銀:S999銀,S990銀,S925銀。

比如說你買了一把S999的銀壺,但是質檢報告上寫的卻是S990銀,是否就認為商家存在欺詐的行為呢?

其實不然,因為銀壺在製作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


我們打個比方,一把手工製作的銀壺,需要用鐵錘敲打數十萬次,另外在進行焊接時,使用的焊料純度必須低於銀壺本身純度,並且在銀壺製作完成後,還需要進行做舊等處理,這些製作工序會對銀的純度有所影響。

而銀壺的檢驗結果僅針對近表面,因此檢驗結果顯示為S990銀。

但不是說S990銀就不好,判斷銀壺的好壞,可以從工藝的角度去看。

製作工藝主要分兩種:手工製作,機器製作。

手工製作:純手工打造,更講究質感,同時更具備收藏價值,每一把壺都是孤品;

機器製作:模具製成,細膩感差,且做出的壺基本都一模一樣;


所以手工製作的銀壺,才是好的銀壺。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答案部分來源於銀壺社創始人,圖片來源於東家APP。


東家APP


一、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很多朋友,在買銀壺的時候,非常關心銀壺的重量,總問銀壺有多少克?更有一些朋友直接一來就問:你的銀壺怎麼賣?多少錢一克?那麼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時銀壺的“重”會適得其反,成為累贅。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經常煮水泡茶的人都深有體會,銀壺相比於鐵壺之所以更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輕便,特別是茶藝師感觸良深,平日裡沖泡時燒水壺太重提起就極為不便,更別說在茶藝表演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或是調水線等非常吃力。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銀壺並非越重越好。越重只能說明銀料價值高,但一把好的銀壺更多的價值是工藝,如果買銀壺更看重銀料的話不如直接買銀料。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銀壺之所以總被問到:多少錢一克?是因為國際銀料克價有一個衡量標準,但這僅僅是材料的價格,鐵壺、銅壺、紫砂壺也是用料製作而成,怎麼就沒有人問多少錢一克呢?相比之下,銀料屬於貴重金屬,在料上就非同尋常,而銀壺屬於工藝品,老匠人都知道,越小越薄的物件越考驗手藝,越講究工藝精細,細小的瑕疵都會被放大,不容許些許的缺陷。

銀壺一般多重?

二、銀壺一般多重?

銀壺的重量主要與銀壺的用途、器型、工藝等因素有關。銀壺根據用途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燒水大壺、煮茶中壺、泡茶小壺。銀壺工藝一般有:捶打、塑型、浮雕、鏨刻等,相同器型與容量的情況下,浮雕、鏨刻相對用料要多一些。

銀壺一般多重?

舉例來說,手工浮雕銀壺厚度一般在1毫米左右。容量約1升的煮水銀壺,一般壺重多在700克-800克左右範圍。這是我們常見的銀壺克重與銀壺容量的一個大概數據。(當然,同等壺重,銀壺的容量也會受壺型高矮圓扁影響) ,1升水重一千克加上銀壺的重量約為1700克,對於一般女士而言,這個重量已經稍微偏重了,若是男士可以根據自己的手力來選擇。

銀壺一般多重?

而煮茶中壺一般在500毫升比較多,克重一般300克—400克左右範圍,當然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也有些朋友煮茶需求為300毫升左右的,最銀南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訂做銀壺。

一般泡茶小壺以200毫升,克重200克以下為多數,這也是比較實用的黃金容量。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銀壺並非越厚越耐用,手工銀壺經過捶打的銀壺,質地更緊密,壺韻更好、耐用性也就更強。

銀壺材質是不是越重越好?

我是最銀南清音,只為您能夠了解壺,藏好壺。

吾有一銀壺,足以慰閒暇。看花開花落,賞四季風景。


最銀南


銀壺,是非常好的茶器,有燒水的,有泡茶的,因為能淨水養生又很雅緻,而受人喜愛。

銀壺的好壞和材料、做工有關,不能簡單看重量,也不是越重越好。下面我分享我的一點經驗,大家選購可以注意。

一,銀子純。只有純度夠高,用來燒水泡茶才健康。純度在990及以上的就可以。

二,壺型正。正,說的是壺身整體的感觀,就像人身材好一樣,壺也得身材好,比例均衡。比如,壺嘴蓋把手三點一線;提樑不能太高或者低,以免影響重心;壺把手、壺口、壺嘴的設計要符合使用習慣,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三,顏色勻。銀壺通常是兩種顏色,銀白和復古,復古顏色中又有很多變化。不管顏色是本色還是復古,最重要的就是均勻。這樣看著好看,後期保養包漿就有意思了。

四,肌理(圖案)雅。這相當於銀壺的臉面吧,經典肌理或者錘紋有很多種,和不同的形狀、顏色要有一個搭配,說也簡單,順眼就行。一般銀壺會鏨刻圖案,有花鳥有山水有吉祥圖案等等,手法有陽雕有陰雕有平雕,選雅緻的比較好,耐看。

最後,做工細。這點是一個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細緻表現在細節處理上要不留遺憾,不影響使用和美觀。

還要說一下,銀壺的重量和大小用途有直接關係,燒水壺容量大就重,泡茶壺容量小就輕。當然,在一定範圍內,工藝水平高的師傅,銀壺可以打的輕一點。總歸,和銀子的延展性有關。看你做什麼用,合適就好。


小孔方方


很多人會覺得,銀壺越重越好,其實不然,一個銀壺的純度好壞,與重量無關,銀壺的價值體現在手工藝,實用性,質量,純度,而不是重量,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陷入“銀壺越重越好”這個誤區。


銀器時代官方號


當然不是,一般銀壺時間用長了都會在銀壺的表面生成AgO呈現灰色,所以不要去刮那層灰色的物質,由於銀的水溶性較差所以從古代起就有了用銀製作器皿的傳統。當然有說銀可以試毒這是無稽之談,當然金屬密度中銀得密度大於很多的其他金屬。所以材質越重摻雜其他金屬的可能性就越低。當然也有金屬密度大於銀的比如黃金。所以光看質量來判斷是不可靠的。


衣錦夜行118


不一定,首先看成色表皮潔白細膩為好,在看硬度實物劃過有劃痕而又不明顯為好,聽聲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以上可初步簡單測試銀器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