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筆下的杏花村酒家,說的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出產于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的汾酒了。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代詩人杜牧不僅給清明時節留下了千古篇章,也給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做了一個絕佳的廣告。

但這不僅僅是廣告,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

01

杏花村曾發現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從當時出土器物可以判斷當時就有釀酒的活動。

所以,它有“名酒之始祖”、“最早國酒”的美譽。傳說茅臺酒的釀製方法,也是山西商人從這裡帶去了貴州。

但釀酒有時候就是一門“玄學”,得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產生一杯佳釀。

2006,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申請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應該也是杏花村汾酒流傳千百年來,最重要的秘方。

汾酒的釀造技藝是一套將高粱、大麥、豌豆、水等原料在一定的生態條件下發酵釀造的完整技術體系。

人的自覺和悟性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制曲、發酵、蒸餾等就都是經驗性極強的技能。

這些技能以口傳心領、師徒相延的方式代代傳承,並不斷得到創新、發展,在當今汾酒釀造的流程中,它仍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02

霍永健,山西杏花村汾酒釀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一般來說,釀酒要經歷多個步驟,全國著名的微生物和發酵專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釀造的工藝歸結為“七大秘訣”,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時,高粱必得其真實,陶具必得其潔,火必得其緩”的“清蒸二次清”工藝。

1972年9月,年僅17歲的霍永健進入了汾酒廠,開始學習釀酒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制曲。

這裡的制曲,就是中國釀酒技藝的精華所在。

酒麴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而制曲就是培養出一種最符合人們需要的黴菌。

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坂口謹一郎教授,認為這甚至可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相媲美。

霍永健在師父的嚴格教育和手把手傳授下,探索著制曲的工藝。

曲的培養對於溫度有很高的要求,以汾酒為代表的中溫曲,最高溫度要控制在50℃以下,且著重於曲的排列。

曲房的窗戶晝夜兩封兩啟,溫度則兩起兩落。因此對於制曲大師傅要求就更加嚴格。

在探索大麴製作技術中,霍永健總結出了較為理想的制曲“三法”,即:“上黴決定法,晾黴定皮法,排水控制法。”將前人的一些操作方法與自己的實踐摸索緊密結合起來,成為比較科學的制曲理論。

“汾酒世家”出生的霍永健,三代人都在努力釀造一杯好的杏花酒。

03

喝過汾酒的人,都說它酒液晶亮、清香幽雅、醇淨柔和、回甜爽口、飲後餘香。

著名作家《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梁衡曾評價它說:

“原來我國的名酒有4個香型,即濃、醬、清、鳳香型的代表。杏花村汾酒他不求那濃那烈;只求這純這真,屬於清香型的典型代表。其他酒或如豔麗少婦,或如濃妝重抹,這杏花村汾酒呢,則如窈窕淑女,淡梳輕妝。”

大約因為這純,才使杏花村成為名酒之始祖。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