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股暴跌還有“下半場”嗎?“加時賽”的概率大嗎?

順通財稅段賢明


美股跌勢剛剛開始,新冠肺炎只是美股下跌的引信,最可怕的是美國經濟出現危機,美債達到了頂點,經濟泡沫也暴發。美國經濟又無發展目標,總之美國經濟已捉襟見肘,美國經濟危機已經開始,也能造成全球經濟危機,也是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


手機用戶曰東


儘管美股在2月最後一週大幅下挫,單週下跌超10%,且最近6天上躥下跳,但是溯源認為美股沒有下半場,更沒有什麼加時賽。

回顧美股歷史單週下跌10%的行情,有助於我們站在更高的視角,更長的時間週期來理性看待當前下跌。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當時失業率高達約25%,美股市值損失90%,這不奇怪。

1939年到1945年二戰期間,美股同樣長期波動。

1962年,美股6個月內下跌了27%,分析當時的市場環境,找到的唯一、能被市場接受的理由是市場情緒的一邊倒疊加估值過高。

1999年到2002年,科技網絡股泡沫的破滅,直到911事件之後市場才引發了劇烈的波動。

2008年,信貸危機引發後來美股的十年慢牛走勢。

2011年到2013年,發端於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引發了5天波動。

結論:從以上的歷史走勢來看,美股上週的暴跌和歷史上暴跌沒有什麼兩樣,震盪之後,美股或又將再拾升市。

本次暴跌由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引發,繼而帶來權益類賬戶追加保證金的要求帶來惡性循環,美聯儲意識到此之後果斷快速降息50BP,紓困市場階段的流動性問題。降息當日大跌市場解讀為利好出盡,隨後“選舉反彈”引發反手飆漲。但是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導致市場再次陷入動盪之中,今早探低迴升收低開陽線,道指企穩跡象相當明顯。再看美10年期國債收益走勢,長期看下行趨勢明顯,但當前一週下降斜率更大,其收益率加速探低的態勢明顯,這反而證明了美國經濟基本面不太可能長時間低迷,或者隨後的兩個季度就會展開強勁反彈。

同樣大宗商品石油也屬於加速趕底走勢,而另一種大宗銅已經在2月3日探低之後橫盤震盪了一個多月,且目前走出底部的跡象已是市場的共識,換言之,這預示這美股本輪的下跌是最後一跌,不過藉助了新冠病毒加快了下跌的速度而已。

總之:美股沒有下半場,更沒有什麼加時賽。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美股最近兩週雖然出現了不小的跌幅,其實讓我來說,美股現在的下跌充其量只是一個熱身賽,連上半場還沒有開始,更不用說下半場和加時賽了。

從技術面看

周線角度看,現在的下跌只是跌回了前面的震盪中樞,從技術層面分析,後面再創新高的可能都有,這裡只有具備了趨勢轉折的可能,是不是會轉折還要打一個問號。如果29568點的高點確認後,這裡的下跌相對於後面的主跌來說則只是一個開始,向下出中樞的那一筆下跌才是主跌段。也就是說,相對於最後一箇中樞來說,美股的主跌段發生在向下成功出中樞的過程,這個中樞出不去,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被拉回去,則美股的主跌都沒有到來。

如果讓我做個預判的話,美股如果高點確認後,下跌的目標大概率在周線的第二個中樞,也就是16000點左右的位置,然後以這裡為支撐做出更大級別的震盪,完成這個震盪恐怕最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預判?

股市反應的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當一個國家把潛力發展極致時,股市基本上也就進入到震盪期。一個國家的潛力受兩方面限制,一是物力資源,指的是國土面積,這個國家蘊藏的資源;另一個是人力資源,也就是人口。經濟發展最後靠的是什麼,是消費,消費靠的是什麼,一是人口,二是消費能力。比如說日本為什麼能穩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因為日本把人口和消費發展到了極致,但是受到地理資源的限制,日本的上限基本也就這樣了。反應在股市中,股市從上世界90年代開始,基本就是在橫盤震盪。

限制美國發展的條件也出現了,那就是人口,美國3億多的人口限制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只是一味的提高工次,提高消費的水平,但這畢竟是有上限的,當人們的消費達到一定水平後,就算再提高工資水平,對經濟的刺激也是有限的。如果美股這次的高點出現後,我認為美股可能會重複日本股市的走勢,進入長時間的震盪期。如果這個預判成立的話,現在美股的下跌,可能只是開胃菜。

總結:美股如果高點確立的話,現在的暴跌只是開胃菜,真正的主跌很快就會到來,上半場還沒有開始,耐心等待看好戲吧。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觀點:在多重不確定因素影響之下,業內人士對美國經濟走勢和市場預期普遍較為悲觀,隨著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加劇蔓延擴散,各大機構均表示了擔擾並取消了原定的重大會議,美國華盛頓州、佛州、加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這些加劇了美股的恐慌,兩週以來,道指累計下跌近11%,標普500指數上週下跌近12%,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美股市場已進入熊市區域,預計美股暴跌還有下半場。

近兩週以來,道指累計下跌近11%,標普500指數上週下跌近12%,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3月6日上週五,美三大股指持續下跌。截止收盤,道指跌0.98%,納指跌1.87%,標普500指數跌1.71%。道指收盤下跌256.50點,跌幅為0.98%,報25864.78點;納指跌162.98點,跌幅為1.86%,報8575.62點;標普500指數跌51.57點,跌幅為1.71%,報2972.37點,三大股指仍處在回調區域,較各自的近期高點均下跌超過10%。

預計美股暴跌還有下半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美國副總統表示,目前美國沒有足夠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不能滿足需求,美國實際疫情可能更為嚴重;美聯儲達拉斯聯儲主席表示,美聯儲的降息不是針對當前的股市,而是為了緩解幾周後可能出現的緊縮,並表示美國股市仍處在較高水平,這些表示加劇了股市的恐慌情緒。

二、市場仍然擔心新冠病毒的爆發及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美國華盛頓州、佛州、加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而這三個州均為美國科技重鎮。截至當地時間6日下午,美國新冠肺炎確診達324例 全美共25個州出現確診病例。前美國助理國務卿表示新冠疫情有可能成為繼911事件和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在冷戰結束後面臨的第三場重大危機。

三、隨著全球各國擴大隔離和旅行限制,人們對冠狀病毒破壞全球經濟的擔憂繼續困擾著華爾街,使得避險情緒上升,引發對美國國債的新一輪買盤,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14.2個基點報0.917%,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15.6個基點報1.544%。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針對美國國債市場的潛在驚人走勢發出了警告。他說,3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可能會變為負值,加入全球超過14萬億美元負收益率債券的行列。

四、週二,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低了50個基點,理由是冠狀病毒“給經濟活動帶來了不斷變化的風險”。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央行首次進行此類緊急降息。此舉未能緩解股市對冠狀病毒爆發潛在經濟影響的擔憂,並引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VIX恐慌指數現報47.09,日內漲超18%,續創2018年2月份以來新高。

五、世界衛生組織(WHO)週四表示,未來的疫情可能比現在的情況更糟,並且可能發展為“大流行”。經合組織發佈預警表示病毒可能會嚴重抑制全球增長,經濟增長可能縮水一半,因為供需雙方的雙重中斷給消費和製造業造成嚴重破壞。世界衛生組織衛生週五又在日內瓦表示,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夏季自行消失,當前各國應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六、因新冠病毒蔓延,HIMSS健康會議50多年來首次被取消,會議組織者表示鑑於冠狀病毒在美國的擴散,這一決定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此前英特爾、思科、亞馬遜等公司已經退出HIMSS大會。

七、3月5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組織委員會宣佈,因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俄羅斯決定取消2020年度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八、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擴散,世衛組織3月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例數比前一日增加2873例,達到98192例;死亡病例比前一日增加99例,為3380例。這些數據的公佈加劇了美股的恐慌。

1、韓國新增483例新冠肺炎 韓國新冠肺炎升至6767例

2、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3089例增加至3858例,死亡病例從107例增加至148例;

3、德國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達到500例;

4、法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423例,較週三增加138例;

5、英國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63人

6、荷蘭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6例 累計確診128例

7、比利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9例 累計確診109例

8、阿聯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5例 8日起全國停課


紅牛財經一號


美股這次暴漲暴跌應該也是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由於歐美才剛剛開始大流行,後續感染的人數、病亡的人數將大幅度增加。所以,美股從當前的走勢來看,跌勢已經趨緩,將橫向盤整伺機反彈。但如果歐美由於管控不力造成大流行,對股市與經濟金融的影響是災難性的,並可能造成美國金融危機,這樣美股再度暴跌的可能性很大。



俞吉偉


雖然短期之內美股下跌的形勢,可能隨著美聯儲加大降息力度而終止,但是美股暴跌,失去所有的泡沫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最近的美股暴跌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疫情的衝擊,一方面是疫情在全世界的散佈速度引發了市場恐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正在逐漸顯現,市場對於遠期的經濟情況悲觀導致了美股的下跌。

這樣的衝擊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實際上衝擊尚未在經濟數據中明顯顯現,所以現在的下跌也許更多來自於恐慌心理,這就要說到美股的結構性問題了,從2019年開始美股的上漲與經濟基本面的脫離就逐漸明顯,這意味著美股在2019年上漲的所有市值基本來自於估值擴張,也就是所謂的泡沫。

因此泡沫和高估風險不斷的積累,讓美股面對利空是更容易下跌,這就是為什麼暴跌會發生的原因,但是由於美聯儲當機立斷降息遏制住了美股的下跌,現在美股進入了一個震盪階段。未來美聯儲在4月份之前將利率水平降低到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這意味著美股的下跌可能有望重回上漲通道。

但是降息沒辦法解決美股的結構性問題,這意味著美股未來仍然面對大幅度回調失去所有泡沫的風險,有人認為美股會因此下跌40%甚至更多,這將對經濟帶來非常嚴重的衝擊。


諮詢師天生


美股和a股本質上有很大區別的,那就是相對於a股有更好的釋放能力,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

首先,美股暴跌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的。有人就問了,美國流感死14000人怎麼就沒有讓股市大跌呢?而現在新冠肺炎都沒有多少確診,卻讓股票跌的那麼慘呢?因為流感的傳染性遠低於新冠肺炎,而眾所周知,美國的工人工資是很高的,企業很大的成本來源於工人工資而不是稅收,如果疫情出現大範圍的擴散,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次,美國人的存款率是很低的。這個點非常重要的。存款率低就意味著人不能長期的沒有收入,不然吃喝都成問題了,管控難度大增。

第三,多黨制。多黨制在常規的時候會有制衡作用,但是非常時期就會發現,沒有我國這樣的執行力,而且,免費檢查治療是最大的問題,美國檢查一下是否新冠肺炎,需要大概3200美金,約2萬人民幣,這麼貴的費用真的讓很多美國人根本就看不起。

第四,持久性。美國經濟受疫情影響的時間範圍還沒有確定,這種不確定性是對股市最大的利空,這種不確定性在沒有見底的時候,股市也不會見底,加時賽後說不定還需要踢點球大戰,具體點球大戰踢到多少球,現在還真不好說。

你同意我的觀點麼?


鵬哥談股


不考慮市場和環境因素,我們僅以道瓊斯指數的K線走勢為例,來分析一下美股後續的走勢,三張圖分別是道瓊斯指數的日K線、周K線和月K線。

日K線在2月28日收第一根錘頭線時做過分析說過,短期會有反彈,但幅度有限,從這幾日的K線走勢看,因急速下跌指數偏離5日線較遠後出現反彈,但反彈至10日均線後再度下殺。

周K線在2018年底出現第一次破位下殺,後拉昇再度上漲,至僅第二次出現破位,第一次破位後的再度上升,更多的是牛市思維慣性,結合當前疫情影響,也許會因為這個導火索使美股進入熊市,且熊市時間會非常久。

月K線能夠清晰地看到,自美股2009年3月始,至今連續10多年的上升過程,期間2015年至2016年的震盪為第一次調整,後再度拉昇,但幅度已經明顯小於第一波上升,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股市上往往沒有三而竭的階段,即便是有,其幅度也已經非常小,不再值得冒險,我想這也是巴菲特持續減倉美股的原因,因為他也非常清楚美股已經處於高風險階段。所以在第二次月線調整後,美股已經有大概率開啟下跌之路。

結合道瓊斯指數的日線、周線和月線看,短線的反彈阻擋不了市場開始逐步邁入熊市的趨勢,即便美國因為競選總統進行短期消息刺激,那也只能短暫的維穩,就像中國市場在下跌途中降息、減印花稅一樣,趨勢就是趨勢,非短暫的利好能影響。

趨勢決定走勢,走勢看清趨勢,大家好,我叫一片紅,專注大盤趨勢的大數據分析,祝您投資順利~





我叫一片紅


我認為美股繼續下跌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1.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繼續蔓延,影響了全球市場的經濟和市場行業的發展,促使各項經濟指標出現短期下滑,包括美股的下跌。

2.美國剛剛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和降準降息,對美股的影響是有持續性的,美股目前的下跌只是剛剛開始,後續還會有下跌空間。

3.從技術形態上分析,美國股市是牛長熊短,目前已經經歷了10年牛市,短期來講美股下跌是對美國股市的牛熊輪換的調整,下方空間較大,未出現明顯的有效支撐和利好刺激,所以還會有大概率繼續下跌。




金融投資先生


美股繼續下跌我認為是必然的,任何降息啊什麼的措施只會增加市場的恐慌情緒,適得其反。

因為首先第1點全球經濟本來就非常脆弱。第一,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經濟的支撐其實很大程度上源於量化寬鬆的政策。這個量化寬鬆一直沒有完整的退出加息加班加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了。而全球其他的好多經濟體仍然沒有可以說沒有從寬鬆的政策中出來。第二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說在於5G以及5g的發展創造了一大批新興業態,但是美國為了搶佔未來這個制高點,製造各種貿易摩擦,導致全球經濟步履蹣跚。

這是美股下跌的一個基礎,也就是說它的基礎本來不牢固。

而刺破這個泡沫的就是這次新冠疫情了。大家注意到,最近美國政府的態度變得越來越愛美,竟然不再公佈確診人數,以及對特別嘴硬的公眾宣佈,美國風險很低,等等這些。但是美國政府一邊嘴硬說沒事兒,美聯儲一邊緊急大幅降息,那麼行動說明一切。由於美國政府的不透明,市場對美國政府將採取什麼措施應對疫情感到迷茫,只能去猜,而這種情況下只能是越猜越悲觀。

而新冠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對美國而言,只能說剛剛開始嚴重的問題還沒有出現,所以美股下跌將成為不可阻擋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