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清明時節 文化尋根遊正當時

2019-04-05 07:58 | 柯橋日報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丹梅 實習生 季欣可

清明時節,對於炎黃子孫是一個重要節日,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如今是國家法定假日。清明節也是踏青節,讓喜歡旅遊的人們有一個難得的出遊時機。近年來,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在清明節前後踏青掃墓的同時,特地尋訪歷史文化古蹟,文化尋根遊逐漸成為一個時興的話題。

大禹陵、陽明園

文化尋根遊客多

“知行全憑心,靜心靠知行,知行合一,吾心光明……”4月3日,紹興陽明小學1000名學生來到陽明園,祭掃陽明墓,齊誦《陽明家訓》。陽明小學校長在陽明墓前向同學們講歷史,話陽明,號召同學們學習陽明先生的精神,學好《陽明家訓》和《教條示龍場諸生》。

“最近這段時間來陽明園祭掃和參觀的遊客比較多,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組織,也有港澳臺同胞特地來這裡參觀尋根的。”柯橋區文化發展公司、陽明園管理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陽明園從去年6月對外開放以來到目前已接待各地遊客近30萬人次,其中很多是從各地趕來對陽明心學有研究、對陽明文化深刻學習的學者、遊客,更有港澳臺同胞特地過來參觀的,就在4月3日當天,香港一對姐弟特地趕到柯橋,就為了祭掃陽明墓,並參觀了陽明陳列館。

除了陽明園很熱門外,作為紹興文化旅遊金名片之一的大禹陵,也迎來全國各地的遊客,他們中很多都是希望到紹興看一看大禹治水的足跡,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精神。“最近我們遊客日均五六千人次,主要以親子游和團隊遊為主。”大禹陵風景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到東浦徐錫麟故居聆聽英雄故事,感受烈士精神;到蘭亭印山越國王陵,感受2500多年前燦爛的古越文化;到徐渭墓祭掃,感受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渭“一腔肝膽憂天地;滿腹經緯鑄古今”……近年來,文化旅遊已悄然興起,很多遊客在瞭解文化的基礎上,到文化故地參觀,逐漸成為一種新旅遊模式。

到文化地旅遊

為了更好的瞭解文化

“清明節前夕,我們帶全校學生祭掃陽明墓,可以讓孩子們長知識,立志向,成為有良知的聖人。”紹興市陽明小學相關負責人馬校長介紹,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有一句經典名言是“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陽明小學以此為導向,告訴孩子們,人人皆有良知,個個參成聖人,引導孩子們讀書當聖賢,並專門譜寫了校歌《傳奇》,激勵陽明少年明本心,致良知,學先賢,創輝煌。

前不久,一批來自江蘇的小學生到大禹陵研學遊,他們通過傳統的祭禹儀式表達對華夏始祖大禹的深切緬懷。

“大禹陵不遠就是宛委山,大禹就是從那裡得到治水秘籍‘金簡玉書’,在塗山(今柯橋區安昌西扆山)娶塗山氏,只相處四天,便匆匆投入到治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便來源於此。大禹一共到紹興兩次,一次是治水;一次是治水結束後,禹會諸侯。大禹最後勞累過度,在紹興去世,安葬在大禹陵。禹跡在全國眾多,但是大禹陵在紹興,紹興也因此是大禹文化的根脈所在。”在研學遊現場,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大禹文化,讓這些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小學就學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課文,故事比較簡單,這次來紹興大禹陵實地參觀,又參加了祭禹儀式,感受非常深刻。”讀小學六年級的胡佳益同學說。

“我這次清明小長假打算帶孩子去越國印山王陵,在踏青的同時讓孩子瞭解一下古越文化。”柯橋市民李女士說,早幾個星期前,她剛帶孩子去了東浦徐錫麟故居,回來以後孩子還找了不少歷史資料,寫了一篇感想,文化尋根和休閒旅遊一起,孩子很願意接受這樣的遊玩模式。

文化尋根遊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隨著文化尋根旅遊逐漸興起,很多人都非常看好這個新模式。“早幾年中原文化尋根遊還比較受遊客歡迎的。”我愛旅遊旅行社負責人陶女士說,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搖籃和主幹,通過中原幾個城市的特色景點串聯成文化尋根線路,讓遊客實地感受中原文化中的漢字文化、農耕文化、科技文化、武術文化、民俗文化等,體會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根源性和包容性,在遊中瞭解更深刻的地域文化。

紹興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大禹文化旅遊通過大禹公祭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到紹興旅遊,紹興還推出了文化尋根一日遊線路:上午參觀大禹陵,走過景區外偌大的廣場、肅穆的神道和巍峨的大禹陵,一路上行上山,在腳下的是近千級臺階,翠樹環繞,寧靜悠然;下午參觀禹陵村,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房子,臨河而建,粉牆黛瓦,錯落有致,村內青竹翠綠,梅樹吐芳,石板小徑,小巷悠長;晚上入住大禹開元度假酒店,枕水而眠,偷得浮生半日閒。

隨著大蘭亭文化旅遊度假區規劃,陽明園越來越熱門,柯橋的文化尋根旅遊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隨著陽明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文化旅遊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柯橋的文化尋根旅遊將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李傳芳說。

“文化尋根旅遊具有群眾性、主動性、參與性等特點,是觀光遊、休閒度假遊的有效補充,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柯橋文化資源豐厚,如果能與當前大力發展的全域旅遊及‘旅遊+’緊密結合,文化尋根旅遊有望成為文旅融合的新樣本。”柯橋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吳炎標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