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明節恰縫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能上墳,這是真的嗎?有什麼說法呢?

頁川木木1


今年的清明節確實正好是三月初一,不過,初一不能上墳這種說法還真沒聽說過。也許,有些地方有這個講究,畢竟,不同的地域,風俗習慣存在一定差異。

為了弄清楚這種說法,特意去查了幾個關於日期和風俗的內容,大多數說法正好與題目中的相反。比如在大家經常會查閱的萬年曆中,便明確表示四月五日(三月初一)清明節這天宜祭祀。包括在老黃曆裡,也明確表示這一天宜修墳、祭祀。可見,說初一這天不能上墳,可能只是個別地區的風俗。大多數地域對於初一是否可以上墳,並沒有明確的限制或禁忌。

在陰曆的一些風俗和說法中,多數時候是以大的民俗節日為主。初一是每個月都會有的,擔清明節一年只有一次,而且是流傳下來的專用於祭祀的日子, 這一天為逝去的親人添墳加土換新衣,已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是比較大的一個節日。大可以壓小,所以,還是應該以清明節的習俗為準。

而且,國家特意將清明節這一天定位休息日,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有時間回鄉上墳祭祖,應該充分把握好這個時間。

不過,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四川木裡大火中犧牲了30位英雄,給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在上墳、祭祖時一定要禁止出現明火,焚燒紙品祭祀的習慣需要改改了。這個季節正是天干地燥的時候,極容易發生火災,每一位祭祀者都要引起重視,採取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至於清明節正恰逢初一,是否適合祭祀,大多數人可能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按計劃進行便好。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有人說初一不能上墳,而今年清明節剛好是農曆初一,真的不能上墳嗎?

明天就是真正的清明節了,不過在很多地方清明節上墳不一定非要剛好是清明節那天採取上墳。很多地方都有前三後四的說法,也就是清明節那天的前三天和後四天都是可以上墳的。所以在我們農村老家那邊,早在4月2號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開始上墳掃墓了,從往年看,一般前三天掃墓的人會比清明節當天還要多。

不過題主說的初一不能上墳的說法,我們那邊是絕對沒有聽說過的,清明節作為一年當中一個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會回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上墳。不過今年也巧,剛好碰上初一是清明節,可能別的地方的習俗不一樣。不過在我們農村當地,恰好是相反的,因為我們那邊老人都說初一和十五是祭拜最佳的日子,除了清明節是傳統的節日需要祭拜先人以外,平時一般也會給先人上貢品和祭拜一下,而且一般都是選著在忌日那天或者是初一和十五。

在我們當地老人說,初一和十五給已經故去的人燒紙錢和上祭品,他們都可以收到,至於為什麼我也不多說,大家應該明白。所以說初一不能上墳完全沒有聽說過,如果因為清明節剛好碰到初一就不能上墳,那麼清明節不是不用過了。

不過農村有句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可能是因為地域的不同,所以很多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不一樣也有可能。因為我知道在有些地方是不流行過清明節的,他們清明節不會像其他地方那麼隆重,甚至都不會在清明節的時候去上墳掃墓。這個並不是他們不注重這個文化,而是因為他們那邊的習俗可能不一樣,雖然清明節不去掃墓,但是他們可能是在十月一日去掃墓,就和我們過清明節一樣,只是他們的日子和我們不一樣。

據我所知,湖南嶽陽地區就是這樣,他們那邊一般不過清明節,但是祭拜先人的日子可能是別的日子。所以說就算有些地方說初一不能上墳,清明節剛好碰到初一,其實也可以理解。但是清明節掃墓也不一定要當天去,前三天後四天都可以上墳掃墓的,這個完全可以避開,也不需要太執著,大家覺得呢?


農村泉水有點甜


我是閩南人,現客居廈門,摩的為生。昨天上午十一點還送兩個人去一點墓園祀拜。這也可以證明,閩南地區沒有這個說法。在在3月25日,星期天,有部門跑到那墓園路口去捉摩托,一天抓了七八十部,還驚動了墓園的領導,去做了交涉。好象也沒用。到口的肥肉,誰也不願意丟掉!

閩南這邊的清明祀拜風俗是這樣的,清明前後十天都可以上墳祀拜,清明祀拜是到墳地去的。七月十五鬼節是在家裡大堂和祠堂祀拜,家中大堂祀拜家祖,祠堂集體祀拜宗族先人。鬼節從七月初一到十五,都有地方在過。除夕那天也是在家中大堂和祠堂祀拜。

中國地廣人更多,十里不同俗,隔村不同音。不排除有地方有初一不上墳的習俗。





嶼上日光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已逝親人的節日。在春和景明的日子裡,去給已逝的親人掃墓,是為了表達對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的懷念之情。所以,沒有那麼多的講究,說什麼初一不能上墳等等。

人這一生,最不能忘卻的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自己的根。我是怎麼來的?我是怎麼長大的?是誰給了我生命?是誰把我撫養成人?所以,父母健在,就好好的侍奉他們,父親或母親去世了,也應在清明節這天,去為他們掃掃墓,為已逝的先人們掃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春光裡,望著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凝視著長眠在地下的曾經撫育了我們的親人,內心裡,那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逝者音容宛在,曾經的點點滴滴依然歷歷在目,但卻陰陽相隔,生死兩茫茫。縱然千呼萬喚,逝者長已矣,永難再相見。

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論你是否功成名就,是否榮華富貴,即使生活得再不如意,也應該,在每年的清明這天,迴歸故里,為已逝的親人掃墓祭奠,以敬自己對逝者的緬懷之意。

人生啊,週而復始,但生命,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願我已逝的親人們,一切安好!


新作家文苑


清明節恰縫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能上墳,這是真的嗎?有什麼說法呢?

科技農場為您解答。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農曆的三月初一,確實是遇到了初一這種情況。清明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大家對清明節也是重視有加,很多在外地的人過清明瞭,無論再忙也要會趟老家,為的就是祭祀先人。

而清明這天上墳掃墓的習俗也是流傳已久,很多人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都會選擇在清明當天再去上墳,以顯示對先人的尊敬,怎麼趕上初一就不能上墳了?

清明節趕上初一併不是個例,因為清明根據的是陽曆,而初一則是陰曆,所以說,每過一定的時間,清明和初一就會趕到一起,而我們清明上墳根據的則是清明,和陰曆無關,所以說,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沒有道理的。

再者說了,這初一本來就沒有不讓上墳的說法,大家最常說的“十月一,送寒衣”,這十月初一的祭祖上墳的習俗就是在初一啊,並且我國的有些地區還有大年初一祭祖上墳的習俗,不也是在初一嘛,所以說這初一不讓上墳其實真的沒啥道理。

清明和初一趕在一起不讓上墳小編沒聽說過,不過這“前清明、後十一”小編卻是知道,並且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什麼意思呢?清明祭祖上墳可以趕在清明之前幾天,十一祭祖上墳則可以延後幾天。並且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有些地區這清明祭祖上墳不僅可以提前幾天,延後幾天也可以。這清明趕在初一不能祭祖上墳的習俗小編是覺得沒什麼道理,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了,說明還是有可能有些地區又這種習俗,所以說想要避諱一點的話小編也建議可以錯開這一天,反著這清明前後都可以。

最後小編還要多說兩句,這清明祭祖上墳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習俗,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這“孝”是大義,上墳祭祖本來表達的就是對先人的思念,真正重要的是這顆心,所以不必太在乎這些規矩,心意到了才是最重要的!


農裡農音


我不知道是題主家鄉的習俗還是你道聽途說,反正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聽過這種說法,而且老家也沒有這種風俗,我們這裡上墳的節日都是固定的,只要日期到了,不管逢幾都必須要上墳的。

通常來講,一年當中上墳的日子有:正月初二、清明、農曆七月十五、冬至、除夕等,除了清明是陽曆日期外,其它都是以農曆日期為準。另外,親人的週年或十年墳紀念日,這個時間就不確定了。在我們山東老家,我們一般都是在清明的前兩天完成添土,前一天再上墳,而清明這一天實際上是不上墳的。

在全年上墳的節日裡,清明是最具祭祀氣氛的傳統節日,許多重要的祭祀活動一般也都安排在清明節,比如墳墓的遷移、墳墓的立碑、墳塋的修整壘砌等,而且做這些活動時,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必須要在天亮之前完成。

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祭祀的傳統也在不斷改變,對上墳的日期也沒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固定時間,只要是清明期間,哪一天有空上墳都行,也不必刻意安排在哪一天。

另外,由於近期全國各地多有森林火災引發,而且造成了慘痛的悲劇,其中絕大部分火災就是因為上墳燒紙引起,所以元芳也在此呼籲,上墳時儘量使用鮮花代替,春旱風急,燒紙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引發森林火災。


元芳有看法


清明節,趕上三月初一,能不能掃墓?命理師陳一宏有話說。

初一不上墳,這個說法是一種民俗。比如很多地方,年底了會上墳掃墓,然後正月初一,當然就不要了,這是一年之開始嘛,當然做比較活潑的寓意比較好的事情啦。那我們就知道,像正月初一,確實是不上墳不掃墓的了。

關於二十四節氣呢,這個跟農曆的日子,是對不上號的,因為排列方法不同。那像清明節這一天,有可能是二月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三月的時候,每一年都各不相同。

2019年清明節,剛好,就湊巧的在三月初一。所以,一些好事者就發了這麼一個問題:今年的清明節可以掃墓嗎?需要改日子嗎?

其實,凡屬於約定俗成的節日,那麼就代表這一天就是專門做這個節日的事情的,不管這個節日會在哪一天。既然是專門幹這個節日特定的事,那麼就是白無避忌。所以,三月初一也好,三月初二也行,清明,儘管放心祭祖,儘管誠心紀念。

說到這裡,我就想說,問三月初一能不能掃墓這個問題,難免有點小題大做,屬於無中生有啦。


命理師陳一宏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這周星期五,農曆三月初一。清明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在國內已經流行了上千年。在這一天,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會去過世的親人們墳頭上掃墓,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哀思。清明節恰縫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能上墳,這是真的嗎?

回答問題之前,農夫特意去問了一下村裡的一些老人,他們說從來就沒有這個習俗。每年到了清明節就掃墓,並且清明節氣和其他的多個節氣是不同的,很多的傳統節氣都是看農曆,但是清明節基本都是看陽曆的。說初一不能上墳,這個是沒有依據的。

首先,在有不地區有大年初一去祭祖的習俗。每年新年的第一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家人去祭祖。而這個就是正月初一啊,為什麼說初一不能上墳呢?

其次,在很多地區還有“十月一,送寒衣”的習俗,這個也是在農曆十月初一的時候,同樣是需要去給祖先上墳的。

最後,農夫還翻看了一下日曆,在1981年、2000年、2019年等都是在初一的時候清明節,由此可見是每隔一段就會出現初一清明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居然還相信這種說法呢?不過在不少地方關於清明節掃墓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早清明,晚十一”,意思是說清明節掃墓可以提前幾天,而農曆十月初一冬祭則推遲幾天也是可以的。其實這樣也是非常實用的,現在很多的農村人都是在外地打工,而提前幾天回來掃墓,這樣就可以有效錯開出行的高峰期。在我們村裡,有些人就是提前幾天就開始掃墓了,而且基本都是上午出去掃墓。但是有些人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就會在下午才掃墓。

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是否有初一不能掃墓的說法,反正農夫是沒有聽說過哦!可能少數地區有吧,畢竟“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啊!如果當地有這個說法,那就提前一天去吧。農夫最後還想說一句:掃墓的目的就是祭祀祖宗、緬懷先烈,早一天、晚一天又何妨呢?大家說是不是呢?


農夫也瘋狂


初一不上墳,有這個說法嗎?有。但它和清明節聯繫不到一塊。

初一不上墳,是民間古老而傳統的殯葬習俗。

古代人死了,埋人有三大方法:一是黃道擇日。選擇吉日,避開凶煞。二是民間黃道通用日。三是黃曆諸事不宜日。包括楊公忌日和每個節日的前後三天(含當天)均不可用。

簡短截折。而初一不能上墳者,就在於黃曆通用日的民間釋義上。擇吉不論,忌日不論,單說通用日即是在不用先生看好避煞的情況下。民間可常用的殯人祭祀日,如二,四,六,九日等。無論大小月,凡初一,初七,初八,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等是不在通用日之例,是不能用的,應提前或推遲把這幾日躲出去。因為七不出,八不歸之故,不吉。而初一為太陽,屬陽,是古人祭日的日子,也是蹬泰山罪已,祭壇,和封禪的皇家日子。所以這初一日民間應忌諱。

但在民間埋人後的七七敬祀日上,趕到幾日用幾日,它沒有忌諱,但逢初一和三七,只燒七里,不燒七上和七外,而二七閨女是不上墳的。

另外,平常從未有初一上墳之例,而初一十五是進廟上香拜佛之日。

這就是初一不上墳的原因。

清明節沒有初一不上墳之說。只是今年二月是小盡,二十九天,而二十九這一天恰趕到寒食節上。即是今天。明天三月初一,正逢清明日。而民間清明節祭祀之俗,民間已有幾千年俗史了。即民間所說的早清明,晚十來一(農曆十月初一)。就是清明掃墓,祭祀燒紙,要走在清明的前幾天,最好是寒食日祭祀上墳。不要用在清明這一日。而今年清明又恰逢三月初一,所有人間才有此說。

為何清明要早祭祀呢?以前曾有說明。只因清明節雖陽氣上升,是為清明,但此節實屬陰節,陰氣也最重之日。古時,民間認為:冥界把陰間也在掌管劃分之例。上帝讓閻王爺掌簿鬼界的生死。閻王規定除五惡不赦的惡鬼常期囚禁以外,凡它鬼皆於農歷十月初一(十來一)開始放假,可每天自由外出活動和享受民間無主之香火(野外還願供盤之類,或可物色替死鬼等),活動不用請假。從這一天,鬼便可日夜在外活動。直到次年農曆的清明節這一天為止。所以,清明節即為收鬼節,是為陰節,自清明到十來一這幾個月中的二百一十多天裡,鬼又收回墳內,限制了自由。

而早清明祭祀是民間願望,祈求冥界把野鬼早日收回,包括自家的先人在內,因怕他們在野外受孤魂野鬼的欺負,不如早早收回以免受野火之罪。又加上前一天的寒食節,所以,人們就認可了清明早上墳的規矩了。


福自福地來wjf


馬上就到了清明節了,清明節我國很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清明節這一天是我們為去世的親人掃墓祭祀的幾日,今年的清明節是陽曆的四月五號,陰曆的三月初一,恰好是清明遇初一,有些人說初一不能上墳,那麼今年在清明節這一天不可以上墳掃墓了嗎?

初一不能上墳這種說法絕對是無稽之談。在我們這裡家裡老人去世以後,除了每年的清明寒食要上墳以外,在老人剛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的每隔7天都要上墳一次,這七七四十九天中上墳七次的話,難免會有和初一相逢的日子,也沒看到誰家在逢7時不上墳。除了老人去世後的七七四十九天要上墳以外,在老人的生辰和去世的日子每年也要上墳,生日在初一的人有很多,去世的日子剛好是初一也很多,如果去世的老人生辰和去世的忌日都是初一難道不能上墳祭奠了嗎?肯定不是。

在給逝者上墳掃墓時,除了去世老人生辰和忌日要上墳以外,每年的清明節和寒衣節也是大家集中為逝者上墳的日子,雖然清明節在農曆的時間不固定,但是寒衣節卻是在每年的十月初一,如果說初一不能上墳的話,那麼就會和寒衣節出現衝突,可能也就沒有寒衣節這個集中掃墓上墳的節日。

之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正好是農曆的三月初一,是和我國有陰陽兩種曆法有關係。清明節在每年公曆的4月5日前後,公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轉動的規律確定的日曆,每年都是365天或者是366天,而我們所說的三月初一則是陰曆,陰曆是根據地球圍繞月亮轉動的規律確定的日子,平年是354天,閏年是384天,正是因為公曆和陽曆在每年中都有差距,所以才會出現清明節恰逢三月初一的情況。

其實不僅是在今年的清明節剛好遇上三月初一,在過去的1981年、2000年都是清明節遇上三月初一,每19年一次,所以這種情況以後還會很常見。

我們在清明節祭祀祖先就是緬懷先人的一個傳統習慣,可能在一些地區確實是有初一不能上墳的說法,但是在清明節這一天還是上墳祭奠逝者比較好,或者是提前一兩天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