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請問怎麼樣才能把七歲小孩教的聽話?

小陳出擊


聽話這個詞,其實很傷人的,七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很強烈了!不可能跟木偶一樣去無條件服從,你可以跟孩子說好,讓他講出自己的理由!比如說學習,他不想學,只想玩兒遊戲,那麼,你可以先別發脾氣,告訴他:人,都是自由的,只不過造成的後果也是自己承擔的!然後你別去做飯,不買任何零食,偷偷斷了網,因為那是你出的錢,孩子鬧,你就講:這是我的自由!如果無理取鬧,那麼揍一頓就很必要!而且務必一頓揍改!


宸與宸媽的搞笑生活


七歲的小孩兒剛上一年級,學習的規矩和生活習慣是應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了,但是一般男孩子呢?剛幼兒園畢業,還不太懂規矩,小孩思想比較活躍,現在小孩懂得比較多,想讓他什麼都聽大人的,不太可能,但是把該懂的規矩要給他講清楚,要有原則,比如學習的時候,尤其是剛開始上學好的習慣要養成,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再玩,9點前睡覺,鬧鈴響了要起床等。生活規矩,最好提前給孩子說好,比如出去玩或逛超市買東西,先說好玩具只能買一樣或兩樣,好吃的要媽媽同意才能買,這樣孩子再教育的時候就比較好接受



喜悅育兒


我是一個小學老師,從教19年,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10歲一個4歲。

第一,我覺得孩子不需要太聽話。太聽話的孩子會有很多後遺症,例如沒有主見,膽小,懦弱等等。孩子本來就應該活潑亂跳的,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調皮是他們的本能,不要去壓制他們,不要給他們太多的條條框框!

第二,把孩子當朋友,千萬不要有:我是父母就可以對孩子怎麼怎麼樣的觀念。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跟孩子商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第三,原則性的錯誤,千萬不能縱容。但也不能用太極端的方法來教,例如罵,打,兇,限制自由等。

希望能幫助你。


風哥愛教育vlog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很平常的事。就是這麼平常的一件事,要達到愉快交流也不是很容易的。特別是父母或長輩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往往很難達到意想的效果。那麼如何較好地與孩子交流呢!

父母或長輩要想與孩子有較好的交流效果,首先要坦誠相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思想情感表達,父母要拿出誠意來與孩子交流。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或長輩的交流誠意,孩子才會在父母或長輩面前流露真情實感,打開心菲地與父母交流起來。

父母或長輩要想與孩子有較好的交流效果,其次要平等對待。有些父母或長輩在與孩子交流時,常常表現出高人一等盛氣凌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心裡感到愄懼,那來的真情流露呢!這種交流就變成審問式,一問一答。

父母或長輩要想與孩子有較好的交流效果,還要走進孩子的心裡。父母或長輩在與孩子交流時,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從孩子的興趣愛好中尋找交流話題,這樣很容易打開孩子的話閘子。父母或長輩在近聽孩子真情流露時,還要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及時鼓勵,為孩子正確思想點贊;為孩子取得成就激動;為孩子失誤惋惜,並及時的引導教育。這時交流雙方都有較好的感受,為以後再次交流埋下伏筆。

親愛的朋友!把你與孩子交流時的某次深切感受交流一下吧。


常法飄飄


七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相當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孩子對許多感興趣的事情都會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想法,不能把孩子的質疑,孩子的個性表達以及對家長意見的反駁全部歸入所謂不聽話的範疇。家長不要只圖省事,讓孩子扮演小綿羊的角色。這裡先要解決何謂聽話,何謂不聽話。家長的育兒理念非常重要,看你選擇散養還是圈養。圈養,當然喜歡百依百順,唯唯諾諾。但要知道一點,孩子不可能永遠七歲,孩子是要長大的。我們寧肯要不太聽話的孩子,也不要只曉得吃飽肚子睡大覺的小病貓。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家長要不斷給自己充電,要成為教育孩子的行家裡手,要有教育心理學知識,要能放下身段,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平等交流互動,多啟發誘導,少盛氣凌人,上綱上線。孩子只有接受你,才可能配合你,服從你,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標。家長是主角,是關鍵。家長有必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要有勇氣與孩子對話,如果錯了,就該向孩子道歉認錯。要知道,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幾乎都可以在家長那裡找到影子。若能做到以上這些,孩子的教育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中力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想說明一個觀點。你問如何才能把七歲的孩子教育聽話,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太恰當,孩子的教育不是那一個年紀的事情,教育孩子應該從小開始,不是還有胎教一說麼。所以說要想孩子教育聽話應該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而不是說到了七歲才覺得孩子應該要教育他聽話了。

下面回答你本來的這個問題。我想你的意思因該是是對於這麼大的年齡的孩子怎麼樣教育合適對吧。首先,七歲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孩子也已經開始接受正規的義務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明白是非道理的能力,所以,我們首先要配合學校做好家庭教育,小學這個階段也是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規範教育做得比較多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配合老師,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所有的行為規範、學習習慣等等,只要家長和老師學校保持一致,統一要求,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很聽話的,很多時候其實就是我們的老師在學校要求這樣那樣,家長不僅不支持。反而還覺得麻煩。長此以往才導致有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很差。

其次,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很多時候就是家長的一份複印件。很多情況下家長平時的言行舉止都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所以我們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家長自己要做好表率。

總之,孩子的教育需要依靠平時的點點滴滴時間上去慢慢實現。不是說平時不管,等到孩子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再去想辦法管教。那是肯定不行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點贊關注一下我。一起探討教育的有關問題。




博格信息資源空間


我是高小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一、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包括孩子也是這樣。

你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就比較容易理解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正是這種差異,決定了沒有誰會願意主動自覺的服從某個人,哪怕你是他媽媽,或者爸爸。你也不能要求他絕對的服從,或者聽話。除非你們之間建立了彼此深厚的感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融洽的氛圍中,孩子才會心甘情願的聽從你的建議和意見。

二、目前孩子已經7歲了,不聽話的根源是什麼?

你要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這個時間段,反思你的教育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給自己下一個定義,你屬於什麼類型的父母。比如:成長型父母,學習型父母,寵溺型父母,簡單粗暴型父母,放縱型父母等等。

如果你是一個成長型,學習型父母,那麼恭喜你,在教育孩子的這條路上你已經有了正確的方向。如果你不巧是一個寵溺型父母、簡單粗暴型父母、放縱型父母中的任何一種,你就要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從今天開始種樹,給予你的孩子水分、陽光、雨露、營養、除草、施肥……

你不要企圖用速成的方式讓你的孩子聽話,打和罵只會在短期內有效,不利於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完全釋放出你的耐心,並堅持用正面積極的方法引導他走向正軌,儘管這很崩潰,讓你難以適應,你的內心無比抓狂,但是你要始終明確,要改變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三、正面管教不是懲罰

你需要的是和善而堅定的,用建設性、積極的、有益的、肯定鼓勵的語言去引導孩子做正確的選擇。

這是相互之間的尊重,從現在開始並不晚。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那個“被忽視的孩子”,他內心的情緒,要善於傾聽。

教會孩子用正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傷心、孤獨、煩悶、緊張、興奮、快樂……

這一定是建立在彼此的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讓他學會傾訴這種不安,尋求你的幫助。你只要學會擁抱他,緩解他的不良情緒,你們之間就真正締結了深厚的友誼。從此,帶著他一同成長你會覺得很輕鬆,你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高小陽的春天


常言道少小若天成,習慣成自然。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總體而言,人生一世,唯有全面通過四種教育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才能幫助個人👤樹立起完整的人生價值觀。為人父母要想子女長大成人以後孝順🈶️出息,成為對國家、社會、民族的有用之才。在覺悟者看來👁️,從孩提時代,即六歲至十二歲階段,就🉐️從家庭教育抓起。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不外乎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從四德等儒家思想。通過倫理、道德、因果三種教育,從小就讓小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用今天的話來講,這叫紮根教育,也就是說,先將人生基礎打牢,從小就幫助小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長大以後自然就會愛惜物命,懂得接人待物,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進而成為對國家、社會、民族的有用之才。作為一個☝️優婆塞《梵網經》菩薩戒佛子,本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胸懷,藉此因緣,向提問者與天下為人父母者,推薦三本中國傳統文化三根暨儒釋道聖賢書:《弟子規》[玫瑰]儒家根本經典;《太上感應篇》[玫瑰]道家根本經典;《十善業道經》[玫瑰]佛家根本經典 ㊗️吉祥如意[祈禱]



上醫醫國中醫人下醫病


男孩還是女孩?

想讓孩子聽話很簡單,就是嚴厲一點,說一不二。

但想讓小孩子聽話又對你很服氣,就要看家長的行為了。

有時候,家長錯了,還反過來責怪小孩,迫於家長權威,只能聽著。心裡不會服氣。

有時候,不是孩子犯的錯,家長沒有搞明白的情況下,就斥責孩子,也是會不服氣的。

相對來說,女孩可以溫柔一點對待,但是也不要言聽計從,原則性的錯誤儘量不犯。

簡單來說,就是,犯錯了要教育,但要掌握好方法和尺度。


四夕老師成長課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如果你想讓她愛看書,那麼你自己就多看書少看電視;如果你想讓她尊敬父母,你對家裡的老人就要先表現出恭敬的態度;如果你想讓她寬容謙和,就不要總在家裡說別人的是非長短;如果你想讓孩子不要耍脾氣,你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r

很多事情,光靠口頭教育是沒有說服力的,孩子只要說一句話“你都做不到為什麼讓我做到?”你所有的說辭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