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養兒防老”過時了嗎?農村老人不靠兒子,應該靠誰?

shcho


養兒防老過時了嗎?農村老人不靠兒子,應該靠誰?

養老這個事情,如今已經擺在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面前,因為這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幾千年的社會有個傳統,“養兒防老”。所以才有多子多福。

不過,隨著計劃生育的推行,“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不斷向人們宣傳。

可是漸漸的,“養老不能完全靠政府”,又出現在人們面前。

這就有些尷尬了,我們的養老,究竟該靠誰?兒子、政府,還是自己?

而就在此前,曾經有農村的人告訴我,現在農村養老已經存在大問題,獨生子女的沒人養老,因為孩子在外面闖事業;有多子多女的,也沒有人養老,他們往往推來推去,誰也不想養老。

如何過好自己的老年生活?我的觀點就是,還得主要靠自己:一是自己有錢,心裡不慌。無論是子女,還是政府,你都不用擔心。

二是有很多時候,人是勢利,你有錢,可能誰都會對你好,一旦沒有,恐怕子女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三是國人的特點在於,更多時候關注的是子女,很少去顧及自己的老人。

四是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子女的孝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子女不孝順,養再多的子女也沒有用處。


碧翰烽


養兒防老,傳統美德,過時還是不過時,個人認為,多數不過時,少數過時,錢多好,還是錢少好,也是一樣,城市到農村,農村到城市的瞭解,多數兒女是特別好的,是有孝心的,我實話實說,大概前年在農村看到的,一個老母親病了,子女們忙著籌錢,送母親治病,,能留換班,直到老人康復,可想而知,不靠兒女又能靠誰,在城裡,這家人與我基本是臨居,老倆夫妻是教師,兒女都有工作,老爺子得病了,兒女們回家看望,當時我已在,兒女們商量商量怎樣扶理老爺子,結果,個個沒有時間,個個都有道理,說來說去,結果請個人扶理才是道理,反正不用我們的錢,國家報銷,還是夫妻好,老太婆7o多歲天天送飯給老頭,兒女們忙呀。天底下,有錢無錢兒女孝順,才能防老,之所以,我說,有錢也不一定好過,無錢也不一定難過,一家和氣,兒女孝順,養兒才能防老,。


蒲春林60後


養兒防老是傳統美德,以後還會堅持下去。

前幾天去看山上親戚,他三個兒子,兩個在外打工,一個在家辦個散養雞場,三家都有小樓,而老倆還住在老石頭屋。

我問他孩子們都孝順吧,誰更好點?

他的答法令我吃驚。說"都不怎麼樣,就共產黨好"。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孩子每月給老人一人十元,三個孩子30元。而政府發給他的養老補助金每人每月162元。


慢悠悠190700058


"養兒防老"這句農村古訓,歷經千年曰月滄桑,非但不過吋,且正應於時下。

討論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最討厭有人高調空喊,什麼農村老人很幸福啊!孤寡老人國家和政府很關心啊.....。

不知道別的地方在對待老人生活料理上有何優厚,我只知道身邊的老人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兒女的撫養與盡孝。

先談生活,農村老人每月領100多元的國家賞賜,不說生活開銷,即便不煙不酒,吃藥片吧,?醫院看病吧?這錢能管多大用?

吃飯,穿衣,醫療,保健.....一切靠兒女負擔,天經地義,似乎與國家無關。

兒女承擔家務,照料老人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還要關懷孩子們的一點一滴,因為他們沒有生話能力,因為還在上學。

兒女們是最累的,累在了拼搏創業,累在了上有老人的牽掛,累在了關心培養下一代的成長。

由此,農村老人的生活是以兒女為全部寄託的。他們雖然年青力壯時為改變國家一窮二白麵貌拼命做過貢獻,但現在拼不動了,疾病也來了,國家象徵性的給點兒錢,但一切一切還得抬望兒女呀!想別的,那是幼稚的。



微風細雨潤柳


農村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這句話是不是過時了呢?個人認為不是過時了而是不靠譜,是相當地不靠譜!在此,我不禁要反問一句,養兒真的能防老嗎?答案是不一定!!!

養兒是否防老的關鍵,主要還得看兒子是否孝順!如果兒子不孝順,就算養十個兒子也沒用。還有就是光兒子孝順還不行,還得看兒媳婦是否願意。雖然說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不贍養老人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不贍養老人的案例大多是發生在多兒多女的家庭中,主要還是因為家庭瑣事所致。大多還是因家產而起爭執,不外乎就是你多了我少了等等之類。總而言之,一言難盡!清官難斷家務事!

在農村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老觀念,那就是重男輕女!往往都認為嫁出去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亦即覆水難收(女兒屬於外人)!就我們當地農村而言,老人基本上都是把家產分給兒子而不分給女兒。因為老人們認為只有兒子才可以養老送終!這種觀念是嚴重錯誤的!因為法律明確規定了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分男女)!同時,法律也明確規定了兒女都是老人遺產的合法的繼承人(不分男女)!所以說如果兒女不贍養老人,老人就應該使用法律來進行維權!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網友們積極參與討論和發表意見。


新農人剛哥音悅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題主的問題很有思考性,農村老人不靠兒子該靠誰?養兒防老過時了嗎?其實,這幾年關於這樣的話題是不少的,黑嫂平時也會注意到這些問題,所以就有了自己的一點看法,下面咱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孝順是傳統美德

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不管我們多發達,也不管我們生活變成什麼樣,我們的傳統美德孝順是不會丟掉的,永遠不會過時。

孩子小時候父母養活,老人年老後兒子要照顧老人的生活。這是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這樣的傳統怎麼會過時?

羔羊想吃飯得跪著,人小時候吃飯得抱著,這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小時候有區別,長大後怎麼會沒有區別?

縱有千般不滿,想想自己小時候怎麼長大的,就會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二、老人年輕時也要有所規劃

我們在年輕時就要有所規劃,不能毫無打算的去過生活。比如積攢一些錢準備防備老後怎麼辦,這裡就牽涉到一個重大問題,對兒子之間要公平,平時做事要留有餘地。

也有一些人覺得自己年輕時力壯,所以不用看別人任何臉色,不用對任何人客氣,特別是對自己的兒子。結果就會給兒子們心中留下一根刺,導致年老後,這根刺發揮出不好的作用。

萬事有因就有果,我們遵守的是內心的道德和做人的準則,這兩樣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存在,就在每個人心裡。

寫在最後:我們祝願每一個老人年老時都能有個幸福的晚年,有時候也許會遇到波折,但我們的傳統是不會變的。題主問養兒防老是不是過時的,這個牽涉到孝順,而孝順永遠不過時。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養兒防老一點也不過時。

春節剛剛過完,還沒有來得及過完十五,在外覓食的隊伍便一撥接一撥義無反顧的出發了。熱鬧了幾天的村莊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平靜。

除了極個別留下的青壯年,村裡就剩下了各式的老人。

水泥路、自來水以及現代化的寬帶有線設施俱全。手機幾乎也完全普及。手腳利索的就近在村子邊種些蔬菜和各式土特品,身體差點行動不便的也不必擔心,每天都有小販開著農用車進村吆喝。雖不像城裡超市應有盡有,常吃的蔬菜麻花鍋巴洗衣粉等還算齊全。

對這一輩的老人來說,現在的生活,按說已經超早超好地實現了早先被描繪的理想生活,該吃的吃過了,該見的也見過了,但心裡總覺得缺點什麼。缺什麼呢?

缺錢嗎?

現在誰家不缺這個?孫子上學娶媳婦,錢太缺了。老了,給娃也掙不下錢了。娃兒在外累死累活,除去家裡的各種花銷,過年回來也攢不下幾個。不過還算好,老齡和養老保險國家每個月還給發近二百元。沒病沒災的,緊巴點也夠了。

缺孝順嗎?

好些年了,娃兒一直在外面貓著,家裡地裡雜七雜八的活兒都丟給了老人。前些年還好些,這兩年越來越覺得幹不動了,可娃平時連一句話也沒有。但遇著身體確實扛不動了,一個電話,娃兒還是馬上趕回來了。醫院幾萬塊說沒就沒了,娃嘴上雖然沒說什麼,卻掛不住臉上的不高興。也怨不得娃,現在什麼都要花錢,娃這些年也沒攢下多少。

村衛生室的藥是越來越不管用了,都已經用了幾瓶眼藥水,眼睛還是不停的流水,越發看不清東西了。做飯有時候都得摸索著做。算了,還是等娃過年回來再說吧。


基層微課堂


養兒防老,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兒女贍養老人,是天經地義,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千年來,這件事從來不是問題。尤其是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舊社會,養兒防老這個傳統從來沒動搖過。奇怪的是,在吃穿不愁,生活條件比從前大大改善的今天,這個傳統美德竟然產生了動搖,真是奇了怪了。

之產生動搖,是道德觀念缺失,一切向錢看的結果。這些年,無論國家教育和家庭教育,對道德教育方面越來越差,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卻越來越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想來越嚴重。尤其在農村,一些年輕人只管自己,不管爹媽死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使一些人不能不產生疑問:養兒還能防老嗎?

國外養兒不防老的思想逐步浸透,也是對養兒防老傳統產生動搖的一個根源。在一些發達國家,子女十八歲以後就獨立生活,老人不再承擔他們的任何責任,而是自己交養老保險,自己養活自已。國內的年輕人,受這種思想影響,也不願意承擔養老義務。但是,中國的國情不一樣,尤其是農村老人,不僅把兒女養大,還要給兒子蓋房子,娶媳婦,花光了一生積蓄。老了,幹不動了,自己又沒有養老金,不靠兒女靠誰呢?

因此,現在的老年人,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還得靠兒女養老。而農村的年輕人必須養老,養老是你義不容辭,天經地義的責任。

藉此機會,忠告那些還沒交養老保險的人,趕快交養老保險吧,交了養老保險,最保險的。再過十幾年,養兒防老這個傳統,說不定還真成了問題!


琿春徐飛768


”養兒防老”過時了嗎?農村老人不靠兒子,應該靠誰?“養兒防老”在現實社會已經變味,應該轉變傳統觀念思維,老了應該當自強,路還要靠自己走。

當今社會,上歲數老人一直延續“養兒防老”這個傳統觀念,而年青人,由於種種原因,往往把贍養老人這個事看的比較輕浮。觀念的差距,社會的複雜。導至獨居老人死在家中,及喝藥,上吊自殺現象頻發。這也使當前老人們看破紅塵。為自己後半生非常擔憂。



話又說回來,養到好兒子或好女兒,什麼都好說,可目前現壯又是咋樣呢,話不用多說,恐怕各自心裡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吧,一句話,人活著有尊嚴才叫幸福。

——做為老人,應該打破“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應該在能勞動情況下,多攢點錢。永遠想著一句話,在誰家不如在自己家好,恐怕在自己家更有安全感吧。


——人到老了儘量做到自起自立,不必給兒女增加負擔。不要有依靠兒女這種念頭。人活著一天,就要奮鬥一天,真正老了不能動了,我想不能沒有人管。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生活靠誰也不如靠自己,面對現實,做個聰明人最好。人難得糊塗。

老人們應該樹立生活的勇氣,隨著國家對老人養老待遇不斷提高和農村不斷改革開放。幸福美好生活還在後頭,讓我們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吧!


沙塵暴5478


其實,說句實在的,現如今,養兒養不了老。

這句話聽起來很悲觀,慘酷的是現實就是這樣。

如今社會是矛盾的。響應計劃生育政策,育有一子或一女,這一子或一女成長之時,也是我們衰老之日,這一子或一女最低需要養活七口人,可能嗎?現實嗎?除非他是馬雲一類的翹楚,只可惜馬雲之子太少,還是常人之子眾多。為此國家又出臺了鼓勵生育的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又能養老了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首先,二胎政策實施效果不顯著。現如今,高教育費用、高房價、高生活成本,三高讓你望生止步,你不敢要二胎,還是獨子養老,你養不起。

其次,即使你養了二胎,這兩個娃長大之後,能自顧你就算燒高香了,指望不上他養你老。

生活在現實當中,還得要面對現實。象我們這些六零、七零後,要養老,必須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趁能動之時,繼續拼搏、繼續奮鬥吧,賺取養老資本,進養老院,終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