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關於資產和負債

我們為什麼會負責?怎麼理解負債?簡單的說是我們資不抵債,也就是說我們的資產遠遠小於負債。那資產是什麼呢?負債又是什麼?

首先說說資產和負債的定義?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它能給你不斷帶來收 入,而負債則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它能減少你的資產。比如,我們消費,錢就從我們口袋流走,我們口袋的錢流走的越多,我們的資產就減少越多,最終導致資不抵債,當我們資產小於負債,那就是負資產。比如我們辦理信用卡,貸款,網貸,消費貸等,這些就是負資產的開始,一旦負資產越多,這就是形成今天債臺高築的基礎。

所以,我們每個負債的人,要解決負債,就是要增加自己資產,減少自己的負債,一旦資產大於負債,那才是財務自由。

資產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形資產是指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包括資金、資源、產品、設備、裝置、廠房、等,總得來說,有形資產就是有一定實物形態的資產。無形資產是指擁有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商標品牌,專利,著作權,特許經營權、分銷渠道、重大客戶名單、個人品牌等。

對於有資產的人來說,就像金鵝下蛋一樣,只要金鵝在,就會不停下蛋,下的蛋換成飼料給金鵝,那麼金鵝就會越來越肥,下更多的蛋。

現實中對於負債累累的人來說,他們已經沒有了資產,至少有形資產肯定是沒有了。這時候怎麼才能還清債務呢?怎麼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

一:增加收入

一個人想賺更多的錢,是由他所擁有的能力和行動決定的。要想盡快還清債務,積累資產,就必須去賺錢。人與人的區別在於8小時工作之外,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利用你的時間來做更多的工作,對於負債的人來說,只有時間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所以要把時間利用起來。至於怎麼賺到更多的錢,因人而異,有些人白天上班,晚上去做兼職或者搞自媒體;有些人專門跑業務拿提成;有些人專職跑外賣當跑手;這些都是跟時間賽跑,付出越多,收入越多,只要流進自己口袋的錢越多,債務才能越減少。

二:積累無形資產

沒有了有形資產變現,就需要重新積累自己的無形資產,具體就是好好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個人人脈。為什麼有些人負債累累,都能馬上東山再起?之前看書知道可口可樂公司就是今天把它的工廠和設備全部付之一炬,第二天就能重建一個全新的廠房和設備;這就是品牌的資產。今天我們陷入谷底,但要好好經營自己的品牌,積累自己的人脈和資源,這些就是我們東山再起的資產。比如,你是搞自媒體的人,你就要好好經營你的內容和粉絲,將來這些粉絲效益就是你資產;比如你是跑業務的,你好好把握自己的大客戶名單,好好積累客戶資源,將來這些就是你的資產。比如你是搞技術的,好好儲備你的技術專業,將來就是你資產。只要資產規模大,未來債務就減少。

三:儲蓄自己

只有當我們的錢多到可以不工作僅靠利息都能生活得時候,你才算真正的富有和自由;前面說了當流進我們口袋的錢越多的時候,我們的資產才能曾加,負債才減少;那麼儲蓄也是增加流進自己口袋的方法。你會說我欠那麼的錢要還,何來錢再儲蓄?其實你錯了,你可以把你的收入合理分配,一部分用來還債,一部分用來儲蓄。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不但還清了債務,自己的口袋還有很多儲蓄,口袋裡的儲蓄就是你的資產了。不要懷疑,這個是很科學的增加自己資產減少債務的方法。

四:勤儉節約

對於負債,我們肯定是要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前面說了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控制讓錢流走的行為。比如說,新出了一款新手機,你自己想買,但是其實你現在的手機性能還很好,這個時候就要控制這個行為。再比如,你有很多衣服穿,但是看到新款想買,這個也要避免,等等。所以,要自己去衡量,哪些是剛需的花銷,哪些是改善的花銷。嚴格控制改善的花銷,因為你少花一筆,你的資產增加一筆,債務減少一筆。這個道理需要你明白。

五:做好預算

在努力還債上岸的日子,必須對自己每一份收入要計劃和分配好。每個月都要把自己的預算做出來。前面的鋪墊做好了,個人的預算心中要清楚,嚴格按預算執行,做到心中有數,慢慢走下去,我相信我們不但可以上岸,而且還積累了不少資產。

人深陷低谷,就應該做優質的彈簧,期待和相信自己一定會觸底反彈。

謝謝關注頭條號:陽光老男孩20182 一起努力奮鬥。

推薦一本書給大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