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1982年,阿根廷和英國在馬島爆發了一場現代戰爭史中具有重大影響的局部戰爭,那就是人們熟知的馬島戰爭。因各方對馬島的稱呼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有稱之為南大西洋戰爭的,也有稱為福克蘭群島戰爭(Falklands War)。

交手雙方都準備不足

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在1976年通過軍事政變上臺後一直未能改善經濟,進入80年代反倒更加惡劣。通脹高企,GDP下跌,製造業流失,各種罷工抗議此起彼伏,民怨沸騰。

在歷史上,為轉移公眾焦點,緩解國內壓力的一個方法就是找人幹一架以輸出危機。這可能是個不明智的辦法,但要能打贏的話非常好用。

自1816年趕走西班牙人獨立以來,阿根廷就和智利因為資源豐富,風景如畫,輕易就能拍出世界頂級風光紀錄片的巴塔哥尼亞而紛爭不斷。

自加爾鐵裡上臺後,美國就對阿根廷實施了禁運,還好有以色列人幫忙維護A-4機隊並且把退役的Nesher(鷹,以色列版幻影5)戰鬥機賣給阿根廷。這兩種戰機在馬島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掠地飛行的阿根廷A-4攻擊機,勇武不減當年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阿根廷的短劍戰鬥機

1978年至1980年阿根廷接收了35架單座型和4架雙座型Nesher,命名為“短劍”(Dagger,或者稱匕首)。阿根廷空軍一直以來也把智利作為假想敵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準備。

鄰居磨刀霍霍,智利當然是知道的,也從美國買來F-5,從法國買來幻影5等裝備來防範。此時如果跟智利硬剛,恐怕會大出血。還好,還有另外一個選項,那就是和英國有爭議的馬島。馬島離阿根廷本土有點遠,但離英國更遠。而且英國唯一的大型航母,有彈射器能搭載F-4戰鬥機的“皇家方舟”號也於1978年12月退役,1980年2月賣了拆解。當時的英國海軍僅有一艘反潛航母“競技神”號,只能搭載“海鷂”戰鬥機,看似戰鬥力不強。而剛於1980年7月服役的輕型航母“無敵”號在1982年2月賣給了澳大利亞。阿根廷決定趁機捏捏英國這“軟柿子”。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能搭載固定翼飛機,戰鬥力較強的皇家方舟號(R09)已於1978年12月退役

英國方面同樣也沒想過會在馬島打一仗。根據北約賦予的作戰使命,英國海軍已經轉型為反潛為主的艦隊。1976年“競技神”號應北約要求改為反潛航母,70年代末80年代初服役的21型,22型護衛艦也是以反潛為主要使命。最主要的是,受到軍費預算削減的影響,皇家海軍的規模和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還有沒有能力遠赴萬里之外作戰,實在玄乎。阿根廷正是算計這一點才會出兵馬島並且立場強硬的不會理外交斡旋賭英國不敢來自己家門口開打。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馬島戰場態勢圖,馬島離阿根廷本土七百至一千公里,英國到馬島的航線卻要一萬三千公里

結果,阿根廷失算了,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力排眾議火速出兵。

馬島戰爭以1982年4月2日阿根廷部隊登陸並佔領馬爾維納斯群島首府斯坦利為開端。4月4日英國的“征服者”號攻擊型核潛艇就率先開赴戰區,一天後以“競技神”號和“無敵”號航母為主力的艦隊也出發(賣給澳大利亞的交易被取消了)。這是一支由43艘皇家海軍軍艦,22艘後勤船隻,還有62艘徵用的民用商船共127艘艦船組成的特混艦隊,它們先後分批浩浩蕩蕩的殺向一萬三千公里外的馬島。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1981年6月它再次完成改裝,增加了滑躍甲板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無敵號輕型航空母艦,1980年7月服役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1982年4月4日英國民眾在朴茨茅斯港歡送艦隊出征

壓上國運的一役

阿根廷的加爾鐵裡軍政府為了舒緩國內壓力而出兵馬島。贏了這仗的話能自然能穩固統治,還能讓阿根廷的國際地位和聲望大大提升,將來還可能順帶連巴塔哥尼亞也拿下,美滋滋。但如果輸了,非但自己地位不保,阿根廷還得繼續哭泣不知多少年。

而英國當時的情況也不樂觀。1980年初的英國也在經歷經濟的低迷和各種壓力,1979年5月撒切爾夫人上臺後就大刀闊斧的開始削減各種開支。另外英國還有個大麻煩,那就是愛爾蘭共和軍,當時鬧得正凶。就在撒切爾上臺不久後的1979年8月,共和軍還把海軍元帥蒙巴頓給炸死了。此次出兵馬島,打贏了還好說,要是輸了,聯合王國也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較量:加爾鐵裡VS撒切爾

阿根廷空軍在不利形勢中出擊

馬島戰爭是一場現代化的海空聯合作戰,這場戰爭誕生了許多後來被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戰例。如“征服者”號核潛艇擊沉“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超軍旗”攻擊機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SAS偷襲佩伯島機場,“火神”轟炸機萬里奔襲的“黑公鹿”作戰等等。

在這場戰爭中,阿根廷空軍也因其英勇出色的表現令世人矚目。

對於阿根廷出兵馬島,大部分被西方欺負過的拉美國家都是支持的,其中秘魯還四處張羅想給阿根廷買“飛魚”導彈,可惜未能成事。而根據後來解密的檔案披露,5月28日阿根廷陸軍在鵝綠慘敗後,委內瑞拉和危地馬拉還提出過派陸戰隊去幫助阿根廷兄弟抗擊英國侵略者。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攜帶飛魚空對艦導彈的阿根廷超軍旗攻擊機

智利則因自己的利益站隊英國,馬島戰爭爆發時,智利剛好從英國買了艘補給艦正在回國途中。抵達後智利又立馬就把這艘補給艦租給英國使用。阿根廷飛機的起降都能被智利的遠程雷達捕捉到,戰爭期間智利也不停的給英國艦隊通風報信,這一定程度上給英國艦隊起到早期預警的作用。為此,阿根廷又費力氣組建了干擾部隊,利用非作戰飛機和民用飛機不停的起降進行佯攻干擾對方的判斷。更重要的是阿根廷為了防備智利在背後突然發難,把幾支精銳的山地部隊都部署到兩國邊境。

1982年5月1日英國的“火神”轟炸機從阿森鬆起飛經過多次接力加油往返15000公里轟炸了馬島首府斯坦利的機場。這勞師動眾的轟炸沒造成機場多少損壞,但卻影響了阿根廷空軍的部署。由於擔心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會受到空襲,阿根廷把本就為數不多的用於制空的幻影III戰鬥機調回首都防禦區。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阿根廷空軍的幻影III,比較短而飽滿的機頭是它和匕首戰鬥機的主要外觀區別

同日,阿根廷空軍第一次派出包括A-4攻擊機,“短劍”戰鬥機,“堪培拉”轟炸機和幻影III戰鬥機的36架大編隊前去攻擊英國艦隊。結果被擊落一架“短劍”和一架“堪培拉”。另外兩架幻影III在與“海鷂”的交戰中被擊落一架,擊傷一架,受傷的那架想飛到斯坦利機場迫降,還被己方防空炮火給擊落了。阿根廷空軍在這次空中進攻唯一的收穫是發現了超低空飛行可以躲避英艦的雷達,而這一發現是福也是禍。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英國海鷂FRS.1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經過這次空中進攻,阿根廷空軍放棄了制空權的爭奪,幻影III此後再沒和“海鷂”交戰過,轉而使用A-4和“短劍”進行空中突擊作戰為主。

5月2日,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擊沉了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造成阿方323人喪生。英國此舉目的之一是想打擊阿方士氣,卻沒想這讓阿根廷更堅定了死磕下去的決心。如果說前面的交戰還算武裝衝突,尚有外交斡旋的餘地,從這天開始,就變成了高烈度的局部戰爭,必須有一方被打得趴下!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1982年5月2日16時,下沉中的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

“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被擊沉,也打慫了阿根廷海軍,認識到實力的差距,阿海軍從此龜縮港內避戰。現在能給予英國艦隊打擊和支援馬島上的陸軍主要靠阿根廷空軍的A-4和“短劍”了。

以上這些困難和壓力還不是全部,因為馬島距離阿根廷本土有700多公里的距離,而馬島上三個機場的條件都不能滿足噴氣式飛機的起降,阿空軍只能從本土出擊。雖然阿空軍有兩架C-130加油機,但遠不能滿足機群出擊的需求,這些A-4和“短劍”到達戰區後僅能滯空2-5分鐘。在這短短几分鐘裡,阿空軍飛行員要自己搜索發現目標並冒著英艦的防空火力進行攻擊。

下圖,阿根廷本土各機場到馬島史丹利島機場的距離。由上至下:特雷利烏1080公里,裡瓦達維亞890公里,聖朱利安和聖克魯斯約790公里,里奧加耶戈斯800公里,里奧格蘭德700公里。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阿根廷本土各機場到馬島史丹利港機場的距離

影響戰局的13顆啞彈

阿根廷首開戰果是5月4日,當天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的“超軍旗”攻擊機用“飛魚”導彈擊沉了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為兩天前被擊沉“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報了仇。

“謝菲爾德”號於上午十時左右被“飛魚”導彈命中,導彈引信故障未能引爆戰鬥部,但殘餘的推進劑引發大火,艦上20人死亡。“謝菲爾德”號最終在5月10日拖拽途中沉沒。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被擊中後燃起大火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謝菲爾德”號被擊沉的消息傳回英國後,英國民眾大為震驚。5月25日,“超軍旗”又使用“飛魚”導彈擊沉了英國“大西洋運輸者”號運輸船。

由於戰前阿根廷只接收到5架“超軍旗”和5枚“飛魚”導彈,所以大部分攻擊行動還只能依靠A-4和“短劍”使用傳統鐵炸彈來執行。

根據後來的阿根廷空軍准將保羅·卡巴羅的回憶(pablo carballo),由於禁運,參戰的約50架空軍的A-4狀況並不好,只有8架的彈射座椅是完好沒過期的。而且他們一直在針對智利來進行訓練和準備,沒有訓練過對艦攻擊的科目。但就算如此,他們還是奮勇的出擊,而A-4這老將也不負盛名,經常被炮火打傷修修補補很快又能再次上陣。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A-4座艙裡的卡巴羅,他參與擊沉三艘英國軍艦,被稱為傳奇的阿根廷飛行員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掠海衝向英艦的A-4

阿根廷空軍另一種主力是“短劍”戰鬥機,參戰的有30架,雖然名稱是戰鬥機,但從它誕生起就擔負著攻擊機的使命。在馬島戰爭中A-4和“短劍”一共擊沉四艘英國軍艦和若干登陸艇,擊傷12艘軍艦和補給船。它倆經常一起出擊,而且又有多艘英艦是被反覆攻擊的,所以也很難釐清某種機型的具體戰果了。由於幻影III已經無法奪取制空權,這兩種飛機也沒攜帶空空導彈,對英國艦隊的進攻就是完完全全的冒死突擊。就這樣,它們要突破英國艦隊“海鷂”戰鬥機,“海狼”和“海標槍”艦空導彈的攔截,島上英國陸軍防空導彈的暗算,還要衝破大小口徑艦炮的火網才能把炸彈投下。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短劍戰鬥機正在低空飛越英國補給艦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短劍戰鬥機正在對英艦進行攻擊,左上方的大水花是一架被擊落的短劍戰鬥機

被擊沉擊傷的英國軍艦大多集中在馬島幾個島嶼之間的聖卡洛斯海峽,所以該海峽又得名“炸彈衚衕”。如前文所述,阿根廷空軍發現了利用超低空來躲避英艦雷達發起攻擊,但由於炸彈引信質量和安全高度設置的原因,很多炸彈命中卻未能爆炸,這讓多艘英艦死裡逃生,並對戰局產生巨大影響。

下圖,炸彈衚衕裡各艘軍艦被擊沉的位置。1,大西洋運輸者號。2,羚羊號。3,熱心號。4,阿拉島號運輸船(阿根廷)。5,卡爾卡拉尼亞河號運輸船(阿根廷)。6,蘇塞索號運輸船(阿根廷)。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炸彈衚衕裡雙方沉沒艦船位置

在軍艦和飛機的殊死搏鬥中,阿根廷飛行員冒著被炮火擊落和超低空撞海的危險投下炸彈,他們當中很多人也未能有空暇去確認投下的炸彈是否命中或者命中卻未爆。這時以客觀公正自命的BBC幫了大忙,報道了多枚航彈命中卻未爆的情況。阿根廷空軍結合飛行員的報告和BBC的報道才知道有這事。英國高層大為惱火,要懲辦BBC隨軍記者的主管,然而那位主管卻在後來進攻古斯格林的行動中被打死了。

在戰鬥初期,阿根廷空軍主要使用英國製造的MK17 1000磅航彈和西班牙製造的Expal-Explosivos Alaveses500磅航彈,在得知因為投彈高度過低導致引信不能起爆後,阿根廷緊急從西班牙購買新的引信來對航彈進行了改裝,但有點為時已晚。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阿根廷空軍使用的MK17 1000磅航彈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阿根廷空軍使用的Expal-Explosivos Alaveses500磅航彈

5月12日,42型驅逐艦“格拉斯哥”號遭受兩波A-4的攻擊,第一波攻擊失敗,3架A-4被擊落,3名飛行員都遇難。第二波福斯特·加瓦齊中尉駕駛的A-4投下炸彈命中“格拉斯哥”號,炸彈穿透船舷落到機艙,但未爆炸。福斯特·加瓦齊中尉返航途中經過鵝綠時被友軍地面火力擊落身亡。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從輝煌號護衛艦上拍攝到的加瓦齊中尉正在衝向格拉斯哥號

5月21日21型護衛艦“熱心”號遭受阿根廷空軍和海軍飛機三波次攻擊,被命中多枚未爆航彈,後被阿根廷海軍用MK82航彈炸傷,第二天沉沒。同日12I型護衛艦“阿爾貢”號遭受兩波攻擊,第二波攻擊中被命中兩枚未爆航彈,只砸死了兩名水兵。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被擊中的熱心號護衛艦

5月24日21型護衛艦“羚羊”號被命中一枚MK17 1000磅航彈,炸彈未爆。後來拆彈專家在進行排爆作業時意外把這枚MK17引爆,專家被當場炸死,“羚羊”號也斷為兩截沉沒。同日補給艦“蘭斯洛特爵士”號也被命中一枚MK17,炸彈同樣未爆。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斷為兩截的羚羊號

5月25日42型驅逐艦“考文垂”號和22型護衛艦“大刀”號在聖卡洛斯海峽擔任警戒和誘餌任務,果然吸引了阿空軍的火力。

多波次阿空軍飛機攻擊了兩艦,其中第一波的一架A-4被岸上英國陸軍的“長劍”防空導彈擊落,飛行員裡卡多·盧塞羅彈射著陸後幸運的在英國隨軍記者面前被英軍俘虜(為啥在記者面前被俘是幸運的呢,大家可以自行細品)。

隨後又有另一波兩架A-4來襲,其中一架由上文提到的保羅·卡巴羅駕駛。這次“考文垂”號被命中三枚航彈,其中一枚未爆,但另外兩枚炸了。“考文垂”號被擊中後約20分鐘沉沒,19名船員喪生。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被擊中的考文垂號

“大刀”號福星高照,也被一枚MK17命中,但未爆。炸彈穿透艦尾直升機甲板並把它攜帶的“山貓”直升機機頭砸爛。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大刀號被砸穿的直升機甲板和砸爛機頭的山貓直升機

此外,還有“安特里姆”號驅逐艦等多艘艦船都被阿根廷空軍的航彈命中卻又未爆逃過一劫。其中“普利茅斯”號護衛艦被命中四枚MK17全部未爆,而“特里斯特姆爵士”號登陸艦被命中四枚只爆了三枚未被擊沉,戰後又運回英國修復繼續服役。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特里斯特姆爵士”號裝船運回英國

6月14日,雙方停火,斯坦利的阿根廷守軍向英軍投降,馬島戰爭結束。

馬島戰爭,那13顆改變歷史的啞彈

得勝凱旋的無敵號輕型航母,5月25日它被也差點被飛魚乾掉,只是大西洋運輸者號做了替死鬼

在這場74天短暫而激烈的戰爭中,阿根廷空軍損失75架固定翼飛機和25架直升機,犧牲32名飛行員。其中擔任主攻的A-4損失20架,“短劍”11架。但阿根廷空軍飛行員也以其精湛的技術,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贏得對手和全世界同行的尊敬。英國退役的空軍元帥克雷格勳爵就對阿根廷空軍飛行員給予高度評價,後來他回憶說:那13顆未爆的航彈,不用全爆,只要多爆幾顆我們會輸了。

注:由於各方觀點和說法不同,13顆未爆航彈的數字引用自克雷格勳爵的說法。這場戰爭中還有其他有分歧的說法,比如阿根廷把“箭”號護衛艦也當做空軍戰績,但實際上“箭”是被岸基炮火輕微損傷,並一直服役到1994年然後賣給巴基斯坦,目前還在巴基斯坦海軍服役。

當年馬島上空的硝煙還掩蓋著許多未被人知的真相,英國已經表示,馬島戰爭的機密資料將在2082年解封。

全文完,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