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有義務正確看待中醫推廣中醫是否從書籍普及呢?

用戶13104918236


中醫要想發揚光大,需要國家層面出面,營造中醫發展的土壤。1:是要有文化自信,大力挖掘推廣文言文在中小學和高中的學習,這有助於培養對經典醫學的理解和研究的人財;2:不能單純地把中醫學習傳承和其他文化比如儒學,道學,陰陽五行,天文地理等割裂開來研究,否則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開設中醫學院就要增加以上內容。3:中醫注重師承關係,尤其獨特的病種有獨特的療法,尊師重道是最基本的條件;4:有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醫師條件也必須有道地的藥材才行,這就包括完全沒有化肥和農藥等汙染的類野生藥材,和嚴格的按古法炮製的方法。所謂類野生是當今的人口總量,對藥材的需求以使真正的野生藥材根本不能滿足,發展道地的藥材種植,儘量仿造野生條件,不能因為產量隨便使用化肥和農藥,以至於改變藥性。5:學習任何醫學都必須有一顆拯救蒼生的仁愛之心,絕對不能利字當頭。6:中醫的振興和發展不能簡單套用西醫的發展模式,對於散步在城市和鄉村的確實有祖傳秘方和獨特療法的,或者在兒科,跌打損傷,不孕不育,癲癇,等方面有獨到之處的,這樣的人才很可能文化層次低,或者根本就沒有文化,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醫療手段確實高,醫德也好,被一方所認可,國家通過社區,鄉鎮村調查給與行醫資格。7:認可師傅帶徒弟的傳承。

這是我的一點粗淺認識,當然還有很多需要把控的地方。但上面的幾點必須藉助國家政策和力量才能進行。


三生子是羊倌


中醫雖然是中國國粹,但是除了有限的中醫人士,國人連感冒這種常見小病都不會辨別寒熱,買箇中成藥都無從下手,被藥店同樣不懂的售藥員糊弄,為了省事,基本都會賣西藥給你。

這種明知西藥副作用大卻離不開西藥,就是百姓的現狀,所以應從小學教材就開始教授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教授八綱辯證等基本中醫知識,如此情況下,對全民健康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對全民對中醫的認識也很有幫助。

同時對中醫人才的培養非常好,有天賦的,有興趣的從小就能分出來了,對中醫發展會非常好。

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陰陽五行學說完全符合自然規律,對開啟人類認識自然很有幫助,能啟迪思想,對科學的發展絕對會有不可思議地幫助。


haolanying1973


!中醫要從現代醫學進行推廣發展。首先將中醫的陰陽五行作為中醫總綱對患者進行辨症,這個要進入電腦,再將中醫的脈像與現代病理相結合。望問聞的表像也規範的納入電腦,再將經絡穴位的反應納入電腦。也就是說將所有規範的病理因素輸入電腦讓它來綜合分析。然後通過人為修正。達到精準辨症。有了清楚的疹斷結果就好辦了。再將所有的中藥性味及使用份量精確的整理編入電腦形成數據庫。以備對症處方。這樣就能很好的推廣了。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設備,整理,編程等等這一糸列的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改革。達到當代頂尖中醫大師的認可並讓他們評估。再試驗,修改。再試驗,修正。再往後就好推廣了。本人只是拋磚引玉提示一箇中醫中藥的發展路徑。就是必須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重點是現代智能!!!如果弄得好。在一班情況下,所有的人都可以自己治療,例如打開手機輸入病情表像,如發熱多少度,哪個部部位痛,等等之後就可以得到疹斷結果。並得到相應的參考處方。這是中醫中藥速待解的問題!!!也是必由之路!!!


老漁獵


個人認為,作為中國公民如何看待和推廣中醫呢?先是要讓大家信任中醫。如何讓大家信任中醫呢?有許多方面的事情需要去做,比如1.:打著中醫的旗號,坑蒙大眾,搶掠百姓的救命錢,耽誤正確就醫。2.假醫賣假藥蒙人,吹的天花亂墜,一點用都不管,還有害,吃死人。3.中成藥上面標出的禁忌:尚不明確。不良反應:……。這些都有待於以科學客觀的方法,做出臨床雙盲實驗等,讓老百姓心裡踏實的吃明白的放心藥。4.中醫行業的醫務人員,好好練業務的基本功,在為病人看病的時候,能準確的開出所需治療的藥品,而不是假大空的方子,一大堆藥,讓病人看著藥發呆,無所適從,吃點藥就能吃飽了。5.給醫務人員真正練習基本功、探討業務的時間,而不是每日疲於應付,除了開藥就是開藥,沒有精力再去學習補充,同時要進行業務比武,看誰的書本知識和業務實踐經驗都精湛,培養出有口碑的業務尖子,使老百姓,從自身體驗中,信任中醫,口口相傳,就一定會有口譽,就沒有不普及的道理了,只是用書本去普及沒有用,強扭的瓜不甜,還會適得其反。

總之,想要百姓正確看待和推廣中醫,還有許多工作得做,不是幾本書或一堆書就能解決的了的,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容易,中醫、中藥市場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整頓改進,脫胎換骨,重樹百姓對中醫中藥的信任,任重而道遠。


福到431


是。完全正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歷史,現實,都已經證明。

中醫書籍只講學科,沒有所謂科學二字記錄。這是因為當時人類社會語言中,文字記載中,還末創造出“科學”這個詞。

建國初期中國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缺醫少藥,就是靠中醫理論與實踐挺過來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水腫病,西醫在那裡?葡萄糖在那裡?靠的還是中醫理論與實踐。

六十年代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國家出版機構出版大量醫療書籍,也還是中醫基礎理論及知識。

全國湧現出多少赤腳醫生,經過短期培訓即奔向田間地頭,村村寨寨,救死救傷,這都是靠中醫理論與實踐,是歷史事實。

今天的疫情控制,靠的是中醫理論和方法,更是事實。

明天,中醫理論書籍,還將繼續為人類的生存,證明自身的強大。

而不是證明所謂的科學二字。

高科技推動人類社會高速進步,高速發展這是不爭事實。

但人體變化,高科技“科學”出來了嗎?

人類是靠“科學”這東西,才生存發展到今天嗎?

有實例可證明嗎?

哪種西醫手段,方法,療效,沒有後遺症。

請說來聽聽,分享一下。


用戶王培25096256151


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國粹,中醫文化一直主要以書籍為載體流傳下來。近百餘年來西風東漸,在盲目崇洋的思潮下,中醫遇到了嚴重的生存危機,目前在大中城市已經日漸式微。幸好,中醫藥以其治病防病具備簡便廉驗的特點,在民間,尤其是缺醫少藥的不發達地區,仍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有確切的療效,人民也需要,就是最硬核的真理。

近幾十年來,國家醫藥管理部門使用以西醫的標準來管理和解釋中醫,這無異於神父管和尚的荒唐,對中醫的生存發展已經危害至深,於普通民眾對中醫的理解也有極大的誤導。中醫是護華人數千年的瑰寶,在無數次天災人禍中救民於水火,不應該在我們的手中走向衰微!

中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存,則國運昌;中醫亡,則中華危!如今媒體科技發達,固然有利於反華黑勢力利用各種途徑來抹黑中醫,同樣也有利於我們利用各種技術手段了宣傳普及中醫,這需要我們全民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從基礎教育開始重視中醫,重新建立符合中醫特性的管理法規。國家統一,中醫振興,這才是我中華民族再次真正強大崛起的重要標誌!


素園主人


我不是醫生,也沒學過中醫,但我認為推廣中醫應該從書籍普及做起。

中醫是中華瑰寶。從神農嘗百草開始,老祖宗們總結了大量治病救人的寶貴經驗,積累了幾千年的無窮智慧。這些經驗和智慧都被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比如《黃帝內經》、《本草綱目》以及張仲景等大醫家的著作,這些經典都需要去學習、去繼承、去研究、去提高。

單從中醫普及上講,我記得過去農村有句話是秀才改醫生,三天兩頭功。意思是秀才有文化,看得懂、記得住醫學書籍的相關知識。過去農村有不少人會背湯頭口訣,這些都與相關醫用書籍的傳播有關係。而且在缺醫少藥的年代,這些知識都很實用。有些治病方子,不但對治常見病起作用,甚至對疑難雜症也有用。因此我覺得,推廣中醫從書籍普及做起是有道理的。


湖北老衛


作為中國公民,都應該弘揚中國的文化,那麼,作為中醫應不應該推廣,當然也應該推廣。但是,目前中醫在推廣與應用上還應該有點難度。我不是中醫,所以不懂得那麼深,從表面上來看,中醫理論有點高深莫測,有時候還感覺漂浮不定,還有就是因人而異,所以中醫若是推廣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加以總結,便於掌握與學習,也就說把傳承改變為學習。可能這裡面的玄,今天的科學還做不到,慢慢的維持等待科學能夠解釋的那一天,實際上,中醫的一些中成藥做得還是很成功的,比方說,止咳糖漿類,跌打損傷類的療效都不錯,而且還有些中成藥在國外還得到了發展。因此,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中醫,去推廣中醫,不是爭論,而是我們中醫推廣在得到國家的支持同時,廣大的中醫醫護人員創新的去研究與發展,我想中醫事業一定能夠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昔日的港灣


應該說作為中醫或從事中醫行業的人應該想想辦法淨化一下打著中醫旗號招搖撞騙的人和事,作為中國人當然從小就受中醫式的教育,也主動或被動的受過中醫的益,心裡是傾向中醫的,可現在頂著中醫帽子的騙子太多了,從張悟本的綠豆治百病到鋪天蓋地的保健品騙局哪個不是打著中醫的旗號,用那些晦澀難懂“中醫理論”忽悠人?還有民間,尤其是鄉間或小城鎮又有多少“中醫”用“偏方”、“特效手法”從已經很窮的老百姓手裡騙錢?所以不是作為中國人有義務相信中醫,而是從事中醫的人有義務想辦法融入現代醫學,別總拿李時珍、張仲景來唬人。作為現代中國人沒有義務推廣中醫,卻有權力得到現代醫學的幫助。


東城的郭先生


中醫書籍把精華當糟粕拋棄,如《針灸大成》、《醫學衷中參西錄》都將養生氣功刪除。中醫的精華正好是養生氣功,真氣運行才表現出了經絡。

中醫書籍,被西醫理論同化醜化,比如說高血壓只用速降丸。高血壓是火盛、陰虛、肝陽上亢、痰飲、瘀血等病因,要分別治療。補陰不是化痰,清火不是消瘀。中醫要學會精確診斷,不會診斷就是庸醫。

書籍是指路的,書弄錯了會把人引上歧路。一盲引眾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