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最喜歡家裡做的哪道菜?有哪些做法可以分享?

夏琰錦WL


我最喜歡老婆做的豆芽炒灌腸。灌腸主要產于山西晉中一帶,以蕎麵製成。山西灌腸尤以太原徐溝灌腸最為正宗。

在家裡,我與老婆都不善長做飯,飯菜口味普通到自己都不願吃。這麼多年吃老婆炒的菜,感覺最拿手菜是豆芽炒灌腸,這道菜能做出地道的山西口味,端上桌遠遠的能聞到香味。要想味道正宗,食材也很重要,灌腸必須是蕎麵灌腸,蕎麵灌腸口感精道細膩,爽滑利口。豆芽必須是綠豆芽,綠豆芽容易炒熟,口感脆嫩。最後淋醋泡蒜末,獨特的香味就能做出來,每次端上這道菜,我的胃口大開。

今天專門向老婆請教了一下做法,總結如下:

提前買好綠豆芽與蕎麵灌腸,把綠豆芽洗乾淨,蕎麵灌腸沖洗後切成條或斜塊,蔥薑蒜辣椒切好備用,備少量醋泡蒜末,一定要用山西老陳醋。炒鍋倒少許油,油熱放花椒大料,炸至變色,放辣椒,接著放蔥薑蒜,稍後倒入豆芽翻炒幾下,接著倒入蕎麵灌腸,滴點料酒,防止粘鍋,撒點鹽滴點醬油,繼續翻炒至熟,倒入醋泡蒜末,攪勻出鍋裝盤即可。





範工漂泊遊記


我最喜歡的是家裡的一道炸雞塊,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一道菜?反正覺著挺好吃的,不光我一個人覺得好吃,品過的人都覺著好吃。有點巧了,這個炸雞塊是我做的。看到的朋友會不會說我自誇啊!

之前,孩子總喜歡吃他舅媽做的炸雞塊,我的這道菜也是跟她那學來的。去年做的還不好吃呢。沒想到,今年我把手藝學到手了。也蠻開心的!好東西大家分享才有價值。

我買的是雞腿,買的時候讓賣家幫我剁成了大小適中的塊兒,回來清洗完就醃上了,裡面放了料酒,十三香,鹽,蔥薑片,拌勻放盆裡醃差不多兩天。

準備炸的時候,再攪一個糊,用一份的粉芡,兩份的麵粉,再加一個雞蛋,用水攪勻,糊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

然後把雞塊兒裡的蔥姜挑出來,把攪好的糊倒進雞塊裡攪勻即可。放鍋,倒入油,油燒至六成熱,把雞塊一塊兒一塊兒放進去,要隨時翻動雞塊,等雞塊兒漂浮起來,顏色金黃,就可以撈出來了,趁熱吃那叫一個香啊!

我是剎不住手,管不住嘴了!

怎麼樣,你學會了嗎?





未羊小暖


小時候,因為家裡特別窮,能吃到的好東西特別少,像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到的燒雞,烤鴨,紅燒肉,各種魚之類的東西,以前別說想一想了,根本不會在我腦子裡出現的詞語。我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應該是炒雞蛋,那時候,因為農村幾乎每家都會養幾隻母雞,所以雞蛋並不是特別稀罕的食物,我就特別喜歡吃炒雞蛋,我媽也知道我愛吃,有時候飯沒吃飽或者嘴饞的時候,我媽就讓我炒雞蛋吃,我炒的時候,總是除了雞蛋什麼也不放,清炒,我媽說讓我放一些蔥或者其他的菜,也不嫌膩,可我就喜歡吃純雞蛋,金燦燦的雞蛋,散發著油香,特別解饞。這是我小時候能吃到的也是我最愛吃的美食,現在雖然好吃的東西多了,各種食材也特別豐富,想吃什麼隨時都能實現,但我還是喜歡吃炒雞蛋,也會放一些配菜,但是小時候的那種純純的雞蛋香再也吃不出來了





用戶9844871548661


最喜歡我媽做的涼拌雞,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了,每次家裡聚會都少不了這道菜,老媽也七十多歲了,我是女兒,因為母親太能幹,身為女兒的我一直到現在也不會做飯,兩個兒媳也沒學到其精華,做這道菜始終少那麼點意思,希望母親健康長壽!失去這道菜的日子永遠不要來!


沐桐520


一直都比較喜歡“魚香茄條”,也經常做給家人吃。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同地域間生活習慣差異也比較大,同樣一道“魚香茄條”,可以做出幾十種口味也不會奇怪。

首先,“魚香茄條”有葷素之分,葷菜稱為“肉沫魚香茄條”,魚香味和肉香味水乳交融,食之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在我們這裡,“魚香茄條”是不放肉沫的。

茄子去皮,切成手指粗細的茄條,放入較大的容器中,撒入幹澱粉拌勻。熱油七成熱,放入茄條炸致金黃出鍋。

配料可以根據個人喜歡添加,主要有木耳、胡蘿蔔、青椒、蔥頭等等,一般放一兩種比較好。

取一小碗,加入醋或白醋、耗油、番茄醬、糖、澱粉和水調成汁。

熱鍋涼油加入蔥薑蒜沫,加入豆瓣醬炒香,下去茄條翻幾下,倒入調好的魚香汁,收汁快好時,撒入蒜末出鍋裝盤,撒蔥花香菜提香增色。

“魚香茄條”由於要過油炸制,這個菜品油比較大,適合吃米飯。不喜歡油大的朋友可以做一款無油“魚香茄條”,方法就是把炸制的過程改為蒸,以後的程序都一樣。這款香氣不如油炸的,但貴在健康利口。





南山獨往


我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紅燒排骨,這是一道家常美食,主要食材是豬排骨。每次色澤亮麗,鮮香美味的紅燒排骨一端上桌,家人都能多吃2碗飯。

準備食材:排骨1斤左右,剁成小段。大蔥、生薑、大蒜、大料、青紅椒各半個、香葉、豆瓣醬、澱粉、耗油、料酒、老抽、白糖、蒜蓉辣醬。

蔥切成小段,生薑切成片,青紅椒切成菱形片、大蒜拍扁,切成蒜末備用。

做法:起鍋燒水,加入一勺鹽,少許料酒。水燒開,下入排骨,焯水1分鐘,撇去浮沫,撈出排骨控水。另起鍋放少許食油,放入蔥、姜和大料爆香。加入豆瓣醬10克,翻炒幾下,放入排骨繼續翻炒。加入少許清水,放入食鹽、胡椒粉、料酒、老抽適量。煮至湯汁沸騰時,倒入高壓鍋內,開中火燉煮30分鐘。煮好後把排骨撿出來,放入盤中備用。

另鍋內放少許食用油,下入蔥蒜爆香,再加入半勺清水。把切好的青紅椒放入鍋中。再放入食鹽、胡椒粉、白糖,老抽幾滴調色,翻炒化開。再加入蒜蓉、辣椒醬、耗油、料酒適量,煮至沸騰,倒入排骨翻炒,開大火慢慢收幹湯汁。最後再勾入少許澱粉和明油,加入少許味精提鮮,就可以起鍋裝盤啦。

這樣,一道營養美味,看著就有食慾的紅燒排骨就做好了。朋友們可以試著做一做。


紫夢飛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只不過可能平時時間原因,沒辦法跟家人一起分享。偶爾下廚,儘管這道菜可能沒什麼水準,讓家人吃得舒暢,就是一件開心的事兒。

說起我最想為家人做的,想起了那道蒜蓉粉絲蒸海蝦。因為海邊長大,家裡人都比較喜歡吃海鮮,更愛吃蝦蟹,這道蝦,味道鮮美,好吃到舔手指,還超級補鈣!感覺做給家人最好不過了!造型討喜,又美味,是自己用心去做出來的。

分享下做法:

1、鮮蝦去頭,再從頭部向尾部切開,不要切斷,然後去蝦線

2、粉絲用溫水泡軟,鋪在盤底

3、切開的鮮蝦頭向下尾向上擺盤

4、鍋內倒油,燒熱後倒入切好的蒜末中,然後再放入鹽、糖、雞精、胡椒粉、香油

5、調好的蒜油均勻的淋到擺好的蝦上

6、上鍋蒸五分鐘,開鍋取出

7、最後淋上蒸魚豉油、撒上小米辣、香菜,

給家人的美味就做好啦!


夜食光


謝謝約請

我最喜歡家裡做的菜是鍋包肉。鍋包肉的做法看著很複雜,其實並不複雜,也很簡單。只要掌握它的幾個關鍵步驟就可以了。

1:準備食材有蔥、姜、蒜沫、胡蘿蔔絲、香菜段兒,純土豆澱粉、兩個雞蛋清,山西老陳醋、番茄醬,白糖、鹽。豬的裡脊肉一斤,純豆油一斤。

2:先將豬的裡脊肉切成五毫米的薄片放在水中浸泡一下待用。將土豆澱粉和雞蛋清加入少許的水攪拌成糊。再將切好的肉片放在澱粉糊中充分攪拌均勻。

3:將豆油放入鍋中燒至六成熱時把掛好澱粉糊的肉片放入鍋中雜誌成金黃色撈出。再將油燒至八成熱時將撈出的鍋包肉再倒入鍋中復炸,炸至酥脆撈出備用。

4:把鍋中的豆油倒出留少許熱油,將蔥薑蒜末放入熱油中炒香,再將適量的鹽、白糖、老陳醋、番茄醬、胡蘿蔔絲和香菜段倒入鍋中攪拌成糊狀。這時再將炸制好的鍋包肉倒入鍋中翻炒幾下出鍋。

這樣一盤外焦裡嫩、金黃酥脆、酸甜可口的鍋包肉就製作完成了。


極度美牆


最喜歡的就是“鍋包肉”。其實在東北,特別是哈爾濱,“鍋包肉”幾乎是每個人心裡最甜蜜的回憶。我總覺得,外國人就是沒吃過,要不然哪有什麼“左宗棠雞”?

做法捏?問了一下媽咪。有一些訣竅分享一下。哎呀,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現在筆者就分享一下其中的秘訣。

第一,抓糊的時候用純土豆粉,不放雞蛋,不放麵粉,不放玉米粉,只用純土豆粉。

第二,切好的肉片必須放少許水先浸一下,或者放醬油醃一下,這樣炸出來的鍋包肉的包脆會有晶瑩剔透的口感。

第三,裹上澱粉的肉片要進行復炸,第一次炸是為去掉水分,第二次炸是為外酥裡嫩。

第四,調汁的時候,一定不要放太多鹽,可以放一點或者乾脆不放,澆汁的調料主要是醋和糖,這裡醋一定要用山西陳醋,因為山西陳醋有陳味,是鍋包肉那種特殊複合香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像鎮江香醋等只有酸味,不可使用。另外再放些香油和醬油即可。注意!放鹽與不放鹽在最後的味道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不可小覷這一點。

第五,配菜必須有香菜! 香菜的特殊味道決定著鍋包肉最後的味型,胡蘿蔔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香菜,現在很多飯店的鍋包肉就沒有香菜,出來的味道就跟糖醋里脊的味道相似,完全不是鍋包肉的味道,所以這一點要牢記!



蒜皮醬


我們地處荊楚一帶,有一道特色菜,荊楚魚糕,每個家庭不論紅白喜事的必備菜,在外工作久了時會想念的一道菜,外地好多地方買不到。現在過年時節很多家庭也會自制一些待客。製作時用草魚若干,去髒去皮剁頭剔刺洗淨,只取潔白魚肉,切成條或者片,再按重量比例取一定潔淨豬肥肉,切成條或者片,把備好的魚肉豬肥肉混合在一起,絞或者剁成肉泥,配以適量蒜泥食鹽澱粉等,攪拌均勻,置於專用蒸鍋蒸熟,這時的魚糕通體潔白,出鍋前,用幾個雞蛋,只取蛋黃,攪勻,均灑於魚糕表面,這時的魚糕表皮金黃,裡層潔白。出鍋後,自然冷卻,先切條再切片,這時的每片魚糕都有了一條金黃的邊,按每盤16片的數量放入盤中擺放整齊,金邊朝上,重新放入蒸鍋蒸熱,最後澆上少許炒熟的瘦肉絲木耳黃花等作湯汁,一道熱騰騰香噴噴,魚裡有肉味肉裡有魚香滑嫩爽口好吃又好看的魚糕就大功告成,可以端上桌與大家見面了。沒品嚐過的朋友到了荊楚可以一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