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1、黃臀鵯(bei,第一聲)

鵯是一類在亞熱帶熱帶地區很常見的鳥,雲南有很多種鵯,黃臀鵯在雲南東部和北部分佈最廣數量最多。雲南一般把鵯俗稱為“黑頭咕”或者“黑頭倌兒”。“黑頭”說的就是很多種鵯外貌上的共同特點——頭頂是黑色的;而無論是“咕”還是“倌兒”,模擬的都是這種鳥的叫聲。黃臀鵯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到3000米的各類有林地帶,喜歡較為開闊的環境。它們結群生活,群體從幾隻到上百隻規模不等。群鳥在活動時往往相互呼應,發出渾厚圓潤的鳴叫聲,非常熱鬧動人。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漿果和昆蟲,尤其喜歡各類闊葉植物的果實,在森林中扮演著播種者的角色。它們喜好在森林邊緣或者小塊的林地周圍活動,又十分大膽活潑,因此對人工園林和鄉鎮庭園的植被有很強的適應性,是城市中最常見的鳥之一。黃臀鵯主要在樹冠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

很多種鵯在臀部都有鮮豔的黃色或者紅色羽毛,黃臀鵯就是因黃臀而得名的。黃臀鵯個頭不大,只比麻雀稍大些,但由於它們喧鬧的個性,在野外很容易找到。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黃臀鵯


2、 [樹]麻雀

雲南人更習慣把麻雀叫做“瓦雀”,呵呵。我們習以為常的麻雀為什麼還要叫做樹麻雀?因為除了我們天天見到的這種麻雀,中國還有很多種其他麻雀,像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等等。在所有這些麻雀中,樹麻雀是中國最常見的城市麻雀。而樹麻雀這個名字則是從英語名字翻譯過來的,因為在西方國家的城鎮中這種麻雀不如家麻雀常見,而它們更多地出現在田園樹叢中,所以被命名為樹麻雀。

樹麻雀是中國的所有麻雀中唯一一種雌雄同色的。耳朵位置上的黑色羽斑是它們區別於其他麻雀的特徵。在昆明郊外的田野中還有另一種麻雀——山麻雀,山麻雀就沒有黑耳羽,雌雄顏色相差也很大。不過剛剛出窩的小麻雀是沒有黑耳斑的,要到嘴角的黃色退去時才會具備這一特徵。

樹麻雀不會在樹枝上搭建窩巢,它們只能把巢築在樹洞、牆洞、瓦簷或者建築物上的其他凹陷、洞窟中。它們以草籽、昆蟲、漿果以及人類拋棄的食物殘渣為食。育雛期間它們幾乎完全以昆蟲為食,剛出巢的小鳥也大量捕食蚜蟲等昆蟲。雖然偶爾會有成群的麻雀光顧糧田,但它們終歸是一種於人類有益無害的小生靈。現代建築物的特點使得它們喪失了很多在城市中築巢的條件,而劇毒農藥的使用也在很多鄉村地區威脅到了它們的生存,事實上在最近二十年間樹麻雀已經在很多地方——比如四川大部——徹底消失了。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樹麻雀



3 、白鶺鴒(ji ling,念做“吉靈”)

鶺鴒和麻雀親緣關係很近,但是長相非常不同。所有種類的鶺鴒顏色都很乾淨明快,有的還有幾分豔麗。白鶺鴒是中國最常見的鶺鴒,在中國有六個亞種的白鶺鴒,雲南能見到六種裡面的四種,圖上的這隻屬於雲南最常見的一個亞種,白鶺鴒的西南亞種。這種白鶺鴒終年在雲南棲息繁衍,另外三個亞種的白鶺鴒只在秋冬季節出現在雲南,不在雲南繁殖後代,相貌與圖上這隻略有差異,但顏色大體脫不了白鶺鴒黑白為主的基調。

白鶺鴒在雲南大多數地方俗稱“顛顛雀”、“點水雀”或者“叮叮佩”。前兩個名字來源於這種鳥的行為習性。它們經常一邊叫一邊做高低起伏的波浪狀飛行,不飛的時候尾巴也老是在上下晃動,所以有個“顛顛”的名號;“點水”則是說這種鳥經常在水濱走動覓食昆蟲或是貼水飛行。後一個名字包括“鶺鴒”這兩個字本身就是對它們鳴叫聲音的描述了。

昆明是個水城,很容易看見白鶺鴒的身影。如果不經意間看見一隻黑白色的修長小鳥高高低低地邊飛邊叫掠過頭頂,那就多半就是碰見它了。滇池畔的農田灘地和昆明城區的公園綠地草坪為很多白鶺鴒提供了覓食棲居的場所。這些小鳥在秋冬季節會聚集到城區中的某些大銀槐樹上過夜,天黑時分叫成一片,也算一項景觀。有些北方觀鳥者到昆明後見此景不禁感嘆:“在昆明白鶺鴒遠比麻雀多啊!”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白鶺鴒


4 、戴勝

戴勝是一種很常見也很漂亮的鳥,而且十分樂於和人類親近。可是這麼一種鳥卻有諸如“臭咕咕”“屎咕咕”之類的俗稱,很令不瞭解它們的人疑惑,其實這跟它們的習性是密切相關的。

戴勝個頭比鴿子稍小。它們一般都在地面覓食,用細長的喙伸入土壤或者堆積物中探尋各種可以果腹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蚯蚓、蝸牛、蠐螬、土蠶、蟋蟀和螞蟻幼蟲之類。由於鼻孔離喙端甚遠且似乎天生對各種臭味有抵禦能力,它們尤其喜歡在堆肥的地方大塊朵頤各種蛆蟲,然後又常發出“咕咕咕咕”的低沉吟叫,所以才得了臭咕咕這個諢名。

戴勝在樹洞、石縫或者牆洞乃至磚瓦堆一類的地方築巢,巢材堆積十分隨便。另外,許多鳥都會盡量把雛鳥的排洩物從窩裡清走,戴勝卻任由窩裡的排洩物堆積如山,有時候甚至連窩外都堆滿它們遺棄的各種昆蟲甲殼和殘骸,十分狼藉。這樣的習性是否有助於戴勝從小培養超強的抗菌能力不得而知。 由於自身的適應能力和對人類農耕文明的適應性,戴勝在近代算是一種比較成功的鳥。歐洲、亞洲和非洲都有他們的身影。不過有學者認為非洲南部的戴勝是單獨一種;除此以外,對其他地區的戴勝而言,它們同屬一個宗族是勿庸置疑的。它們除了生活在開闊的林地和灌叢而外,也能生活在農莊周圍和牧場上,甚至還能在面積較大的城市綠地裡安居樂業。在昆明,能滋生大量土蠶的人工草坪成為了戴勝最喜愛的覓食場所。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戴勝



5 、棕背伯勞

伯勞是一類很兇猛的小鳥。很多種伯勞都有黑色的眼罩,很有點強盜的味道。棕背伯勞是中國南方個頭最大的伯勞,也是在人類居住地附近最容易見到的伯勞品種。

雲南的棕背伯勞有兩種,一種就像照片上的這隻,另外一種整個頭頂都是黑色的。它們喜歡在庭園,農田附近和水濱的高草地上活動,最喜從突出的高處撲食地面的蚱蜢,有時候也會發狠捕食青蛙、蜥蜴、小鳥甚至老鼠這麼大的動物。一旦抓獲大的獵物,它們就將其叉到突出的尖樹杈或者仙人掌刺上掛起來然後慢慢撕食。

伯勞的叫聲很嘹亮刺耳,偶爾也會模仿其他鳥發出婉轉的鳴叫。它們會大膽地攻擊小型猛禽或者烏鴉一類的大型鳥,總之是個狠角色。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棕背伯勞



6、暗綠繡眼鳥

在雲南,很多像暗綠繡眼鳥這樣圓溜溜綠茵茵,個頭沒有麻雀大的小鳥都被叫做“綠豆雀”。在所有這些“綠豆雀”裡面,暗綠繡眼鳥的特徵是最明顯的——白色的眼圈。

暗綠繡眼鳥在中國分佈廣泛,生活在北方的個體冬天南下,而云南的種群則終年居留。它們雖然看似嬌小,但飛行能力很強。暗綠繡眼鳥食性比較雜,在春夏季節,它們往往群聚在開花的樹木上吸食花蜜;在秋天,它們又會到綴滿漿果的樹木上大吃一番。而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它們都會以小群體為單位在樹木綠葉間積極仔細地搜索昆蟲、蟲卵和蜘蛛一類的小動物為食。

暗綠繡眼鳥生性隨和,鳴聲多為輕柔的吱聲,在繁殖季節偶有囀鳴。它們很樂於跟其他鳥在一起活動。在昆明地區,經常與暗綠繡眼結伴出現的鳥就有黃臀鵯、大山雀、綠背山雀、紅頭長尾山雀、慄臀shi、藍翅希鶥等很多種。如果觀鳥者熟悉了暗綠繡眼和黃臀鵯的鳴叫聲,其實就能很方便地找到那些喜歡跟它們一起活動的其他鳥類。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暗綠繡眼鳥



7、黑喉石鵖(ji,機)和 8、 灰林鵖

鵖是一類生活在開闊生境的小型鳥,大多顏色簡單,鳴聲單調。黑喉石鵖和灰林鵖是雲南大部最常見的鵖,在雲南南部還有其他種類的鵖生活。

黑喉石鵖往往生活在樹木很少的環境中,例如菜地、水濱草地、乾旱荒蕪的高地之類的地方。它們是很多貧瘠環境中最常見的鳥,生命力相當頑強,即使在只有岩石和些許荒草的地方,它們也能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鳥的雌雄顏色相差甚遠,但幼年的雄性和換羽中的雄性與雌性相貌差別就不很明顯。它們成對或者以家族群為單位生活,很少集群。成年個體經常長時間站立在領域中的突出枝幹上,偶爾迅速將尾羽展成扇形又收攏,同時撲打翅膀併發出粗噪的“喳”“喳”“喳”聲,向周邊的同類宣示自己對一片領域的佔有。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黑喉石鵖


灰林鵖習性與黑喉石鵖有類似之處,但它們更喜歡有灌木或者稀疏樹木,且相對潮溼的環境。它們不像後者這麼喜歡暴露自己的行跡,尾羽也不開合,代之以輕微的晃動。在冬季,偶爾能看見小群雄性灰林鵖集群活動。灰林鵖雖然不像黑喉石鵖那樣堅忍不拔,但是它們更能適應炎熱的氣候,能生活在海拔很低的地方。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灰林鵖



9 、鵲鴝

很多人都知道英國有個羅賓漢,好多外國人名字叫做“羅賓”。羅賓到底是什麼呢?其實“Robin”就是一種鳥的名字了,事實上robin是一個很大的家族,這個家族的成員大多有小巧的體形,醒目的羽色和動聽的歌喉,這個家族的中文學名就叫做“鴝”了。

鵲鴝是昆明乃至雲南各地最普遍的鴝。它們黑白對比強烈的羽色十分好認,雌鳥的深色部分不像圖片中雄鳥的這麼油黑,而是一種沒有光澤的深灰色。在中國南方,喜鵲較為少見,很多人會把這種鳥誤認為喜鵲,事實上它們倆不僅體格相差懸殊,而且根本就不是一個家族的,習性也毫無相似之處。以前的小學課本里面有一課講的是喜鵲如何築巢,而貌似小號喜鵲的鵲鴝卻沒有喜鵲那樣的技藝。它們的巢都在牆洞或者樹洞裡面,草草絮上點亂草就是了,非常簡單,可是足夠隱蔽。

鵲鴝一般在較低的樹木上活動,喜歡在地面覓食,尤其喜歡在堆肥處覓食蚯蚓和蠅蟲,因此它們是庭園和苗圃中的常客,在有些地方也就得了個“糞雀”的不雅稱號,雖然如此,它們的歌喉確實是一流的。尤其在三四月求偶時,雄鳥會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地立在高高的樹枝或者屋頂上發出極其悠揚嘹亮的鳴叫,旋律極具變化,雨後鳴叫尤歡。

鵲鴝一般成對生活,每個繁殖對都會佔領一定區域,不允許其他同類在其中停留。有時會遇見一隻雄鳥與兩隻雌鳥同時出入一巢的情況。它們在自己的領地中時會表現得極其勇敢,有時甚至會主動地驅趕靠近的小型猛禽。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鵲鴝


10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是另一種在昆明周邊的林地中最常見的鳥,如果算絕對數量的話,它們可能比黃臀鵯還多。紅頭長尾山雀極其小巧,往往能在一片葉子正面背面來回騰挪,正立倒掛,活動自如異常。它們喜歡集群活動,十數到數百不等,常與暗綠繡眼等共同出現,併成為混合鳥群的主體成員。它們的鳴叫聲為一連串輕微的茲茲聲,與其他種類的長尾山雀以及同樣見於昆明的黃腹山雀大同小異。它們就靠這種聲音在濃密的枝葉間保持與同類的聯絡和通報各種信息。

蟲卵和蚜蟲之類是紅頭長尾山雀最喜愛的食物,它們必須花大量時間不斷移動覓食才能滿足每日所需,所以要在林子裡面跟上它們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紅頭長尾山雀



11、大山雀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大山雀



12、 綠背山雀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綠背山雀


13、黑頭金翅雀

雲南的傣族人民信奉南傳上部座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歷法也有十二個屬相,其中有一個屬相就是金翅雀。

金翅雀體型約與麻雀相當,但比麻雀顯得纖細一些。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飛羽上的明黃色,尤其在飛行的時候,非常漂亮。另外金翅雀的鳴聲也很有特色,類似金屬薄片撞擊摩擦的效果,群鳥齊鳴飛行的情景也是非常動人的。黑頭金翅雀的成年雄鳥頭部黝黑,在繁殖季節時更甚,但在非繁殖季節會沾染上一些黃綠色。幼鳥和雌鳥全身都有細細的縱紋,顏色稍微暗淡一些。看嘴型就能大致推知金翅雀的食性,它們主要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食。生活在壩區平原上的鳥主食草籽,生活在山林裡的鳥主食柏樹和杉樹的果實,它們的力量還不足以打開松子或者更大些的堅果果核。

金翅雀有很多種,中國大部地區常見的金翅雀是[普通]金翅雀,頭是灰色,背是栗色的。雖然在雲南也有這種金翅雀,但在雲南最常見的是則是黑頭金翅雀。與普通金翅雀相比,黑頭金翅更喜歡結成幾十上百的大群,大家有很大的機會見到這種鳥。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黑頭金翅雀



14、藍翅希鶥

鶥是一大類跟鶯類親緣關係很近的鳥。這個家族的成員形態各異,既有大到鴿子大小的大噪鶥,也有小到比繡眼鳥還小的鷦鶥。既有像相思鳥等絢麗異常的,也有像白頰噪鶥這樣樸實無華的。藍翅希鶥屬於鶥類大家族中的希鶥分支,相對於那些繁茂的噪鶥、雀鶥支系,希鶥這一支顯得很單薄,在雲南僅能看見三種——斑喉希鶥,火尾希鶥和藍翅希鶥。藍翅希鶥是這三種希鶥中唯一一種願意與人為鄰的。希鶥很能體現典型豔麗鶥類的特徵,它們的軀幹羽毛較為樸素,但是頭頂、飛羽和尾羽則是很明豔的色彩。藍翅希鶥與另外兩種希鶥相比顯得遜色一些,但仍可算是一種很漂亮的小鳥。

跟前面介紹過的黃臀鵯類似,這種鶥喜歡森林邊緣較為開闊的環境。這也是它們能和黃臀鵯一樣深入人類城鎮生活的原因。作為典型的希鶥,它們偏愛在樹冠中層活動,生性不像黃臀鵯那麼張揚。白天,它們花很多時間不斷地在枝葉間搜索昆蟲和漿果;它們總是結成小群活動,但是規模幾乎總不超過十隻,可能群體中的成員大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個體。在移動過程中它們用一連串的哨聲和喳喳聲與同伴保持聯絡,如果聽過畫眉的喳喳聲,就很容易在野外辨認出藍翅希鶥的喳喳聲來,因為這種口音其實在鶥類裡面是共同的。

在雲南,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帶,無論是在城市公園綠地還是天然林的邊緣或者樹木稀疏地段,都有機會見到藍翅希鶥。它們也是混合鳥群中的常見成員之一。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藍翅希鶥


15、白頰噪鶥

中國西南是世界上噪鶥分佈的中心,但是噪鶥類大多都在遠離都市的地方生存,不易見到,惟有少數種類的噪鶥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能夠讓城市中的朋友也一睹真容,白頰噪鶥就是這少數幾種噪鶥中的一種。

白頰噪鶥在雲南又俗稱土畫眉,長相和畫眉的確有幾分相似,全身色調也確實比畫眉更偏土紅色,體羽缺乏光澤,眉和頰部汙白色的部分線條比較粗獷。白頰噪鶥體型比黃臀鵯大比斑鳩小,在雀形目鳥裡面算是大個子了。它們經常在地面和草叢中跳躍覓食,翻找枯枝落葉中的種子、漿果或者昆蟲果腹,很少到幽閉的成熟林地活動。在野外,它們最喜歡的生境是有水源的高草溪谷或者平緩臺地,生境中有少量樹木灌叢提供隱蔽即可,因此,它們能很好地適應田園環境和城市綠地。白頰噪鶥和其他噪鶥一樣,社群性較強,多成對或者以家族群為基本單位活動。在夜宿地附近,群體成員會在清晨和黃昏發出粗獷的哨聲和喳喳聲;在移動時,群體成員彼此間則會以另一種較輕柔的短促叫聲保持聯絡。儘管善鳴,它們卻缺乏畫眉、黑喉噪鶥之類的近親的那種甜美歌喉,不過這可能也是它們的幸運所在。

在昆明和廣大的滇中滇南有人居住的地方,除極低海拔區外,白頰噪鶥是村鎮城市周圍的平坦開闊綠地或者近山的墾殖區內最常見的大型噪鶥。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白頰噪鶥


16、褐脅雀鶥

中國西南也是世界上雀鶥類最豐富的地方之一,雲南則擁有中國的幾乎所有種類的雀鶥。雀鶥代表了鶥類演化的另一個方向——保持小型化。雀鶥的體型大多比麻雀小,體色多樣,頭部有顯著的斑紋標誌種類。雀鶥都依賴較為繁茂且有豐富林下植被或者附生植被的森林生活,在雲南各個海拔各種林相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雀鶥類群,褐脅雀鶥、棕頭雀鶥和褐頭雀鶥,則屬於適應昆明周邊原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及山地針闊混交林的類群。這三種雀鶥在昆明又有不同的分佈偏好。褐頭雀鶥喜好在海拔稍高的針闊混交林中活動,下地較少,在樹冠和灌木層覓食;棕頭雀鶥則在海拔稍低的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或者竹木林地活動;褐脅雀鶥在昆明周邊適應範圍較廣,且最常到地面覓食,所以更容易為觀鳥者見到。

褐脅雀鶥和其他鶥類一樣,也常成家系小群活動,聯絡叫聲較噪鶥、歌鶥等的簡單輕柔些。

在昆明以南保持良好的林地中,褐脅雀鶥也相當常見,這些小鳥雨季期間在森林下部的灌木層和地面之間覓食繁衍,旱季則加入在樹冠層覓食的由多種雀鶥、鳳鶥、柳鶯、山雀乃至啄木鳥、shi、鵯以及太陽鳥等組成的鳥浪,在附生植物從和常綠樹冠中尋找無脊椎動物或者果實果腹。這種策略相當於一種小尺度的垂直遷徙,使得這些小鳥得以在低山森林被廣泛破壞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不受影響而繼續興旺下去。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褐脅雀鶥



17、黑頭奇鶥

呵呵,又是鶥。奇鶥是鶥類裡面最喜歡在高處生活的成員。除慄背奇鶥等少數種類外,他們幾乎終年待在高高的樹冠上,覓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果實和花蜜——黑頭奇鶥連某些桉樹的花蜜都會吃。黑頭奇鶥是奇鶥中最適應在滇中和滇中以北的原生闊葉森林和針闊混交林中生活的,也是奇鶥中分佈緯度較高的成員。它們一般單獨生活,有時結小家族群。通常較少發出鳴聲,不過一旦鳴叫起來的話聽來還是十分含蓄甜美的。

單獨活動且性情溫順的奇鶥,在面臨集群活動且同樣偏好在樹冠覓食的進攻性競爭者——例如灰喜鵲這樣的物種——時,可能存在較高的生存風險。所幸現在昆明的東郊和西郊林地成片且面積較大,不是灰喜鵲喜愛的林相,尚未見有黑頭奇鶥種群因灰喜鵲侵入而式微的情況,不過這種危險是存在的。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黑頭奇鶥



18、棕頸鉤嘴鶥

還是鶥! 鶥類的特化方向有很多,或者生境利用特化,或者進食策略特化,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促使它們能更高效地利用某些資源來促進自身繁衍的。鉤嘴鶥的特化方向就屬於進食策略的特化。棕頸鉤嘴鶥的嘴型其實還不算太突出,在昆明也不算少見的斑胸鉤嘴鶥更具備“鉤嘴”的特徵。這種修長下彎的嘴型使得它們能更有效地翻找在鬆軟土層中隱匿的無脊椎動物,或者更有效地插入花冠覓食花蜜。

其他好幾種鉤嘴鶥生活在滇南的溼潤闊葉森林中,但它們都很依賴熱帶或者亞熱帶地區的原始林相,只有斑胸和棕頸的分佈範圍達到了中國西南以外的廣大區域內,成為中國最常見的鉤嘴鶥。雖然棕頸鉤嘴鶥的分佈範圍廣,但其實它們也同樣需要闊葉森林,只是食物來源不像它的熱帶表親那樣如此侷限罷了。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棕頸鉤嘴鶥


19、白領鳳鶥

繼續說鶥!鳳鶥亦是鶥中較為特化的一群。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頭頂的羽簇在興奮時會立起來形成一個小鳳頭。在雲南也有很多種鳳鶥,它們都喜愛在樹冠中層到灌木層上部活動,但是不同的鳳鶥特異性地適應不同海拔的森林。在所有鳳鶥中,白腹鳳鶥和黑額鳳鶥較為偏好低地闊葉森林;黃頸鳳鶥和棕肛鳳鶥則喜愛中山闊葉常綠森林,而棕肛鳳鶥又可以在海拔更高的針葉林或者針闊混交林中生活;白領鳳鶥是所有鳳鶥中最耐冷涼氣候的,它們多生活在針闊混交林乃至針葉林中。

白領鳳鶥多結成小群活動,冬季有時會有幾個小群混合,形成幾十甚至上百的大群活動。白領鳳鶥中食物中漿果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體型大小近似的雀鶥類相比更偏於植物食性。鳳鶥也甚少囀鳴,但在活動中積極地用一連串嘟嚕啁啾相互聯絡,略似鴉雀。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白領鳳鶥



20、慄臀鳾(shi,音同 詩)

鳾是一類在舊大陸和新大陸北部都有廣泛分佈的小鳥,跟鶥類一樣,它們的分化中心地帶也在動喜馬拉雅橫斷山一帶。中國有分佈的鳾類,除了黑頭鳾,雲南都有分佈,而且有的鳾類主要或者只分佈於雲南。慄臀鳾就屬於主要分佈於雲南的那類情況。

各種鳾有相似的生存習性。它們大多在樹幹上攀援活動,搜索樹皮縫隙中的蟲子和蟲卵為食,也有一些種類會啄食堅果。它們在樹洞中營巢,既利用天然樹洞或者其他動物的棄巢,也能自己在樹幹上開鑿新巢。鳾是不多的幾類會在樹幹上垂直上下的鳥之一,比之啄木鳥,它們更勝一籌,因為它們還會頭朝下地垂直攀援。

在雲南,各種鳾也有按海拔各自為營的現象。低地熱帶森林是絨額鳾和淡紫鳾的家園;一千多米的溼熱常綠闊葉森林則是慄腹鳾的家園;一千多米到兩千米的闊葉森林和混交林就是慄臀鳾的家園了。因為昆明周邊的成熟森林大多在最後一個海拔段,因此慄臀鳾最為常見。再往高裡去,混交林和針葉林中有滇鳾,巨鳾,更高寒的地方還有白尾鳾和白臉鳾....

各種鳾類對成熟林都有相當強的依賴性,所以可以把這種鳥當作成熟健康森林的一個指示性物種來看待。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慄臀鳾



上面的鳥種都是雀形目的,昆明的常見鳥種中也有很多非雀形目的鳥類,如紅嘴鷗,紅隼,普通狂,黑翅鳶,白鷺,池鷺等,也可以逐漸補充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