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本期非遺傳承人:王東,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在這幽靜肅穆的古剎之中,嫋嫋地傳出了清淨微妙的梵唄。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梵唄是佛教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面前歌誦、供養、止斷、讚歎的音聲修行法門,是中國佛教音樂原聲的特稱。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中國古代的梵唄歷史悠久,在三國魏明帝太和四年,陳思王曹植游魚山,感魚山之神制,於是刪治《太子瑞應本起》始著《太子頌》而“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傳為後式有六契的“魚山梵”或“魚山唄”,後世簡稱為“梵唄”。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梵唄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梵唄與一般的梵樂、佛曲、佛樂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不能等同於音樂,一開始只是在寺院中傳播吟誦,後來隨著佛教文化的普及,流傳到了民間,逐漸演變成了以演奏佛教傳承的梵唄音樂為主的民間音樂團體。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在歷史文化悠久的天津市武清區,有一個黃花店同善梵唄音樂會,目前音樂主要用於節日祭祀、音樂調演、佛教法會等。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這個樂隊目前有著健全的編制,十名樂手為滿班,包括五吹四打一圓帽,只有“五吹”或“四打”為半班。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其中在演奏音樂的時候根據場合的不同,分為走街和坐吹兩種方式,演奏起來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現在黃花店同善梵唄音樂會有曲目近八十首,並且採用了中古最古老的工尺譜方式記譜,傳承的方式主要靠口傳心授。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現在黃花店同善梵唄音樂會已經傳承到第六代人,在解放之前成員是由出家人與俗家弟子交織在一起的,隨著解放以後出家人隨著年齡增長陸續作古,逐漸演變為了現在的俗家弟子所繼承,第六代的代表性傳承人是王東。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王東1986年出生於天津市武清區黃花店鎮,從小就對音樂方面天賦異稟,樂感非常強。在15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笙,但在初期學習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為在吹之前需要吸氣,要有一定的肺活量,而且氣息一定要穩,這是一個必須修煉的基本技能,看似步驟簡單沒有日積月累的練習很難成功。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2010年又開始向第五代傳承人劉樹荃學習管子,經過馬德培、劉樹荃等名家指點,取得了飛速的進步,把兩位大師的優點結合到一起,融會貫通,最後終於把笙、管、鈸、鼓都熟練掌握,在年青一代的梵唄音樂演奏者中屬於佼佼者。

非遺地圖|超凡入聖,廟宇傳出的幽蘭梵音

正如王東所說:“現在正處於物質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在生活條件改變了以後逐漸漠視了非遺文化的傳承,我們的責任就是很好的把它傳承發揚下去,並把梵唄作為我們畢生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